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脫短袖就供暖,今年冬天冷不冷?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數據,今年秋季以來(9月1日至11月1日),全國平均氣溫15.0℃,較常年同期偏高1.4℃,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然而,一夜入冬。11月5日北方大部地區的雨雪天氣導致溫度驟降,11月6日零時,北京甚至啟動供暖,朋友圈有人開玩笑:幾乎是剛脫短袖就供暖。那么,在全球變暖、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的大趨勢下,今年冬季會是什么樣? 未來氣溫突破1.5℃將更加常見 2023年是全球氣候危機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因為,2023年之后,氣候危機將全面進入新階段。以今年的全球溫度記錄為例,從6月初開始,全球平均氣溫向上跳開,突破之前所有的觀測記錄區間,到11月初,幾乎每天的數值都大幅超越之前的歷史觀測記錄,目前未看到回歸跡象。 今年8月初,歐洲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對外宣布,7月的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6.95℃,這是有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數值,比1991年至2020年的7月平均值高出0.72℃,比工業革命前(1......閱讀全文
極端天氣為何集中登場?
近來地球出現北半球冰封、南半球酷暑的“冰火兩重天”現象,美國東海岸遭遇暴風雪天氣和低溫,馬薩諸塞州的海浪凍成了冰雕,東北部部分地區氣溫甚至降到了“火星表面溫度以下”,而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多地卻出現了極端高溫,悉尼氣溫創79年來最高。 “炸彈氣旋”導致美國低溫 此次,美國東海岸之所以出現數千萬人
南方低溫盼集中供暖-專家:不可簡單復制北方模式
南方民眾急盼集中供暖 專家:不可簡單復制北方模式 長沙的李女士現在就盼著春節能快點到來,因為她和丈夫、女兒已經計劃好,2月7號前后全家人一起前往北京的弟弟家過年。除了已有3年沒和弟弟一家及母親一起過春節之外,李女士最大的向往和動因就是北京家家戶戶暖暖的室內溫度。“能在有暖氣的地方和親人一起
天然氣將成為銀川供暖主要能源
10月11日,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氣熱電冷聯產項目哈納斯東部熱電4×200兆瓦級聯合循環熱電冷聯產項目在緊張有序建設中。項目建成后,不僅承擔起銀川市2100萬平方米的供熱任務,還將改變銀川市目前以燃煤為主的供熱能源結構,提高銀川市供熱和供電質量。記者 宋克強 楊超 攝 熱電廠中心控制
棄風量翻番能源局力挺風電供暖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關于做好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要求北方各地盡快制定促進風電清潔供暖應用的實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因地制宜開展風電清潔供暖的試點和示范工作。 “繼2011年吉林洮南風電供暖項目示范之后,國家能源局計劃今年在棄風最嚴重的吉林省白城市擴大示范規模,讓當地五六家主要風
河北一座村莊的綠色供暖試驗
河北辛集市崇陽小區2016年底建成“蓄熱式”熔鹽儲能綠色供熱項目,通過利用夜間低價“低谷電”加熱熔鹽并儲蓄熱量,對居民進行全天候供暖。不僅供暖過程中不燒煤、無排放,而且供暖價格低、群眾可接受,是北方地區冬季清潔供暖的有效嘗試。 崇陽小區是辛集市一街村2016年完成的“村改居”項目。記者看到,位
要溫暖也要藍天-南方供暖應舍棄“燃煤”老路
“三九”隆冬,全國各地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這個冬天屢屢刷新記錄的低溫,入骨三分的濕寒讓“暖氣南下”的呼聲愈發強烈。南方地區是否需要暖氣?是什么造成了暖氣難以“南下”的窘境?邁過這些“坎兒”需要哪些努力?中新網能源頻道將通過系列報道一一為您解讀。 近
元旦假期全國大部天氣晴好-南方地區多降水天氣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元旦假期全國大部天氣晴好,南方地區多降水天氣。 內蒙古華北東北地區出現大風降溫天氣 受冷空氣影響,昨日,內蒙古中東部、山西、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山東北部和半島地區、河南西北部及遼寧、吉林中東部、黑龍江東南部等地出現6~8級陣風,局地9~10級;內蒙古中部、寧
環保部:部分城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有問題
環境保護部19日晚間通報,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發現,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方面,滄州等不少地方仍存在問題,有的地方是預案編制不合理,有的地方是執行中打了折扣。 督查組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18個城市進行督查發現,滄州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編制不夠合理,滄縣、河間市等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中停限產
氣象臺專家稱霧霾天接連出現與氣候異常有關
原因探究 霧霾天接連出現與氣候異常有關 (山東)省氣象臺專家認為,近期我省霧霾天與異常的天氣密切相關,其中,雨雪偏多和弱冷空氣影響頻繁是主要氣象因素。入冬以來,我省雨雪明顯偏多,共出現了5次大范圍雨雪天氣過程。近期,我省頻繁受弱冷空氣影響,僅1月中下旬就經歷7次弱冷
大氣污染亟待整治環保產業持續升溫
中央氣象臺11月12日發布大霧和霾黃色預警稱,預計12日晚間,北京、河北、山東和黑龍江等地有能見度不足1公里大霧,局地有能見度不足500米濃霧。預計未來3天,受靜穩天氣控制,多地仍將被霧霾天氣籠罩。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多地遭遇持續霧霾天氣,大氣污染防治形勢變得異常嚴峻。在此背景下,大
京18座尖峰熱源鍋爐開啟-待用熱源10分鐘入主網
華北電力北京公司的巡操員正在使用振動儀和紅外測溫儀檢測供暖設備的運行狀況 上周末的風雪尚未走遠,今冬的第二場雪又將在周末到來。市氣象臺預報,明天白天城區將降下小雪,山區或有中到大雪。氣象部門提醒市民,外出請注意防寒保暖、防風防滑和交通安全。記者從市供熱辦獲悉,目前本市已開啟18
遼寧推進清潔取暖和煤炭減量替代-打贏藍天保衛戰
中新網沈陽6月27日電 (記者 宮旭)遼寧省將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和目標責任管理,到2020年,煤炭占全省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下降到58.6%以下。 27日,中共遼寧省委、遼寧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組織召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
環保部門:東北霧霾是“黑龍江轉移”說法不靠譜
記者從環保部網站獲悉,11月份以來的重污染天氣,有媒體導向罪在黑龍江秸稈焚燒。黑龍江省環保和氣象部門認為,霧霾的首要原因是燃煤而不是秸稈,另外黑龍江出現霧霾時風往北吹,污染轉移的說法也不靠譜。 黑龍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使用顆粒氣溶膠飛行質譜儀、激光雷達等相關儀器設備,在距哈爾濱西南30公里的上風
霾中突圍“必殺技”:從優化供暖方式做起
本網訊 恐怕很多朋友都對前幾天圍繞在東北三省的嚴重霧霾天氣心有余悸。的確,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清朗的空氣、明媚的陽光已經越來越成為中國北方深秋的“奢侈品”。尤其是在10月21日,“史上最嚴重霧霾”的襲擊不但讓正式開栓供暖第一天的哈爾濱市猝不及防,更讓很多朋友不由得擔心,是否暖氣來了,霧霾也來
厲害了,東北核能過冬
不少東北的小伙伴,現在的天氣已經都穿的比較厚了,接下來就要陸續供暖了吧,而他們也將迎來核能供暖。11月1日,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核能供暖示范項目正式投運,該項目是東北地區首個核能供暖項目,惠及周邊紅沿河鎮近兩萬居民。據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介紹,紅沿河核電站核能供暖示范項目以大連市瓦房店紅沿河鎮為試點,
天氣太熱北極熊挨餓
天氣變暖讓北極熊難以捕獲食物。圖片來源:inquisitr.com 北極熊要在海冰的幫助下獲得自己主要的食物:海豹。但隨著氣候變暖,海冰數量不斷減少,以至于它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尋找獵物,這對北極熊的健康產生了巨大影響。 科學家近日在《科學》雜志報告稱,北極熊一直難以找到足夠的食物,而隨著全
今年天氣為何如此“任性”
從年初的雨打春開始,仿佛就預示著2015年天氣的不平常。整個第一季度,北方氣溫如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人們盼望的“四季如春”被過成了“春如四季”,不僅鬧心的秋褲脫了穿、穿了脫,最近北京靈山、河北圍場、康寶及內蒙古中部等地竟然還上演了一幕五月飛雪奇觀。 南方的小伙伴們也是大開眼界。5月5日華南才進
天氣越熱自殺率越高
今年入夏以來,全球多地高溫、干旱、災難性降水等極端天氣事件接連發生,其中,干旱和高溫還加劇了北半球野火災情。這些極端天氣給人類健康、農業、生態系統等帶來了巨大的不利影響。 但高溫對于人類的影響也許還不止于此。《自然—氣候變化》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高溫會提升人們的自殺率。 研究人員對美國和
面對極端天氣,我們如何應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003.shtm
警惕“大氣河”天氣現象
氣候變化導致北極海冰縮減已是不爭的事實。但科學家們發現,在海冰面積本該恢復的冬季,海冰面積也在減少。近日,一項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志上的研究指出,“大氣河”的強大風暴在冬季越來越多地到達北極,阻礙了海冰的恢復,特別是在挪威和俄羅斯北部海岸的巴倫支海和喀拉海,因“大氣河”因素導致的冬季海冰減少占這
國家能源局:大力推廣風電清潔供暖
國家能源局今天對外發布《關于開展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相關省(區)認真分析和總結各地區冬季供暖狀況,結合風能資源特點和風電發展需求,因地制宜開展風電清潔供暖工作。風電清潔供暖項目安排原則上以解決目前已有風電項目的棄風限電問題為主,山西、遼寧、新疆達坂城地區、蒙西可以酌情按照不高于100
央視:供暖季里大氣治理攻堅戰怎么打?
解說: 京津冀下降25%,長三角下降20%,珠三角下降15%,北京細顆粒物年均濃度60微克。 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大氣十條規定的目標能完成嗎?據預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秋冬季氣象條件整體不利,大氣污染物擴散能力較差,進一步增大了實現任務目標的難度。 全面升級的環保督查,大規模推行的煤
歐盟下個供暖季天然氣供應或更緊張
當地時間9日,法國能源監管委員會主席埃瑪紐埃勒·瓦貢接受法國媒體采訪時說,歐盟未來幾年都將面臨天然氣供應受限的狀況,2023-2024年供暖季的能源供應形勢可能比當前供暖季更加緊張。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0月說,應對能源危機是歐盟國家當前的首要任務,如果應對不力或將產生外溢效應,影響社會經濟穩定。
京津地區供暖后出現霧霾頻率將比秋季高
近期,中國北方多個地區遭遇霾天氣。北京地區國慶假期7天中僅有2日晴好,多個監測站點的數據達到“嚴重污染”級別。今年10月霧霾天氣已經比較頻繁,有網友擔心到11月大面積供暖時霧霾天氣將會更加嚴重。大氣物理專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庚辰10日做客中新網《新聞大家談》,就10 月天氣情
清潔能源供暖,不只省下“一塊錢”
山西靈丘縣,群山環抱。西北風呼嘯著掠過山尖,整個縣城冷得在風中打顫。去年入冬以來,靈丘縣室外氣溫多次突破零下10攝氏度。但在該縣五靈鎮易地扶貧搬遷戶王期兵的家中,暖氣熏得人暖洋洋的,室溫達到20攝氏度。不再需要燒煤,憑借風電供暖,王期兵享受到了和城市同樣的供暖服務。“咋也沒想到吹了一輩子的山風,現在
豐臺園實施清潔能源改造-預計供暖季前完工
中關村豐臺園區內的科豐熱力供應中心正在加緊進行清潔能源改造,工程預計供暖季前全部完工,確保橋南廣大居民和企業用戶冬季供暖需求。 科豐熱力供應中心的清潔能源改造工程全權由北京市熱力集團承擔。本次清潔能源改造范圍,主要包括拆除原有6臺燃煤蒸汽鍋爐及輔助設備,新裝4臺40噸燃氣熱水鍋爐及輔助系統設
拉薩城市供暖試點工程運行-逐步取代燒牛糞煤炭
“冬天家里非常冷,過去一直都是靠燒煤炭、牛糞取暖。現在有了暖氣,效果好、省事,還干凈衛生。”拉薩市城關區塔瑪村村民格桑卓嘎對記者說。12月5日,拉薩城市供暖試點工程開通運行儀式在拉薩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標志著拉薩市正式開始供暖,尼威小區等4個小區約1000多戶實現通氣。
冬季供暖開啟霧霾按鈕-山東16城市遭“霾”
山東省氣象部門11日6時繼續發布霾黃色預警,魯西北、魯中和魯南地區出現中度以上霾,德州、聊城、菏澤、濟南等6市達到重度霾。山東17地市除威海外,全部遭遇霧霾天氣。據氣象部門預計,未來三天霾或將繼續“圍困”山東。 供暖排放一直被認為是北方冬季霧霾天氣的“主力軍”。雖11月15日山東才全面進入供暖
中石化巨資打造首座無煙城-或為南方供暖范本
編者按:今年春節前后,全國中東部持續出現的霧霾天氣,促使國家多部委2月份連發6道治霾令牌。全國兩會上,如何治理霧霾、防止大氣污染也成為最熱提案之一,但截至目前“風吹”似乎仍是霧霾消散的“第一殺手”。中新網能源頻道本周特別推出“聚焦綠色環保”系列,通過對新能源、新產品、新技術的調研,同大
唐山市今冬推進“清潔供暖”治理霧霾污染
隨著華北地區供暖日期的臨近,唐山正在大力改進傳統供暖方式,實施“無污染供暖”等多項措施,力求今年冬天全市區域大氣環境有明顯好轉。 近年來,我國京津冀地區不時被霧霾籠罩。唐山作為河北的鋼鐵重鎮,鋼鐵、焦化、水泥、電力等重化工業占全市工業總量的96%以上,由此造成的大氣污染相當嚴重。尤其進入供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