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吃碳”專利百萬元轉讓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與喜海投資控股集團在該校舉行簽約儀式,以100萬元的價格轉讓該校教授楊建明團隊“光合固碳細菌綠色合成高值化合物專利”的所有權。此次轉讓創造了山東省“光合固碳”領域專利單筆轉讓金額最高紀錄。“雙碳”背景下,越來越多光合固碳及綠色生物合成領域的科研創新成果逐步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綠色動能。光合固碳技術是通過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質。這一過程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也為生物合成提供了重要的碳源。綠色生物合成則利用微生物作為生物反應器,生產各種化學品、材料或藥物等。這些產品具有環境友好、可再生等優點,受到市場的青睞。不過,光合固碳仍然存在一些技術瓶頸,如光合固碳的效率有待提高,難以滿足大規模生產需求等。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建明團隊直擊痛點,以自然界中的沼澤紅假單胞菌為基底,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經過適應性進化、隨機突變、大規模篩選,選育獲得高固碳效率的菌株;利用基因編輯、......閱讀全文
青島科技大學“專利轉讓”全國第37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527.shtm近日,全球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IPRdaily與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排行榜(TOP100)”發布,青島科技大學2023年專利轉讓800件,較2
萊茵生物轉讓萊茵檢測100%股權
桂林萊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代碼:002166 證券簡稱:萊茵生物 公告編號:2017-057 桂林萊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于轉讓全資子公司萊茵檢測 100%股權的進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一、交
天師大新能源動力電池材料9項發明專利轉讓落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066.shtm
-合成生物學:操縱生物制造業
如果有一天,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可以直接用來充當生產產品的機器或者車間,那么,工業生產或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如今,這一完美的構想正在逐步落地。 自從生物產業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加以培育后,生物制造業也加快了取代化工產業的步伐。而合成生物學由于能夠通過人工設計和構建自然界中不
3家股東轉讓股權-博奧生物籌謀上市
日前,生物芯片的領軍企業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正在籌謀上市。 博奧生物以清華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等科研單位為技術依托,研制開發出了生物芯片及相關儀器設備、試劑耗材、軟件數據庫等四個系列數十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2002年,博奧生物作為亞洲唯一入選的公司,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2002年
制造業知識產權能力建設邁上新臺階
?任愛光答記者問。? ? ? ? ? ? ? 國知局供圖我國是制造業大國,知識產權是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8月24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任愛光說,十年來,從基礎材料、基礎軟硬件到重大裝備、重大工程,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逐步增強,制造業知識產權能力
生物制造業潔凈室的特點
生物制藥工廠的特點:1、生物制藥工廠不僅設備費用高、生產工藝復雜、潔凈級別和無菌的要求高,而且對生產人員的素質有嚴格的要求。2、在生產過程中會出現潛在的生物危害,主要有感染危險,si菌體或si細胞及成分或代謝對人體和其他生物致du性、致敏性和其他生物學反應,產品的致du性、致敏性和其他生物學反應,環
手握24項專利,合成生物學初創開發新型智能生物制劑
在生物治療領域,生物制劑容易受到不可預測的降解和免疫反應的影響,由此會導致治療效果不佳。 Pearl Bio 成立于 2020 年,是一家由 Khosla Ventures 投資的合成生物學公司,其專有技術可將基因組和核糖體工程相結合,生產出以前無法獲得的新型生物制劑。 近日, Pearl
生物技術新使命:重塑制造業
顯微鏡下的鯊魚皮泳衣 以色列理工學院的一個科研團隊的研究人員利用微小的金屬粒子和樹脂制造出了一種新的柔性傳感器。如果科學家們能夠將附有新型傳感器的人造皮膚運用到義肢上,那么義肢就有可能感覺到周邊的環境的變化。這一研究更為重要的意義在于,希望借此探索出電子材料和生物材料結合的新方法。 在過
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
國家知識產權局保護協調司司長張志成表示,中國的創新成就一不靠偷,二不靠搶,是中國人踏踏實實干出來的。在知識產權領域,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 美方301調查報告指責中國在技術轉移、知識產權和創新方面的做法是沒有事實根據的。事實上,中國制造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和國際競爭力的增強主要來自于
河北大學高價值專利培育暨專利對接會舉行
12月13日,由保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河北大學和保定輔創信息服務咨詢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專利轉化燕趙行系列活動——河北大學高價值專利培育暨專利對接會”在河北大學舉行。 據悉,此次會議旨在為科技型企業提供精準對接,加速河北大學科技成果落地實施,推動河北大學科研成果轉移轉化。 會上,河北大學
元宇宙產業專利池啟動并實現首批專利開放許可
5月30日,在全球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論壇上,由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IP)聯合百度牽頭發起的元宇宙產業專利池正式啟動。據悉,北京瑞萊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如你所視(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外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凌宇智控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創始成員共同參與元宇宙產業專利池設立,首批入池
專利轉化精準對接:生物醫藥專場活動在廣州舉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119.shtm6月15日,由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辦、廣州市天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協辦的專利轉化精準對接活動——生物醫藥專場活動在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舉行。來自暨南大學、廣
人工合成淀粉引發生物制造業革命
水+二氧化碳+電=淀粉?這個看似天方夜譚的想法,被中國科學家實現。2021年9月,我國首次實現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令國際科學界大為驚嘆。新年伊始,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工業生物所”)了解到,這項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在基礎研究繼續深入的同時,人工合成淀粉的噸級中試裝
凱普生物獲得發明專利授權凱普生物獲得發明專利授權:基于飛行時間質譜法的引物組和試劑盒
凱普生物新獲得一項發明專利授權,專利名為“一種基于飛行時間質譜法結合拷貝數對地中海貧血癥基因分型的引物組和試劑盒”,專利申請號為CN202311818121.2,授權日為2024年5月7日。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飛行時間質譜法結合拷貝數對地中海貧血癥基因分型的引物組和試劑盒。本發明針對地
沃森生物擬1.1億轉讓衛倫生物21%股權給博暉創新
沃森生物(11.04 +0.18%,買入)早間公告稱,2016年12月11日,公司第三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轉讓廣東衛倫生物制藥有限公司21%股權的議案》,董事會同意公司與北京博暉創新(9.70 -0.10%,買入)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暉創新”)簽署《北京博暉創新光電技術
雅培公司與九強生物簽訂技術轉讓合作協議
2016年2月24日,雅培公司與九強生物在北京簽署了戰略性的生化診斷試劑《技術許可和轉讓合作協議》。此協議主要內容包括,九強生物以技術(包括ZL)許可的方式向雅培提供生化診斷試劑的生產配方及工藝控制流程;作為對價,雅培將提供一次性技術轉讓費用和里程碑付款,以及在未來一定時期內所轉讓產品的銷售提成
專利廢除法案解讀
專利是一種知識產權,是創新者對自己的發明創造享有的一種法律保護。專利可以防止他人無償使用或侵犯創新者的技術成果,也可以為創新者帶來經濟收益和市場競爭優勢。 然而,美國國會眾議院卻通過了一項針對中國企業的“專利廢除法案”,試圖剝奪中國企業在美國的專利權,甚至將其視為廢紙。盡管該法案目前仍處于通過
亞熱帶所一項發明ZL成功轉讓
4月2日,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作物耐逆分子生態課題組夏新界研究員發明的一項專利“與水稻長粒卷葉相關的蛋白及其編碼基因與應用”轉讓給成都市天源新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并申請國外專利保護,總經費達147.1萬元。 該項發明專利發現了一種創制培育高產優質水稻與其它作物品種的
29項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獲中國專利金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387.shtm
浙江上線專利轉化資源庫-“盤活”高校院所存量專利
為加快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化運用,浙江專利轉化資源庫正式上線,篩選了首批1365件重點推廣專利,推送至該省152個產業專利池,并聯動“浙江企業在線”數字化應用,通過數據分析匹配推送至有潛在需求的678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助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現場推進活動。浙江省市場監
“水權轉讓”求解用水難題
當前,一些城市的居民和農業、工業等面臨著用水緊缺的問題,水資源的供需矛盾仍制約著經濟的發展。在此背景下,水權轉讓應運而生,如何利用水權轉讓重新分配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 日前,水利部印發《關于開展水權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在7省區將開展不同類型的水權試點,力爭用2至3年
雅睿生物申請醫用檢查檢驗儀器、分子診斷檢測專利
2024年7月28日消息,蘇州雅睿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一種旋轉掃描式熒光檢測系統、設計方法、PCR儀“,公開號CN202410863116.1,申請日期為2024年6月。 專利摘要顯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旋轉掃描式熒光檢測系統、設計方法、PCR儀,屬于醫用檢查檢驗儀器、分子診斷檢測
生物技術在超硬材料制造業的應用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了一個仿生耳。這一研究的更重要意義在于,希望借此探索出電子材料和生物材料結合的新方法。 得益于信息技術的滲透,在過去幾十年中,制造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如今,生物技術正引領新一輪的科技浪潮,其與制造技術的結合——生物制
生物發酵催生綠色制造業-總體發展勢頭強勁
過去幾十年,傳統制造業在將資源轉變為產品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有限資源,并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綠色制造繼而成為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話題。 生物發酵作為綠色制造的重要一環,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其產品質量、技術創新能力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均得到全面提高,發展重點也由過去注重量的增加轉到質的提升、
浙江發布首批公開實施專利清單并首頒專利權益分割證書
為促進高校院所等創新主體的創新成果更多惠及廣大企業,浙江省積極推進專利公開實施工作。近日,在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召開的專利公開實施政策公示會上,正式上線了專利公開實施信息發布平臺,并發布了首批公開實施專利清單(包括全國首個公開實施專利池和全國首批專利申請權開放許可清單),還頒發了全國首張定量許可證書
醫藥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最快
記者昨日獲悉,8月份,全市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態勢,主要經濟指標穩定在合理區間,工業增加值環比小幅回升,投資增速延續回升走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持平,財政金融運行穩健,物價溫和上漲,但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矛盾依然存在,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企穩向好基礎尚待鞏固。 醫藥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
2021年全國高校院所ZL轉讓許可2.7萬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59.shtm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記者王琳琳、宋晨)“2021年全國高校院所專利轉讓許可達2.7萬次,同比增長33%,是全國專利轉讓許可總體增速的近2倍。”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
2021年全國高校院所ZL轉讓許可2.7萬次
“2021年全國高校院所專利轉讓許可達2.7萬次,同比增長33%,是全國專利轉讓許可總體增速的近2倍。”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云1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高校院所專利轉化運用成效。 高校院所是專利等知識產權創造的“寶庫”,掌握大量未實施的專利。長期以來,在專利轉移轉化方面
美國大學在為發明家們做什么
從專利技術在驅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來看,中國目前的這些有價專利依然顯得太過勢單力薄。 在過去的20年里,隨著國家對科技教育事業的大量投入,中國科技教育事業得到了持續的高速發展。到目前為止,中國在SCI論文數量和專利數量上都直追美國。然而在專利方面,雖然中國有了龐大的專利數量,但是真正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