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即將到期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張啟發近日披露,今年7月,國內61名兩院院士聯名上書國家領導人,請求盡快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不能再等,再遲緩就是誤國”,這再次引發對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種植是否安全的大爭論。 對于上書背景,環保部首席科學家薛達元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是因為目前已有的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就要到期了,如果過期則需要按照新品種重新申請,從頭開始。 國內已經批準的三個轉基因主糧安全證書,包括張啟發院士的華恢1號與Bt汕優63,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范云六院士團隊所研發的轉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 綠色和平組織項目負責人張菁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轉基因產品安全證書有效期為5年時間,上述3個轉基因品種的安全證書頒發于2009年5月份,明年就要過期。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轉基因作物還需取得品種審定證書、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才能進入商業化種植。獲得......閱讀全文
轉基因水稻再獲安全證書
1月5日,農業部向華中農業大學水稻團隊研發的兩種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Bt汕優63)重新頒發了生物安全證書,同時獲批的還有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的轉基因植酸酶玉米。此舉讓轉基因主糧是否會產業化的話題重回公眾視野。7日,華中農業大學水稻團隊林擁軍教授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
轉基因水稻推廣再起波瀾-是否比非轉基因水稻更安全
2010年11月26日下午4時,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教授應中國農業大學國家玉米改良中心邀請,進行一場公開的學術講座,在提問階段突然遭到聽眾有關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質疑。一個中年女子在會場高喊,隨后,會場秩序大亂,這場講座中斷。 有著中國“轉基因水稻王”之稱的張啟
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即將到期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張啟發近日披露,今年7月,國內61名兩院院士聯名上書國家領導人,請求盡快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不能再等,再遲緩就是誤國”,這再次引發對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種植是否安全的大爭論。 對于上書背景,環保部首席科學家薛達元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是因為
中國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全部到期
2014年5月16日,湖北省第十四屆科技活動周開幕式在宜昌市夷陵廣場舉行,來自華中農業大學的科技人員展示的轉基因水稻。 8月17日,中國轉基因水稻僅有的2張安全證書、轉基因玉米唯一的一張安全證書全部到期。如果續申請沒有成功,則意味著中國將沒有一種轉基因主糧擁有安全證書,更不必說商業
董峻:評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過期事件
在長期混亂、一片廝殺、罵戰聲聲的轉基因輿論場,華中農大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17日過了有效期這件事,竟然上升到了有沒有“人性”的境界。有人撰文認為,“在這樣操蛋的現實面前”,轉基因水稻不能商業化是言而無信,對科研是摧毀性的、對于科研人員是極不公平的。 一些挺轉人士扼腕嘆息時機已逝、痛恨有關部門無
我國轉基因水稻玉米重獲農業部安全證書
本臺記者獨家獲悉,華中農業大學研發的兩種轉基因抗蟲水稻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的一種轉基因玉米,再次獲得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農業部表示,抗蟲水稻華恢1號、抗蟲水稻Bt汕優63、轉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這三個品種早在2009年獲得過安全證書,并于2014年8月17
黃大昉: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可安全食用
2月23日,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該組織有關轉基因作物全球發展態勢的連續第14個年度報告。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出席了新聞發布會,并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就現在的知識水平和法律管理的一系列措施來講,我國自主研發的轉基因抗蟲水稻和轉
轉基因水稻華恢1號通過FDA安全性評價
1月20日,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US FDA)網頁上公布了該局對華中農業大學提交的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安全性和營養評價報告咨詢的卷宗及相關信函,通知華中農業大學該局已完成對“華恢1號”安全性評價的咨詢。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該函件的精神,FDA認同華中農業大學提交的關于“華恢1號”的安全
轉基因水稻安全性遭質疑-袁隆平稱不能預知危害
??????? “歐美科學家都不敢斷定這項技術一定是安全的,中國科學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下安全證書似不穩妥”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發自北京 “中國成為國外轉基因糧的生死試驗場”“民族的噩夢”……已經兩個月了,有關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的各種擔憂仍然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并逐漸蔓延形成一種恐慌。
中國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明年到期-商業化前景不明
“證書明年就到期了,相關的政策法規還沒有出臺,再申請有什么意思。”2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張啟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截至目前該校兩個獲得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的品種依然沒有獲得品種審定、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商業化種植遙遙無期。 華中農業大學是中國目前唯一獲得轉
轉基因水稻確定安全-3至5年內有望上市
政協委員聯名呼吁暫緩轉基因水稻產業化 農業部專家回應 ??????? 針對去年年底國家農業部首次頒發兩種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汪蘋、張濟順等4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遞交提案,疾呼“目前還沒有足夠科學手段去評估其風險,應暫緩轉基因水稻商品化”。不過,作為評審專家之一的黃大昉教授,昨日接受本報記者獨
農業部為轉基因水稻品系頒安全證書被疑暗箱操作
農業部最近為兩個轉基因水稻品系頒發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的過程,加重了關于轉基因糧食安全問題的不安。 這一過程十分隱秘:一家國外通訊社最早發現這個消息時,它被擺放在一家“幾乎很少更新”的專業網站上,混雜在“2009年第二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批準清單”中,連幾乎每天都要去看一眼的綠色和平組織工
湖北轉基因水稻形成規模種植
[導讀]在湖北等地,轉基因抗蟲水稻早已形成規模種植。當地農民開始并不知道那就是轉基因的水稻種子,以為是政府推廣的另一種雜交稻的新品種。種了轉基因大米的農民,對吃這種大米都抱有很謹慎的態度。 中國新聞周刊2010012期封面 大米也轉基因了嗎? 一場沒有硝煙的變革正在13億中
轉基因水稻重獲安全證書-羅云波:為穩妥推進產業化信號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水稻團隊研發的兩種轉基因抗蟲水稻再次獲得由農業部頒發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對此,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重新為轉基因水稻發放安全證書是一個信號,表明我國沒有中斷轉基因產業化,但在
袁隆平團隊成員回應轉基因水稻研究
日前,有媒體報道“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接受采訪時稱,自己正在將玉米的碳四基因轉到水稻上面來,提高光合效率,提高產量;他還認為轉基因是今后的發展方向,不能一概而論。這一消息引起社會關注。 1月3日,新華社記者就此采訪了袁隆平先生的弟子、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鄧啟云。鄧啟云表示,由
比“濫種”轉基因水稻更嚴重的
這幾年每隔一段時間媒體就會炒作一番湖北“濫種”轉基因水稻,這回因為央視號稱對此做了調查,號稱在武漢超市買到的大米5袋有3袋是抗蟲轉基因大米,卻不告訴觀眾轉基因大米其實是安全的,于是引起社會恐慌。湖北政府也罕見地雷厲風行,銷毀了當地10多畝轉基因水稻,于是引起更大的社會恐慌。連我一位久不聯系的中學
南方農村報:轉基因水稻該不該種
2009年8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牽頭研發的“華恢1號”和“Bt汕優63”率先獲得我國第一張轉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證書,讓中國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邁出了關鍵一步。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100多名學者聯名上書全國人大,“要求立即停止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商業化生產問題”;隨后
Nature:新型轉基因水稻既高產又環保
水稻是全球超過半數人口的主要能量來源,對于人類的糧食安全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然而,水稻的生長過程每年會釋放超過一億噸甲烷氣體,貢獻了全球17%的甲烷(溫室氣體)的釋放量。來自中國福建農科院、中國湖南農業大學、瑞典農業大學和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聯合課題組近期在《Nature》刊文稱,通過轉基
范云六-張啟發:中國轉基因水稻玉米新品種安全性沒問題
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范云六和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2月25日相繼表示,中國去年批準生產應用的轉基因玉米和水稻與非轉基因水稻、玉米具有同樣的安全性。 這是他們在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共同舉辦的農作物生物育種產業發展高層專家座談會上表示的。
透視“轉基因安全事件”
盡管這些實驗要么是試驗方法錯誤,要么是試驗結果與作者聲稱的結論相違背,其實驗結果不被主流科學界和各國管理機構所接受,但還是被反對者頻繁引用,并對公眾造成誤導 從試驗室研究階段開始,科學家們就對轉基因食用安全性和環境影響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在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應用的15年中,科學機構或者管理機構沒
我國轉基因抗蟲水稻獲美國食用許可
1月20日—21日,農業生物技術科研工作者的朋友圈被微信公眾號“萊肯生物”的一則報道——《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獲得美國FDA的商業化許可》刷屏。圖片來源網絡 21日,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華恢1號水稻研發團隊成員和相關業內專家。 美國FDA:華恢1號水稻在美上市無需審批 “1月11日,
水稻轉基因BT63實時探針快速檢測
PCR-針對水稻BT63基因檢測 貨號:IF/GR1017 在管內測試 保存:2-8℃ 簡單信息 本試劑盒是利用分子生物學(PCR),針對食用,飼用原料,化學藥劑產品中水稻BT63(特定序列;探針帶Fam熒光報告基團和無熒光淬滅基團)的快速檢測法。 本試劑盒
轉基因水稻技術解密:原理清晰操作嚴謹
光照培養室,轉基因水稻幼苗在白熾燈模擬的日照環境下生長 水稻實驗田剛收獲的黃金大米 近期,關于轉基因食品的新聞層出不窮。61名院士聯名上書請求盡快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上千噸轉基因菜籽油流入國儲庫風波乍起;崔永元稱年內計劃再赴美國拍攝轉基因紀錄片;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種植區九成豆企虧損停產;張掖
《轉基因之爭》書評:轉基因食物安全嗎?
前言:人類歷史上有哪次技術革命經歷了最廣泛持久和最激烈的爭論?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沈孝宙編寫的《轉基因之爭》回答了這個問題。 安全性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人類的生存、發展和進化離不開食物。任何一種食物,無論是傳統的還是轉基因的,健康安全是首要問題。沒有安全,其他皆無意義。 但是,人類對食物
中美合作水稻免疫研究有助化解轉基因“焦慮”
一直備受社會關注的轉基因食品因其安全問題,伴隨近期“黃金大米”、“轉基因玉米致癌”的新聞曝光,屢屢成為輿論熱點。可喜的是,中美合作開展的水稻免疫研究或有助化解人們的“焦慮”。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專家14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利用水稻自身免疫系統來培育抗病新品種,是防治水稻病害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預防兒童腹瀉:-新型抗病毒轉基因水稻問世
根據近日發表在《臨床研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成果,一種能夠預防腹瀉的轉基因水稻為保護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提供了一條劃算的途徑。 通過在水稻基因組中添加一種最初在美洲駝中發現的能夠抵抗輪狀病毒的抗體,研究人員用遺傳手段培育了一種名為MucoRice-ARP1的水稻。 根據世界衛生組
我國已完成400多個水稻基因轉基因克隆工作
我國的水稻研究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目前華大基因農能平臺已經完成400多個水稻基因的轉基因克隆工作,依托華大基因強大的高通量測序技術,今后將進一步加快水稻轉基因育種研究工作。這是記者在6月29日結束的“水稻基因組學與農業應用研討會”上獲悉的消息。 作為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
鹽都區對雜交水稻制種進行轉基因檢測
根據《江蘇省2015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工作方案》(蘇農辦科【2015】1號)有關部署安排,8月24-28日,鹽都區農委對轄區內雜交水稻制種進行轉基因成分快速測定。鹽都區種子管理站對轄區內生產雜交水稻種子的湖北富悅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等9家種子企業26個點生產的13個組合進行全面抽樣,并對每個抽
袁隆平張啟發兩院士聯手研究轉基因水稻
袁隆平與張啟發 華農科研人員一直食用轉基因大米 昨日,記者從華中農大獲悉,該校張啟發院士團隊與湖南國家雜交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團隊將加強合作,共同研究轉基因水稻。在日前兩個團隊的合作交流會上,袁隆平還稱,為了消除公眾對轉基因抗蟲稻米安全性顧慮的問題,他愿意作為第一個志愿者來吃
新型轉基因水稻使用雜草基因來對抗干旱影響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曾表示,大米是僅次于玉米和小麥的第三大糧食作物,許多國家世界大部分地區的主食是大米。 隨著需求的增加和氣候變化影響的不斷增加,水稻的干旱脆弱性日益受到關注。據外媒報道,現在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可持續資源科學中心(CSRS)正在開發一種全新的新的轉基因水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