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Lancet:HIV十年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志The Lancet上的一篇研究綜述中,來自澳洲莫納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示,在過去10年里科學家們在開發HIV療法和預防手段上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截至目前為止依然沒有治療艾滋病的療法以及預防HIV的疫苗誕生。 近些年來,由于新型干預療法的相繼開發,HIV感染患者的壽命得到了極大延長,新感染患者的數量由2002年的330萬人降低到了2012年的230萬人,全球AIDS相關的死亡人數在2005年時達到了巔峰,為230萬人,但截至到2012年降低到了160萬人。 研究者Lewin教授表示,過去10年里我們在并不依賴行為改變的方式上預防HIV的感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比如清理一些針管以及規范安全套的使用等,這些生物醫學的預防策略在降低新法感染人群的數量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研究者表示,在治療HIV感染者上取得其中一個較大的進步就是利用抗HIV的藥物來對患者進行治療,這就可以明顯減少患者的機體傳染性,因此如果......閱讀全文
免疫學專家:痊愈患者二次感染概率非常低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以其超強的人傳染人的傳播方式,致使成千上萬的民眾被感染而接受治療。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患者經治療而痊愈出院。由于病毒傳播還在蔓延,這些治愈的患者有可能再次接觸到病毒,那么他們會發生二次感染嗎? 對此問題,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醫學科
德國醫院稱:已有12名患者感染鮑曼不動桿菌
德國石荷州大學醫院23日在一份聲明中稱,去年12月以來該院已有12名患者感染鮑曼不動桿菌。聲明沒有公布死亡人數,但德國《時代在線》網站等媒體稱已有5名患者死亡。 院方介紹說,鮑曼不動桿菌是一種多重耐藥菌,對四類抗菌藥具有耐藥性,且可以通過接觸或空氣傳播。身體虛弱者特別是重癥監護病房的患者易感染
JAMA研究揭示新冠病毒感染的嬰兒患者病狀特征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疫情的發展,嬰幼兒的感染情況也讓大眾揪心和關注。當地時間2月14日,《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發表來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健康學院等合作團隊的研究,分析了9名感染新冠病毒的1歲以下住院嬰兒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 這是一項回顧性研究,納入了9
德國兩名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患者死亡
德國下薩克森州社會福利部發言人1月3日說,在辭舊迎新之際,兩名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患者死于該州的哥廷根大學醫院。 據德國媒體3日報道,死者是一名3歲女童和一名51歲的男子。女童經尸體剖驗后被證實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而男子則是經咽喉處取樣檢測,被證實感染。 德國下薩克森州
心臟術后感染復雜難治-高氏手術為患者帶來福音
“心臟手術病人因胸部感染而死亡的事時有發生,令人痛心。”解放軍陸軍總醫院主任醫師高永順在16日于北京舉行的全國首屆胸骨感染外科治療學習班暨首屆高氏胸骨感染外科治療觀摩沙龍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清創與轉移肌瓣翻轉修復結合的術式是一次性治愈傷口的有效方法,目前已在部分醫院成功應用,治愈病例已超千例
具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孕前感染過弓形體怎樣處置?
合并感染 HIV 和弓形體的孕婦有弓形體再激活和發展為弓形體病,如弓形體腦炎、肺炎等和(或)將寄生蟲傳遞給后代的風險。HIV 感染的孕婦不適于進行羊水 PCR 的檢測,因為在羊水穿刺的過程中有可能將 HIV 傳遞給胎兒。非 HIV 感染有免疫缺陷的弓形體慢性感染(也可以是妊娠期間感染)的孕婦可考慮行
我國約90%肝癌患者有乙肝病毒感染背景
從4月15至21日是第28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和解毒器官,然而肝癌已是中國第二大腫瘤致死病因。哪些群體屬于高危人群?據了解,肝癌分為原發性肝癌和繼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癌是指肝臟本身病變引起的癌癥,而繼發性肝癌是發生在身體其他臟器的癌癥轉移到肝臟引起的。肝癌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至今仍未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緊急剖宮產術麻醉處理
患者,女,23歲,孕2產0,因“孕37+3周,發熱4d,不規律下腹緊縮感3h余”轉入武漢協和醫院。入院后查體:體溫38.7℃,HR122次/分,RR20次/分,BP130/87mmHg。雙肺聽診呼吸音粗,腹部膨隆,胎心率156次/分,可觸及不規律宮縮,內診未行。?既往體健,否認遺傳病病史,無高血壓、
HIV感染或會明顯增加患者患多種疾病的風險
HIV感染者在其一生中往往更易于出現其它健康問題,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涉及HIV的3000多項研究進行綜合分析后發現了多項健康后果或與HIV感染有關,其中有8項明確歸因于引發AIDS的病
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再次被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澳大利亞知名免疫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彼得·多爾蒂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他認為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再次被感染的可能性不大。他還表示,由于人們對新冠病毒了解時間還不長,所以可能還有一些危害尚未被發現。 多爾蒂說,用于檢測病毒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是非常靈敏的,有些治愈病人
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再次被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澳大利亞知名免疫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彼得·多爾蒂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他認為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再次被感染的可能性不大。他還表示,由于人們對新冠病毒了解時間還不長,所以可能還有一些危害尚未被發現。 多爾蒂說,用于檢測病毒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是非常靈敏的,有些治愈病人
服用固醇類藥物患者具有更高的感染COVID19風險
根據最新的一項研究,日常服用針對哮喘,過敏和關節炎等病癥的類固醇激素(糖皮質激素)的患者群體可能無法產生正常的免疫反應。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一旦感染COVID-19的病毒,則會處于更高的重癥風險。相關結果發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
抗生素耐藥導致更多COVID19患者死于繼發感染!
繼發性細菌感染是問題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加強新藥的研究來對抗它們。 在四個月內,COVID-19改變了世界。數千人死亡,數十億人被隔離,全球經濟損失了數萬億美元。恢復控制將取決于我們是否有能力模擬和實施有效的物理隔離措施,提供足夠的呼吸器和防護裝備,維持運轉的衛生系統,并開發有效的疫苗、治療方法
美再次發現感染可耐強抗生素的“超級細菌”患者
美國研究人員11日說,美國發現第二例攜帶含基因MCR-1的“超級細菌”病例。這個基因會使細菌對被稱為抗生素中“最后一道防線”的多粘菌素產生耐藥性。 美國JMI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抗微生物制劑與化學療法》期刊上報告說,在源于紐約一名患者的大腸桿菌中發現了MCR-1基因。不
美再次發現感染可耐強抗生素的“超級細菌”患者
美國研究人員11日說,美國發現第二例攜帶含基因MCR-1的“超級細菌”病例。這個基因會使細菌對被稱為抗生素中“最后一道防線”的多粘菌素產生耐藥性。 美國JMI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抗微生物制劑與化學療法》期刊上報告說,在源于紐約一名患者的大腸桿菌中發現了MCR-1基因。不過,患者的詳細
新疫苗“大幅度減少艾滋病患者的結核感染”
科學家說,一種新的候選疫苗可以顯著減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結核病感染率。 在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進行的為期7年的“DarDar”疫苗的III期臨床試驗的結果于10月20日公布,這項成果發布于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39屆國際防癆和肺病聯盟()世界肺部健康大會上。這是首次成功地證明了結核病疫苗在艾滋病感
默沙東首款巨細胞病毒感染患者藥物獲批!
? 默沙東(MSD)宣布,FDA批準了PREVYMI(letermovir)口服片劑和靜脈注射液,用于治療接受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后 (CMV)血清呈陽性的成人患者。該藥物可預防CMV感染和相關疾病。值得一提的是,letermovir是15年來在美國批準的第一種CMV感染新藥。 CMV
唐氏綜合征患者病毒感染雖少但更嚴重
唐氏綜合征患者病毒感染的頻率較低,但當這些感染出現時,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一項新研究發現,這是由一種抗病毒細胞因子I型干擾素(IFN-I)表達增加引起的,該干擾素部分由21號染色體編碼。最初,IFN-I水平升高導致免疫反應過度活躍,但身體對此進行了過度糾正,以減少炎癥,導致在隨后的病毒攻擊中身體脆弱
HIV/AIDS合并結核感染患者中分枝桿菌檢測技術比較
日前,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汪亞玲、祁燕偉和萬榮等人共同發表論文,旨在對HIV/AIDS合并結核分枝桿菌(MTB)感染實驗室診斷技術進行比較研究,分析患者MTB的藥物敏感性和耐藥表型。研究指出T-SPOT.TB和MTD在HIV/AIDS合并MTB感染中是一種快速敏感的檢測方法,可作為HIV/AIDS合
兩藥聯合,慢性HCV感染成人患者治愈率達97%!
雖然丙型肝炎影響全球約5800萬人,但迄今為止只有約13%的人接受過治療,每年導致大約30萬人死亡,是棘手的公共衛生問題。因此迫切需要可及性更好的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DAA)來治療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 近期,發表在《柳葉刀》子刊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囊性纖維化患者易遭受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研究
囊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 CF)患者容易遭受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也譯作綠膿桿菌)感染,人們對原因知之甚少。 PTEN是一種腫瘤抑制蛋白,因它能夠調節細胞增殖和代謝而廣為人所知。PTEN與質膜上的囊性纖維化跨膜傳導調節蛋白(cysti
TSPOT.TB在血液透析患者結核感染檢測中的應用
? ? 由于機體極低的免疫狀態,以及較大基數的潛伏性結核感染(LTBI)者的存在,需要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比正常人群更容易發生結核病(幾倍至幾十倍),而且合并結核疾病的ESRD患者的死亡率也要提升兩倍。另外,由于此類患者結核病以肺外結核多見,盜汗、食欲減退、體質量下降等結核中毒癥狀不明顯,結核檢測
患者激增,醫護人員大面積感染,醫療資源面臨挑戰
12月13日下午,《中國慈善家》記者來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部,門口一排臨時搭建的簡易帳篷,顯得十分醒目。 醫護人員告訴記者,因為天氣寒冷,考慮到排隊人員的健康,院方前幾天搭建了帳篷,改善患者的候診條件。院方還給患者準備了熱水,以及一次性紙杯。 長約30米的帳篷中,排隊人群分
淺談重癥患者MDR革蘭氏陰性菌嚴重感染的困境與出路
嚴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是全身性感染導致的以器官功能損害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 病死率高達30 % ~70 % , 是ICU 中導致重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廣譜抗生素的廣泛應用, 使多藥耐藥( MDR) 陰性菌所致的嚴重感染明顯增加, 成為威脅重癥患者的主要殺手。為此, 探索規范而有效的治療
白血病患者海藻希瓦菌血液感染病例分析
海藻希瓦菌屬于非發酵菌群,一般為條件致病菌,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使病原菌發生了很大變化,由條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同時因為宿主的因素,往往也會造成機會感染,應引起重視。現報道筆者所在醫院白血病患者海藻希瓦菌液感染病例,以提高臨床醫師及檢驗人員對海藻希瓦菌的認識,從而提高該病的檢出率和患者的
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及其預防
該文獻以408 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是否發生肺部感染將其分為肺部感染組(149 例)和無肺部感染組(259 例),對肺部感染患者進行痰培養檢查。應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納入的危險因素:年齡、手術持續時間、機械通氣時間、氣管切
德國新發現不明變異毒株-日本首現感染途徑不明患者
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衛生部門公布,發現一種與目前已知不同的新變種病毒株,權威研究機構正進一步分析,德國總理默克爾19日將與各州州長協商防疫政策。另外,日本三名靜岡縣居民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種新冠病毒,但三人都不曾在英國逗留,有可能是在日本境內感染。 德國巴伐利亞州城鎮加米施-帕滕基的一間醫院近日暴
美國可能多達25%的COVID19患者屬于無癥狀感染者
據美國一位高級衛生官員說,COVID-19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根本不會出現冠狀病毒癥狀,這是導致病毒傳播的一個關鍵因素。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主任Robert Redfield博士本周對美國國家公共電臺
利用噬菌體成功治療一名感染耐藥性細菌的患者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比利時伊拉斯謨醫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噬菌體療法和抗生素的組合,成功地治療了一名感染了耐藥性細菌的成年女性。他們描述了使用這種療法的原因以及它在其他情況下可能使用的方式。相關研究結果于2022年1月18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
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患者血漿內毒素測定的臨床意義
?? 徐修禮,張建芳,樊新,孫怡群(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檢驗科,陜西 西安 710032)摘要:目的 探討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群血漿內毒素水平及臨床意義。方法 分別用定量動態比濁法和鱟試劑定性凝膠法檢測革蘭陰性菌感染患者和正常健康對照血漿內毒素含量。結果 正常對照組血漿內毒素定量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