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正式揭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293.shtm 2023年9月24日上午,深圳大學數學學科40周年慶典在深圳大學粵海校區校友廣場二樓會議室隆重舉行。出席本次慶典的嘉賓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副主席袁亞湘(線上參加),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徐宗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周向宇,中國科學院院士、首都師范大學校長方復全,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校長湯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俄數學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教授張繼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法人代表)張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浙江大學教授孫斌勇,全國政協港澳區委員、陳省身數......閱讀全文
“深圳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正式揭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293.shtm 2023年9月24日上午,深圳大學數學學科40周年慶典在深圳大學粵海校區校友廣場二樓會議室隆重舉行。出席本次慶典的嘉賓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
清華大學教授肖杰加盟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545.shtm
生活中的數學之熒幕數學
數學作為社會生活的基本元素,不僅存在于教材中,也被不斷挖掘于集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的復合體——影視藝術中。數學為電腦模擬真實世界提供了重要的途徑,科學計算為視覺效果提供了無限可能。 美國數學家協會的數學家們曾說“特效產業是出現在數學家面前的一個令人興奮的、全新的前沿領域,特效是數學的洞察力與電影
深圳大學推動高教改革
在我國近3000所高校中,中央部委直屬高校僅有百余所,其中教育部直屬管理的占了大部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實力較強、學科特色鮮明。 當然,在為數眾多的地方所屬高校中,也有一些表現極為亮眼的高校,它們的實力甚至遠超很多部屬高校。這當中,深圳大學絕對值得一提。 起源:改革基因與“深圳速度”
5.3億!深圳大學獲巨額捐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734.shtm
深圳大學特聘教授最新PNAS文章
來自深圳大學醫學部腫瘤研究中心,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報道了靈菌紅素和其類似物奧巴克拉,能在微量濃度下抑制Wnt信號通路,阻斷腫瘤的生長,這為靈菌紅素及其類似物在治療癌癥方面的研究邁出了新的一步。這一研究成果在線公布在10月31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這項研究所有工
吳文俊:中國正從數學大國走向數學強國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泰斗吳文俊十一月二日在北京表示,經過七十多年發展,中國數學事業已今非昔比,中國正在從數學大國走向數學強國。?中國數學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暨二○○七學術年會當日在北京開幕,吳文俊致辭時作上述表示。他希望年輕的數學家不斷努力,使中國數學發展像“嫦娥”奔月一樣,奔向數學強國。?另一位知
數學家試圖借數學模型揭示肥胖之謎
肥胖研究似乎不屬于數學范疇,但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數學研究人員侯賽因·焦什昆不這樣認為。他帶領一個研究團隊,試圖借數學模型揭示脂肪細胞形成的過程并解開肥胖之謎。篩選 焦什昆閱讀大量與前脂肪細胞轉變為脂肪細胞相關的學術文章后,找出16種在這個轉變過程中看起來最活躍的蛋白質,從中
《數學大師》:華羅庚先生從事應用數學事業的點滴回憶
《貼近人民的數學大師》,徐偉宣主編,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定價:50.00元 華羅庚教授是享譽世界的數學家,他的成就遍及數學很多重要領域。他把數學方法創造性地應用于國民經濟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與經濟效益,被譽為“卓越的人民數學家”。 11月12日是華羅庚教授誕
大灣區大學已明確重點建設數學學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3950.shtm 尚處于籌建階段的大灣區大學已明確將重點建設數學等基礎學科。 據《科技日報》2月13日報道,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的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坐落在松山湖科學城環湖核心地帶,校園周邊
深圳大學與南海海洋所續約共建實習基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832.shtm4月15日,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院長胡章立一行到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調研,并舉行共建“深圳大學實習基地”續約儀式。 ???簽約現場。王玉圖 供圖
《數學簡史》:數學,人類文明的一面鏡子
新年伊始,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蔡天新連連收獲喜訊,他撰寫的科普作品《數學傳奇——那些難以企及的人物》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去年10月出版的《數學簡史》又入選2017年度“中華優秀科普讀書榜”。做數論研究的他,撰寫科普讀物的動力是用感性的方式把數學的意義傳遞給普通讀者。讓我們跟隨《數學簡史
深圳大學Nature子刊CRISPR研究成果
最近,有研究報道CRISPR-Cas9系統能夠靶定病毒RNA,因此這種現象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Cas9是否也可能影響細胞mRNAs的翻譯。7月13日,來自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研究人員,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題為“Targeting cellular
深圳大學在境外設立首個辦學機構
記者近日從深圳大學獲悉,深大東京學院將于4月11日正式開課,4月20日舉行新生入學儀式。 據了解,深圳大學東京學院由深圳大學與日本SPRIX株式會社合作舉辦。學校位于東京新宿區四谷,以日本公民及其他境外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是隸屬于深大的非獨立法人的教學學院。東京學院設立由7人組成的中日聯合管理
深圳大學X射線成像新技術獲突破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光電工程學院院長牛憨笨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孫家廣等專家匯報了該院在X射線相襯成像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目前應用的X射線成像技術均為吸收成像,不能獲取像軟組織、炸藥、碳纖維等由輕元素構成的一大類物質的透視或CT圖像。X射線相襯成像則是要獲得被
張繼平:期待更多“凝聚態數學式”的大數學出現
什么是大數學發展觀?3月14日,2023年的國際數學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座教授張繼平受中國數學會和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中國運籌學會的邀請,以“大數學發展觀”為題發表演講。張繼平化用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的“學術無新舊之分,無中外之分,無有用無用之分”之語稱,數學無新舊之分,無中外之分,
國科大昆明生命科學學院成立
10月8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昆明生命科學學院揭牌儀式在中科院昆明分院舉行。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出席揭牌儀式,并為學院第一屆學位評定委員會成員頒發聘書。 中科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鄧勇介紹了中國科學院大學昆明生命科學學院成立的背景需求,并表示學院的成立對于推動落實中科院“三位一體”總
清華大學成立安全科學學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938.shtm清華新聞網12月21日電(記者?田姬熔?黃思南?攝影?李派)12月21日上午,清華大學安全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安全學院”)成立大會暨安全學科發展研討會在主樓接待廳舉行。第十一屆全國人
清華大學成立安全科學學院
12月21日上午,清華大學安全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安全學院”)成立大會暨安全學科發展研討會在主樓接待廳舉行。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向大會致賀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秦海翔、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出席大會并致辭。應急管理部原副部長、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青年數學家陳景潤投身材料性質相關的數學研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867.shtm 數學家陳景潤曾經是一個時代的偶像,勵志故事激勵了無數后來者。近日,又有一位叫做陳景潤的青年數學家引發高教界廣泛關注。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微信公眾號
中科院數學院田野研究員獲晨興數學金獎
本報訊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日前在臺北舉行,并頒發了晨興數學金獎。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田野因對數論領域的杰出貢獻而獲此殊榮,同時獲獎的還有香港科技大學數學系副教授何旭華。 據了解,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每三年舉行一次,1998年設立的晨興數學金獎旨在表彰45歲或以下在基礎數學和應
數學院等調控網絡數學建模揭示干細胞分化關鍵轉錄因子
近期,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干細胞》(Cell Stem Cell)在線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和美國斯坦福大學科研人員合作的干細胞分化的基因調控網絡建模成果。這一成果提出了利用匹配的基因表達和染色質可及性數據刻畫轉錄因子和調控元件結合調控下游基因表達的數學模型,構建了描繪細胞狀態轉
2023年中國數學會三大數學獎揭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795.shtm中國數學會第十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23年學術年會于2023年12月23日在遼寧大連召開。開幕式上公布了2023年中國數學會華羅庚獎、陳省身獎和鐘家慶獎獲獎名單。袁亞湘獲得第十七
AI證明數學定理,3年內AI會趕超數學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007.shtm ·越來越多的數學研究者關注人工智能對該領域的影響,在各種討論會上辯論,采用不同的AI工具嘗試解答數學問題。 ·數學是機器學習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的試金石。推理是數學過程的精髓
深圳大學JBC文章發表miRNA研究新發現
來自深圳大學、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一種稱作為microRNA-124的小miRNA分子可通過靶向多個基因阻止活化T細胞核因子(NFAT)反式激活,抑制肺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相關論文發表在7月12日的《生物化學雜志》(JBC)上。 論文的通訊作者是深圳大學生命科學
季理真:從中國現代數學的搖籃到數學的未來
不久前,在清華大學美麗和寧靜的校園,來自14個國家的數學家們舉行了會議,制定了未來的數學合作和協作計劃,討論了在數學領域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們代表40個主要的數學系和研究中心,如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 數學的未來是什么?這有賴于對學生和年輕一代的教育,他們掌握著未
“廣州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簽約共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100.shtm10月23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與廣州大學在該校大學城校區簽署了共建廣州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記者獲悉,在人才培養方面,以碩
我們需要怎樣的數學教育
“空氣動力學、大數據,所有這些技術的發展都根植于數學。”世界數學大師、菲爾茲獎獲得者、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埃菲·杰曼諾夫院士說,“數學畢業生,從我的經驗來看,在技術公司的發展前景非常好。” 杰曼諾夫是享譽世界的數學大師,他解決了20世紀群論中最根本最困難的問題,把有限維約當代數的理論推廣到無限
數學研究表明衰老不能阻止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研究人員帶來了壞消息:從數學上看,像人類這樣的多細胞生物,衰老無法阻止。 研究人員之一、亞利桑那大學教授喬安娜·梅塞爾在一份聲明中說:“從數學上看,衰老不可避免,完全不可避免。邏輯上、理論上和數學上都沒有辦法。” 梅塞爾和博士后保羅·納爾遜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
讓競賽“退燒”,讓數學“變熱”
據報道,當地時間2月25日,第十一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杯賽結果公布。在團體排位中,中國隊排名第六;在個人成績排名中,中國選手的最高成績是第15名。6名中國選手中,4人獲得銀牌,1人獲得銅牌。 在2017第九屆羅馬尼亞數學大師杯賽中,中國選手曾獲得個人第一名和團隊第三名的好成績。對比之下,有人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