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根填充500個光子的光纖發生糾纏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26日(北京時間)報道,量子物理學似乎一直涉及的是一些無限小的事物。而多年以來,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研究人員一直試圖在更大規模甚至宏觀層面上觀察到量子物理的性質。最近該研究團隊成功讓兩根填充了500個光子的光纖發生糾纏,不同于以往只有1個光子的光纖糾纏實驗,向實現宏觀層面的量子糾纏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物理學》上。 30年以來,物理學家已經能夠使光子對發生糾纏。不管兩個光子之間存在的距離和障礙如何,第一個光子的動作會在瞬間沖擊第二個光子。這種狀況發生時,好像是一個單光子存在于兩個不同的地方。 似乎可以直觀地認為,應用于原子水平上的物理規則也可轉移到宏觀世界當中。然而,試圖證明這一點并不容易。事實上,當一個量子系統大小增加,其與周圍環境就會進行越來越多的互動,而這樣卻會迅速破壞其量子特性,這種現象被稱為量子消相干。 盡管有這些限制,在技術的不斷進步下,該研究團隊一......閱讀全文
量子力學仍無法描述宏觀系統
根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8日報道的一項量子物理學最新研究,歐洲科學家指出,當多個能動者利用量子力學來預測彼此的觀察結果時,他們得到的結果總是不一致。這一結果表明,當前人類對于量子理論的所有解讀,仍無法外推至復雜宏觀(大到肉眼可見)的系統,難以對其進行統一的描述。 量子力學是主要研究原子
兩根填充500個光子的光纖發生糾纏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26日(北京時間)報道,量子物理學似乎一直涉及的是一些無限小的事物。而多年以來,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研究人員一直試圖在更大規模甚至宏觀層面上觀察到量子物理的性質。最近該研究團隊成功讓兩根填充了500個光子的光纖發生糾纏,不同于以往只有1個光子的光纖糾纏實驗,向實現宏觀層面的量子糾
世界上最薄的鏡子”有望助人探測宏觀世界量子現象
觀測宏觀物體的量子效應是物理學一大熱點,新材料有望讓物理學家在室溫下進行此類實驗。 像電子和原子那樣微小的物體,它們的行為遵循量子力學,有著疊加態、糾纏和隱形傳輸等量子效應。宏觀物體(比如咖啡杯)能否表現出這種量子行為,是現代科學最為有趣的問題之一。而在觀測室溫宏觀物體量子效應這一領域,來自代
“世界上最薄的鏡子”有望助人探測宏觀世界量子現象
圖為激光耦合薄膜的藝術假想圖。周期性的紋路使得薄膜有高反射率,而極小的厚度使得它可以有超低的機械損耗。 觀測宏觀物體的量子效應是物理學一大熱點,新材料有望讓物理學家在室溫下進行此類實驗。 像電子和原子那樣微小的物體,它們的行為遵循量子力學,有著疊加態、糾纏和隱形傳輸等量子效應。宏觀物體(比如
物理所搭建拓撲量子磁體
拓撲物態具有受保護的拓撲邊界模式,對局域擾動展現出魯棒性,是凝聚態物理和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前沿熱點課題之一。人工量子系統憑借其結構的可定制性和參數的可調性,已成為研究拓撲物態的重要實驗平臺。然而,迄今為止,基于人工量子系統的拓撲物態研究集中在無相互作用的系統,而對具有相互作用的多體拓撲物態的量子模擬
物理所搭建拓撲量子磁體
拓撲物態具有受保護的拓撲邊界模式,對局域擾動展現出魯棒性,是凝聚態物理和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前沿熱點課題之一。人工量子系統憑借其結構的可定制性和參數的可調性,已成為研究拓撲物態的重要實驗平臺。然而,迄今為止,基于人工量子系統的拓撲物態研究集中在無相互作用的系統,而對具有相互作用的多體拓撲物態的量子模擬
物理所宏觀碳納米結構復合界面設計研究取得進展
隨著電子皮膚、柔性手機等概念的相繼提出和研究的不斷深入,作為柔性電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型(如柔性,可拉伸,可彎折等)能量儲存和供給單元正迅速被人們所重視。發展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及高循環穩定性的輕薄新型能量存儲器件(例如:薄膜超級電容器)勢在必行。目前柔性可拉伸超級電容器研究已取得一定
谷歌最新研究成果:傳統物理與量子物理的碰撞
谷歌公司科學家設計出一種算法,可將復雜的物理問題轉化為量子物理學的語言,這可能使量子計算機變得更有用。相關論文發表于最近的《物理評論X》雜志。圖為谷歌量子計算機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一旦量子計算機變得足夠強大,它們可能會對加密、藥物研發等特定任務有用,但是否能解決許多傳統計算機無法處理的
七個物理量子位組成的邏輯量子位實現
荷蘭量子計算公司QuTech的研究人員與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荷蘭國家應用科學院(TNO)合作,在量子糾錯方面達到了一個新里程碑。他們將編碼量子數據的高保真操作與可擴展的方案集成在一起,實現了重復數據穩定。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物理學》12月刊上。 物理量子位容易出錯,這些誤差有多種來源,包括
Nature:從經典物理到量子行為,超冷原子形成“量子龍卷”
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最新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觀察到從經典物理行為到量子行為的關鍵交叉。 在快速旋轉超冷原子的量子流體時,最初的圓形原子云首先變形為一個薄薄的針狀結構,當經典效應應該被抑制只留下相互作用和量子定律來主導原子行為時,針狀物自發地變成了晶體圖案,類似于一串微型的量子龍
量子糾錯里程碑-七個物理量子位組成的邏輯量子位實現
荷蘭量子計算公司QuTech的研究人員與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荷蘭國家應用科學院(TNO)合作,在量子糾錯方面達到了一個新里程碑。他們將編碼量子數據的高保真操作與可擴展的方案集成在一起,實現了重復數據穩定。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物理學》12月刊上。 物理量子位容易出錯,這些誤差有多種來源,包括
什么是宏觀絮凝?
在水處理過程中對于粒徑大于1μm的顆粒絮凝主要機制是水的慢速混合,常采用機械攪拌器。攪拌產生的速度梯度導致懸浮顆粒間的碰撞被稱為宏觀絮凝或同向絮凝。然而,在宏觀絮凝的混合過程中,絮體顆粒會受到剪切力的作用,從而導致一些絮體聚集體的瓦解、破損或絮體的破碎。混合一段時間之后,形成穩定尺寸分布的絮體。絮體
內置糾錯功能的物理量子比特問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241.shtm
內置糾錯功能的物理量子比特問世
日本東京大學、德國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和捷克帕拉茨基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最近展示了一種構建光子量子計算機的新方法。該團隊沒有使用單個光子,而是采用了激光產生的光脈沖,該脈沖可由多個光子組成。該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科學》雜志上。 量子比特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影響,這意味著它們存儲的信息很容易丟失。
內置糾錯功能的物理量子比特問世
日本東京大學、德國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和捷克帕拉茨基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最近展示了一種構建光子量子計算機的新方法。該團隊沒有使用單個光子,而是采用了激光產生的光脈沖,該脈沖可由多個光子組成。該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科學》雜志上。 量子比特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影響,這意味著它們存儲的信息很容易丟失。
新算法將物理問題轉化為量子語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5050.shtm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谷歌公司科學家設計出一種算法,可將復雜的物理問題轉化為量子物理學的語言,這可能使量子計算機變得更有用。相關論文發表于最近的《物理評論X》雜志。 新成果
量子糾纏可能并不神秘:用數學解釋物理
摘要:在微觀物理學中,有許多稀奇古怪的現象,搞得老百姓莫名其妙;其實許多物理學家也只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于是,便有人(甚至是非常牛的科學家)搬出了萬能的上帝。下面我們也請出一位真上帝,求它幫我們解釋諸如電子能級躍遷、波粒二象性、量子糾纏等微觀物理學中最玄幻的三個問題。這位真上帝,名叫數學;它將
量子物理與機器學習結合研究取得進展
生成模型(Generative Model)是機器學習領域的重要課題和研究前沿,也被認為是通往人工智能的必由之路。歷史上,物理學為生成型學習提供了很多新思路。比如,著名的玻爾茲曼機(Boltzmann Machine)就來自于統計物理中的伊辛模型及相關的反伊辛問題。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
《物理評論快報》:量子信息掩蔽首次實驗實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許金時等人與上饒師范學院李波、梁曉斌以及南開大學陳景靈合作,實驗實現光量子信息的掩蔽,成功將量子信息隱藏到非局域的量子糾纏態中。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 量子信息掩蔽是近期發展起來的一種信息處理協議。它將量子信息由單個量子載體完全轉移到多個載體
理論物理所等在超導量子芯片上模擬黑洞的量子效應
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的一類特殊天體。20世紀70年代初,霍金、貝肯斯坦等的研究表明黑洞具有熱力學性質:黑洞具有正比于其視界面積的熵;黑洞會以熱輻射的形式向外輻射粒子,其輻射溫度正比于其表面引力;黑洞的質量、熵和溫度等滿足熱力學第一定律。黑洞的熱力學揭示了引力的量子效應。因此普遍認為黑洞是
記2012年物理學獎得主:量子物理實驗派雙杰
10月9日下午,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將獎項授予給了量子光學領域的兩位科學家――法國物理學家塞爾日?阿羅什與美國物理學家戴維?瓦恩蘭,以獎勵他們“提出了突破性的實驗方法,使測量和操控單個量子系統成為可能”。 諾獎官方網站稱,塞爾日?阿羅什與戴維
從宏觀到微觀成像
配備1.25X - 100X高數值孔徑、共聚焦專用物鏡,可實現從宏觀到微觀成像;奧林巴斯獨家1.25X物鏡,一次成像視野10mm X 10mm;配合高精度的電動載物臺,可輕松實現大視野成像。?
什么叫宏觀金相檢驗
就是檢驗看金屬表面組織,如表面劃痕、焊接熔深等。意義:金屬及其合金在工業、農業、交通、國防及民用等各個方面是應用最廣泛的材料。合金的成分、熱處理工藝、冷加工工藝直接影響金屬材料的內部組織、結構的變化,從而使機件的機械性能發生變化。因此用金相分析的方法來觀察檢驗金屬內部的組織結構是工業生產中的一種重要
宏觀進化的定義
宏觀進化是指發生在物種層次以上的進化現象,特別是新的更高分類群的起源、侵入新的適應區以及與此相關的關鍵性進化新特征的獲得(如鳥的翅膀,哺乳動物的溫血性等)。
一場數學革命在量子物理領域爆發
為了充分理解量子物理,人類需要開拓新的數學疆域。 在我們的印象中,數學似乎總是自帶高貴的氣質,它所追尋的都是一些永恒的真理。然而其實數學的發展也是因勢利導的結果,許多數學概念的起源都與日常生活經驗相關。例如,占星術、建筑學的發展,啟發古埃及人和古巴比倫人研究幾何學;在17世紀的科學革命中,力學
《寶寶的量子物理》:寶寶表示仍然看不懂
不可免俗,當初買《寶寶的量子物理》也是因為扎克伯格夫婦的感召。此前我對于嬰兒繪本的認識,基本還停留在小貓小狗這個階段,居然還有物理,有點顛覆想象。彼時我家孩子僅三個月,所以壓根沒想著她會看懂,純屬自己按捺不住好奇心。《寶寶的量子物理學》 作者:克里斯·費利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外爾物理量子模擬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陳帥等與北京大學劉雄軍等合作,在超冷原子模擬拓撲量子材料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利用超冷原子體系實現了三維自旋軌道耦合,并構造出有且僅有一對外爾點的理想外爾半金屬能帶結構。該研究成果于4月16日以研究長文的形式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雜志上。 外爾半金
美科學家設計出零摩擦量子發動機-可達最大極限效率
在真實的物理過程中,只要做功總會有能量損失,這部分能量損失是由于摩擦造成,特別是在機械運動中。但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和英國皇后大學的物理學家設計出一種以零摩擦運轉的發動機,利用某種量子捷徑的優勢來做功。設計以最大極限功率運轉的最大效率發動機是工程領域的一個重要目標,本研究
物理所合作在量子多體模擬和量子克隆研究中獲系列進展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凝聚態理論和計算重點實驗室的范桁研究員與合作者一起在量子信息和量子計算等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分別在《物理評論X》、《物理評論快報》和《物理報告》刊登了研究成果。 量子計算和量子信息處理是人們利用量子力學的疊加性和量子糾纏等特性對量子態進
量子物理實驗召十萬游戲玩家一起“玩”
人類的隨機性會促進量子力學研究嗎?答案是肯定的。據英國《自然》雜志9日發表的報告稱,歐洲一項大型物理實驗發動了全球十萬名游戲玩家競相生成隨機數序列,從而幫助檢驗是否可能違背量子力學所預測的定域性和實在性。 一直以來,關于量子物理能否提供關于實體現實的完整描述,討論的焦點在于所謂的定域性和實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