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發布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申報指南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發布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14年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國科基函〔2013〕2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司: 根據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總體工作安排,科技部將繼續部署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14年度研究項目。現將申報指南和申報要求(見附件1)予以公布,請你們根據申報指南組織項目,并按照格式要求填寫項目申請書。其中“磁約束聚變物理前沿基礎問題”和“磁約束聚變工程技術重大問題”兩個方向按附件2格式填寫課題申請書。 受理日期截止至8月30日17:00,逾期不予受理。請申報單位在受理期內將項目申請書一式15份(1份為簽字蓋章原件,其它為復印件)和申請書電子版(光盤)報送至科技部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 聯 系 人:沈欣媛 楊 鵬 電 話:010-68588427 010-5......閱讀全文
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項目開始申報
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 國科發基〔2018〕50號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 200
關于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申報指南的通知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下發“關于發布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圖片來源網絡 通知中說明2008年以來,“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重點圍繞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關鍵技術、我國磁約束核聚變能裝置和關鍵技術研發、高水
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2015項目申報指南發布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發布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15年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司: 根據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總體工作安排,科技部將繼續部署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
科技部發布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申報指南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發布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14年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國科基函〔2013〕2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司: 根據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總體工作安排,科技部將繼續部署國家
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2017年度第二批項目申報
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專項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2017年度第二批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的通知 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6
陳賀能:激光核聚變曙光初現
位于美國加州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資料圖片) 新聞背景 日前有消息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激光聚變裝置——“國家點火裝置”(NIF)在最近的一次試驗中,核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首次超過了燃料吸收的能量。這既是重要的科研進展,也預示人類向著獲得“永久的清潔
美英科學家合作研發激光核聚變能
據英國《新科學家》9月13日報道,上周,英國AWE(其前身為英國原子武器發展研究中心)公司、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和美國加州勞倫斯·利弗摩爾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表示,他們將攜手研發激光核聚變作為清潔能源。 當氘、氚等較輕元素的原子核相遇時會聚合成較重的原子核,并釋放出巨大能量,這一過
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評審專家名單
? 根據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19年度申報指南項目評審工作安排,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于2020年9月9日至9月11日組織開展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19年度項目答辯評審。此次評審采用視頻答辯方式,評審專家統一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抽取產生,共65人。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
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3月15-16日,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國家磁約束核聚變專家委員會成員和相關專家、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和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相關人員參加會議,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長出席會議并作講話。 會議共12個報告,研討分析了磁約束核聚變能研究國際動態、我國磁約束核聚變能專項部署
國撥經費約3.7億元!這項研究專項開始申報了
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2008年以來,“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重點圍繞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關鍵技術、我國磁約束核聚變
什么是核聚變?
核聚變,即輕原子核(例如氘和氚)結合成較重原子核(例如氦)時放出巨大能量。因為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而核聚變是發生在原子核層面上的,所以核聚變不屬于化學變化。
磁約束核聚變能研究與開發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北京簽署
2018年5月24日,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在京舉行磁約束核聚變能研究與開發四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中國核電工程公司、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四方的代表共同簽署協議。 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主任羅德隆主持簽署儀式。
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2017第二批項目公示
關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專項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2017年度第二批項目安排公示的通知 ? 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
全球化石能源還夠用多久-核聚變能或替代化石能源
地球上的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還夠用多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能源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嚴陸光昨日在漢估計,大約100年。 嚴陸光是在武漢四中參加武漢百萬市民學科學活動時做出這一估計的。 據他的研究,地球數十萬年積聚下來的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大體上可以為人類使
國家磁約束核聚變專家委員會成立-發展中國聚變能
記者十月九日從中國科學技術部獲悉,加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后,為保障中國承擔ITER計劃任務和國內核聚變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該部會同有關部門于當天正式成立國家磁約束核聚變專家委員會,以有效發揮專家機制,積極發展中國聚變能。?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向國家磁約束核聚變專家委員會成員頒發聘書,并
伊朗開展核聚變研究
伊朗近日宣布已經開展核聚變研究。該技術可用于氫彈制造,但科學家至今無法控制和利用聚變過程所產生的能量。 伊朗核聚變研究中心主任阿斯格哈?賽迪克扎德(Asghar Sediqzadeh)表示,初期的研究需要兩年,而反應堆需要10年才能完工。 西方國家普遍擔憂伊朗正開發核武器。聯合國曾要
冷核聚變的概念
冷核聚變是指:在相對低溫(甚至常溫)下進行的核聚變反應,這種情況是針對自然界已知存在的熱核聚變(恒星內部熱核反應)而提出的一種概念性‘假設’,這種設想將極大的降低反應要求,只要能夠在較低溫度下讓核外電子擺脫原子核的束縛,或者在較高溫度下用高強度、高密度磁場阻擋中子或者讓中子定向輸出,就可以使用更普通
核聚變的類型介紹
電解水H2O生成H2,通過核裂變產生的高能輻射蒸汽壓縮氫氣(H2),這時的氫氣成為離子狀態,輻射蒸汽壓縮H,兩個H核核聚變生成一個He核,放出巨大的能量。一般在超高溫和超高壓封閉環境下進行。一個D(氘)和T(氚)發生聚變反應會產生一個中子,并且釋放17.6MeV的能量(兩個D(氘)發生聚變反應大約放
16人,這個科技部專項評審名單公示
3月24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21年度指南方向10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共16人,其中技術評審專家15人,特邀財務專家1人。根據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21年度申報指南項目評審工作安排,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于2022年3月24日組織開展國家磁約束核聚變
科技部核聚變能發展研究人才工作會議在中國科大召開
3月17日,由科技部主辦的核聚變能發展研究人才工作會議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安徽省副省長倪發科、中國科大黨委書記許武等出席會議并致辭。 許武在致辭中指出,長期以來,中國科大非常重視核聚變研究與人才培養,建校之初就設立了原子核物理與原子
磁約束核聚變能研究專項2013年項目中期評估會召開
8月21日-22日,科技部基礎司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ITER計劃專項)2013年項目中期評估會議,對2013年立項的14個項目進行了中期評估。 中期評估專家組由國家磁約束核聚變專家委員會成員和部分同行專家組成,主要評估項目的工作狀態和研究前景,目的是總結前兩年的
“氫能技術”重點專項-申報項目答辯評審專家名單公告
根據2021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評審工作安排,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于2021年10月17日-19日組織開展了“氫能技術”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答辯評審。本次答辯評審采用網絡視頻方式進行,評審專家按照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專家選取和使用的統一要求,從國家科技專家庫中產生,共101人。根
伊朗宣布啟動核聚變研究
據伊朗新聞電視臺7月24日報道,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薩利希當天在首都德黑蘭宣布啟動伊朗核聚變研究。 報道稱,薩利希是在伊朗原子能組織“國家核聚變項目”的啟動儀式上宣布這一消息的。他說,盡管伊朗核聚變研究的商業化“需要20年到30年時間”,但是伊朗將傾全國之力,加快核聚變的研究進程。
核聚變是終極能源嗎?
?? 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更高效更清潔能源的探索,其中核聚變能被認為是終極選擇之一。為推進可控核聚變研究,各國聯合推動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 近日在科技部舉辦的中國加入ITER計劃十周年紀念活動上,科學家就“核聚變是能源的美好未來嗎”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僅在海水中就有超過45萬億
簡述核聚變的控制方法
1、太陽——引力約束聚變 地球上的萬物靠著太陽源源不斷的能量維持自身的發展。在太陽的中心,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氣壓達到3000多億個大氣壓,在這樣的高溫高壓條件下,氫原子核聚變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幾十億年來,太陽猶如一個巨大的核聚變反應裝置,無休止地向外輻射著能量。太陽擁有極大質量
核聚變的反應裝置介紹
可行性較大的可控核聚變反應裝置是托卡馬克裝置。 托卡馬克是一種利用磁約束來實現受控核聚變的環形容器。它的名字Tokamak 來源于環形(toroidal)、真空室(kamera)、磁(magnit)、線圈(kotushka)。最初是由位于蘇聯莫斯科的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齊莫維齊等人在20世紀5
關于核聚變的類型介紹
電解水H2O生成H2,通過核裂變產生的高能輻射蒸汽壓縮氫氣(H2),這時的氫氣成為離子狀態,輻射蒸汽壓縮H,兩個H核核聚變生成一個He核,放出巨大的能量。一般在超高溫和超高壓封閉環境下進行。 一個D(氘)和T(氚)發生聚變反應會產生一個中子,并且釋放17.6MeV的能量(兩個D(氘)發生聚變反
核聚變的反應條件介紹
核聚變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和高壓),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原子核中蘊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變化(從一種原子核變化為另外一種原子核)往往伴隨著能量的釋放。 實現方式通常有三種方式來產生核聚變
關于核聚變的方法介紹
實現核聚變已有不少方法。最早的著名方法是"托卡馬克"型磁場約束法。它是利用通過強大電流所產生的強大磁場,把等離子體約束在很小范圍內以實現上述三個條件。雖然在實驗室條件下已接近于成功,但要達到工業應用還差得遠。要建立托卡馬克型核聚變裝置,需要幾千億美元。 另一種實現核聚變的方法是慣性約束法。慣性
簡述核聚變的發生條件
產生可控核聚變需要的條件非常苛刻。我們的太陽就是靠核聚變反應來給太陽系帶來光和熱,其中心溫度達到1500萬攝氏度,另外還有巨大的壓力能使核聚變正常反應,而地球上沒辦法獲得巨大的壓力,只能通過提高溫度來彌補,不過這樣一來溫度要到上億度才行。核聚變如此高的溫度沒有一種固體物質能夠承受,只能靠強大的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