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文臺耀變體伽馬射線射輻射機制研究獲進展
近期,國際天體物理雜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14,ApJ, 783, 108)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曹剛和王建成在耀變體伽馬射線射輻射起源方面的研究工作。 耀變體是一類特殊的活動星系核,是目前已觀測到的宇宙中最劇烈的天體活動現象之一,因而備受天文學家的廣泛關注。普遍認為耀變體的中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黑洞周圍有一個吸積盤,在黑洞與吸積盤的共同作用下,拋出準直性非常好的相對論性噴流,并產生從射電到伽馬射線波段的輻射。 耀變體的輻射具有快速的光變和高偏振等特性,輻射譜呈雙峰結構(如圖所示),一個是低能峰,從射電到紫外或者X射線波段;另一個是高能成峰,從X射線到伽馬射線波段。普遍認為耀變體的低能峰是由噴流中相對論電子的同步輻射產生,然而耀變體高能峰的起源目前仍然存在爭議。 一個編號為1ES 1101-232耀變體的多波段輻射譜挑戰了傳統的相對論電子輻射模型。觀測表明1ES......閱讀全文
云南天文臺耀變體伽馬射線射輻射機制研究獲進展
近期,國際天體物理雜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14,ApJ, 783, 108)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曹剛和王建成在耀變體伽馬射線射輻射起源方面的研究工作。 耀變體是一類特殊的活動星系核,是目前已觀測到的宇宙中最劇烈的天體活動現象之一,因而備受天文學
云南天文臺等提出限制耀變體高能輻射區位置的新方法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高能天體物理研究組副研究員閆大海、研究員王建成和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吳慶文等提出了一個新方法來限制耀變體(Blazar)噴流中的高能輻射區位置,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天文學雜志《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耀變體是一類特殊的活動星系核(AGN),它具有一個指向地球的相對論性噴流,具有
研究揭示耀變體光變性新進展
2020年1月3日,國際天體物理學雜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博士研究生封海成、研究員劉洪濤與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該研究依托麗江天文觀測站2.4米望遠鏡,通過觀測耀變體準同時性光譜變化及測光光變,開展了耀變體光變與顏色變化的相關性研究。光譜
研究揭示耀變體光變的長期監測結果
耀變體是一類稀少和特殊的活動星系核,目前是最可能的高能中微子候選體,其相對論性噴流可能是超高能宇宙線和中微子的起源地,光變是耀變體最基本的特征,光變研究的復雜性在于噴流的內秉機制和幾何結構、吸積盤的變化、超大質量雙黑洞、引力透鏡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光變,并且不同的流量模式、不同的時標下,光變的起源可
上海天文臺在耀變體光變研究中取得進展
普遍認為,耀變體在所有電磁波段都有光變,光變時標從幾分鐘到幾年不等。而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一名訪問學者的研究工作卻表明,耀變體并不一定在所有電磁波段上都具有多種時標的光變。目前該工作已被《皇家天文學會月報》接收。 超大質量黑洞(質量介于幾百萬倍和幾百億倍太陽質量之間)普遍存在于大質量星系
科學家發現甚高能伽馬射線活動星系核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國際合作組發現低光度活動星系核具有甚高能伽馬光子輻射,并證實低光度活動星系核能夠將粒子能量提高到太電子伏特甚至更高的水平。相關研究成果以Discovery of Very High Energy Gamma-Ray Emission from the L
醫院的X光、CT、伽馬射線-電離輻射需要警惕
生活中的輻射包括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6月24日、25日人民日報“求證”欄目分別刊登《生活中的輻射并不可怕》、《實地檢測輻射 多數遠低限值》,對非電離輻射進行了解讀和測試,證明生活中的絕大多數非電離輻射是在標準范圍之內。那么,電離輻射有哪些?是否得到有效監管?為此,人民日報“求證
偏振預測助力揭示高能天體爆發物理過程
高能天體輻射的電磁波在垂直傳播方向的平面具有各向異性的振動,這一現象稱為偏振。5日,來自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的消息,該臺研究人員在高能天體的偏振研究中取得了系列重要進展。 偏振是高能天體多波段輻射的重要特性,對研究高能天體的物理狀態、輻射機制和輻射傳播介質的性質等具有重要意義,偏振觀測已成
最新時空觀測結果證實愛因斯坦相對論合理性
NASA費米空間望遠鏡觀測到的劇烈爆炸 據美國太空網報道,美國航天局“費米伽馬射線空間望遠鏡”在一年來的觀測中,發現了最新的高能光線,從而證明了愛因斯坦關于光速理論的正確性。 費米空間望遠鏡是去年才發射升空的最新天文望遠鏡,致力于探尋宇宙中最劇烈的大爆炸所產生的伽馬射線。最新的發現令
“拉索”發布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高能輻射精確能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00.shtm11月16日,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以下簡稱“拉索”) 在《科學進展》上,正式發布迄今最亮的伽馬射線暴——GRB 221009A的高能伽馬輻射的精確能譜。“拉索”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
蟹狀星云伽馬射線異常爆發-輻射強度提高兩三倍
北京時間12月12日消息,天文學家將“蟹狀星云”看成是宇宙中最穩定的高能輻射源之一。來自“蟹狀星云”的輻射非常穩定以至于天文學家將其作為一種標準來測量宇宙其他能量源的輻射。但是科學家們近日發現,自9月19日起“蟹狀星云”伽馬射線的輻射強度突然加強2到3倍,呈現猛烈爆發現象。 1054年,人
云南天文臺伽馬射線暴輻射機制研究獲得新進展
近期,國際天體物理雜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13,ApJ, 776, 17)發表了中科院云南天文臺毛基榮和王建成在伽馬射線暴輻射起源方面的研究進展。 伽馬射線暴簡稱為“伽馬暴”,是宇宙中伽馬射線突然增強的一種現象。伽馬射線是波長小于0.1納米的電磁波,
人類迄今探測到的最劇烈光學紫外耀發紀錄被刷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53.shtm 中新網南京6月27日電(記者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27日消息,該天文臺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團隊證認出了迄今為止人類探測到的最劇烈光學紫外耀發。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天
西藏自治區輻射環境監督站在納木錯開展宇宙伽馬射線檢測
近日,西藏自治區輻射環境監督站與納木錯多圈層綜合站(納木錯站)開展合作,利用納木錯站科研考察船在納木錯湖面進行宇宙伽馬射線檢測。 據環境監督站專家介紹,這次觀測是國家環保部規定的每年一次例行的宇宙射線的檢測。之所以選定納木錯湖作為觀測場,是因為納木錯湖獨特的地理
紫金山天文臺等證認出宇宙中迄今最劇烈光學紫外耀發
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范一中、金志平領銜的國際團隊,提出了雨燕(Swift)衛星紫外光學望遠鏡(Swift/UVOT)在中等飽和情況下的數據處理方法并將其應用到伽馬暴GRB 220101A的分析研究中,證認出迄今為止人類探測到的最劇烈光學紫外耀發。6月26日,相關研究成果以An op
最大伽馬射線計劃全球“相親”
CTA將是現有全球最大的伽馬射線捕獲設備,它將在南北半球各設立一座天文臺。 一個頗具雄心壯志的項目計劃建造兩座相同的天文臺,以探測來自深空的伽馬射線——高能光子。該項目已進入重要階段,27國成員必須從9個可行地點中選出兩個,建造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CTA)。各國爭相為這些耗資2億歐
慧眼衛星和極目空間望遠鏡精確探測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
慧眼衛星和極目空間望遠鏡觀測迄今最亮伽馬暴示意圖 中科院供圖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北京時間3月29日凌晨2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簡稱高能所)與全球40余家科研機構聯合發布對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簡稱伽馬暴)GRB 221009A的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顯示,高能所牽頭研制的慧眼衛星(Ins
研究發現新星爆發產生伽馬射線
一個國際天文研究小組13日報告說,該小組在不久前觀測某新星爆發時,發現爆發區域產生了高能量的伽馬射線。這一現象十分罕見。 日本京都大學、廣島大學和美國、歐洲天文機構的研究者13日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今年3月,日本天文愛好者發現天鵝座出現新星爆發。研究小組用20
嬰兒恒星“發脾氣”噴出伽馬射線
阿根廷天文學家首次目睹了一顆嬰兒恒星爆發出高能伽馬射線,這一發現證明,年齡不足1000萬歲的低質量金牛座T星可發射伽馬射線,這是迄今已知能量最高的光輻射。這一最新發現有助加深科學家們對恒星和行星系統形成早期的理解。相關論文刊發于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阿根廷拉普拉塔國立大學天文學家艾格
“奇怪”伽馬射線暴挑戰起源模型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及專業期刊《自然-天文學》最新發表針對伽馬射線暴(GRB)的5篇天文學論文,共同描述了一個起源更像短伽馬射線暴的長伽馬射線暴。這項新發現的“奇怪”伽馬射線暴研究結果,挑戰了一直以來認為的傳統觀點——這類事件的持續時間可以直接歸因于其假定
“慧眼”和“極目”精確探測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266.shtm 北京時間3月29日凌晨2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簡稱高能所)與全球40余家科研機構聯合發布對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簡稱伽馬暴)GRB 221009A的研究成果。高能所牽頭研制
突變體的概念
發生突變的個體叫做突變體。突變體往往具有與野生型不同的表型,這樣就為缺失組分的功能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同樣,會將含有某一組分過量表達的個體也稱為突變體。
本生燈的變體
市面上也有一些基于與本生燈相同原理的其他燃燒器。本生燈最重要的替代品有以下三個: Teclu燃燒器——其管的下部是圓錐形的,底部有一個圓形螺母。其中的間隙由螺母和管端之間的距離設定,以類似于本生燈的開口槽的方式調節空氣的流入。Teclu燃燒器能夠使空氣和燃料更好地混合,并且可以實現比本生燈更高
徐耀:進口儀器的暴利
前不久組里一臺光譜儀的CCD探測器不工作了,我們和儀器公司的工程師溝通了幾次都沒有解決問題。 后來有一天,我們組里一位細心的工作人員小田發現,給CCD供電的電源適配器(類似筆記本電腦的電源適配器)上的指示燈不亮了,于是我們估計是電源適配器壞了。這個適配器是五針接口,我找來萬用表量了一下輸出,原
徐耀:進口儀器的暴利
國家的科技資源分配模式造成貧富分化,有錢的重復購置,缺儀器的卻總是沒錢購置,這大大阻礙了科研進展。重復購置、共享不足、維護不善、低使用率、高端儀器的低水平使用等等問題,只能導致一個結果——不斷給儀器公司送錢。 ■徐耀 前不久組里一臺光譜儀的CCD探測器不工作了,我們和儀器公司的工程師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全部建成運行
2021年1月2日,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WCDA)三號水池注水達到正常工作水位,標志著WCDA探測器全部建成,全陣列投入科學運行,這是LHAASO四種類型的探測器陣列中最早完成的一個陣列。WCDA探測器研制與安裝團隊的主要成員來自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
一類新的伽馬射線源
據一項新的研究報道,通常與像超新星等極端猛烈爆炸有關的高能伽馬射線如今在3個經典新星中得到報告。文章的作者說,這也許是這類能量較低天文源的常態。經典新星會在某單一恒星在由某伴星給予的材料點燃而突然變亮時出現。在2012年和2013年,在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上的大視場望遠鏡檢測到了來自3顆經典新
短伽馬射線暴的準周期振蕩
美國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的Cecilia Chirenti和合作者報告了在兩個短伽瑪射線暴中探測到的振蕩信號,它們可能是在兩個中子星合并形成大質量中子星的過程中產生的。這為研究伽瑪射線暴事件的性質提供了機會。相關研究1月10日發表于《自然》。 中子星(大質量恒星在生命末期的致密核)的碰撞,有時會在
重元素多星系也有伽馬射線爆發
日本研究人員在21日的美國專業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網絡版上發表文章指出,在重元素含量高的星系中,也會發生伽馬射線爆發。 而此前人們一直認為,伽馬射線爆發是伴隨著重元素含量很少的大質量恒星發生超新星爆發而出現的現象。 來自日本京都大學、國立天文臺、東京工業大學等機構的
什么是極性突變體?
中文名稱極性突變體英文名稱polarity mutant定 義一個操縱子中與操縱基因鄰接的結構基因的突變體,可影響操縱子中后面幾個結構基因的蛋白質合成數量,并具有由近及遠而遞減的極性梯度效應。應用學科遺傳學(一級學科),發育遺傳學(二級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