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仿制藥的培育離不開較高的壁壘和較強的自主定價權。 早期的壁壘主要為政策壁壘,比如新藥保護期和監測期,包括國內首仿的阿托伐他汀鈣“阿樂”和氯吡格雷“泰嘉”,依靠政策壁壘在專利藥進入中國后迅速仿制上市,并成為獨家仿制品種。 技術壁壘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盡管國內原料藥水平已經逐步與國際接軌,但部分藥品生產依然存在障礙,比如多烯磷脂酰膽堿和表柔比星。 生物仿制藥的特點使得其容易成為高端仿制藥,其技術難度較高,開發難度不亞于原創藥物。與此同時,生物仿制藥與被仿制藥并不完全相同,故具有較強的自主定價權。由于技術問題,國內上市的生物仿制藥還較少,代表品種為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益賽普”。 1政策壁壘8年保護期 案例:泰嘉 通用名:氯吡格雷 企業:信立泰 泰嘉是國內首個銷售超10億的單品仿制藥,2012年銷售額達到10億元,2013年同比增長30%。 泰嘉的原研藥為BMS的氯吡格雷,商品名為波立維,為......閱讀全文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出臺,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啟動,臨床試驗數據核查推進,藥品生產工藝核對上路,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落地,藥包材、藥用輔料關聯審評審批制度確立,醫藥工業“十三五”規劃指南亮相……2016年,對于中國醫藥行業來說,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更是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頂層
依據近兩個月來的批準情況來看,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或將在2018財年繼續增加對仿制藥申請(ANDAs)的批準。 根據美國FDA最新的仿制藥計劃報告,截至2018財政年度7月份,該機構已批準了666項仿制藥申請,并預期還會對另外162項仿制藥申請進行暫時批準。也就是說,今年平均每月通過
4月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于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的有關事項(征求意見稿)》,這標志著一致性評價工作將全面展開。此次公布的292個基藥品種,涉及上萬個批文。 在業內人士看來,啟動新一輪“一致性評價”改革,將使大批中小企業和仿制藥
8月18日,《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下稱《意見》)發布,將提高仿制藥質量列為改革主要目標之一,提出加快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力爭2018年底前完成國家基本藥物口服制劑與參比制劑質量一致性評價。 對此,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食藥監總局”)相關人
時間: 2015年8月18日上午10時 地點: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 內容: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5年8月18日(星期二)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吳湞介紹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主持人
預計到2015年,全球將有年銷售額約500億至600億美元的生物專利藥到期,為生物仿制藥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歐美日韓等已相繼出臺政策鼓勵生物仿制藥產業快速發展.有關專家建議,我國宜緊抓生物仿制藥大發展期,培養產業轉型升級,縮小我國生物醫藥領域與國外的差距,實現跨越式發展. 重磅專利藥到
報告要點:全球CRO市場快速增長: 2014 年全球 CRO市場規模達 270億美元,預計 2017 年達 320億美元,2020 年達 590億美元。2014-2020年,CRO全球市場快速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 13.91%。研發投入、創新藥、政策驅動,中國CRO市場空間巨大:中國CRO市場于
格列衛“挨說” 專利制度不當背鍋俠 近日,一種名為格列衛的藥被稱為“神藥”,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 “我吃了三年的藥,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患者這句無奈心酸的話,讓許多人潸然淚下。而眾所周知的進口專利藥與印度仿制藥懸殊的價格落差,也讓人震驚。 熱議中,中國該不該效仿印度,對進口高價藥進行
根據藥品行業的規律,原研藥在專利到期后因為價格上的劣勢,很多難以為繼,而中國的仿制藥市場份額在97%左右,這樣一個時代的到來,對中國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 仿佛一夜之間,中國的仿制藥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 從2012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的5年間,全球將有多達631個專利藥
自中印兩國高層商定“中方將擴大進口印度藥品”后,雙邊交流更加活躍。印度藥品制造商協會會長S.V.Veerramani近日組織考察團到中國走訪交流。“希望此行能為彼此醫藥貿易創造更多的條件和機會,尤其是想加強與監管部門的交流,為印度性價比高的品牌仿制藥進中國打好基礎。”S.V.Veerramani
在剛剛結束的2014上市公司年中報告中,生物醫藥行業憑借61.45%凈利潤增長率排名第四位。 而與之相悖的則是創業板的生物醫藥公司,紛紛在中報的數據里面露尷尬。 43家創業板醫藥類上市公司中,有9家企業面臨凈利潤預降的危機。 智飛生物(300122,股吧)的預降幅度15%左右,向來在行業內
2011年11月25日,由生物谷聯合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社共同主辦的“Biosimilar & FOB China 2011---生物仿制藥高峰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隨著大量生物制藥專利即將到期,以biobetter為理念的生物仿制藥產業成為未來幾年制藥領域新的機遇。本論壇圍繞“生
近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東盟藥品合作發展高峰論壇暨西太平洋地區草藥協調論壇在南寧舉辦。本屆論壇以“提升仿制藥質量”為主題,共同探討藥品監管的國際發展之路,謀求打造中國藥品監管部門與東盟以及一帶一路國家的監管合作平臺。 作為全球重要的醫藥市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昌孝編者按:新藥研發難,是行業共識。而對產業的發展而言,戰略與策略都不可或缺。這一過程的推進,既需要前瞻性地制定戰略,更需要審時度勢地調整策略。 過去的2012年,我們看到了世界醫藥巨頭們新藥研發模式的革新及其帶來的可觀收益。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藥集團申報舒尼替尼、索拉非尼。上市公司奧賽康、立華制藥、振東制藥、羅欣藥業等也在6個腫瘤藥的申報當中。 一邊是腫瘤專利藥的集中到期,另一邊卻是新藥研發難有起色,在新老交替之際,為了給投資者講新的故事,全球制藥巨頭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并購重組,試圖扭轉江河日下的頹勢。 面對腫瘤專利藥萬艾可(俗稱
現在的生物仿制藥市場規模并不算大,2012年,全球市場規模只達到約16億美元,但是業界普遍公認,未來的10~15年是生物仿制藥的黃金發展期。 生物醫藥領域世界著名咨詢公司IMS預測,到2015年全球生物仿制藥市場會達到19~37億美元的規模,更有其他權威機構大膽預測,2017年的這一數字會
對于醫療消費者們而言,隨著不同的醫療組織以及創新工具和服務進入新醫療經濟中,近在眼前的2016年將是充滿新鮮感的一年。普華永道(PwC)旗下的醫療研究所(HRI)在其新近發布的年度《醫療行業關鍵問題》報告中,為我們預測了2016年醫療行業影響最大的十股力量。 關鍵點之一: 并購熱潮 2016
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近年來已是如火如荼。根據BCG最新報告,僅2014年中國企業就完成154起海外并購,交易金額共計261億美元。今年以來,諸如海爾54億美元現金收購GE旗下電器業務,萬達35億美元收購Legendary Entertainment,重磅交易頻頻涌現,令人目不暇接。 不過在這其中
隨著一批“重磅炸彈”級生物制藥專利即將到期,據BioInsight調查,到2016年,全球約250億美元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專利到期,生物仿制藥成為醫藥領域關注的焦點。與化學仿制藥不同,生物仿制藥強調的不僅是me too,更是me better,因此以biobette
11月1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該方案旨在促進廣東省仿制藥研發,提升仿制藥質量療效,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推動醫藥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鼓勵仿制藥研發生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鼓勵仿制臨床必需、療效確切、供應短缺的藥
前言: 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是指對已經批準上市的仿制藥,按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的原則,分期分批進行質量一致性評價。 國家開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一方面是為了推動國內實力藥企實現進口和原研替代;另一方面鼓勵出口轉內銷,加速國際化。 一致性評價政策類似于制藥界的供給側改革,“剩”者為王,擁有優秀
上周,華海藥業合作開發的生物仿制藥阿達木同時獲得歐盟及美國允許開展Ⅰ期臨床試驗,這也是今年5月其與美國公司合作就阿達木、美羅華、赫賽汀等重磅處方藥的仿制藥展開后續研發后,首個進入臨床的項目。就在半個月前,全球仿制藥生產商邁蘭公司與印度百康公司合作開發的曲妥珠單抗生物仿制藥獲得了印度官方批準。隨著
8月18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就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提出五大主要目標、十二項具體任務和四大保障措施。 “文件出臺對中國的藥品監管來說非常重要。它不僅是對我國未來藥品質量標準的提高很重要,未來也將導引藥品審評、審批、藥品上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醫療保障的資金都是有限的。因此,鼓勵仿制藥政策是各國國情和政策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不少發達國家都開始建立仿制藥鼓勵政策,例如日本提出仿制藥市場的份額要達到80%。 我國由于歷史原因,仿制藥生產廠家數量多,仿制藥批文數近10萬條,大部分批文處在低水平重復仿制狀態,
8月10日,本報第十七版(經濟周刊版)刊發整版報道《創新藥臨床審批為何這么慢?》。 報道指出,我國一個創新藥從遞交臨床申報材料到拿到許可批件,一般需要18個月,堪稱世界之最。臨床審批曠日持久,已成為制約我國創新藥研發的最大瓶頸。 報道指出,破解創新藥臨床審批慢難題應當正本清源、改革創新:破除
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員、專利代理人、司法鑒定人 王朋飛先生 來自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員、專利代理人、司法鑒定人王朋飛先生帶來的報告題為《生物仿制藥知識產權相關知識介紹》。王老師從生物專利簡介、侵權風險與規避、無效攻防技巧等方面展開演講。 王老師重點分析了生物仿制藥相關的國
原研藥和仿制藥之爭由來已久。此次發改委的降價令,對于一些國內的仿制藥而言,的確可以算是機遇。不過,對于普通百姓而言,原研藥和仿制藥的區別并不是市場和利潤,而是價格和質量,他們最關心的是到底仿制藥和原研藥的區別在哪里?面對二者,該何去何從? 主要成分相同 仿制藥是相對于原研藥
我國醫藥工業是以仿制藥為主導的行業,但總體屬于低仿制水平,劣質或過剩產能亟需淘汰。目前我國通過GMP的藥企有5000多家,絕大多數是仿制藥企業,“小、散、亂”的現象比較突出。截止2016年底國家藥品食品監督局共批準18.9萬個藥品批文,但實際生
什么是ED?在中國,這是大街小巷張貼的小廣告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名稱,也是現實中對男人來說諱莫如深的一種疾病——男性勃起功能障礙,俗稱“陽痿”。 據不完全統計,45歲以上的中年男性患該病率高達30%,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ED的出現不僅僅是性功能障礙的表現,同時也變相說明整個身體已處于完全亞健康狀
什么是ED?在中國,這是大街小巷張貼的小廣告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名稱,也是現實中對男人來說諱莫如深的一種疾病——男性勃起功能障礙,俗稱“陽痿”。 據不完全統計,45歲以上的中年男性患該病率高達30%,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ED的出現不僅僅是性功能障礙的表現,同時也變相說明整個身體已處于完全亞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