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科研團隊刷新世界紀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915.shtm 據南京大學消息,該校譚海仁教授課題組研制的大面積全鈣鈦礦光伏組件取得新突破,經國際權威第三方機構測試,其穩態光電轉化效率達24.5%,刷新此類組件的世界紀錄,也為后續產業化發展打下技術基礎。相關論文23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據譚海仁介紹,鈣鈦礦是新型太陽能電池的重點研發方向之一。和傳統晶硅材料相比,鈣鈦礦光伏組件更輕、更薄,具有可彎曲、半透明等良好特性,應用場景更豐富。近年來,譚海仁課題組一直致力于研究鈣鈦礦,取得小面積電池光電轉化效率28%、大面積疊層組件光電轉化效率21.7%等成果。 “疊層組件由帶隙不同的子電池堆疊而成,窄帶隙子電池能夠吸收寬帶隙子電池吸收不了的光,理論上,疊層組件的光電轉化效率應該更高,21.7%這個結果顯然不能令人滿意。”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閱讀全文
我國科研團隊刷新大面積全鈣鈦礦光伏組件光電轉化效率世界紀錄
據南京大學消息,該校譚海仁教授課題組研制的大面積全鈣鈦礦光伏組件取得新突破,經國際權威第三方機構測試,其穩態光電轉化效率達24.5%,刷新此類組件的世界紀錄,也為后續產業化發展打下技術基礎。相關論文23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據譚海仁介紹,鈣鈦礦是新型太陽能電池的重點研發方向之一。和
南大科研團隊刷新世界紀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915.shtm 據南京大學消息,該校譚海仁教授課題組研制的大面積全鈣鈦礦光伏組件取得新突破,經國際權威第三方機構測試,其穩態光電轉化效率達24.5%,刷新此類組件的世界紀錄,也為后續產業化發展打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刷新紀錄,轉換效率高達21.7%
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是一種獲取清潔能源的重要途徑。 光伏發電成本依賴于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有研究顯示,轉換效率每提升1%,發電成本可降低7%,但目前晶硅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遭遇發展瓶頸,因此,研發制備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太陽能電池是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的關鍵,也將為實現“
新型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轉換效率高達28.0%
"雙碳"目標是我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發展清潔低成本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與技術保障。通過串聯寬/窄帶隙鈣鈦礦子電池構筑的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兼備高效率和低成本等優點,是下一代光伏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南京大學譚海仁教授課題組長期從事新型太陽能電池的研究,致力于將國家能源重
新年第一篇!985大學,再添Nature!
2022年1月17日,南京大學譚海仁團隊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Edward H. Sargent在Nature在線發表題為“All-perovskite tandem solar cells with improved grain surface passivation”的研究論文。
新年第一篇!985大學,再添Nature!
2022年1月17日,南京大學譚海仁團隊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Edward H. Sargent在Nature在線發表題為“All-perovskite tandem solar cells with improved grain surface passivation”的研究論文。
鈣鈦礦光伏研究實驗新進展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因廉價的材料成本、易于制備大面積器件以及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等優點而備受關注。SnO2具有高透過率、高電子遷移率、適宜的能級、良好的紫外輻照穩定性和易于低溫加工等特點,是目前n-i-p型PSCs電池常用的電子傳輸材料。然而,它的體相和表面的缺陷【氧空位(VO)、懸空羥基
鈣鈦礦光伏器件效率獲新突破
鹵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目前公認最具前景的第三代光伏技術,為太陽能電池產業的變革性發展帶來了廣闊空間。近年來鹵素鈣鈦礦電池效率不斷提升,但距離其理論極限仍有差距,因此如何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是目前產業界和學術界關注的焦點。針對鈣鈦礦離子型晶體表面結構易發生解離、進而失去離子產生缺陷的特點,在鈣鈦礦
低成本納秒激光器實現高效率鈣鈦礦光伏組件制備
近日,暨南大學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麥耀華教授團隊采用低成本納秒激光器實現效率超過21%的大面積鈣鈦礦光伏組件的制備。相關研究發表于《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麥耀華教授、吳紹航副教授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高彥艷博士研究生、劉沖副研究員為共同第一作者,暨南
光伏“新秀”鈣鈦礦電池嶄露頭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104.shtm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示意圖。圖片來源:技術探索網站今年4月,七國集團氣候、能源和環境部長會議發布《聯合聲明》稱,將“推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等領域的技術革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一能
青島成立首個鈣鈦礦光伏技術創新中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987.shtm1月27日,山東省首個鈣鈦礦光伏技術創新中心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成立。該中心定位于聚焦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技術、裝備、工藝等產業化瓶頸問題,建設鈣鈦礦太陽能通用技
PL及TRPL研究鈣鈦礦光伏壽命衰減動力
使用熒光光譜(PL)和時間分辨熒光光譜(TRPL)來分析鈣鈦礦薄膜的穩態光學性質和熒光載流子動力學特性。光致發光光譜(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簡稱PL譜),指物質在光的激勵下,電子從價帶躍遷至導帶并在價帶留下空穴;電子和空穴在各自的導帶和價帶中通過弛豫達到各自未
崔光磊團隊:布局鈣鈦礦光伏領域技術制高點
1958年,當美國將化學電池和光伏電池成功應用在第二顆人造衛星上時,我國的光伏電池研究剛剛起步。但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2022年,當全球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突破1100吉瓦之時,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已達到392.61吉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場。 這一數字的背后,站著一群不斷向光伏領域更高點進
鈣鈦礦光伏重要進展,全球最大產線正式投產!
鈣鈦礦電池產業化邁進一大步。全球最大鈣鈦礦光伏產線投產12月8日,極電光能宣布150MW鈣鈦礦光伏生產線正式投產運行,這標志著極電光能鈣鈦礦電池從實驗室研發轉向全面產業化。據公司介紹,該產線是全球目前產能最大的已投產鈣鈦礦光伏生產線,同時具備光伏建筑一體化產品和標準組件的生產能力,達產后年產值可達3
科學家布局鈣鈦礦光伏領域技術制高點
1958年,當美國將化學電池和光伏電池成功應用在第二顆人造衛星上時,我國的光伏電池研究剛剛起步。但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2022年,當全球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突破1100吉瓦之時,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已達到392.61吉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場。 這一數字的背后,站著一群不斷向光伏領域更高點進
鈣鈦礦:從烏拉爾山脈里走出的一種新型光伏電池
2013年,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鈣鈦礦突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它具備高效率、低成本、制造工藝簡單、光譜吸收范圍廣等優勢,即使在弱光條件下也能保持光電轉換率。用這種材料制成的電池被《科學》雜志評為2013年十大突破之一。所有光伏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都依賴于半導體將光能轉換為電能。自20世紀50年代
鈣鈦礦電池痛點獲突破,耐久性有望提升!
最新研究顯示,在耐久性方面,鈣鈦礦電池實現了新突破。新鈣鈦礦電池耐久性有突破據科技日報,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開發了一種耐用的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面積僅為1平方厘米,能夠在陽光下以超過20%的光電轉換效率(即發電效率)連續發電1000多個小時。由于這種太陽能電池可以在大約100℃的溫度下在塑料材料表
我國研制出高轉化率鈣鈦礦光伏電池
我國研究人員通過新型材料研發和工藝創新,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大面積組件的轉化效率提升至16%,該數據為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最高轉化率。這一數據取得國際權威機構認證并被《太陽能電池效率記錄表》收錄,于6月21日發表于光伏領域權威雜志《光伏進展:研究與應用》。《太陽能電池效率記錄表》由澳大利亞
打開鈣鈦礦光伏器件埋底界面的“黑匣子”
??面對可再生能源需求,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憑借其低成本、高轉換效率的優勢成為下一代光伏技術的研究熱點。近日,北京大學與英國薩里大學團隊合作論文在《先進材料》刊發并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該成果為認知鈣鈦礦埋底界面提供了高效的研究平臺,為發展鈣鈦礦高效鈍化技術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時也為提升鈣鈦礦電池
上海高等研究院在鈣鈦礦光伏領域取得進展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因其廉價的材料成本、易于制備大面積器件以及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等優點受到了廣泛關注。SnO2具有高透過率、高電子遷移率、適宜的能級、良好的紫外輻照穩定性和易于低溫加工等特點,是目前n-i-p型PSCs電池常用的電子傳輸材料。然而,其體相和表面的缺陷(氧空位(VO)、懸空
鈣鈦礦光伏器件研究入選“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日前,由教育部科技委組織評選的202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結果揭曉。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團隊完成的“高效穩定鈣鈦礦光伏器件研究”入選。 “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逐漸成為實現‘雙碳’戰略的主力軍。”提及獲獎項目的科學研究初衷,黃維如是說。未來5
黃維院士團隊:離子液體開啟鈣鈦礦光伏新視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5045.shtm 近年來,日益凸顯的氣候變化問題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這將促使著世界經濟加速向低碳化深入發展,“碳中和、碳達峰”更是成為我國“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攻目標,以“光伏”為代表的
絲網印刷技術破解鈣鈦礦光伏產業化難題
絲網印刷鈣鈦礦薄膜的技術原理與全絲網印刷器件性能。(研究團隊供圖) ? 印刷技術具有成本低、原料利用率高、制備工藝簡單等突出優點,是鈣鈦礦光伏器件產業化的主要發展方向。 日前,南京工業大學團隊聯合西北工業大學團隊通過離子液體醋酸甲胺(MAAc)創造性地制備出長期穩定的鈣鈦礦印刷油墨
中國科大鈣鈦礦光伏研究成果創造新世界紀錄
7月3日,國際權威的太陽能電池世界紀錄榜《Solarcellefficiencytables》(Version64)發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集賢教授團隊鈣鈦礦電池性能世界紀錄,認證穩態效率性能達26.7%。這是該團隊繼2022年(Version60)、2023年(Version63)之后代表中國科大持
鈣鈦礦技術遇瓶頸-小電池指引光伏產業新方向
新光伏材料在實驗室里創造了奇跡,但是能夠商業化嗎? 在不同類型的太陽能電池里,有一種產品脫穎而出。數十年里,幾乎所有的太陽能技術,例如晶體硅晶片和碲化鎘薄膜都有一個緩慢穩定的發展過程,同時也有技術能將太陽光線的14%能量轉換為電力。但如今一個新競爭者脫穎而出:由名為鈣鈦礦的復雜晶
柔性有機光伏材料、鈣鈦礦材料今年或可獲千萬級資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日前公布了《面向能源的光電轉換材料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度項目指南》。據項目指南內容,2016年將資助1-2項項目,單項資助力度約1250萬元。 該重大研究計劃2016年擬在如下兩個方向進行集成,以集成項目的方式進行資助。以組建優勢互補科研攻關隊伍,實現跨越發展: (一)柔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伏遲滯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遲滯機理研究方面獲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Adv. Mater. 2019, 1902870)上。 新型鈣鈦礦有機金屬鹵化物太陽能電池具有成本低、能耗小、柔韌可塑和轉換效率高等諸多優點,近十年來
鈣鈦礦+石墨烯-中國團隊新成果登上《科學》
北京時間3月7日,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清潔能源材料與器件團隊侯宇教授、楊雙教授等在《Science》(《科學》)發表石墨烯-聚合物機械增強鈣鈦礦材料的新方法。這一方法用來解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差”這一關鍵難題。華東理工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介紹稱,該研究發現了鈣鈦礦光伏不穩定性的關鍵機制——光
安裝組件11200塊,全球首個商用兆瓦級鈣鈦礦地面光伏項目并網
據三峽集團官方公眾號“三峽小微”今晚推文,11 月 29 日,全球首個商用兆瓦級鈣鈦礦地面光伏項目成功并網。 該項目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庫布其沙漠腹地,依托蒙西基地庫布其 200 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配套建設。項目裝機容量 1 兆瓦,占地 40 畝,共安裝鈣鈦礦光伏組件 11200 塊。
新型光伏產品鈣鈦礦有望實現!科學家研發全無機技術
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學部郝躍院士團隊教授張春福、博士柴文明、副教授朱衛東等人合作在Nano-Micro Letters(中國科學院I區TOP期刊,IF=31.6) 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由于較高的光吸收和載流子遷移率與較低的制造成本,鈣鈦礦太陽電池(PSCs)引起了光伏領域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