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AI如何改變各學科?從LLM到AI蛋白設計、醫療保健......
五年前(2019 年 1 月),《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創刊。當然,就人工智能(AI)而言,五年前似乎是一個不同的時代。 1 月 24 日,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雜志在《Anniversary AI reflections》(周年人工智能反思)專題中,再次聯系并采訪了近期在期刊發表評論和觀點文章的作者,請他們從各自所在領域中舉例說明人工智能如何改變科學過程。 想知道,他們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哪些其他主題感到興奮、驚訝或擔憂,以及他們對 2024 年以及未來五年的人工智能的希望和期望是什么。一個反復出現的主題是大型語言模型和生成人工智能的持續發展、它們對科學過程的變革性影響以及對倫理影響的擔憂。 引人注目的是,這些作者強調了人工智能如何徹底改變了各個學科;例如,正如西班牙赫羅納大學(University of Girona)Noelia Ferruz 提到的......閱讀全文
AI驅動的蛋白質設計
擴散模型已被證明在圖像和文本生成中很有用,而且似乎也適用于蛋白質設計。然而,這類模型目前的成功率并不高;產生的序列基本不能折疊成目標結構。而近期,由《自然》(Nature)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一種能設計新蛋白質的深度學習方法,名為RoseTTAFold Diffusion(RFdiffusion
AI設計出具非凡結合強度蛋白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540.shtm 一種使用深度學習方法設計出來的新蛋白質。圖片來源: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蛋白質設計研究所美國科學家借助機器學習軟件,創建出一批具有非凡結合強度的蛋白質分子。這些分子與包括人類激素
生成式AI設計出非天然蛋白質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人工智能系統,可以使用生成擴散來創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質。該系統有望使治療蛋白的設計和測試更加高效和靈活,從而加速人類藥物開發。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計算科學》雜志上。 蛋白質由氨基酸鏈組成,氨基酸鏈折疊成的三維形狀反過來又決定了蛋白質的功能。這些折疊的
芯片設計或可借力AI“突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050.shtm EDA (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是芯片設計和制造的核心工具,也是支撐萬億芯片產業規模的共性基礎技術。 有了EDA軟件,工程師可以從概念、算法、協議等出發,完成包括電路設計、版圖
AI設計新蛋白質再現突破,生成在拓撲結構
《自然》雜志11日發表的論文描述了一項結構生物學新突破:一種能設計新蛋白質的深度學習方法,名為RoseTTAFold Diffusion(RFdiffusion)。其能生成各種功能性蛋白質,包括在天然蛋白質中從未見過的拓撲結構。 研究示意圖(部分) 深度學習推動了蛋白質結構的預測和設計,但仍
清華團隊為“AI司機”量身“設計考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820.shtm飛速發展的自動駕駛技術讓汽車邁入“無人之境”的夢想不再遙不可及,但要想真正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規模商業化落地,安全測試驗證成為了阻礙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近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智能
AI與EDA的融合,讓設計更精確
任何人對人工智能都有著自己的看法,而Mentor Graphics在今年夏天的DAC上討論了關于AI的2個立場。作為一家EDA公司,他們有兩個特定的機會來發現人工智能的價值。一是改進他們提供的設計工具;另一個是專門為人工智能設計創建設計工具。我們今天要講第一個角度。因此,對于這個故事,人工智能本身并
“AI+”時代-|-AI“解碼”免疫系統
人體免疫系統包含了很多有關身體健康的信息,其中的關鍵部分就包含在血液中。醫學界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通過創建一個萬能的血液測試,采集免疫系統與病原體之間的反應信息,繪制“免疫圖譜”,從而解碼免疫系統中的信息,及時在疾病惡化前篩查確診。那么,什么樣的平臺能提供足夠的計算力,不斷通過機器學習和精準模型
ChatGPT的拷問:何為AI倫理、AI治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707.shtm 前不久,AI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席卷全球,完成了AI第一次大規模的自傳播。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現象級應用,ChatGPT可能引發的信任、責任、倫理、法律等問題也很快引發各
ChatGPT的拷問:何為AI倫理、AI治理
前不久,AI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席卷全球,完成了AI第一次大規模的自傳播。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現象級應用,ChatGPT可能引發的信任、責任、倫理、法律等問題也很快引發各界關注與擔憂。近年來,不少關于人工智能(AI),并和人類生產、生活關系緊密的議題被廣泛討論,諸如“如何應對AI可能對社會產生
Science:AI成功設計自然界中尚不存在的蛋白
7月21日,來自華盛頓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在Science雜志上發布了一款新的人工智能(AI)軟件,該軟件能夠為自然界中尚不存在的蛋白質繪制結構。更令人振奮的是,科學家們已經利用這一軟件創造出潛在用于工業反應、癌癥治療、甚至用于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候選疫苗的原始化合物。計算生物學家Ju
蛋白質組學+AI技術
人們在吞咽的時候,頸部有個器官會隨著吞咽動作上下活動,它就是甲狀腺。西湖歐米有望實現臨床轉化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基于蛋白質標志物的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診斷。甲狀腺很小,但它影響到五臟六腑。數據顯示,每5個成年人中就可能有1人患有甲狀腺結節。其中,約60%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但有10%的結節是惡性的,
AI“參謀”來了!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落成
12月19日,由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與角井(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建設的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在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舉行落成典禮。該平臺于2020年12月開始籌建,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制藥企業快速進行藥物靶點發現和篩選、藥物作用機制探索、特異性抗體優化等工作,成為生物醫藥企業新藥研發的
AI設計透明窗戶涂料為建筑物降溫
北京11月2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夏季炎熱,對建筑物降溫技術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最近,韓國慶熙大學和圣母大學研究人員在《美國化學學會能源快報》上報告稱,他們利用先進的計算技術和人工智能(AI)設計了一種透明的窗戶涂料,可在不消耗能源的情況下降低建筑物內部的溫度。 研究估計,制冷
Nature子刊:AI像造句一樣設計人工蛋白質
近年來,人工智能(AI)已在醫學、生物學及制藥領域中展示出廣闊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在蛋白質設計和工程領域,基于 AI 技術創建人工的蛋白質序列已經成為現實,并可能被用于治療各種疾病。 日前,來自 AI 研究企業 Salesforce Research 、合成生物學公司 Tierra Biosci
AI能“構想”新蛋白質結構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解決“蛋白質折疊問題”的方法。這是生物學領域的一項重大挑戰,難倒了幾代科學家。但現在,人工智能(AI)解決了這一問題。據《自然》雜志1日發表的論文,包括美國華盛頓大學、倫斯勒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內的研究小組描述了一種
AI生成超越自然界的蛋白?
美國研究人員使用人工智能(AI)來設計超越自然界的新蛋白質。他們開發的機器學習算法,可生成具有特定結構特征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可用于制造具有特定機械性能(如剛度或彈性)的材料,從而取代作為原料的石油或陶瓷。研究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化學》雜志上。 麻省理工學院、IBM沃森AI實驗室和塔夫茨大學研究人
亞馬遜云推出AI代理功能,讓AI成為助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554.shtm·Amazon Bedrock的Agents(代理)功能將使公司能夠構建可以自動執行特定任務的AI應用程序,例如預訂餐廳,而不僅僅是得到去哪里吃飯的建議。·“很多人都如此聚焦于這些模型
亞馬遜云推出AI代理功能,讓AI成為助理
Amazon Bedrock的Agents(代理)功能將使公司能夠構建可以自動執行特定任務的AI應用程序,例如預訂餐廳,而不僅僅是得到去哪里吃飯的建議。 “很多人都如此聚焦于這些模型和模型的大小,但我認為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它們構建應用,這也是今天發布代理(Agents)功能的一個重要原因。”
幾周內或能完成半年任務?AI無需人干預設計新蛋白質
《自然·化學工程》創刊號1月12日發表一項研究,報道了一個能對蛋白質進行工程改造的、由人工智能(AI)驅動的全自動機器人。研究結果是對無需人類干預的蛋白質設計和構建的一次概念驗證。 蛋白質在所有生命形式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其各種功能廣泛應用于生物技術、化學和醫學。改造新的蛋白質通常是個重復且費力
AI也分級?清華教授推動全球首個AI《分級定義》
AI對話系統發展歷程 高凱 攝 28日,由清華大學計算機教授、智能技術與系統實驗室副主任黃民烈發起,聯合了十余家科研機構、二十多位知名學者共同制定的全球首個《AI對話系統分級定義》(以下簡稱《分級定義》)正式發布,《分級定義》將推動AI對話系統在虛擬個人助理、智能家居、智能汽車(車載語音)、情
AI-耗電超出預期,未來-AI-進展或依賴能源突破
據 technews 報道,由于 AI 消耗電力將遠遠超出人們預期,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認為,未來 AI 發展需要尋求能源突破。Sam Altman在彭博社于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期間舉行的座談活動中談道,對氣候友善的能源,特別是核融合
中國AI發展亟需有效頂層設計,推動原始創新
鄂維南認為,當前,國家對于人工智能研究還缺乏有效的頂層設計,人工智能的發展總是容易跟著別人走。“有的專家非常擅長解讀國外的東西,但國外下一步會出來什么東西,他們腦子里面沒有概念。”國內人工智能的創新與國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跟著別人的路徑走也許可以走5年、10年,但從長遠來看,還是要建立底層能力,包括
AI幾秒內設計出獨特的行走機器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866.shtm科技日報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張夢然)大自然花了數十億年時間才進化出第一個行走的物種,但人類開發的新算法卻能將進化壓縮到閃電般的速度,在短短數秒鐘內成功設計出一個行走機器人。美國西
中國AI論文數量世界居首,美國AI系統遙遙領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845.shtm當地時間4月3日,由美國斯坦福大學以人為本AI研究院(HAI)發起、學術界聯合工業界組成的跨學科小組共同編制的“2023人工智能指數(AI Index)報告”(以下簡稱“斯坦福 AI
txyz.ai初探EAD奧義:-AI釋讀7600系統新進應用
SCIEX高分辨質譜 ZenoTOF??7600 系統自2021年發布以來,各種學科的科學家利用其新型的電子活化解離(Electron Activated Dissociation, EAD)技術結合Molecule Profiler和Biologics Explorer等數據處理軟件,在生物藥、脂
了解蛋白質挑戰的AI解決方案
根據一項嚴格的獨立研究,在一項重大的科學進步中,DeepMind的AI系統AlphaFold的-新版本已被認為是解決已有50年歷史的蛋白質結構預測挑戰(通常稱為“蛋白質折疊問題”)的解決方案。評定。從長遠來看,這一突破可以大大促進生物學研究,從而在疾病理解和藥物發現等領域開辟新的可能性。CASP14
AI識別出290個新蛋白質家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234.shtm
AI識別出290個新蛋白質家族
據瑞士巴塞爾大學官網20日報道,該校和瑞士生物信息學研究所(SIB)的科學家借助機器學習技術,識別出了290個新的蛋白質家族和一個類似花朵形狀的新蛋白質折疊。相關論文發表于最近的《自然》雜志。 在過去幾年里,“阿爾法折疊”徹底改變了蛋白質科學。這種人工智能工具利用科學家在過去50多年收集的蛋白
Meta公司AI預測6億蛋白質結構
ESM宏基因組圖譜數據庫包含6.17億個蛋白質的結構預測。圖片來源:ESM宏基因組圖譜 谷歌旗下人工智能(AI)公司Deep Mind今年公布了2.2億個蛋白質的預測結構,幾乎涵蓋了DNA數據庫中已知生物的所有蛋白質。現在,另一個科技巨頭正在填補蛋白質宇宙中的暗物質。 Meta公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