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煤礦發現最古老液態水距今約26億年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位于地表以下大約2英里深的煤礦中,科學家發現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液態水,距今大約26億年左右。 研究人員發現液態水可以流入巖石的縫隙中,處于地下深處的環境為這些水分的保持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巖石縫隙可將古老水分鎖定。位于南非2.8公里深,大約為1.7英里的金礦中,科學家發現了數千萬年前的液態水。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水的鹽度比較高,比海水咸,其他指標與目前海底深處的熱液噴口相似,比如溶解氧和微量化學物質等,而深海熱液噴口可以支持微生物的存在。 為了尋找更加古老的液態水,研究小組進入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蒂明斯附近的銅礦和鋅礦中,由于這些礦產的價格較高,因此開采量較大,挖得也較深,這有助于科學家尋找數億年前的液態水。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有在水分中發現任何生命跡象。研究人員認為地下深處發現古老的液態水不僅可以研究地球上的原始生命,也對研究火星是否存在殘存的液態水或者生命提供了幫助。 ......閱讀全文
火星發現首個液態水湖?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對火星的探測步伐就從未停止過。在這個直徑只有地球一半,但同樣具有許多地球特征的神秘星球上,人類致力于尋覓水與生命的痕跡。圖片源自《科學》 據《科學》雜志7月25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基于雷達觀測數據,意大利科學家推測火星南極冰蓋下存在直徑約20公里的液態水湖,為
專家解讀:NASA如何發現火星液態水?
要達到好的宣傳效果,要先吊足胃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宣傳主管顯然深諳此道。相信很多人仍對今年7月NASA另一個地球的“重大發現”記憶猶新,9月28日晚,NASA再度拋出“火星之謎已解開”的重磅新聞。雖然并非我們想要的發現“火星人”那種大發現,不過這次新聞發布會的成果確實有所不同,
“好奇”號發現:古代火星條件難存液態水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2月7日報道,根據對“好奇”號數據的最新分析,大約35億年前,火星上的二氧化碳稀少,不足以提供足夠的溫室效應來解凍水冰。 在水中,二氧化碳與帶正電的離子如鎂和亞鐵會結合成碳酸鹽礦物。“好奇”號在分析火星基巖樣本數據時卻發現,幾乎檢測不到碳酸鹽礦物,這說明,當3
“祝融號”發現火星低緯度地區存在液態水
“祝融號”火星車著陸區存在液態水嗎?答案是肯定的。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近日發表了一項火星存在液態水的研究成果。基于“祝融號”火星車觀測數據,我國科研人員首次發現“祝融號”著陸區的沙丘表面存在結殼、龜裂、團粒化、多邊形脊、帶狀水痕等特征,光譜數據分析發現,沙丘表面富含含水硫酸鹽、蛋白石、含水鐵氧化
火星上發現第一個液態水湖
綜合消息:據法新社25日報道,歐洲航天局(ESA)的研究員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地下水湖,增加了該星球存在更多水乃至生命的可能性。 報道稱,該湖位于火星冰層之下1500米深,直徑約20公里。該項目的首席研究員羅伯托·敖羅塞說,這是他的團隊最接近于確定液態水為真正的水的一次,且不需要通過冰川
研究人員發現16光年外“超級地球”-或有液態水
研究人員新近發現一顆距離地球僅16光年的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5倍,處于紅矮星“宜居帶”,可能存在液態水。這顆“超級地球”會有生命存在嗎?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研究人員羅伯特?威滕邁爾帶領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這個“超級地球”名為格利澤832c,是圍繞恒星格利澤832運行的一顆
德科學家發現火星表面有液態水存在新證據
????新華網柏林4月28日電(報道員周谷風)德國明斯特大學行星學院的科學家28日報告說,他們分析了美國航天局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圖像,發現了火星表面至少在特定季節中有液態水存在的新證據。 ????明斯特大學28日發表公報說,火星探測器的圖像顯示出在地球時間2006年11月到2009年
加拿大煤礦發現最古老液態水距今約26億年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位于地表以下大約2英里深的煤礦中,科學家發現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液態水,距今大約26億年左右。 研究人員發現液態水可以流入巖石的縫隙中,處于地下深處的環境為這些水分的保持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巖石縫隙可將古老水分鎖定。位于南非2.8公里深,大約為1.7英里的金礦中,科學家發現了數千
火星沙丘藏液態水“拼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256.shtm現代火星上有液態水嗎?科學家通過祝融號火星車拍攝的照片發現,答案是肯定的。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以下簡稱地質地球所)秦小光與合作者分析認為,火星沙丘上的結殼、龜裂等各種
火星表面“流動液態水”或為“烏龍”
很少有人像美國圖森市亞利桑那大學行星地質學家Alfred McEwen那樣對火星的峽谷和環形山進行過調查。McEwen是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上裝載的高分辨率照相機的首席研究員,該探測器于2006年進入火星軌道,揭示了小到一塊面包大小的火星表面特征。到目前為止,MRO已經完成了5.5萬次
火星上真的存在液態水湖!?
不久前,意大利航天局領銜的一個研究團隊在《科學》雜志上發表報告稱,他們發現火星南極冰蓋表面下約1.5千米處存在一個液態水湖。這一發現在國際上尚屬首次,有望為未來火星探索添加新內容,并引發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新探討。 報告稱,由來自意大利航天局、意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意大利國家科研委員會
木衛二或存在淺層液態水
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的Riley Culberg和合作者基于來自格陵蘭冰蓋的數據,判斷木衛二歐羅巴上可能存在很淺的液態水。研究結果或為木衛二形成的地球物理過程增添了新的認知。相關研究結果4月19日發表于《自然—通訊》。“旅行者號”和“伽利略號”探測器都到訪過木衛二。除了模擬結果,這些任務采集的數據也顯
火星鹽導致液態水的存在
費舍爾在空間研究大樓里設立了火星大氣小室,他利用液氮冷卻了小室 近日在模擬火星環境的小室內,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即使溫度低于凝固點,行星表面仍可以形成少量液態水。眾所周知,液態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火星是太陽系內為數不多的具有水存在潛在跡象的地方之一,科學家們發現隕石坑邊緣的溝渠
液態水產生太赫茲波被證實
?? 液態水具有吸收太赫茲光波的性能,因此一直被認為不可能充當太赫茲波的光源。但近日,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張希成帶領團隊利用飛秒激光脈沖首次證明,液態水也能產生太赫茲波。發表在最新一期《應用物理快報》上的這一重要研究成果,將為太赫茲波在無線數據傳輸、工業質量管控及高清成像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提供一種全新
NASA:有證據顯示火星表面有液態水
9月28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這張由美國航天局和亞利桑那大學聯合發布的圖片顯示,火星山丘上的“季節性斜坡紋線”是火星表面有液態水的有力證據。 美國航天局28日宣布,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有液態水活動的“強有力”證據。 美國航天局(NASA)28日宣布,在火星表面發現
系外7行星系統或存在液態水
一個系外行星系統的“面紗”將被揭開——該系統擁有7個類似地球大小的行星。圖片來源:ESO/M. Kornmesser 近日,科學家宣布了對環繞距離地球39光年的一顆恒星——TRAPPIST-1運行的行星的新發現。通過觀察該系統內的行星在恒星面前經過時由于遮擋導致恒星變暗(即凌日現象)時的情況,
首都師范大學:液態水產生太赫茲波被證實
變“不可能”為“可能”液態水產生太赫茲波被證實 液態水具有吸收太赫茲光波的性能,因此一直被認為不可能充當太赫茲波的光源。但近日,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張希成帶領團隊利用飛秒激光脈沖首次證明,液態水也能產生太赫茲波。發表在最新一期《應用物理快報》上的這一重要研究成果,將為太赫茲波在無線數據傳輸、工業質
首都師范大學:液態水產生太赫茲波被證實
液態水具有吸收太赫茲光波的性能,因此一直被認為不可能充當太赫茲波的光源。但近日,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張希成帶領團隊利用飛秒激光脈沖首次證明,液態水也能產生太赫茲波。發表在最新一期《應用物理快報》上的這一重要研究成果,將為太赫茲波在無線數據傳輸、工業質量管控及高清成像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提供一種全新的可能
美科學家擬用微波從月球提取液態水
????? 北京時間9月30日消息,據《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美印兩國月球探測器日前發現了月球表面有水的最新證據,這不僅有助于維持登月宇航員的生存所需,還可以推動載人火星探測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從月表提取液態水便成了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美宇航局正在開發的一種微波設備有望實現這一目標。
最新研究表明火星存在液態水可能由地下巖漿活動所致
《科學》雜志去年曾發表一項研究表明,火星南極冰蓋下有液態水。現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刊登的一項新研究認為,極地冰蓋下需要有一個地下熱源才能存在液態水——火星地表之下需要近期的巖漿活動產生足夠的熱量,才能在厚厚的冰帽下產生液態水。 論文作者、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月球和行星實驗室助理研究員米歇
自然子刊最新研究:木衛二上可能存在淺層液態水
木星衛星“木衛二”(Europa)被科學界認為是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地方之一。此前,“旅行者號”和“伽利略號”探測器都到訪過木衛二,證實木衛二存在地下海洋。4月19日晚間,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
科研人員首次“定格”電子在液態水中的阿秒級運動
美國和德國科研團隊在實驗中首次拍攝了液態水中電子實時運動的“定格幀”。該研究提供了一個窗口,使科學家能在以前用X射線無法企及的時間尺度上了解液體中分子的電子結構,標志著實驗物理學的重大進步。相關研究發表在《科學》上。 這項研究是通過美國直線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的同步阿秒X射線脈沖對而實現
美專家稱早期火星大氣層稀薄無法持續保存液態水
英國新一期《自然·地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報告說,從對火星上撞擊坑的分析來看,早期火星上的大氣層十分稀薄,導致火星表面及其大氣的溫度較低,不足以持續保存液態水。 此前有研究認為,與目前火星上寒冷干燥的環境不同,早期火星上的火山噴發會造成溫暖、濕潤的環境,而火星表面流水沖刷的痕跡也表明至少在很
科學家觀察到超低溫條件下的液態水
奧地利和德國科學家日前報告說,他們發現在零下157攝氏度的超低溫環境下,水也能夠呈現液態。這一發現或將為科學家探索宇宙有機分子甚至生命的形成打開新思路。 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物理化學研究所教授托馬斯?呂爾廷領導的團隊與德國同行一起在實驗室發現了這種現象。呂爾廷認為,這種現象在宇宙中可能廣泛
液態水同位素分析儀問題解答(型號LWIA24d)
最近,LGR公司新推出了第四代液態水同位素分析儀。為了更好的服務于用戶,LGR對一些技術問題做了解答,內容如下:1. LWIA-24d可以做什么?LWIA-24d測量液態水樣品同位素比值,δ18O (18O/16O)和δD (D/H),為水同位素測量提供了有效的工具。2. LGR的LWIA-24d的
火星首次發現大型地下湖
美國《科學》雜志7月25日發表的研究顯示,火星南極冰蓋表面下約1.5千米處存在一個約20千米寬的液態水湖。這一發現在國際上尚屬首次,有望引發對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新探索。 來自意大利航天局、意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意大利國家科研委員會及3所意大利大學的30多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公布了這項
NASA科學家:20年內將找到外星生命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6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員預測,20年內即可發現有生命跡象的星球,專家正在研究土衛二和木衛二的可能性,研究關鍵因素包括液態水和大氣氣體。 近年來,發現外星生命的可能性呈爆發式增長。1930年發現冥王星即是一生一世的壯舉,而不到100年后的今天,
科學家揭示電子在液態水中實時運動情況-助力研究輻射誘導影響
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聯合美國和德國多所大學的科研人員在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成果,首次報告了電子在液態水中實時運動的情況,這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實驗物理學領域,有助于研究由輻射誘導的過程產生的反應性物質的起源和進化。此前,科學家嘗試揭示液相中分子的電子結構,然而,電子作為亞原子粒子,運動速度極快,傳統的
太赫茲光譜有望解釋水的異常性質
液態水維持著地球上的生命,但其物理性質對于研究人員來說仍是個謎。最近,一個瑞士研究團隊利用已有的太赫茲光譜技術測量了液態水的氫鍵。利用這種技術開展的工作,未來或許能幫助解釋水的特殊性質。該團隊在美國物理聯合會(AIP)出版集團所屬《化學物理學報》上報告了他們的發現。 研究人員利用超短可見激光脈沖
瑞典研究發現零下44攝氏度水的物理性質最奇特
近日,瑞典一項新研究發現,水能在兩種不同的液相形態間振蕩切換,這種振蕩在零下44攝氏度最為劇烈,導致水的一些物理性質在這個溫度下表現得最為奇特。圖片來源于網絡 與其他物質相比,水的物理性質獨具特點。例如,多數物質的密度會隨溫度降低而增大,并且固態密度大于液態;但水的密度在4攝氏度時最大,而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