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與香港科大共建智能識別聯合實驗室
4月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學智能識別聯合實驗室在中科院自動化所掛牌成立。該實驗室于2008年9月3日獲中國科學院批準,成為中國科學院與香港地區13個聯合實驗室之一。 此前,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和香港科技大學長期以來在模式識別、人工智能、無線傳感網絡和射頻識別(RFID)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深入合作。而智能識別聯合實驗室的成立,“將是推動雙方長遠發展、更好合作的開端。”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袁銘輝如是說。 據中科院自動化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何林介紹,自動化所與香港科技大學之間的合作,已由個別研究人員之間的“點合作”發展為研究團隊之間的“面合作”。聯合實驗室的建立為雙方進一步加深合作研究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何林認為,對智能識別技術的前沿領域進行合作研究,通過研究智能識別算法獲得物體的行為、關聯和認證信息,利用普適計算技術對海量感知數據進行分析,將推動智能識別技術領域的發展。 中科院副秘書長譚......閱讀全文
中科院與香港科大共建智能識別聯合實驗室
4月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學智能識別聯合實驗室在中科院自動化所掛牌成立。該實驗室于2008年9月3日獲中國科學院批準,成為中國科學院與香港地區13個聯合實驗室之一。 此前,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和香港科技大學長期以來在模式識別、人工智能、無線傳感網絡和射頻識別(RFI
香港科大同香港生產力局合作開設AI研究中心
中新網6月14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近年人工智能發展備受重視。香港科技大學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成立“工業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聯合研究中心”,研發創新工業科技,并培育人工智能及先進制造工業的人才。除了工業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技術,中心亦會研究大數據和數據科學,擬展開六項科研項目。科大副校長(研
中科院香港創研院與HKPC簽約共建聯合實驗室
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自動化所)獲悉,依托該所建設和運營管理的中科院香港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CAIR)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HKPC)6日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聯合實驗室,推動香港發展創新科技。 根據協議,CAIR-HKPC聯合實驗室將結合雙方優勢,對接國家有關產業政策
中科院啟動香港青年實習計劃
今天,中國科學院—香港青年實習計劃在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啟動。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李樹深,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儀式并致辭。 李樹深表示,中科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始終牢記國家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的使命和責任,長期以來一直高度重視與香港的交流合作。本次香港青年實習計劃既是加強院港科
香港理大與中科院合作成立兩所聯合實驗室
香港理工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下轄的兩所研究機構——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和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合作成立的“聯合實驗室”,28日在理大校園舉行揭幕典禮。 兩所實驗室為“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學應用數學聯合實驗室”和“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環境污染過程與控制
香港科大詹華強發明頭發檢測吸毒新技術
香港科技大學12月16日表示,該校生物系主任詹華強教授研制成功一種利用頭發檢測人是否曾經吸毒的新技術,只需利用受檢測人5至10根頭發,便可查出此人在測試之前7天至3個月期間的吸毒時間、劑量和毒品種類。 詹華強表示,與香港常用的尿液取樣測試的方法相比,這種新技術能夠解決多項技術難題。尿液
中科院與香港地區聯合實驗室2019年工作會議召開
2019年12月30日下午,中國科學院與香港地區聯合實驗室2019年工作會議在深圳召開。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出席會議并講話。 張亞平指出,在國家推動“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和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時代背景下,聯合實驗室作為中科院與香港地區實質性合作平臺以及開展對港合作的有力抓手,
直播|香港科大和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專家報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634.shtm 直播時間:2023年9月1日(周五)20:00-21:30 直播平臺: 科學網APP (科學網微博直播間鏈接) 科學網微博 科學網視頻
香港各界青年參觀中科院創新成果展
150名香港各界青年28日在北京參觀了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了解國家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就。 由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組織的“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團25日至29日在深圳、武漢及北京學習參訪。 一路乘坐高鐵北上,中科院是這一參訪團抵達北京后首站行程。觀看展覽后,委員會主席、參訪
香港城大與中科院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揭幕
香港城市大學3日宣布,該校攜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的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日前正式揭幕,以加強與位于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在專才培訓、科研和設備上的合作。 這是香港唯一研究中子散射的實驗室,將提升香港在中子散射領域的發展。中科院和香港裘槎基金會自2015年起,支持城大建立中子散射聯合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杰訪問美國和香港
應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和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的邀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杰于1月7日至13日訪問美國和香港。 在美訪問期間,張杰與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校長薩繆爾?斯坦利(Samuel Stanley)、副校長理查德?理德(Richard Reeder)等校領導舉行會談。斯坦
香港“火眼”實驗室將重啟
近日,在香港馬鞍山體育館,多個氣膜棚頂正在搭建中,現場還可見許多印有“華大”字樣的儀器設備。據悉,為應對近來的新冠疫情,香港“火眼”實驗室正在重啟中。搭建完成后,全香港單日核酸測量可增加至30萬人次。 “火眼”由華大基因(300676)旗下的華升診斷中心承辦。華升董事長胡定旭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預
中科院助推西南科大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建設
為貫徹落實綿陽科技城建設部際協調小組第十次會議上,綿陽對中科院提出的關于支持西南科技大學建設四川省測控與工業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的需求,中科院成都分院認真落實會議精神,積極助推該實驗室建設。11月22日,西南科技大學特殊環境機器人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專家評審。
中科院腦功能和腦疾病重點實驗室在中國科大揭牌
4月23日,中國科學院腦功能和腦疾病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中國科大副校長朱長飛、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段樹民院士、中國科大施蘊渝院士、實驗室全體成員及相關專家學者出席揭牌儀式。揭牌儀式由中國科大生命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滕脈坤教授主持。 首先,朱長飛和段樹民共同為實驗室揭
強強聯合!香港科技大學,牽手中科大!
4月12日,香港科技大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同舉行合作備忘錄線上簽署儀式并開展戰略合作會談。港科大副校長汪揚教授、港科大(廣州)候任副校長吳景深教授率領港科大代表團20人與中科大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杜江峰率領的代表團16人共同出席儀式,雙方就未來合作愿景展開了熱烈、友好、富有建設性的討論。
強強聯合!香港科技大學,牽手中科大!
4月12日,香港科技大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同舉行合作備忘錄線上簽署儀式并開展戰略合作會談。港科大副校長汪揚教授、港科大(廣州)候任副校長吳景深教授率領港科大代表團20人與中科大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杜江峰率領的代表團16人共同出席儀式,雙方就未來合作愿景展開了熱烈、友好、富有建設性的討論。
香港理工大學與中科院合作成立兩所聯合實驗室
香港理工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下轄的兩所研究機構——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和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合作成立的“聯合實驗室”,28日在理大校園舉行揭幕典禮。 兩所實驗室為“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學應用數學聯合實驗室”和“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環境污染過程與控制
香港科大發現大腦疾病新機理,有助開發新療
香港8月31日電香港科技大學3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發現導致自閉癥、智力障礙和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的新機理,有助未來研發針對這些疾病的新療法。 由科大生命科學部嘉里理學教授張明杰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人類大腦負責接收神經信號的“突觸后致密區”的兩個主要組成蛋白質分子SynGAP和PSD-95,能
港科大成立香港首個藝術與機器創造力學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7/526877.shtm中新網香港7月22日電(記者韓星童)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22日宣布,成立香港首個藝術與機器創造力學部,新學部將推出研究生課程,致力培育能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活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尖端技
Viruses:香港科大揭示COVID19肺炎疫苗的潛在靶點
一組香港科技大學(HKUST)的科學家近日確定了一組SARS-CoV-2冠狀病毒疫苗的潛在目標,為SARS-CoV-2引起的COVID-19肺炎疫苗的開發指出了關鍵的實驗方向。 與2003年導致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爆發的SARS -CoV一樣,SARS -CoV -2也屬于同一種
港科大成立香港首個藝術與機器創造力學部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22日宣布,成立香港首個藝術與機器創造力學部,新學部將推出研究生課程,致力培育能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活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尖端技術的藝術人才。 據港科大介紹,藝術與機器創造力學部正與十多間全球知名的業界領袖及學術機構探討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包括華為、索尼娛樂、騰訊、北京電影學
港科大團隊發布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
2月25日,由香港科技大學主導成立的研究機構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HKGAI V1。據了解,HKGAI V1是中國首個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進行全參數微調、持續訓練產生的大模型。該模型以香港最大的大模型本地知識庫為支撐,可識別粵語
訪首位香港籍中科院院士支志明教授
香港大學化學系教授支志明,是土生土長的香港科學家,執著于科研三十多年,獲獎無數。日前,支志明教授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科研是他的樂趣,在所獲眾多的頭銜中,他最看重的是“中科院院士”這個榮譽。 2007年2月27日上午,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支志明登上人民大會堂的主席臺,獲得“2006年度
香港科大校長朱經武:夢想打造東方“普林斯頓”
?“科學界的超級巨星”、“令世界改觀的睿智人物”,這是《紐約時報》和《今日美國》對朱經武的評價。今年7月,他被美國總統布什委任為美國國家科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是該屆評審委員會中唯一的華人評委。? 朱經武 ? 記者采訪朱經武 ? 朱經武(右二)和妻子陳璞(左二)出席一個捐贈儀式 生于大
香港科大—雄彬一號團隊:發射成功只是開始
中新社香港9月18日電 題:“發射成功只是開始”——專訪“香港科大—雄彬一號”衛星團隊 “現場發射那一刻我們都在歡呼,渾然忘了當時還在下雨。”盡管“香港科大—雄彬一號”升空入軌已過去半個多月,但回憶起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觀看發射的場景,香港科技大學(簡稱“港科大”)副校長汪揚仍忍不住感嘆:“看到
香港科大47名學生疑食物中毒-衛生部門調查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的迎新活動發生懷疑食物中毒事故,47名學生上周三(8月21日)晚上在科大七樓的Asia Pacific Catering飯堂進食后,陸續出現腹痛、嘔吐、腹瀉及發燒等腸胃炎病征。33人曾經求醫,當中1人到急癥室求診,全部毋須入院,情況穩定。 47名
香港科大研發嶄新液晶顯示器降低耗電量
香港科技大學3日宣布,該校的先進顯示與光電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近期開發出一款嶄新液晶顯示器,能大幅提升解像度和節省電力,可應用于手機和平板電腦等。 這款嶄新的顯示器名為“有源驅動鐵電液晶顯示器”,由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郭海成及其團隊研發。 傳統液晶顯示器中的彩色濾光
香港科大研發嶄新液晶顯示器降低耗電量
? 香港科技大學3日宣布,該校的先進顯示與光電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近期開發出一款嶄新液晶顯示器,能大幅提升解像度和節省電力,可應用于手機和平板電腦等。 這款嶄新的顯示器名為“有源驅動鐵電液晶顯示器”,由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郭海成及其團隊研發。 傳統液晶顯示器中的彩色濾光片
香港傳媒高層訪問中科院并參觀“率先行動”成果展
10月17日上午,香港傳媒高層訪京團訪問中國科學院,并參觀“率先行動 砥礪奮進——十八大以來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 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主持座談會。他代表中科院對訪京團的來訪表示歡迎,并介紹了中科院基本情況,以及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張濤表示,中科院一直與香港保持密切聯系,
香港成立AI實驗室-阿里、商湯提供資金
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團、商湯科技以及香港科技園宣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實驗室(HKAILab),該機構定位為非牟利機構,用于支持香港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首期投資逾千萬港元,由阿里和商湯出資。阿里巴巴副主席蔡崇信出席活動時表示,最初探討成立香港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初衷是,香港必須要有一個生態鏈,有了生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