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再現重度污染省環保廳首次發布污染預警
近日,我省淮河以北以及江淮之間,可能會出現重污染天氣。昨天上午,安徽省環保廳首次提前發布提醒信息,自5月21日~31日,有兩個時段會出現不利于污染擴散的氣象條件,易出現重污染天氣,建議各地重視預警工作。昨日,合肥市再次出現了重度污染天氣。上午10個環境監測站點均為“重度污染”。 環保廳發布環保提醒 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結果顯示,5月18~20日,淮河以北及江淮之間部分城市出現輕度到中度污染天氣。而昨天凌晨開始,污染天氣再次開始出現。據介紹,此次污染,氣象條件是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污染情況還會繼續。根據安徽省氣象局預測顯示,自5月21日~31日,有兩個時段會出現不利于污染擴散的氣象條件,也就是說,容易出現重污染天氣。21~22日,淮北和江淮之間中北部風力較小,普遍在2級左右,不利于污染物擴散,易造成污染積聚;江淮南部和江南多陰雨天氣,有利于污染物稀釋和清除。 23日~25日,全省風力普遍增大,同時有一次降水過程,空氣質量將有......閱讀全文
污染物排放是霧霾“元兇”-不利氣象是“幫兇”
西安市治污減霾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污染物排放是霧霾天的“元兇”,不利的氣象擴散條件則是“幫兇”。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有工業排放、燃煤污染、工地揚塵和汽車尾氣等等,到了冬季,燃煤污染就會更加嚴重。 “西安的霧霾有自身的特點,因為西安的地形較為特殊。”這位負責人說,西安地處關中盆地,南有秦嶺,北
-氣象專家:爆炸污染物基本往渤海方向擴散
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濱海新區第五大街與躍進路交叉口的一處集裝箱碼頭發生爆炸,發生爆炸的是集裝箱內的易燃易爆物品。現場火光沖天,附近居民能聽到巨大的爆炸聲,有強烈震感。 張明英說,從目前最新的氣流情況和污染擴散軌跡看,大氣層800米以上都是偏西風和西北風,所以污染物基本往渤海方向擴散
揚子石化爆炸:氣象條件不利污染物向周邊擴散
今天早上6點左右,揚子石化烯烴廠乙二醇T―430塔,即環氧精制塔發生爆炸,一人受輕傷,已送醫院。爆炸發生后,南京市環保部門啟動應急預案,已在現場并布點監測。事故消防廢水已按預案全安部進入污水處理廠,不會對馬汊河和長江產生污染;廢氣從現場快速監測判斷,有測點VOC(揮發性有機污染物)超標
氣象局局長:污染物的排放是大氣污染的“元兇”
據國家氣象局網站消息,7月2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與全國人大環資委原主委、建設部原部長汪光燾一行,就大氣污染防治及環境治理等有關情況進行座談。鄭國光指出,污染物的排放是大氣污染的“元兇”,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則是其“幫兇”。他以北京為例,從特殊地形條件、城市化建設加快、污染物立體式排放、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主因-極端不利氣象條件是誘因
11月12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正在經歷一次大氣重污染過程,整體為中—重度污染,污染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北部區域。 截至14日10時,區域內北京、石家莊、保定等1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污染水平,PM2.5日均濃度最高達200微克/立方米(石家莊,13日),PM2.5小時濃度最高
京津冀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擴散-霾天氣將持續
全國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圖 中央氣象臺消息,29日06時發布全國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 預計,今天白天到夜間,京津冀部分地區的空氣污染氣象條件等級將達到4~5級,不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上述地區霾天氣將持續。 北京市氣象臺已于今天06時發布空氣污染氣象條件等級預報,預計,今天白
專家稱污染物是長三角霧霾原因-非氣象條件造成
長三角“海派霾”,打哪兒來? 12月初,霧霾持續襲擊全國25省,長三角地區最嚴重;專家稱污染物是其主要原因,氣象條件不是 “華東地區只需再忍一夜”,12月8日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每日天氣提示”中如此寫道。 此時,針對這場波及幾乎整個中東部地區,覆蓋了我國人口最密集地區的大霧霾,中
氣象色譜儀之氣象色譜法
氣相色譜法是色譜法的一個分支。在氣相色譜法中,流動相是氣體 ( 載氣 ) ,固定相是固體吸附劑 ( 氣—固色譜法, Gas — Solid Chromatography , GSC) 或涂在惰性固體表面上的液膜 ( 氣—液色譜法, Gas — LiquidChromatography , GLC
OTT氣象產品助力道路氣象預警預報
道路交通安全與國民經濟和民眾生活息息相關,而變化多端的天氣對道路交通運行安全與暢通具有極大的影響。隨著現代公路運輸體系所追求的快速、高效和安全理念的提出,在極端氣候條件下道路行車安全也越來越受到普通大眾、交通管理者的廣泛關注。為緩解天氣對于道路交通的不利影響、避免不必要的經濟和生命損害,我們必須密切
中國氣象局氣象導航中心揭牌成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148.shtm
小型氣象站可以監測哪些氣象參數?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說明在農業生產中天氣的好壞和農業種植是息息相關的。氣象的條件是通過小型氣象站的 分析而得出的結果,通過小型氣象站的數據分析和判斷,可以有效避免氣象災害最農業生產的影響,為農業生產提供全面的生態服務。現在小型氣象站在農業生產中 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很多農民朋友在采購小型氣象
氣象色譜原理
?氣相色譜(GC)是一種分bai離技術。實際工du作中要分析的樣品往往是復雜zhi基體中的多組分dao混合物,對含有未知組分的樣品,首先必須將其分離,然后才能對有關組分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混合物的分離是基于組分的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氣相色譜儀主要是利用物質的沸點、極性及吸附性質的差異來實現混合物的分離
中央氣象臺發布氣象干旱橙色預警
中央氣象臺8月20日18時發布氣象干旱橙色預警: 據8月20日氣象干旱監測,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浙江大部、江西、湖南、貴州大部、重慶、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和西藏中東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氣象干旱,多省(區、市)重度及以上氣象干旱范圍明顯加大。預計,未來3天,上述旱區大部仍維持
中國氣象局成立氣象宣傳科普中心
8月31日,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在京正式成立。“它的成立將會提升全社會有效利用氣象信息保障經濟社會安全、提高生活質量的能力。”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出席成立儀式時表示。 據介紹,新成立的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將承擔全國氣象宣傳與科普工作的策劃、組織實施與業務指導,全國氣象宣傳與科普工作規
《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發布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簽署第623號國務院令,公布經國務院第214次常務會議通過的《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新華社受權全文發布該條例。 條例共26條,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制定這一條例的目的是保護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確保氣象探測信息的代表性、準確性、連續性和可比較
我國3個氣象站入選世界氣象組織百年氣象站
中國氣象局消息:當地時間5月24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第19屆世界氣象大會宣布了最新一批百年氣象站,由中國申報的內蒙古海拉爾、安徽蚌埠、浙江杭州3個氣象站,因建站歷史悠久、多年致力于持續觀測及推動探測環境保護,被認定為世界氣象組織(WMO)百年氣象站。海拉爾國家基準氣候站、蚌埠國家基本氣象站、杭州國
《中國氣象大數據(2018)》發布-氣象數據開放效益顯著
12月4日,中國氣象局發布《中國氣象大數據(2018)》。該報告顯示,開放共享的氣象數據已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新能源、農業、移動互聯軟件開發和服務、公共管理等領域,效益顯著。 氣象大數據是指在氣象領域中,圍繞智能預報和智慧服務,從氣象數據采集、加工處理、預報預測、共享服務、存儲歸檔等氣象業務
小型氣象站可以測量的氣象參數有哪些?
農業是看天吃飯的一項產業,因此很多時候收成的好壞與氣象環境息息相關,而要將氣象環境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降到最小,那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小型氣象站來加強氣象監測,做好惡劣環境的有效預警,及時采取措施來應對惡劣氣象環境的影響。不過氣象是個大概念,其包含的內容很多,因此小型氣象站需要測量的氣象參數也有很多,
“氣象氣球”引關注,世界氣象組織為其正名
近期“氣球事件”不斷發酵,引發關注。世界氣象組織日前表示,氣象氣球是全球觀測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天氣預報和氣候監測的基礎。 據聯合國網站報道,世界氣象組織17日表示,全世界每天收集的觀測數據數以百萬計,其中包括50多顆衛星從太空發出的數據,400個系泊浮標、1250個漂流浮標和7300艘船舶、
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氣象干旱預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97.shtm 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 中央氣象臺18日18時發布氣象干旱黃色預警,這是中央氣象臺今年發布的首個氣象干旱預警。 今年7月1日以來,江南、江淮、江漢及川渝等地降水偏少,氣溫偏高
世界氣象組織衛星氣象虛擬實驗室會議召開
世界氣象組織(WMO)衛星氣象虛擬實驗室(CGMS)管理組第5次會議7月12日在北京開幕。 為期5天的大會,內容包括各優秀中心工作報告、WMO空間計劃報告、ET-SUP會議報告、過去活動回顧、地區天氣會商、南非培訓活動等。 據介紹,世界氣象組織(WMO)和氣象衛星協調組(CGMS)
中國氣象局開展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
記者日前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為給政府和環境保護部門應對重污染天氣提供決策支撐,氣象部門從9月1日起正式開展了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工作。 據了解,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是從氣象學角度出發,開展對未來大氣污染物的稀釋、擴散、聚積和清除能力的預報。其研究范圍包括對空氣質量及PM2.5、氣溶膠等大氣成
中國氣象局:十二類基本氣象數據對社會開放
中國氣象局日前向社會發布新版《基本氣象數據開放共享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包含12類52種氣象數據和產品。新版《目錄》中自主研發產品占比大幅提升。其中,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模式數據、實況和再分析數據、風云氣象衛星數據等各行業需求最大最迫切的高質量、高價值數據和產品均納入其中。 中國氣象局預報與網
氣象專家解析氣象條件與核污染擴散問題
目前,日本福島核事故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就氣象條件與核輻射污染擴散問題、氣象服務在核事故以及環境應急響應中發揮的作用等問題,新華網和中國氣象局網站專門采訪了中國氣象局專家,他們是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專家咨詢組專家孫軍,世界氣象組織基本系統委員會核應急工作專家組
農業氣象站為蘋果產業提供氣象服務
????? 蘋果種植,受氣象環境的影響很大,比如說,首先,蘋果是喜低溫干燥的溫帶水果,要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其次,蘋果的生長需要具備較為充足的水分條件,只有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才能夠滿足蘋果樹葉蒸騰過程中損失的水分,促進蘋果樹吱聲溫度調節與所需養分的傳輸;第三,蘋果是一種喜光果樹,日照時間的長短直
“高精尖”產品亮相氣象科技展-我國氣象發展取得新突破
世界上最先進的靜止氣象衛星“風云四號”A星、天氣雷達、氣象探測無人機、微波輻射計……眾多氣象科技“高精尖”產品和技術,20日集體亮相在北京舉行的氣象科技成果展。 氣象科技成果展是2018年氣象科技活動周的一項重要內容,由中國氣象局聯合科技部、中國科協、北京市政府、中國氣象學會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期
手持式氣象站可移動的氣象觀測儀器
農業是一項高度依賴氣象的一項產業,農業氣象對于其影響十分明顯,而近年來,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農業氣象對于農業的影響也在上升。為了讓氣象更好的 服務農業,提升農業抗災減災的能力,并穩步推進精細農業的發展。一些氣象觀測儀器被應用到了農業生產、科研等工作當中。而在眾多的氣象觀測儀器中,手持式氣象站可算
當氣象云遇上數據云:“直擊天氣”聚焦氣象日
3月16日,中國氣象局舉辦了一場以“觀云識天”為主題的“直擊天氣——與科學家聊天”活動。活動中,多位專家向公眾介紹了不同的云的種類、當前最先進的觀測設備、云與氣候變化的關系等知識,并解答了公眾的提問。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副主任曹曉鐘向公眾介紹了國際上對云的分類,展示了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形狀
氣象檢測器概述
氣象檢測器主要用于檢測局部區段的天氣狀況,可以自動化收集氣象信息,能為道路的運營管理者和道路使用者及時提供準確的氣象信息。 由于在氣候惡劣的天氣中,交通事故的出現頻率較高。因此,在高速公路周圍要結合路線的地形、地物、環境條件設置氣象檢測器,根據需要可檢測風速、風向、溫度、濕度、能見度、黑冰、雨
自動氣象站
自動氣象站,是指在某一地區根據需要,建設的能夠自動探測多個要素,無需人工干預,即可自動生成報文,定時向中心站傳輸探測數據的氣象站,是彌補空間區域上氣象探測數據空白的重要手段。由氣象傳感器、微電腦氣象數據采集儀、電源系統、防輻射通風罩、全天候防護箱和氣象觀測支架、通訊模塊等部分構成。能夠用于對風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