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研制的新一代催化劑應用在運載火箭上
近日,我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王曉東研究員和張濤院士團隊研制的新型催化劑成功應用在朱雀二號改進型運載火箭上。與傳統銥基催化劑不同,研究團隊潛心攻關近二十年,發展了新一代低成本釕基催化劑技術。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與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發了3D打印推力器,作為關鍵單機應用在運載火箭上的云鵲輔助動力系統中。11月27日10時,朱雀二號改進型遙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搭載的光傳01和02試驗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飛行過程中,新型催化劑及其推力器圓滿完成了火箭末子級的精確調姿、末速修正、推進劑沉底、變軌、離軌等使用要求。(文/圖 王智剛、孫長存)......閱讀全文
大連化物所研制的新一代催化劑應用在運載火箭上
近日,我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王曉東研究員和張濤院士團隊研制的新型催化劑成功應用在朱雀二號改進型運載火箭上。與傳統銥基催化劑不同,研究團隊潛心攻關近二十年,發展了新一代低成本釕基催化劑技術。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與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發了3D打印推力器,作為關鍵單機應用在運載火箭上的
大連化物所金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15室)和穆斯堡爾譜技術研究組(DNL2005)在金催化劑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調節Au與羥基磷灰石(HAP)之間的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簡稱SMSI),成功設計并制備出
大連化物所金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15室)和穆斯堡爾譜技術研究組(DNL2005)在金催化劑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調節Au與羥基磷灰石(HAP)之間的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簡稱SMSI),成功設計并制備出
大連化物所金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在金催化劑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發現了在高溫氧化條件下的金與非金屬氧化物之間的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SMSI)效應,研究成果以通訊形式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上。 上世紀70
大連化物所構建出高溫穩定的銅基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碳資源小分子與氫能利用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孫劍、副研究員俞佳楓團隊,與日本富山大學教授Noritatsu Tsubaki、大連化物所電鏡技術研究組副研究員劉岳峰等人合作,構建了800℃高溫穩定的銅基多相催化劑。合作團隊結合磁控濺射(Sputtering,SP)和
大連化物所實現單原子催化劑配位環境調控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員王愛琴、中科院院士張濤團隊與清華大學教授李雋合作,發展了一種乙二胺絡合-惰性氣氛快速熱處理的單原子催化劑制備新方法,在不改變單原子分散的前提下,可以精細調控單原子中心的配位環境,從而建立了單原子配位環境、電子結構和催化性能之間的關系。
大連化物所單原子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我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張濤院士和王愛琴研究員團隊在單原子催化劑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制備出單原子分散的Fe-N-C催化劑,并將其應用于C-H鍵選擇性氧化反應中獲得了優異的活性和選擇性。特別是利用包括X射線吸收光譜和穆斯堡爾譜在內的多種表征技術,首次證明了中自旋Fe-N5結構具有最高的催
大連化物所等成功制備出單原子銥催化劑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研究員領導的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團隊通過與該所“千人計劃”入選者劉景月研究員(負責高分辨電鏡)、清華大學李雋教授(負責理論計算)合作, 在單原子催化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以FeOx為載體制備出極低金屬含量的單原子銥(Ir)催化劑Ir1/FeOx。將該催化劑用于
大連化物所SCR脫硝催化劑電廠側線試驗成功運行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能源環境工程組(901組)王樹東研究員、程昊博士領導開發的整體擠出式蜂窩狀選擇性氧化還原(SCR)脫硝催化劑在電廠成功進行了1500Nm3/h工業側線試驗運行。 煙氣脫硝將是“十二五”期間國家控制火電廠污染物排放的一個重點領域。SCR技術作為最現實的一種燃煤電廠煙氣
大連化物所等在高分散催化劑研究方面獲進展
近期,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濤研究員領導的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組在多年研究高分散催化劑的基礎上,以氧化鐵為載體成功制備出首例具有實用意義的“單原子”鉑催化劑。以一氧化碳氧化和富氫氣氛下一氧化碳選擇氧化為探針反應,證明該單原子催化劑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其催化活性是傳統
大連化物所實現利用鎧甲催化劑去耦合電解水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與能源小分子轉化創新特區研究組(05T6組)研究員鄧德會團隊以鎧甲催化劑為電極,構建出高效穩定的電解水解耦裝置。該研究工作為電力削峰填谷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解耦電解水是一種具有潛力的削峰填谷策略,可以將用電低谷期的過剩電力利用起來
大連化物所過渡金屬催化劑調控與重組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余正坤研究員研究組在過渡金屬催化劑調控與重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最新成果以通訊的形式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美國化學會志》上(J. Am. Chem. Soc. 2008, 130, 8136-8137)。 碳-氫鍵活化是形成新化學鍵的重要途徑,過渡金屬催化的惰性碳-氫鍵活化是當前
大連化物所高分散金屬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曉東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濤領導的研究團隊長期致力于高分散金屬催化劑的研究與開發,近期取得新進展,首次制備出TiO2負載的亞納米Rh催化劑并發現該催化劑能夠在-50oC實現CO的完全氧化,首次實現了鉑族金屬在超低溫下CO的催化氧化。該工作獲得審稿人的一致高度評價,
大連化物所等開發出新型丙烷脫氫雙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濤,與研究員王曉東、林堅團隊,聯合福州大學教授林森等,在雙原子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協同機制的研究中取得了新進展。該研究開發的新型雙原子催化劑表現出優于單原子催化劑的丙烷脫氫性能。丙烯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丙烷脫氫制丙烯和氫氣(PDH)是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金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1月15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在金催化劑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發現了在高溫氧化條件下的金與非金屬氧化物之間的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SMSI)效應,研究成果以通訊形式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志上。 早在
大連化物所:實現單原子催化劑光熱協同催化乙炔半加氫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1500組)張濤院士、喬波濤研究員等與太陽能科學利用研究中心(1600組)李仁貴研究員等合作,在單原子光熱催化乙炔半加氫反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合作團隊通過控制單原子與納米粒子間金屬—載體強相互作用(SMSI)的發生條件,實現包覆納米粒子的同時暴露單原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發出碳修飾鎳基催化劑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王峰團隊在生物質催化轉化利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研發了一種碳修飾的鎳基催化劑,實現了木質素選擇性氫解到酚類化合物。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催化》等雜志上。 木質素作為一種儲量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占生物質資源的20%~30%,是自然界中唯一可以提供可再生芳香基化合物的非石油
大連化物所開發出高效堿性電解水單原子合金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太陽能研究部太陽能制儲氫材料與催化研究組研究員章福祥團隊,設計合成了單原子銥修飾鎳合金催化劑(Ir1Ni),用于堿性電解水析氫、析氧,具有水分子活化與H-H、O-O偶聯功能,降低了析氫(0.7eV,U=-1.0V)與析氧(0.85eV, U=1.23V)的過電勢
大連化物所錳基合成氨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復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研究員陳萍、副研究員郭建平和博士常菲等在錳基催化劑的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以全文形式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DOI: 10.1021/jacs.8b08334)上。 過渡金屬上氨的合成
大連化物所單原子催化劑應用生物質轉化反應研究取進展
近日,大連化物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中心的王愛琴研究員、張濤院士團隊在長期從事單原子催化劑和生物質轉化研究基礎上,首次將高金屬載量的Ni-N-C單原子催化劑應用于生物質轉化反應中并取得重要進展。相關工作以通訊形式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選為熱點文章
大連化物所:半導體光催化劑活性晶面依賴的本質原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李燦、李仁貴團隊在半導體光催化劑暴露晶面的本質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觀察到光催化研究中活性晶面依賴的關系,確認了活性晶面的光催化活性差異是由不同共存暴露晶面之間的光生電荷分離性質決定的。 人工光合成太陽燃料是國際科學領域的“圣杯式”科學
大連化物所等開發出離子液體穩定高效單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喬波濤、張濤團隊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顏寧、日本京都大學教授Hiroyuki Asakura以及北海道大學教授Min Gao合作,發現離子液體可增加單原子團聚的活化能、可調節金屬單原子的氧化價態,從而開發出離子液體穩定的高效單原子催化劑。相關成果發表于《化學》。
大連化物所燃料電池催化劑的貴金屬替代研究取得突破
將氫氣直接高效轉化為可廣泛應用的電能,同時產生對人類生存環境友好的水分子,是未來先進可持續能源體系發展的重要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作為重要能量轉換裝置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將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相關研究和開發受到了越來越高度的重視。然而,該類燃料電池中用于將空氣中氧分子高效還原
大連化物所:單原子催化劑中不同單原子物種的定量統計
近日,我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十五室)張濤院士、楊冰副研究員團隊,與太原理工王俊文教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于麗娟研究員合作,在單原子催化劑動態轉化以及不同單原子物種定量統計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表明,可通過惰性和氧化氣氛調控單原子催化劑的可逆轉化,并實現同一催化劑中不同單原子物種的定性識別與定量統計
大連化物所實現甲醇制烯烴失活催化劑積碳定向轉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劉中民團隊在甲醇制烯烴(MTO)失活催化劑再生研究中取得進展,實現了在高溫下將失活SAPO-34催化劑中的積碳物種直接定向轉化為活性烴池物種,提出了通過催化劑再生來調控MTO低碳烯烴選擇性的全新
大連化物所等制備出高溫穩定的高載量單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喬波濤和中科院院士張濤團隊在單原子催化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金屬-載體共價強相互作用(strong covalent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成功制備出耐高溫的高載量鉑單原子催化劑。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
大連化物所“冷凍”銅催化劑可實現選擇性加氫產物的調控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碳資源小分子與氫能利用創新特區研究組副研究員孫劍帶領的團隊與浙江師范大學、寧夏大學和日本富山大學等合作,在多步催化加氫反應的選擇性控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發現了一種可替代貴金屬的銅基加氫催化劑,在加氫反應中表現出與傳統銅催化劑完全不同的催化性能。相關研究成
大連化物所等制備出高溫穩定的高載量單原子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喬波濤和中科院院士張濤團隊在單原子催化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金屬-載體共價強相互作用(strong covalent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成功制備出耐高溫的高載量鉑單原子催化劑。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
大連化物所整體結構式脫硝催化劑取得首次工業化應用
裝置圖 近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能源環境工程研究組(DNL0901)研制開發的整體結構涂層式SCR脫硝催化劑在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取得首次工業化應用,用于該公司硝銨車間吸收塔出口含氮氧化物尾氣的治理。 該公司尾氣反應器原裝填顆粒催化劑,但出口氮氧化物濃度超過國家排放標準
大連化物所-單核錳催化劑水氧化活性媲美自然光合作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中科院院士李燦和博士管景奇等人發現由氮化石墨烯做基體穩定的單核錳活性中心化學水氧化活性轉化頻率高達200s-1以上,可與自然光合作用體系PSII多核錳(CaMn4O5)反應中心的水氧化活性相媲美,并提出單核錳反應中心上水氧化反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