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禮:沿著創新創新再創新的方向率先前進
習近平同志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總結了我國科技發展的歷史成就和經驗教訓,分析了科技創新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意義,闡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于科技創新的時代要求,指出了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講話高瞻遠矚、視野宏闊,其言諄諄,語重而心長;其意深深,剴切而中肯;其望殷殷,熱切而厚重,是新時期對全國科技界發出的動員令。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講話精神,沿著創新、創新、再創新的方向率先前進。 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習近平同志在講話中深刻指出:“當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團結奮斗。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他強調:“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閱讀全文
丁仲禮:科技創新需改革人才培養方式
科技創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科技創新能力主要取決于人才。因此,創新驅動說到底是人才驅動。經歷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科技人才數量已居世界前列,但要從人才大國轉變為人才強國,任務還很艱巨,尤其是在科技人才培養方式上還需要進行實實在在的改革。 當今時代,絕大部分優秀科技人才都經歷
丁仲禮:科技創新需改革人才培養方式
科技創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科技創新能力主要取決于人才。因此,創新驅動說到底是人才驅動。經歷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科技人才數量已居世界前列,但要從人才大國轉變為人才強國,任務還很艱巨,尤其是在科技人才培養方式上還需要進行實實在在的改革。 當今時代,絕大部分優秀科技人才都經歷了系統的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召開的重要會議,是一次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動員大會。大會深刻分析我國科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就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做出全面部署,這對于加快國
科技獎勵制度改革:不斷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近幾年我每年都參加自然科學獎評審”,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饒子和開門見山地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我認為國家對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是非常積極、非常認真的”。 對科研人員和科研單位而言,科技獎勵制度在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促進科學成果研究方面有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十八大以來,科技獎勵制度不
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進一步強調,要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發展的集中交匯點,有基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創新人才創造良好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 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好比車之兩輪,“雙輪驅動”才能行穩致遠。怎樣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如何把創新驅動這個引擎全速發動起來?記者進行了采訪。 讓創新能力成體系、成系
發展數字貿易,推動改革創新
“數字貿易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中國將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全球化發展理念,建立健全促進政策,積極參與國際規則與標準制定,推動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打造建設貿易強國的新引擎……”商務部部長助理陳春江在致辭中如是說。 9月2日,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系列高峰論壇
安徽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794.shtm
廣東出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與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決定
7月7日下午,廣東省委政研室和廣東省科技廳聯合召開新聞座談會,學習和貫徹《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記者在會上獲悉,《決定》是6月21日正式頒發的,該《決定》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全國第一個頒布實施的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
作者:曲大成(中國科協網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信息中心副主任)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在“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部分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作出系統部署,為建設科技強國提供了科學指引。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
2014年廣西科技改革發展亮點:點燃創新發展新引擎
非糧生物質能源技術攻關進展顯著,甘蔗糖蜜乙醇發酵節能減排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鑄造世界上直徑最大的2219合金鑄錠,滿足航空航天鋁合金H含量要求……2014年,廣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敲響鏗鏘鼓點,唱響時代強音。 圍繞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廣西將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有機結合起來,以改革釋
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的“破”與“立”
今年6月,黨中央召開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堅持“破四唯”與“立新標”并舉,拉開了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的大幕。 推進科技人才評價改革,不能一破了之,也不能光立不破,而是需要把“破”與“立”有機結合起來,構建新時代條件下多元化科技人才評價
天津市科委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造創新人才集聚高地
?? 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4月8日在天津禮堂隆重召開。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出席會議并講話。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清主持會議。市領導同志為科技重大成就獎獲得者天津大學陳予恕院士和一等獎獲獎代表頒獎。 近年來,天津市科委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造創新人才集聚高地,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科學春天”到創新驅動發展—我國35年來科技改革發展縱覽
35年科技跨越 開欄的話 如果說中國改革開放35年的歷程是一部厚重的史詩,那么科技事業的發展則是其中蕩氣回腸的一章。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使中華民族走上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而不久前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動員,必將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
廣東出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與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決定
廣東省將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聚焦計算與通信集成芯片等8大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搶占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制高點。6月21日正式印發的《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出臺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措施。《決
“改革先鋒”科技人物:增強中國科技創新硬實力
近年來,一大批超級工程和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得到國家科技獎勵。近日,多位“改革先鋒”中的科技人物結合參與受國家科技獎勵的項目經歷,表示科技創新沒有終點,要承擔起自主創新的重任,不斷增強中國科技創新硬實力。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中國速度”也成為40年發展最顯著的標簽。 火
高薪科技創新人才可申請落戶
本市昨日發布《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對北京引進人才的事項進行了規定。圍繞著北京“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和城市總體規劃布局,對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國際交往中心建設、金融、體育、教育衛生、高技能等7類人才的引進加大力度,并列明了前所未有的具體條件。辦法中規定,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創
復旦附屬中山醫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揭牌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5月13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團校)揭牌,旨在進一步壯大醫院青年人才隊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2024年5月13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團校)揭牌。中山醫院 供圖目前,全國首個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已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啟
復旦附屬中山醫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揭牌
5月13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團校)揭牌,旨在進一步壯大醫院青年人才隊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2024年5月13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年人才科技創新發展學院(團校)揭牌。中山醫院 供圖 目前,全國首個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已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啟動。澎湃
《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出臺述評
在“十三五”開局之際,中央印發《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作為第一個針對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綜合性文件,《意見》的出臺,讓我國人才事業發展再次站在新的起點。至此,全面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大幕迅速拉開。 遵循人才成長規律,聚焦創新驅動,突出“高精尖缺”,著
完善科技激勵機制,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71.shtm 我國正處于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時期,進一步完善科技激勵機制、優化創新環境、最大限度激發科技人才的創新活力和動力,對于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前不久,中
科技部人才中心赴廈門、深圳調研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工作
為深入推動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業人才,加強與地方合作,1月27-29日,科技部人才中心主任李普一行就科技創業人才培訓輔導及創業管理與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等工作赴廈門、深圳調研,與廈門市科技局、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國家會計學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騰訊及中興通訊等單位座談,并對接了20
四川: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
2月14日,猴年春節大假后第一天,四川綿陽舉行了一場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專題工作會,要求全市走出一條以軍民融合為特色的全面創新之路; 同一天,成都市向全球亮出“重磅政策”,吸引創新人才:對國際頂尖人才最高可給予5000萬元資助; 2月16日,《四川科研院所改革總體方案》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試點推
改革創新促發展-人文情懷聚人心
自實施新醫改以來,全市公立醫院改革大潮初涌。站在公立醫院改革的潮頭浪尖,南昌市第三醫院堅持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建立合理的經費補償機制,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推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綜合推進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創新體制機制,完善制度框
曹健林:科技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創新成驅動發展新引擎
科技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創新驅動勢在必行——這是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6月6日在長春召開的“2015全國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工作會議”上所說的。 曹健林介紹,科技改革“紅利”在不斷釋放。2014年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已超過30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6.8萬家;全社會研發人員總量達380萬人年,入選
創新服務:科技體制改革的方向
從1985年開始,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實際上經歷了兩個階段,包含或體現了“促進(技術成果)交易”和“鼓勵(科學家)創業”這兩種改革方針。目前,“第三階段”正處在探索、混雜且方向不明的狀態:一方面前兩個階段的科技體制改革方針的偏誤并未得到有效揭示與糾正,至今仍然在發揮著作用或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
構建全鏈條人才支撐體系,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是個體量較大的研究所,共擁有約1900余名各類職工和1400名研究生。如何完善人才體系建設,讓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提升研究團隊的創新能力和效率,是大連化物所一直在摸索的問題。在過去幾年里,對標國家、中科院科技創新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
科技社團讓創新人才面對面
“人脈很重要!人際網絡是重要資源!”日前,在廣東省進行企業創新調查時,《中國科學報》記者發現,越來越多的科技人員意識到相互交流的重要性。 “實際上,正是利用深圳第一屆高交會這樣的交流平臺,當時尚處于創業初期的騰訊,拿到了第一筆風險投資,從而能夠起死回生,取得發展機會。”深圳市科協
蘇南首個科技人才創新驅動中心啟動
30日,蘇南首個由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開發服務中心、江蘇省科技廳和常州市科技局合作共建的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中心(常州)正式簽約。該中心將依托國家科技領軍人才及其創新團隊的知識優勢和技術優勢,幫助地方解決以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先進碳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企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實現科技創新
“首屆科技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班”開班
? 開班儀式現場 9月26日下午,中科院京區科學技術協會與北京三十五中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報告廳聯合舉行首屆科技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班開班儀式,同時這也是該培養班的第一課。 首先,京區科協副主席袁志寧、三十五中校長朱建民分別致詞。隨后,特邀領導和院士專家作了講話。中科院大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