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弧菌如何分離培養
可將材料接種至堿性蛋白胨水37攝氏度培養6~8小時后,取生長物作形態觀察,并轉種于堿性平板作分離培養,取可疑菌落作玻片凝集,陽性者再作生化反應及生物型別鑒定試驗。特異性制動試驗取檢材或新鮮堿性蛋白胨水培養物一滴,置于載玻片上,再加霍亂弧菌多價診斷血清,加蓋玻片,用暗視野鏡觀察,3分鐘內運動被抑制的即為陽性,此法優點是快速而特異操作簡便,但必須有數量較多的弧菌才檢出。免疫熒光試驗除一般免疫熒光法外,還可用熒光菌球法檢查。......閱讀全文
霍亂弧菌及其檢驗
?1.分類(1)血清分型?霍亂弧菌(V.cholerae)有不耐熱的H抗原和耐熱的O抗原。前者為共同抗原,特異性低,后者具有群特異性和型特異性,是霍亂弧菌分群和分型的基礎。根據O抗原的不同,霍亂弧菌現有155個血清群,其中僅O1群和O139群引起霍亂。O139血清群是新出現的型別,與O1群抗血清無交
霍亂弧菌的簡介
弧菌屬(Vibrio)中霍亂弧菌(V.cholerae)、引起一種烈性腸道傳染病,發病急、傳染性強、病死率高,屬于國際檢疫傳染病。 霍亂弧菌包括兩個生物型: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和埃爾托生物型(EL-Tor bio-type)。這兩種型別除個別生物學性狀稍有不同外,形
霍亂弧菌介紹(二)
? (二)免疫性 患過霍亂的人可獲得牢固的免疫力,再感染者少見。病人在發病數日,血液中即可出現特異性抗體,7℃14天抗體滴度達高峰,隨后逐漸下降至較低水平,但能持續約3個月之外。病后小腸內可出現分泌型lgA。體液抗體與免疫的關系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局部SlgA可在腸粘膜與病菌之間形成免疫屏障,有阻斷
霍亂弧菌介紹(一)
? 霍亂弧菌(V.cholera)是人類霍亂的病原體,霍亂是一種古老且流行廣泛的烈性傳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現為劇烈的嘔吐,腹瀉,失水,死亡率甚高。屬于國際檢疫傳染病。 霍亂弧菌包括兩個生物型: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和埃爾托生物型(EL-Tor b
什么是霍亂弧菌病?
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是革蘭氏陰性菌,菌體短小呈逗點狀,有單鞭毛、菌毛,部分有莢膜。共分為139個血清群,其中O1群和O139群可引起霍亂 。 霍亂弧菌是人類霍亂的病原體,霍亂是一種古老且流行廣泛的烈性傳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現為劇烈的嘔吐,腹瀉,失水,
霍亂弧菌的診斷介紹
由于霍亂流行迅速,且在流行期間發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危害極大,因此早期迅速和正確的診斷,對治療和預防本病的蔓延有重大意義。 直接鏡檢 采取病人“米泔水樣”大便或嘔吐物。鏡檢(涂片染色及懸滴法檢查)觀察細菌形態,動力特征。 細菌分離培養 可將材料接種至堿性蛋白胨水37℃培養6~8小時后,取生
霍亂弧菌的發病機制
正常胃酸可殺滅霍亂弧菌,當胃酸分泌缺乏或低下,或入侵的霍亂弧菌數量較多,未被殺滅的弧菌就進入小腸,在堿性腸液內迅速繁殖,并通過粘液對細菌的趨化吸引作用、細菌鞭毛活動及弧菌粘蛋白溶解酶和粘附素等的作用,粘附于小腸粘膜的上皮細胞表面,并在此大量繁殖。 此菌產生強烈的外毒素,即霍亂腸毒素,由A亞單位
霍亂弧菌如何分離培養
可將材料接種至堿性蛋白胨水37攝氏度培養6~8小時后,取生長物作形態觀察,并轉種于堿性平板作分離培養,取可疑菌落作玻片凝集,陽性者再作生化反應及生物型別鑒定試驗。特異性制動試驗取檢材或新鮮堿性蛋白胨水培養物一滴,置于載玻片上,再加霍亂弧菌多價診斷血清,加蓋玻片,用暗視野鏡觀察,3分鐘內運動被抑制的即
怎樣預防非霍亂弧菌感染
避免食用受污染或者不新鮮食物,有皮膚傷口的高危病人應避免操作未燒過的海鮮和接觸海水.腹瀉時應密切注意補充血容量和喪失的電解質.對壞死性筋膜炎的病人,除給抗生素外,還應作外科清創處理。
霍亂弧菌檢測的檢測意義
異常結果: 陽性結果的臨床分析:顯微鏡檢查可作為快速診斷的參考。革蘭染色鏡檢可見典型革蘭陰性弧菌。懸滴暗視野檢查可見穿梭樣活潑運動。免疫制動試驗陽性,具有重要參考意義。上述結果只能做出初步診斷,最后的確診仍需以培養結果為準。 陽性:見于霍亂。 需要檢測的人群: 頻繁急劇腹瀉、嘔吐等懷疑為
Nature:惡性霍亂弧菌的演化
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人們就已經知道,霍亂弧菌(Vibrio??cholerae)中的霍亂毒素基因見于結合的噬菌體CTX?中,這個噬菌體位于霍亂弧菌與“toxin-linked??cryptic??(TLC)”相鄰的基因組中,后者是一個功能未知的染色體DNA成分。現在,TLC被發現相應于TLC的基因
霍亂弧菌的基本癥狀介紹
人類在自然情況下是霍亂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主要通過污染的水源或飲食物經口傳染。在一定條件下,霍亂弧菌進入小腸后,依靠鞭毛的運動,穿過粘膜表面的粘液層,可能藉菌毛作用粘附于腸壁上皮細胞上,在腸粘膜表面迅速繁殖,經過短暫的潛伏期后便急驟發病。該菌不侵入腸上皮細胞和腸腺,也不侵入血流,僅在局部繁殖和產生
霍亂弧菌的特征有哪些?
霍亂弧菌所致的霍亂,為烈性腸道傳染病,曾在世界上發生過幾次大流行,至今仍未平息,因此,霍亂被列為國境檢疫的傳染病。 霍亂弧菌有兩個生物型,一為古典生物型,一為愛爾托生物型,這兩個生物型在形態及血清學性狀方面幾乎相同,可作第四組霍亂噬菌體裂解試驗,多粘菌素B敏感試驗,雞紅細胞凝集試驗,V-P(服
霍亂弧菌的防治原則介紹
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作好對外交往及入口的檢疫工作,嚴防本菌傳入,此外應加強水、糞管理,注意飲食衛生。對病人要嚴格隔離,必要時實行疫區封鎖,以免疾病擴散蔓延。 人群的菌苗預防接種,可獲良好效果,現用加熱或化學藥品殺死的古典型霍亂菌苗皮下接種,能降低發病率。這種苗菌對EL-Tor型霍亂弧菌感染
弧菌和彎曲菌——霍亂弧菌
弧菌屬(Vibrio)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為多,有100多種。主要致病菌為霍亂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嗜鹽菌)。前者引起霍亂;后者引起食物中毒。彎曲菌屬(Camphlobacter)形態似弧菌,因G+C含量與弧菌不同,因此另立新屬為彎曲菌屬。對人致病的主要是空腸彎曲菌和腸道彎曲菌。前者引起急性
非霍亂弧菌感染的病因介紹
非霍亂弧菌感染的病因多由攝入含有非霍亂弧菌如副溶血性弧菌、擬態弧菌、溶藻弧菌、霍氏弧菌、創傷弧菌和所謂的非凝集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的食物引起。在日本和美國沿海地區暴發流行的食源性(未燒透的海鮮,通常是蝦)腹瀉歸因于該細菌.這種細菌既不產生腸毒素也不侵入血流,但可損傷腸粘膜.雖然健康人也可發生嚴
關于非霍亂弧菌感染的檢查
非霍亂弧菌的檢查主要是將糞便用硫代硫酸鹽-枸櫞酸鹽-膽汁-蔗糖培基培養,分離出致病的弧菌。污染的海鮮作培養。
關于非霍亂弧菌感染治療介紹
非霍亂弧菌感染的藥物治療可用環丙沙星1g或強力霉素300mg單劑口服治療。腹瀉時應密切注意補充血容量和喪失的電解質.對壞死性筋膜炎的病人,除給抗生素外,還應作外科清創處理.有皮膚傷口的高危病人應避免操作未燒過的海鮮和接觸海水.
霍亂弧菌檢測的注意事項
檢查時: (1)、采集時請避免挖取沾到馬桶內尿液及自來水的部分;同時也請勿將糞便直接置于衛生紙或擦手紙上。 (2)、為避免干擾檢驗結果,請勿使用棉花棒挖取。 (3)、糞便采集量請勿過少,以避免無足夠的檢體以供檢驗。 (4)、若需要以化學法檢測糞便潛血時,請于采集前三天避免進食紅肉、肝臟及
霍亂弧菌檢測的檢查過程
(1)、增菌 稱取檢樣25g,加入裝有225mL堿性蛋白胨水(APW)的廣口瓶內。固體樣品應以均質器9000r/min-10000r/min打碎,或以剪刀充分剪碎。(36±1)℃培養6h-8h和16h-24h。 如為牡蠣樣品,應同樣制備另一份檢樣,置于APW中,42℃培養6h-8h和16h-
霍亂弧菌的血清凝集法檢測
根據弧菌O抗原不同,分成Ⅵ個血清群,第Ⅰ群包括霍亂弧菌的兩個生物型。第Ⅰ群A、B、C三種抗原成份可將霍亂弧菌分為三個血清型:含AC者為原型(又稱稻葉型),含AB者為異型(又稱小川型),A、B、C均有者稱中間型(彥島型)。 1992年10月在印度東南部又發現了一個引起霍亂流行的新血清型菌株(01
霍亂弧菌的免疫性介紹
患過霍亂的人可獲得牢固的免疫力,再感染者少見。病人在發病數日,血液中即可出現特異性抗體,7℃14天抗體滴度達高峰,隨后逐漸下降至較低水平,但能持續約3個月之外。病后小腸內可出現分泌型lgA。體液抗體與免疫的關系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局部SlgA可在腸粘膜與病菌之間形成免疫屏障,有阻斷粘附和中和毒素的
霍亂弧菌懸滴試驗方法
霍亂弧菌(V.cholera)是人類霍亂的病原體,霍亂是一種古老且流行廣泛的烈性傳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現為劇烈的嘔吐,腹瀉,失水,死亡率甚高。屬于國際檢疫傳染病。懸滴標本制作方法:(1) 取潔凈蓋玻片,在四周涂少許凡士林。(2) 在蓋玻片中央滴一小滴糞便標本混懸液(3) 將凹玻
霍亂弧菌的形態與培養特性
形態與培養特性 新從病人分離出古典型霍亂弧菌和ELtor弧菌比較典型,為革蘭氏陰性菌,菌體彎曲呈弧狀或逗點狀,菌體一端有單根鞭毛和菌毛,無莢膜與芽胞。經人工培養后,易失去弧形而呈桿狀。取霍亂病人米泔水樣糞便作活菌懸滴觀察,可見細菌運動極為活潑,呈流星穿梭運動。在液體培養基內常呈單個、成對成鏈狀
霍亂弧菌:人類揮之不去的夢魘
霍亂弧菌(V.cholera)是人類霍亂的病原體。霍亂是一種古老且流行廣泛的烈性腸道傳染病,發病急,傳播快,是我國2種甲類傳染病之一,俗稱“2號病”。自1817年以來,全球共發生了七次世界性大流行,均有霍亂弧菌O1群引起,前六次病原體是古典型霍亂弧菌,第七次病原體為埃爾托生物型。所致疾病與傳播霍亂弧
熒光定量PCR技術檢測-霍亂弧菌
?霍亂弧菌檢測一直是微生物檢驗工作一個難點,尤其是食品中霍亂弧菌檢測,常常由于菌量少、菌株變異大及霍亂弧菌越冬機制不明瞭,使常規培養法、血清學檢測法等無法檢出。在研究霍亂弧菌不同血清型NhaA基因變異基礎上,選取不同血清型間NhaA基因共有保守序列,建立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并比較其與常規檢測方法
霍亂弧菌懸滴試驗方法
霍亂弧菌(V.cholera)是人類霍亂的病原體,霍亂是一種古老且流行廣泛的烈性傳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現為劇烈的嘔吐,腹瀉,失水,死亡率甚高。屬于國際檢疫傳染病。懸滴標本制作方法:(1) 取潔凈蓋玻片,在四周涂少許凡士林。(2) 在蓋玻片中央滴一小滴糞便標本混懸液(3) 將凹玻
簡述霍亂弧菌檢測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陽性結果的臨床分析:顯微鏡檢查可作為快速診斷的參考。革蘭染色鏡檢可見典型革蘭陰性弧菌。懸滴暗視野檢查可見穿梭樣活潑運動。免疫制動試驗陽性,具有重要參考意義。上述結果只能做出初步診斷,最后的確診仍需以培養結果為準。 陽性:見于霍亂。 需要檢測的人群:頻繁急劇腹瀉、嘔吐等懷疑為霍亂的病
出口食品中霍亂弧菌檢驗方法!
出口食品中霍亂弧菌檢驗方法! 一、培養基明細: 名稱 規格 價格(元) 堿性蛋白胨水(APW) 250g 70 TCBS瓊脂 250g 95 三糖鐵瓊脂(TSI) 250g 85 雙糖鐵瓊脂(KIA) 250g 85 T1N1瓊脂 250g 85
霍亂弧菌的生化鑒定檢測方法介紹
能發酵葡萄糖、麥芽糖、甘露醇、蔗糖、半乳糖等產酸產氣,遲緩發酵乳糖。不分解阿拉伯糖、水楊素、衛矛醇、鼠李糖、木糖、側金盞花醇和肌醇。氧化酶、明膠液化試驗陽性。V-P試驗大多數EL-Tor生物型陽性,而古典生物型大多為陰性。霍亂弧菌能分解色氨酸產生吲哚,同時能還原硝酸鹽為亞硝酸鹽。因此當霍亂弧菌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