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近海現新型有機污染物抗生素污染生超級細菌
在工農業產生的傳統污染物之外,科學家又在水環境中發現了多類新型的有機污染物,尤其是抗生素。日前,華東師大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發起了我國河口近岸新型有機污染物研究領域的首次研討會。專家認為,流入水體中的抗生素等藥物污染可能導致“超級細菌”產生。 河口海岸是陸海相互作用的地帶,又是人類高強度開發的地帶,生態環境敏感脆弱。生產和生活中產生的大量污染物正在源源輸入至河口區,對水體環境質量造成了不同程度損害,對河口環境的自然生產力、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等形成負面效應。華東師大河口海岸科研院水環境中心主任李道季表示,以新產生的化工產物和藥物等為代表,新型有機污染物正大量進入水體,甚至水源。 據了解,盡管這些污染物在水環境中的含量極低,但即使低濃度暴露也會給水生生物帶來遺傳和發育毒性,如抗生素導致的微生物抗性基因污染,就可能制造出耐藥性、抗藥性極強的“超級細菌”。研討會召集人周俊良教授介紹,這些污染物已逐步被聯合......閱讀全文
河口近海現新型有機污染物 抗生素污染生超級細菌
在工農業產生的傳統污染物之外,科學家又在水環境中發現了多類新型的有機污染物,尤其是抗生素。日前,華東師大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發起了我國河口近岸新型有機污染物研究領域的首次研討會。專家認為,流入水體中的抗生素等藥物污染可能導致“超級細菌”產生。 河口海岸是陸海相互作用的地帶,又是
應對“超級細菌”創新型抗生素
“細菌耐藥問題已經構成了全球的重大公共健康威脅,我國社區環境和醫院環境中,由耐藥革蘭陰性菌引起的感染在近幾年持續增多,特別是對于治療選擇有限的‘超級細菌’,包括碳青霉烯類耐藥腸桿菌科細菌(CRE)在內的耐藥菌引起的感染發生率不斷升高,臨床迫切需要新的治療選擇。”輝瑞生物制藥集團中國區總經理吳琨
依賴濫用抗生素 催生“超級細菌”
最近,“超級細菌”肆虐,據報道,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療的患者感染了一種新型超級細菌,其含有一種叫NDM-1的基因。這種細菌對現有的絕大多數抗生素都“刀槍不入”,甚至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也具有耐藥性,而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通常被認為是緊急治療抗藥性病癥的最后方法。這種變種超級細菌目前已經傳播到英國
現有抗生素可“撕殺”超級細菌
據英國《獨立報》2月4日報道,英國科學家發現現有的一種抗生素可通過“暴力手段撕裂”細菌從而殺死它們。科學家們表示,這種方法以前未被發現,或有助于科學家們研制全新一代藥物。 近來,在致命細菌和抗生素之間進行的“競賽”中,超級細菌無疑占了上風。盡管有越來越多消息稱,細菌幾乎已對所有抗生素產生了耐藥
與超級細菌賽跑:尋找新型抗生素
近日,由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分子生物研究所領導的開放式抗菌藥物發現組織(CO-ADD),發起了“全球搜尋新抗生素”項目,邀請全球化學家提交自己的化合物,進行抗菌活性篩查。 CO-ADD發言人馬克·布萊斯科維奇稱,未來具有高耐藥性的細菌很可能會迅速傳播。這也是該組織發起這一項目的原因所在,希望在“
超級細菌背后 抗生素的無限濫用
NDM-1,又一個超級細菌來了! 對于這樣的超級細菌,許多人感到恐懼,甚至想到了SARS、甲流。 對此,南京專家表示,對超級細菌過于恐懼沒必要,這不過是細菌與抗生素之間的又一場博弈。 但,不可否認的是,超級細菌產生背后的原因是抗生素的濫用,而現實中的情況是,抗生素濫用已經極其嚴重。 又一
“青蛙皮膚”抗生素有望殺滅超級細菌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8月26日(作者理查德·阿萊恩)報道,科學家早就知道,由于生存環境的惡劣,青蛙的皮膚中含有大量能夠對抗微生物的物質。但這些物質對于人類來說也同樣有毒。 現在,阿聯酋一所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找到了一種辦法,對這些化學物質進行處理,消除有害的副作用。
Bioorganic Chemistry:新型抗生素能夠殺傷“超級細菌”
世界衛生組織已宣布耐藥性是2019年對全球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其中MRSA成為最嚴重的問題之一。盡管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了大量的藥物研發投資,但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尋找新抗生素的工作一直沒有進展。 最近,香港中文大學應等機構的研究團隊開發的新型抗微生物劑“ Nusbiarylins”,被證明能
細菌為何“超級”――抗生素濫用的背后原因
“超級細菌”威脅人類,再次將人們的目光引向抗生素濫用問題。13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示公眾慎用抗生素,對抗生素使用要堅持不隨意買藥、不自行選藥、不任意服藥、不隨便停藥的“四不”原則;14日,衛生部官網發布《專家解讀耐藥細菌知識》,再次重申這一意見。 雖然提醒和呼吁接踵而至,
抗生素失效?用噬菌體“打敗”超級細菌
科技日報北京1月30日電 感染了超級細菌的患者并非無藥可救,噬菌體有望成他們的新救星。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網站29日報道,隨著DNA測序和人工智能的發展,美國一些初創公司正將這種“細菌殺手”變成抗生素的替代品。 隨著越來越多的細菌對現有藥物產生了抗藥性,對替代品的需求很迫切。美國每年大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