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電池可制造新電源材料環境公敵巧變“城市礦山”
“現在校園里和周邊7個社區放了120個回收箱,每月可以收集2000枚廢舊電池。”12月15日上午,中南大學研究生袁廷剛說,每次收集滿后,會有企業來車,把這些廢舊電池拉到湖南婁底去。 在婁底市的湖南紅太陽電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太陽公司)專門的生產線上,這些送來的廢電池,通過去殼、粉碎和“火法-濕法聯合處理”,最終能形成新的電源材料。 自2010年以來,中南大學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社會實踐團通過連續數年的假期調研與科技幫扶,促成了婁底市政府“城市礦山”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化基地項目的落成,并打造了全國首個廢舊電池回收人才培訓中心。 這一系列項目的落成源于3年前的一次大學生志愿者活動。 2010年的國際志愿者日,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啟動了第一屆“資源有限循環無限的廢舊電池回收利用活動”,學校本部和周邊一些中學生送來了大堆的廢舊電池。 但滿腔熱情過后,學生們遭遇了尷尬:成堆的廢電池送給誰?他們......閱讀全文
回收廢舊電池該不該鼓勵?
在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三臺子街道梅江東社區,奶奶張慧梅和孫女劉一楊在居民樓中設立廢舊電池回收處,3年時間回收了近500千克廢舊電池,但是將這些廢舊電池送往何處卻成了一個大問題。 近年來,在全國各地有不少像張慧梅這樣自覺收集廢舊電池的市民,花費大量時間收集起來的廢舊電池同樣面臨無處可去的
調查:社區回收廢舊電池遭遇資金瓶頸
當一塊日常使用的普通干電池完成使命,從鬧鐘、遙控器、電子表里剝離出來,就變成了攜帶重金屬的污染源。對水質和土地遺患無窮的廢舊電池,從家庭流出后將去向哪里?近日,記者走進社區,探尋家用廢舊電池的尷尬流向。 居民:多年不亂棄,但不知如何處置 南方日報記者在水蔭路文化大院走訪時發現,大部
垃圾分類帶動廢舊電池處理回收跨越500億規模
隨著城鎮化率提高,二三線城市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組分已提升到20%(濕重,垃圾分類后可回收物量將增加,紙品、塑料與金屬等物質的再生回收量有望顯著增加,減少資源浪費。下面,韋伯咨詢將以“廢舊電池處理回收”為例來說明: 一、市場規模 廢電池90%的價值在于鉛,鉛回收的主要原料來自報廢蓄電池。再生鉛
移動行業聚焦手機回收利用
專家稱,每年生產出的移動手機有超過10億部,但是僅有不足1%的手機被回收利用。如果這些手機被回收利用,可以節省出數十億美元。斯普林特公司產品部副總經理法雷德?阿迪布(Fared Adib)說:“有時,手機的體積欺騙了人們,忽略了其對環境產生的影響。” 每部手機使用材料的價值也時常被人們
踐行循環經濟,回收利用是關鍵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快消品牌都積極加入到“可持續包裝”的行動中:聯合利華公布了 “減塑”計劃——確保到2025年,其所有的塑料包裝都是可回收、可重復使用或可降解的,并將回收塑料原料在包裝中的比例提高到25%以上,百事、達能、雀巢也紛紛提出了在2025年實現包裝100%可回收的目標;可口可樂將用了58年
清潔能源回收利用現巨大商機
長期以來,由于生產發展方式落后以及科技手段的滯后,煤層氣、煤礦乏風、焦爐煤氣等大量煤系清潔能源長期“跑冒滴漏”。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乏風氧化發電技術、煤層氣抽采利用、工業低溫余熱等自主技術研發水平的逐漸成熟和推廣,被浪費的清潔能源回收利用顯現出巨大商機。 清潔能源浪費造成高碳排放 浪費現象之一
利用凝膠回收試劑盒DNA回收效率較低或者未回收到目的...
利用凝膠回收試劑盒DNA回收效率較低或者未回收到目的片段原因分析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膠塊未完全溶解,可適當延長水浴時間,并增加上下顛倒次數輔助溶解;2. 膠塊體積太大,應先將其切為小塊,分多次回收;3. 電泳緩沖液pH太高,硅基質膜在高鹽低pH結合DNA,如pH太高,應作適當調整;4. 漂洗液中未加
動力電池回收應建立專業回收機構 推動梯次利用
●《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政策》對廢舊動力電池的收集、分類、貯存、運輸、梯級利用、再生、監督管理等環節都作出規定 ●2015年動力電池裝車量超過200億瓦時,專家預計2016年會增加到大概500億瓦時 ●動力鋰電池回收復雜,應由企業進行統一回收、加工、運輸及原材料再流通 盡管遇到了
廢電池可制造新電源材料 環境公敵巧變“城市礦山”
“現在校園里和周邊7個社區放了120個回收箱,每月可以收集2000枚廢舊電池。”12月15日上午,中南大學研究生袁廷剛說,每次收集滿后,會有企業來車,把這些廢舊電池拉到湖南婁底去。 在婁底市的湖南紅太陽電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太陽公司)專門的生產線上,這些送來的廢電池,通過去殼、
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前景可觀
日前,本田公司在全球率先建立了混合動力汽車鎳氫電池循環利用機制,將提取于混合動力汽車鎳氫電池中的稀土作為鎳氫電池材料投入實際應用。本田公司的這一稀土資源循環利用的方式引起了業界廣泛的關注,也引發了人們對于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技術的討論。 隨著全球石油儲量的日益耗盡和環境的不斷惡化,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