《中華海洋本草》問世
我國海洋藥物領域首部大型志書《中華海洋本草》9月27日在京首發。這是國內第一部海洋藥物研究與開發、海洋生物資源的高值化利用、海洋環境保護和優化的權威工具圖書。 《中華海洋本草》由國家海洋局主持,組織300余位專家學者歷時5年的系統梳理編撰而成。國家海洋局局長孫志輝表示,《中華海洋本草》的出版發行,是我們海洋和醫藥領域的一件大事喜事,是“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和評價項目”的一項重大成果,也是海洋系統向新中國60華誕的一份獻禮。 《中華海洋本草》全書由《中華海洋本草》主篇與《海洋藥源微生物》、《海洋天然產物》兩個副篇構成,共9卷,引用歷代典籍500余部,現代期刊文獻5萬余條,合計約1400萬字。其中,主篇收錄海洋藥物613味,涉及藥用生物以及具有潛在藥用開發價值的物種1479種,另有礦物15種。附有1500幅彩色圖片、700余幅黑白圖片和21幅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藥材指紋圖譜,并詳細記載了物種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毒理作用,是迄......閱讀全文
《中華海洋本草》問世
我國海洋藥物領域首部大型志書《中華海洋本草》9月27日在京首發。這是國內第一部海洋藥物研究與開發、海洋生物資源的高值化利用、海洋環境保護和優化的權威工具圖書。 《中華海洋本草》由國家海洋局主持,組織300余位專家學者歷時5年的系統梳理編撰而成。國家海洋局局長孫志輝表示,《中華海洋本草》的出
863海洋技術領域海洋藥物重點項目啟動
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消息,“十一五”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海洋藥物重點項目啟動會于7月20日-21日在青島召開。此次會議旨在對海洋技術領域第一批立項啟動的“抗神經系統疾病海洋藥物”等共3個重點項目進展情況進行交流。中國海洋大學作為“抗神經系統疾病海洋藥物研究開發”和“抗心腦血管疾病海洋藥物研究開發”2
海洋大學科研團隊:做好海洋藥物開發大文章
1月11日,由中國海洋大學申報、管華詩領銜完成的發明項目“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備技術(糖庫構建)與應用開發”,獲得200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初聽這項技術的名稱,“海洋寡糖”讓人難懂。管華詩的解釋是,糖不僅是生命體內重要的結構和能量物質,更重要的是信息傳導分子,參與了生命內幾乎所有的生命
我國海洋藥物研發現狀堪憂
“這么大一個國家,重磅海洋藥物一個也沒有,如何說得過去?” 在國內進行了大量調研之后,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史大永感到既失望又無奈。4月19日,在山東省科協承辦的山東省智庫高端人才研修班暨新舊動能轉換創新峰會上,他向現場數百名科技系統的專家、官員分享了一組數據,作為問題的注腳: “國際上有13
唐志書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
4月26日,教育部黨組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宣布了有關任免決定,唐志書同志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徐安龍同志不再擔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嘉毅出席會議并講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教育部人事司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唐志書,1972年9月
唐志書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
4月26日,教育部黨組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宣布了有關任免決定,唐志書同志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徐安龍同志不再擔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嘉毅出席會議并講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教育部人事司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唐志書,197
海洋藥物靶向治療腎臟疾病獲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357.shtm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劉永宏和周雪峰團隊、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唐斕團隊合作,在海洋藥物靶向治療腎臟疾病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藥學學報》英文刊。 ?
海洋藥物靶向治療腎臟疾病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劉永宏和周雪峰團隊、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唐斕團隊合作,在海洋藥物靶向治療腎臟疾病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藥學學報》英文刊。靶向腎臟和提高成藥性的海洋藥物遞送系統示意圖? 受訪者供圖海洋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海洋生物活性物質不僅包含具有藥用潛力的天然產
向海洋要藥,咋就這么難-我國海洋藥物研發現狀堪憂
“這么大一個國家,重磅海洋藥物一個也沒有,如何說得過去?” 在國內進行了大量調研之后,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史大永感到既失望又無奈。4月19日,在山東省科協承辦的山東省智庫高端人才研修班暨新舊動能轉換創新峰會上,他向現場數百名科技系統的專家、官員分享了一組數據,作為問題的注腳: “國際上
人類丟棄藥物催生抗藥細菌-威脅海洋生物
在巴哈馬群島附近水域暢游的檸檬鯊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臨床獸醫學教授馬克-米切爾領導實施了這項研究。該研究表明,青霉素等抗生素可能會輾轉流入海洋,刺激抗藥性細菌在海洋中不斷進化和繁殖。米切爾說:“細菌之間基本上存在性行為。它們可以傳播遺傳物質。”米切爾和同事在七種鯨魚(如
海洋所海洋微生物抗感染藥物的生物合成研究獲新進展
替達霉素(Tirandamycins)含有2,4-吡咯烷二酮和雙環縮酮兩個特征結構單元,能夠跟細菌RNA聚合酶結合,從而抑制細菌轉錄過程中鏈的起始和延伸,產生抗菌活性(對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萬古霉素的糞腸球菌也有抑制作用);替達霉素還選擇性地抑制馬來布魯線蟲天冬氨酰-tRNA合成酶的活力,殺蟲
掘金“藍土”:海洋生物技術助力藥物研究
據預測,至2030年,將形成1000億元規模的海洋生物產品戰略性新興產業群,達到中等海洋生物技術強國水平,為2050年全面建設成為世界海洋生物技術強國奠定基礎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目標。我國海洋科技取得了哪些成績?還有哪些困難亟待克服?當我們強調海洋經濟的時候,是不是已經對海洋有了深入
北大寧波海洋藥物研究院開園
4月28日,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北京大學寧波海洋藥物研究院正式開園,該研究院“北京大學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孵化基地”在現場揭牌運營。 2020年5月,寧波市政府與北京大學醫學部簽約共建北大寧波海洋藥物研究院,圍繞海洋生物資源儲備與潛力挖掘、生物醫藥研發、新型藥物制劑等藥物研發核心技
海洋天然藥物新資源發現全合成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邵長倫團隊在新穎海洋天然藥物新資源發現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來源于真菌Aspergillus candidus中的吡咯啉酮并苯并氮雜卓生物堿Asperazepanones A與B的發現、全合成及顯著抗炎活性研究》為題發表在《自然》旗下期刊《通訊化學》上。
海洋藥物遞送系統靶向治療腎臟疾病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劉永宏、周雪峰團隊,聯合南方醫科大學唐斕團隊,在海洋藥物靶向治療腎臟疾病研究中獲進展。相關成果以A novel marine-derived anti-acute kidney injury agent targeting peroxiredoxin 1 and its
中國海洋大學開辟長壽藥物研究新途徑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醫藥學院在《自然—通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發現了長壽基因SIRT1活性調控的新機制。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介紹,SIRT1是一種高度保守的NAD+依賴性的脫乙酰化酶,參與了許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過程,如代謝調節、基因組穩定性、衰老等;在多種模式生物中,SIRT1均被證實能延長壽命
關愛海洋:響徹海洋日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我國首次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慶祝活動在天津舉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為本次活動發來賀信。 今年聯合國將世界海洋日的主題確定為“我們的海洋:機遇與挑戰”,我國的主題為“關愛海洋——我們一起行動”。主辦單位號召大家加入到愛護海洋、保護海洋、發展海洋事業的行列
我國首次合成一種海洋藥物源頭化合物
記者21日從中科院海洋所獲悉,該所史大永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從海藻活性成分中分離、合成化合物“海普諾”,并于近日成功獲得美國ZL授權。該化合物作為海洋藥物源頭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降血糖療效,可廣泛應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和肥胖癥,具有良好的新藥開發前景。 據悉,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
海洋來源抗骨質疏松藥物先導物的發現研究獲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350.shtm
上海藥物所海洋植物化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紅樹林植物富含結構新穎獨特的、生物活性多樣的次生代謝產物。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郭躍偉課題組在對兩種紅樹林植物擬海桑Sonneratia paracaseolaris和木欖Bruguiera gymnorrhiza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過程中,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該小組從中國紅
科學家發現海洋活性天然產物新功能及藥物靶標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生命過程小分子調控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郭躍偉、李序文團隊,聯合中國藥科大學多靶標天然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龐濤團隊,發現了海洋天然產物naamidine J(NJ)抗炎新功能的直接靶標,即CSE1L,為治療急性肺損傷提供了新藥理學靶點,也為研究CSE1L的功能和開發治療急性
北京大學寧波海洋藥物研究院正式開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728.shtm
上海海洋大學研發出孔雀石綠替代藥物制劑
4月17日,上海海洋大學宣布,由該校與長沙拜特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復方甲霜靈粉(美婷),被農業部核準為四類新獸藥。這是我國水產養殖領域第一個化學類新獸藥。 孔雀石綠曾經是水產養殖上廣泛使用的一種抗水霉特效藥物。但由于孔雀石綠具有致畸、致癌、致突變等毒性,部分國家相繼發布法規禁止其用
管華詩院士:引領中國海洋藥物研發潮流
中國海洋大學申報的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領銜完成的“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備技術(糖庫構建)與應用開發”項目,獲得了200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自1999年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全面改革以來的10年間,共有7項成果被授予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20多年前,管華詩團隊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個海洋
海洋光學:“海洋之心”有獎體驗征文
微型光纖光譜儀的 發明者——海洋光學(Ocean Optics)總部位于美國“陽光之州”佛羅里達,是世界領先的光傳感和光譜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光纖光譜儀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實現便攜、在線的快速現場 檢測,是發展迅速的朝陽產業。光纖光譜儀在生物、化學、醫療、環境、農業、冶金及照明等領域應用廣泛,是眾
中國海洋藥物開發戰略高峰論壇在青島召開
5月6日、7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組織召開2017年第4期鰲山論壇——中國海洋藥物開發戰略高峰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海洋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擔任本期論壇執行主席,來自全國20多所相關高校及科研單位的300余位專家及青年學者參加了論壇。論壇基于國內外海洋藥
國家海洋局長世界海洋日強調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在2013世界海洋日紀念大會上,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表示,建設海洋強國,要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維護海洋生態健康,守護藍色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崇高使命。”劉賜貴表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以實現人與
2019年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微生物領域項目數據集公布
近日,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發布了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單位牽頭的2019年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微生物領域項目數據集,所有公開數據通過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門戶對國內外科學家共享(www.nmdc.cn)。此次共開放數據集107個,
吳立新:建設海洋強國離不開海洋科技
?? 海洋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思想。他強調:“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大力發展海洋科技。海洋科技涵蓋牽涉的領域眾多,需要把氣候、環境、資源等結合起來進行研
海洋成了“排污場”:海洋環境亟待保護
浙江省樂清市政府聯合相關部門前往蒲岐、清江等地開展執法及海產品抽檢行動,抽樣檢測結果出來后將公布于眾。近日(6月10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曝光樂清灣海域污染問題,“樂清灣變垃圾場”、“樂清海鮮養殖戶不敢吃海鮮”、“樂清養殖戶養殖貝類多次因污水受損失”等說法引發廣泛關注。 樂清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