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非結核分枝桿菌病的相關介紹
1.鳥胞內復合體分枝桿菌 (1)免疫健全者 ①小結節狀/支氣管擴張性病變: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EMB+RFP。②空洞性病變: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EMB+RFP±鏈霉素或阿米卡星。③晚期(重癥)或原先治療過敏患者:同空洞性病變的治療,但去除RFP。 (2)免疫抑制者(HIV/AIDS) ①最初預防:適用于CD4+計數小于50~100μL的患者。②治療:克拉霉素+EMB+RFP,口服;另選阿奇霉素+EMB±RFP,口服。③二次預防:預防是必要的。選擇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EMB;另選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或RFP。 2.堪薩斯分枝桿菌 INH+RFP+EMB。如果RFP耐藥,可選INH+維生素B6+EMB,再聯合SMZ-TMP,直至培養陰性。 3.蟾蜍分枝桿菌 方案未定。可試用大環內酯類+RFP/RFB+EMB±SM,或RFP+INH+EMB,最近有研究提示大多數伴HIV感染患者不需要治療。 4.瑪爾摩分枝桿菌 外科切......閱讀全文
分枝桿菌簡介
分枝桿菌屬是一類細長或略帶彎曲、為數眾多(包括54個種)呈分支狀生長的需氧桿菌。因其繁殖時呈分支狀生長故稱分枝桿菌。本屬細菌的主要特點是細胞壁含有大量脂類,可占其干重的60%,這與其染色性、抵抗力、致病性等密切相關。一般不易著色,若經加溫或延長染色時間而著色后,能抵抗3%鹽酸酒精的脫色作用,故又稱抗
麻風分枝桿菌簡介
麻風分枝桿菌(M.leprae),俗稱麻風桿菌,引起麻風,是一種慢性傳染病。流行廣泛。麻風分枝桿菌的形態、染色與結核分枝桿菌相似。麻風桿菌在病人體內分布(以瘤型一端病人為例)比較廣泛。 [1] 全世界約有病例1200萬,主要分布在亞、非和拉丁美洲。我國建國前流行較嚴重,估計約有50萬例病人。1
什么是分枝桿菌?
分枝桿菌屬(Mycobacterium)是一類細長略彎曲的,有時有分枝或出現絲狀體。在分類學上已將分枝桿菌屬歸納于放線菌種。對人致病的放線菌可分含和不含分枝菌酸兩類。分枝桿菌屬于含分枝菌酸類。 本屬細菌的主要特點是細胞壁含有大量脂質,主要是分枝菌酸。這和其染色性、生長特性、致病性、抵抗力等密切
結核分枝桿菌形態染色
1.形態和染色?結核分枝桿菌(簡稱結核菌)細長略彎曲,聚集呈分枝狀排列增殖。因其細胞壁含有大量脂質,不易著色,經齊一尼二氏抗酸染色呈紅色,無菌毛和鞭毛,不形成芽孢(胞),現證明有莢膜。2.培養特性?結核菌為專性需氧菌,營養要求高,生長緩慢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常用羅氏培養基(內含蛋黃、甘油、馬鈴薯和
結核分枝桿菌鑒定方法
1.1 萋尼氏抗酸染色痰涂片顯微鏡檢查?目前萋尼氏抗酸染色痰涂片顯微鏡檢查是我國結核病實驗室使用最為 普遍的方法,其操作簡單快捷,特異性高,設備要求低,但是靈敏度較低,不能及時發現病人。1.2?發光二極管熒光顯微鏡(LED熒光顯微鏡)發光二極管熒光顯微鏡管利用二極管光源,延長了顯微鏡使用壽命,不需要
結核分枝桿菌的簡介
結核分枝桿菌(M. tuberculosis)簡稱為結核桿菌(tubercle bacilli),是人類結核病的病原體。是專性需氧的一類細菌,抗酸染色陽性。無鞭毛,有菌毛,有微莢膜但不形成芽孢,其細菌壁既沒有革蘭陽性菌的磷壁酸,也沒有革蘭陰性菌的脂多糖。德國細菌學家郭霍(Robert Koch,
什么是非結核分枝桿菌?
非結核分枝桿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簡稱NTM)是一類與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密切相關的細菌,但它們不會引起結核病。NTM廣泛存在于自然環境中,如土壤、水體、動植物體內等。 NTM感染通常通過吸入或攝入含有NTM
結核分枝桿菌鑒定方法
1.1 萋尼氏抗酸染色痰涂片顯微鏡檢查?目前萋尼氏抗酸染色痰涂片顯微鏡檢查是我國結核病實驗室使用最為 普遍的方法,其操作簡單快捷,特異性高,設備要求低,但是靈敏度較低,不能及時發現病人。1.2?發光二極管熒光顯微鏡(LED熒光顯微鏡)發光二極管熒光顯微鏡管利用二極管光源,延長了顯微鏡使用壽命,不需要
結核分枝桿菌形態的染色
結核分枝桿菌形態染色:1.形態和染色結核分枝桿菌(簡稱結核菌)細長略彎曲,聚集呈分枝狀排列增殖。因其細胞壁含有大量脂質,不易著色,經齊一尼二氏抗酸染色呈紅色,無菌毛和鞭毛,不形成芽孢(胞),現證明有莢膜。2.培養特性結核菌為專性需氧菌,營養要求高,生長緩慢,常用羅氏培養基(內含蛋黃、甘油、馬鈴薯和孔
非結核分枝桿菌是什么?
非結核分枝桿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簡稱NTM)是一類與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密切相關的細菌。它們屬于分枝桿菌科,形態和生長特性與結核分枝桿菌相似,但引起的疾病與結核病不同。 非結核分枝桿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
結核分枝桿菌的分離培養
將經中和集菌材料接種于固體培養基,器皿口加橡皮塞于37℃培養,每周觀察1次。結核分枝桿菌生長緩慢,一般需2~4周長成肉眼可見的落菌。液體培養可將集菌材料滴加于含血清的培養液,則可于1~2周在管底見有顆粒生長。取沉淀物作涂片,能快速獲得結果,并可進一步作生化、藥敏等測定和區分結核分枝桿菌與非結核分
關于牛分枝桿菌的簡介
舊稱牛型結核分枝桿菌,對牛和其他家畜有致病性。形態、染色和生長特性與人型結核分枝桿菌基本相似。在抗原結構上,牛型菌株與人型菌株有共同抗原存在,因而可用減毒的牛分枝桿菌(即卡介苗)接種預防人的結核病。本菌能引起牛、馬、豬的進行性和致死性結核病。對綿羊和山羊也可引起進行性結核病,但不常見。人對本菌也
非結核分枝桿菌有哪些?
非結核分枝桿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簡稱NTM)是一類與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相關的細菌,但它們不會引起結核病。NTM廣泛存在于自然環境中,如土壤、水和植物等。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非結核分枝桿菌種類: 速生分枝桿菌(
分枝桿菌的顯著特征介紹
分枝桿菌屬( Mycobacterium)是一類細長略彎曲的桿菌,因有分枝生長的趨勢而得名。本菌屬的顯著特性為: ①細胞壁含有大量脂質; ②無鞭毛、無芽胞,也不產生內、外毒素; ③對人致病的主要有結核分枝桿菌、牛分枝桿菌、麻風分枝桿菌; ④所致感染多為慢性過程,長期遷延并有破壞性的組織病
麻風分枝桿菌的形態特征
麻風分枝桿菌的形態、染色與結核分枝桿菌相似。細長、略帶彎曲,常呈束狀排列。革蘭和抗酸染色均為陽性。經治療后可呈短桿狀、顆粒狀或念珠狀多形性,可能是L型變異。未經徹底治愈可導致復發。 麻風桿菌抗酸染色為紅色,革蘭氏染色為陽性。在干燥環境中7天以內仍有繁殖能力。低溫環境中存活時間較長,-60℃到-
關于結核分枝桿菌的相關介紹
結核分枝桿菌(M.tuberculosis),俗稱結核桿菌(tubercle bacillus),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體。1882年由德國細菌學家郭霍(Robert Koch,1843-1910)發現并證明為人類結核病的病原菌,該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引起肺結核最多見。結核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全
非結核分枝桿菌的診斷標準
(1)臨床標準: ①臨床癥狀、體征:常見咳嗽、疲乏,病情較重者有發熱,體重減輕,咯血和氣促,有基礎病者臨床癥狀惡化。 ②排除其他疾病:如結核,腫瘤,組織胞漿菌病。 (2)X線標準: ①浸潤性病灶,伴有或不伴有結節性病灶(持續≥2個月,或有進展);空洞性病變;單個或多個結節。 ②HRCT
麻風分枝桿菌的防治原則介紹
麻風病尚無特異性預防方法。由于麻風分枝桿菌和結核分枝桿菌有共同抗原 [1] ,曾試用卡介苗來預防麻風取得一定效果。該病防治特別要對密切接觸者作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治療藥物主要有砜類、利福平、氯苯吩嗪及丙硫異煙胺。多采用二三種藥聯合治療,以防止耐藥性產生。
其他引起人類感染的分枝桿菌
? 一、牛分枝桿菌 此種細菌在生長特性、化學組成及毒力的潛在性上與結核桿菌極少相似。本為牛的致病菌,引起牛的結核感染,人由于食入未經消毒或已污染了此菌的牛乳而被感染。牛分枝桿菌一般不引起肺部感染,而主要產生髖關節、膝關節及脊椎部骨髓中病變及淋巴結感染。但如由呼吸道吸入,亦可發生與結核桿菌完全相同的
如何預防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
增強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量運動等,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降低感染非結核分枝桿菌的風險。 避免接觸污染源:盡量避免接觸可能含有非結核分枝桿菌的水、土壤、空氣等環境,以降低感染風險。 佩戴口罩:在高風險環境中,如醫院、工地等,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吸入非結核分枝桿菌
異煙肼對結核分枝桿菌的作用
異煙肼對結核分枝桿菌有高度選擇性,抗菌作用強,在試管內0.025~0.05mg/L的濃度均可抑菌,較高濃度10mg/L對 繁殖期細菌有殺菌作用。對靜止期的結核桿菌,提高藥物濃度或延長接觸時間也可有殺菌作用。對細胞內外的結核桿菌具有同等的殺滅作用。異煙肼單用易產生耐藥 性,聯合用藥可延緩耐藥性產生
關于偶發分枝桿菌的培養介紹
一般檢測不出,需具有相對完善的科研機構的實驗室才能培養出。 可用細菌鑒定儀器及試劑盒:Hemoline雙相血培養瓶,細菌生化鑒定卡(ATB和API)和藥敏卡(Rapid ATB STAPH和ATB G-)進行檢測。將感染部位滲出液標本接種Hemoline雙相血培養瓶和改良羅氏結核菌培養基,同時
簡述堪薩斯分枝桿菌的特性
堪薩斯分枝桿菌,中等長至長桿菌,在濃厚蛋培養基上稀釋接種,37℃培養 7天或更多的時間,菌落光滑至粗糙。在油酸卵蛋白瓊脂上,菌落平坦,表面光滑或有些顆粒狀,邊緣規則或略波曲,中心點密致;與在卵培養基上表現同樣的色素模型 (光產色性)。在暗中生長的菌落無色素;在光照下或短時間受光的生長物,幼年時鮮
關于偶然分枝桿菌的簡要概述
偶然分枝桿菌感染(Mycobacterium fortuitum infection)的病原菌偶然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fortuitum)屬迅速生長的分枝桿菌,抗酸染色陽性,革蘭及PAS染色陰性,豚鼠接種不成功,小鼠足墊接種呈陽性。發病機制還不確切,臨床表現為三種損害,即瘰疬樣
簡述海洋分枝桿菌的發現歷史
海洋分枝桿菌的發現歷史: 1926年,海洋分枝桿菌被J.D. Aronson從一條魚中分離出來。 1951年,Linell與Norden發現這種細菌能使人類受到感染,并引起疾病。 這種非典型的分枝桿菌,曾經引致泳客的大規模感染。在游泳池的建造及保養方面經改善后,泳客已甚少在泳池感染到這類細
關于潰瘍分枝桿菌的特性介紹
潰瘍分枝桿菌,放線菌。 中等長桿菌。在蛋培養基上30—33℃培育4周后,有細小、透明、圓頂狀菌落,日久變為低凸面至平坦,輪廓不規則,表面粗糙,黃色。在油酸卵蛋白瓊脂上,菌落粗糙繩狀。30℃和33℃生長,25℃生長少,通常37℃不生長。引起人的皮膚潰瘍,可實驗感染大鼠和小鼠;豚鼠、家兔、家禽和蜥
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如何診斷?
細菌培養:從患者的感染部位采集樣本,如痰液、膿液、組織等,進行細菌培養。非結核分枝桿菌生長速度較慢,通常需要2-6周才能得到結果。 分子生物學檢測:通過PCR等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測樣本中非結核分枝桿菌的特異性基因序列,可以提高檢測速度和準確性。 影像學檢查:對于肺部感染,可以通過胸部X光或CT
結核分枝桿菌的防治原則介紹
預防 近20年國際組織提出控制結核病主要方法有:發現和治療痰菌陽性者在傳染源上進行防控。卡介苗(BCG)接種。目前較普遍的看法是接種后尚不足以預防感染,但可以顯著降低新生兒發病及嚴重性。Dots戰略是who根據20年來的經驗將其上升為一種保證結核病控制對策獲得成功的戰略。 治療 目前結核病
診斷海洋分枝桿菌的基本介紹
1、海洋分枝桿菌的診斷 一般就海洋分枝桿菌的感染都會被延誤,原因是感染的罕有性及未能即時想起與海水接觸的經驗。一般的誤診包括有真菌及寄生蟲的感染、皮結核、類風濕性關節炎、異物反應及皮膚腫瘤。對于海洋分枝桿菌感染的診斷需要高度的懷疑及完整的歷史協助。長時間延誤診斷可以導致嚴重及破壞性的感染。
關于堪薩斯分枝桿菌的簡介
堪薩斯分枝桿菌,中等長至長桿菌,在濃厚蛋培養基上稀釋接種,37℃培養 7天或更多的時間,菌落光滑至粗糙。在油酸卵蛋白瓊脂上,菌落平坦,表面光滑或有些顆粒狀,邊緣規則或略波曲,中心點密致;與在卵培養基上表現同樣的色素模型 (光產色性)。在暗中生長的菌落無色素;在光照下或短時間受光的生長物,幼年時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