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夏季,正是水果豐富、琳瑯滿目的季節。一些網友對催熟水果產生了疑慮,食用催熟水果會影響人體健康嗎?催熟水果營養是否有變化?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專家。 市面上多數是催熟水果? 【回應】不是,需要長途運輸和反季、后熟的水果才催熟,歐美也普遍使用 “聽說市場上銷售的水果多數是催熟水果,是這樣嗎?”一名網友在微博中問。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學博士史軍告訴記者:“并非所有水果都需要催熟,主要是一些需要長途運輸、容易變質的水果,比如香蕉、芒果、獼猴桃等需要,如果等完全成熟再運輸,到目的地時可能已腐爛。因此在變黃成熟前采摘下來才能‘承受’長途運輸。” 摘下的水果并未完全成熟,要讓它們成熟,就需要催熟劑。農業部農產品加工質量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主任王鳳忠介紹,水果自然成熟的作用物質是一種氣體——乙烯,它是植物自身的一種激素,能作為信號來刺激水果迅速成熟,而人工催熟的過程,就是模擬這種機理,人為施用乙烯氣體或乙烯釋放劑(乙烯......閱讀全文
時值夏季,正是水果豐富、琳瑯滿目的季節。一些網友對催熟水果產生了疑慮,食用催熟水果會影響人體健康嗎?催熟水果營養是否有變化?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專家。 市面上多數是催熟水果? 【回應】不是,需要長途運輸和反季、后熟的水果才催熟,歐美也普遍使用 “聽說市場上銷售的水果多數是催熟水果,是這樣嗎?
當“圣元奶粉疑致性早熟”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之際,本市幾家醫院內分泌科看性早熟的病人出現爆棚。事實上,2歲以下孩子出現假性性早熟已不罕見。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任黃曉東在門診中發現,10個性早熟患兒中可能有一兩個2歲以下嬰兒。 專家擔心的是,近年來,因性早熟求診的孩子越來越多。目前,上海每1
“食物中含有激素,是患兒引發性早熟的一大原因,比如洋快餐、油炸類膨化食品,都含有過高的熱量。孫運波說,孩子誤服避孕類藥物也會導致性早熟,因為避孕類藥物含有大量激素,家長要妥善存放避孕藥物。 近來,有關兒童甚至是嬰幼兒性早熟的話題,引起了各方強烈關注,不少家長的心里也在犯嘀咕――這些年
蛋黃顏色越深的雞蛋就是土雞蛋嗎?純天然的食品就一定好嗎?昨天,廣東省食藥監局舉辦的“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在廣州舉行,并開設主題為“你不知道的飲食防忽悠秘籍”的專題講座,由專家現場解答包括土雞蛋營養價值、催熟水果會不會使人早熟等市民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 土、洋雞蛋無明顯營養差異 在昨
芒果用生石灰催熟、香蕉用乙烯催熟、西瓜打膨大劑……瓜果通過化學試劑催熟和保鮮早已不是業內秘聞。這些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會不會使果實變得有毒,或者降低它的營養價值呢? 大多數水果靠自我或相互催熟 小辛買回來新上市的青棗,洗凈吃了不到20粒就肚疼得厲害,開始以為是腸胃消化不良,后來又嘗試了
楊梅是很多市民非常喜歡的水果,眼下正是吃楊梅的季節,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有不少市民擔心楊梅是否有農藥殘留? 5月26日,記者與市長專線工作人員在浙江嘉瑞成律師事務所的2位律師陪同下,在市區超市、路邊攤販、水果店等處購買了8份楊梅樣品,當即封存后,送往市農產品檢驗測試中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會聽到很多的“生活常識”,這些生活常識涵蓋了我們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不過,“生活常識”有時候也是違反科學原理的。盲目聽從一些流言,而不辯證地、實事求是地去主動思考,往往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多不必的困擾。下面我們簡單梳理一下最近的科學研究,從而對一些常識性問題有更加深入的思
出診醫院:沈陽市兒童醫院 8月10日一大早,沈陽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文江舸剛坐下,一位年輕的媽媽抱著孩子就到了門診室,幾乎用一種“哭腔”說:“主任,快幫我測測,我的寶寶是不是性早熟了?” 近日,“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的報道引發軒然大波,一時間,“性早熟”成為社會焦
南方熱帶水果芒果、香蕉等如今在上海隨處可見,即使冬天也能吃到。但日前一則北京芒果均用乙烯加石灰來捂熟的說法掀起軒然大波。經過乙烯熏過的水果還能吃嗎?小孩吃了是否會出現早熟?面對種種質疑,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結果基本一致:“催熟”已經成為香蕉、芒果等水果產業鏈中不
“奶粉可能造成寶寶性早熟”的新聞在社會上被炒得沸沸揚揚。然而8月15日,衛生部通報“圣元乳粉疑致兒童性早熟”調查結果卻表明:檢測結果符合規定含量范圍。請關注――兒童性早熟:“奶粉問責”之后還需做什么? 喧囂了10天的奶粉導致嬰兒性早熟事件,在8月15日似乎終于塵埃落定。衛生部召開專題
To everything there is a season 現在,食客們除了品嘗季節性蔬菜外還可全年享受夏季水果。蔣高明指出,為滿足消費者對反季節農產品的需求,中國在付出沉重的環境代價。 雪花飄飄的冬天,北方人的餐桌上有了西紅柿、黃瓜、西瓜這些本來夏天才能夠生長的蔬菜水果;在城鄉超市里,一
商販用來催熟青芒果的乙烯控釋劑4月7日,西安胡家廟水果批發市場。一名批發商給一筐青芒果“加藥”后,放入棉被下面等待升溫變黃本組圖片在一家批發商的攤位后面,碼放的“加藥”青芒果已逐漸變黃 ■記者調查 海南芒果5月中旬才成熟,西安市場目前銷售的芒果都是被催熟
一、關于兒童微小青春期 出生時,下丘腦-垂體- 性腺(睪丸或卵巢)軸作為體內重要內分泌調節系統之一,雖還不像成年人那般穩定,但已基本完成建立。出生前,在母親體內由于胎盤產生大量的雌激素,使該系統暫時被擱置。出生后,隨著臍帶被剪斷,胎兒與母親失去了連接的紐帶,胎兒內分泌系統必須
糖尿病是現代社會的高發代謝疾病,發病的原因包括遺傳因素以及環境的影響等等。這一期為大家帶來的是最近在糖尿病的研究與藥物研發領域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ature:重磅!中國科學家解析出一種B類G蛋白偶聯受體全長結構,有助開發出新的2型糖尿病藥物doi:10.1038/na
時 間:2010年11月19日下午 地 點:北京國二招賓館 主持人:王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政策辦主任) 王林: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媒體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近期,媒體包括社會各界非常關注鐵強化醬油的有關信息,應大家的要求,我們今天下午舉辦這次鐵強化醬油信息共享會。首先
剛剛經歷了香蕉催熟有毒、西瓜膨大劑和大米添加劑的消費者最近恐怕又要擔心了。那些紅紅彤彤的西紅柿和碧綠粗壯的黃瓜看起來突然并不那么可信了。7月25日,農業部有關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為催熟劑、膨大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正名”:植物生長調節劑目前在全世界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按
從1995年起,印度穆扎法爾布爾(Muzaffarpur)有數百位貧窮的兒童莫名其妙地患上了癲癇,并且感覺大腦迷糊,通常是在早上。很多人很快死去。這種情況通常于每年5月至7月間發生。比如,2014年,穆扎法爾布爾的醫院接收了390名患這種病的兒童,其中122人死亡。 沒有人知道是什么引起了這種
從1995年起,印度穆扎法爾布爾(Muzaffarpur)有數百位貧窮的兒童莫名其妙地患上了癲癇,并且感覺大腦迷糊,通常是在早上。很多人很快死去。這種情況通常于每年5月至7月間發生。比如,2014年,穆扎法爾布爾的醫院接收了390名患這種病的兒童,其中122人死亡。 沒有人知道是什么引起了這種
新發地市場內很多果商公開用“藥墊兒”捂芒果。 近日,本報接到市民反映,稱在大興區西紅門鎮,有商販用生石灰兌“乙烯利”藥水把生 芒果捂熟,“不知道石灰和藥水會不會滲透到芒果皮肉里,會不會對人體有危害”。近日,記者對加工點和水果批發市場進行調查,發現許多商家銷售上述成分的“藥墊兒”用
人們還是希望吃上沒有沾過化學制劑的新鮮水果。 個別果農為了讓水果賣相漂亮,有可能會使用諸如催熟劑之類的化學制劑。 黃澄澄的芒果、紅彤彤的西瓜、粉嫩嫩的桃子……炎炎夏日,五彩繽紛又清甜多汁的水果,總是讓人萬分期待。然而,伴隨著水果進入到公眾視
對于轉基因產品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總體而言,可以分為支持派和反對派兩大陣營。支持轉基因產品的人士認為轉基因技術不僅可以解決農作物的栽培技術、使農作物抗病蟲害能力增強、減少農藥使用量、有利于保護環境免遭農藥污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
近日,關于香蕉等水果使用乙烯利催熟技術的報道引起了社會關注。有人擔心,食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為此,記者專訪了業內權威專家,國家香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張錫炎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研究院院長羅云波。 焦點一:什么是乙烯利? 【回應】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
近日,關于香蕉等水果使用乙烯利催熟技術的報道引起了社會關注。有人擔心,食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為此,記者專訪了業內權威專家,國家香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張錫炎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研究院院長羅云波。 焦點一:什么是乙烯利? 【回應】是一種人工
著名的生物技術公司Life Technologies(納斯達克股票代碼:LIFE)3月28日宣布,在中國推出新的臺式基因測序儀:Ion Proton?。借助該技術產品,只需 1000 美元即可在一天時間內完成個人全基因組測序。 這一新型測序儀采用了新一代半導體測序技術。此前推出的同樣基于這
如今,孩子總是被色彩鮮艷、味道誘人的小食品吸引。不少商家為了迎合孩子對于顏色、味道的感官需求,在兒童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了各種添加劑。昨日《每周質量報告》報道稱,執法部門檢測發現,部分兒童食品存在超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現象。此外,有些符合標準的兒童食品,由于存在添加劑疊加等問題,也可能給孩子
長江乳業27萬瓶牛奶違規加防腐劑被查 9月3日,江蘇鎮江市質監局接到實名舉報,對鎮江市長江乳業有限公司(下稱“長江乳業”)突擊檢查發現,該公司涉嫌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山梨酸鉀。 9月4日,鎮江市質監局依法對其立案調查。 9月5日下午,鎮江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立案調查情況。 違
近日,據新華網報道,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神經學家妮科爾·阿弗納一項最新動物研究發現,女性懷孕期間吃太多高脂肪與含糖量高的食物,其后代長大后不僅容易超重,酗酒或藥物濫用的風險也較高。 關于孕婦飲食習慣及個人行為對胎兒、以至對孩子未來成長發育的影響,一直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是世界各國科學家研究
受訪專家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 張運濤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研究員 李洪文食品與信息交流中心 阮光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醫師 郝鳳桐北京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高級農藝師 陳春秀 4月26日,央視財經記者隨機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美廉美超市
有網友發帖稱,“兒童胸透可能導致癌癥”“一次胸透相當于吃了300公斤核輻射菠菜”。對此專家表示,胸透的放射量雖高于胸片,但也不如網上傳聞的夸張。單次檢查射線劑量不會對人體造成大的危害,更不會導致癌癥。CFP 喝可樂會讓女性骨骼變脆? 謠言來了 有網友稱,女性如果想避免受到骨質疏松癥的困擾,
近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2月榜單正式發布,“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自制水果酵素減肥”和“放冰箱會致癌的食品黑名單”等流言紛紛上榜。 榜單如下: ①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 來源:一則“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的微信,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