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警惕能源消費“準美國模式”
重重霧霾、沙塵漫天、死豬投江……似乎一夜之間,中國的環境問題如同井噴一般噴薄而出,泛濫各地。 面對經濟快速發展下所暴露出的種種環境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必須要先從思想上弄清楚什么是科學發展,才能指揮行動真正到位。 避開“先污染后治理”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業界一直存在著兩種觀點:一是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對立性,即經濟發展始終會破壞環境;二是先污染后治理,認為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 對于這兩種觀點,杜祥琬一一進行了剖析:“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兩難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但從哲學角度分析,這是辯證的統一。從初衷來看,以人為本才是根本的出發點。發展經濟是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最終經濟與環境發展都要統一在"人"這個根本點。” 而對于“先污染后治理”的觀點,他指出,一些發達國家確實經歷了這種發展路線,但必須清楚地看到,各發達國家并不是同樣的一種發展模式。“同樣都是庫茲涅......閱讀全文
陜西:削減煤炭消費治理霧霾
記者從陜西省環保廳了解到,陜西省政府出臺的《陜西省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提出,陜西將削減煤炭消費,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同時,今年上半年“三公”經費壓縮10%,節約的資金將用于治污減霾工作。 作為能源大省的陜西,近年來霧霾天氣頻發已成為關中地區的“頑疾”。關中城市群以西安為中
霧霾專家:推進能源結構優化是治理霧霾的必由之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談到當下公眾關注度最高的話題,霧霾治理絕對是其中之一。關于霧霾治理,下面介紹的這位科學家有很大發言權。 丁仲禮,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作為長期研究環境變化的專家,在他眼中,霧霾治理、氣候協定、能源結構,三者有怎樣的關聯?什么才是治理霧霾的根本途
治理霧霾根本出路在于能源轉型
“霧霾肯定要來的,你不期待,不歡迎,它也會來。”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委員在3日上午的全國政協經濟組小組討論中表示,“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直燃煤比重過高是引發霧霾污染的主要原因。” 2013年,我國能源消費37.6億噸標煤,其中煤炭消費25億噸標煤,占66%;煤炭消
治理空氣污染先除“思想霧霾”
近期,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的霧霾天氣成為社會各界討論的焦點,“PM2.5”、“霧霾”、“爆表”、“北京咳”等詞匯成為網絡與現實話語中的常見關鍵詞。 隨著兩會的開幕,如何治理霧霾逐漸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問題,甚至有政協委員在會前預測與霧霾相關的大型污染防治可能成為全國政協的一號提案
太原開展油氣污染治理-減輕霧霾凈化空氣
從9月5日起,山西省太原市對全市各儲油庫、加油站和油罐車實施油氣排放污染治理,并明確各責任單位要在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油氣污染治理任務,使油氣污染排放達到國家標準。 隨著太原市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以及燃油消耗的迅速增加,加油站、油庫、油罐車排放的油氣污染物已成為影響市區環
唐山市今冬推進“清潔供暖”治理霧霾污染
隨著華北地區供暖日期的臨近,唐山正在大力改進傳統供暖方式,實施“無污染供暖”等多項措施,力求今年冬天全市區域大氣環境有明顯好轉。 近年來,我國京津冀地區不時被霧霾籠罩。唐山作為河北的鋼鐵重鎮,鋼鐵、焦化、水泥、電力等重化工業占全市工業總量的96%以上,由此造成的大氣污染相當嚴重。尤其進入供暖期
內蒙古調整能源結構-聯手周邊省市治理霧霾
建設保障首都、服務華北、面向全國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熱詞”。1月6日,內蒙古烏海市利用焦爐煤氣制液化天然氣項目全面投產。該項目將各個焦化廠“點天燈”的焦爐煤氣收集、凈化和甲烷化,每年可處理焦爐煤氣15億立方米,生產液化天然氣25萬噸,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4 萬噸、減少
治理霧霾沒有“速效藥”
頻繁出現的霧霾讓人們覺得環境“生了病”,大家都盼著這個病能早點好。不過,國外那些曾受霧霾困擾的城市都是經過長期治理才見成效,因此我們需要正視治理霧霾沒有“速效藥”的事實。 美國洛杉磯在1943年出現了嚴重霧霾,后來又多次發生光化學煙霧公害污染。但直到1970年美國出臺《清潔空氣法案》后,空
治理霧霾有“數”了
兩會伊始,很多人關心北京忽晴忽霾的天氣。3月3日有一則重要消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霧霾成因報告出臺。筆者認為,新建的監測網絡能摸清霧霾的底細,意味著治理責任可以分解落實了。 簡介一下,這份報告首先指出,燃煤的重工業是禍魁——2000多名專家歷時兩年,借助天地空綜合立體觀測網,精細地量化描述了大氣
霧霾,該怎么治理
近年來,“霧霾”問題已成為我國大氣污染危害升級的突出標志。一些霧霾嚴重的城市實施控煤、控車、控油、治污等污染防治措施,確有必要,也有成效,但離實現呼吸上清潔空氣的目標尚遠。而采用車輛限行限購、工廠停工停產等簡單化手段進行治理,不僅容易引發社會矛盾,而且治標不治本。那么,霧霾到底應該怎么治理?
霧霾圍城,新能源汽車將如何破解污染難題?
發展新能源汽車有助于節約能源、減少污染;各級政府也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政策和力度。然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卻“叫好不叫座”。在2月23日舉行的“中國低碳萬里行·共筑新能源汽車夢”論壇上,專家們也坦言,新能源汽車推廣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 據了解,早在2009年發布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
霧霾天氣引反思-掃描國外空氣污染治理辦法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近期橫掃大江南北的霧霾天氣令人震驚,世界衛生組織認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而北京最近幾天PM2.5竟然突破900,不少人調侃――這天氣就像被放了毒氣彈。一些“PM2.5口罩”應運而生,曾經擁擠的車流也在下班后顯得比往日暢通。國外媒體形
霧霾治理持久戰:污染規模和復雜程度少有
25日,北京市PM2.5小時平均濃度為333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霾橙色預警繼續拉響。 中央氣象臺也發布今年首個霾橙色預警。截至25日10時,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有58個城市為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23個城市為嚴重污染。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如此大范圍、長時
霧霾治理倒逼新能源汽車發展-專家探討發展模式
“全國新能源推廣的成績單非常不理想,新能源車推廣了21個月,僅完成目標任務的11%。”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城市客運分會常務副理事長胡劍平1日在長沙表示,治理霧霾PM2.5成為公交車電動化的強勁動力與壓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 當天,“新能源公交車示范推廣與商業模式發展論壇”在長沙舉
霧霾治理不能“英雄氣短”
上次霧霾散去剛一周,10月18日下午起,京津冀地區再次霧霾籠罩。霧霾接踵而至,考驗著政府部門應對重污染的能力和治霾決心。 去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31個省(區、市)與環保部簽署《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立下治霾軍令狀。一年時間過去,霧霾仍不斷出現。但比霧霾來襲更讓人擔憂
霧霾治理不能急于求成
2013年以來,以PM10和PM2.5為特征的大氣污染現象備受社會關注。今年霧霾問題依舊嚴重。霧霾天氣不僅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而且危害了人體健康,治理霧霾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為此,筆者結合國外經驗及國內實際,就霧霾治理提出如下建議。 應加快治理進程,但不宜急于求成。為了緩解并最終解決包括霧
中國霧霾治理用錯藥了嗎?
最新研究認為中國治霾措施可能低估了甲醛扮演的角色。圖片來源:Lu Guang / Greenpeace 哈佛大學、清華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如果北京希望能持續有效治理冬季嚴重霧霾,可能需要關注一種未被足夠重視的污染物—甲醛,并因此做出政策調整。 長期以來,導致霧霾的細顆粒物中
治理霧霾:源頭做起-提前預警
近日來,華北地區霧霾現象卷土重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日前以《我國大氣霾污染現狀、防控辦法和面臨的挑戰》為題,在中國科技館報告廳舉辦的未來論壇上圍繞霧霾的諸多議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他指出,戰勝霧霾不僅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 論壇中,王教授對幾種常見的霧霾成分及其
治理霧霾,各國有什么妙招?
2013年,“霧霾”成為年度關鍵詞。這一年的1月,4次霧霾過程籠罩30個省(區、市),在北京,僅有5天不是霧霾天。有報告顯示,中國最大的500個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與此同時,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有7個在中國。 幾周前,我國中東部經歷了2
丁仲禮:推進能源結構優化是治理霧霾的必由之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談到當下公眾關注度最高的話題,霧霾治理絕對是其中之一。關于霧霾治理,下面介紹的這位科學家有很大發言權。 丁仲禮,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作為長期研究環境變化的專家,在他眼中,霧霾治理、氣候協定、能源結構,三者有怎樣的關聯?什么才是治理霧霾的根本途
能源重地山西的霧霾之戰
中國重工業省份山西,隨著煤炭、電廠、鋼鐵等工業的發展,一直貼有“污染大省”的標簽。省府太原,也隨著城市的發展遭遇了“工業圍城”。隨著霧霾天氣的增加,山西展開了霧霾之戰。 “空氣污染能致癌,遇上霧霾天氣更讓人憂心。”家住山西省城太原市的張英,堅持晨練6年有余,頻發的霧霾天氣讓她對晨
霧霾治理的“中國式”尷尬
連續幾天被霧霾籠罩的北京,在一股冷空氣過后露出了藍天。參加兩會的云南姑娘、全國人大代表鐵飛燕換上一襲水藍色的回族長衣,向記者描述前幾日的滿目灰霾——“那是記憶里的小時候,家中灶臺前柴火燃起時滿眼生煙的模樣”。 生活在云南省小喜村的她,用“天壤之別”來形容家鄉和首都的空氣差別。“聽說風來了,
治理霧霾-燃料乙醇推廣呼聲再起
在G7領導人達成2100年在全球范圍內終結化石燃料使用的協議之后,發展生物能源特別是燃料乙醇的呼聲高漲。9月19日-22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汽車商品交易會清潔燃料展上,我國燃料乙醇生產企業協力推出了“中國燃料乙醇聯展”,向社會公眾展示了乙醇汽油在治理霧霾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國京津
“微煤霧化”技術助力治理霧霾
近日,河北省省長張慶偉與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共同簽署了《河北省人民政府與億利資源集團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節能增效、生態光伏以及生態環境修復”治霾環境工程項目進行合作。 河北與億利資源將開展三項重要合作:一是運用億利“微煤霧化”煤炭清潔利用技術,創新BOO商業模式,在河北實施20000
科技創新提升霧霾治理源動力
為進一步推進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程,1月31日,新華社全媒體“治霾在行動”年度論壇暨2014中國治霾典型案例發布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與會專家和企業代表,圍繞霧霾治理形勢的嚴峻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迫切性、科技創新對于大氣污染治理的推動作用等多項議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地探討。 此次論壇由《經濟
霧鎖霾封如何突圍-國外空氣污染治理的措施經驗
德國:百個空氣清潔計劃在行動 40多年前,穿過德國魯爾工業區的萊茵河曾泛著惡臭,兩岸森林遭受酸雨之害。而今天,包括萊茵河流域在內的德國多數地區已實現了青山綠水,空氣清新。在此轉變過程中,德國的100個“空氣清潔與行動計劃”功不可沒。 德國大部分地區的空氣如今已十分潔凈,不過也有個別城市或
風速變小-霧霾治理雪上加霜-減少污染排放才是根本
北京將打造城市通風廊道治霾的消息引發熱議。據媒體報道,北京將建設從北向南的“5條寬度500米以上的一級通風廊道”“多條寬度80米以上的二級通風廊道”,讓郊區的冷空氣帶更暢通地流動到市區,并把市區的熱空氣“換”走,以“增加城市的空氣流動性”。 在即將過去的這個冬季,北京市民備受霧霾之苦。供暖季開
治理霧霾應先治污染“熱點區域”-應加強居民集中采暖
去年冬季進入采暖期后,大規模的重度霧霾頻頻發生。在24日舉行的“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天氣應對學術交流會”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研究員說,通過監測數據和現場調查發現,京津冀中部存在大氣重污染“熱點區域”。對之強力控制、精準治污,投入少,治理效果較為顯著。 “熱點區域”是指頻繁地最先發生重
霧霾治理需區域合作全民參與
近年來,霧霾在我國波及范圍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和污染程度之高越來越超乎想象。霧霾原來在秋冬季節偶爾出現,現在春夏季節仍有霧霾籠罩,這種狀況確實令人擔憂。 霧霾的形成同氣象有關系,但氣象只是外因和條件,污染排放才是內因和根本。超大范圍的霧霾形成同大型污染企業的排放密切相關,同時也是包括汽車、抽
科學治理霧霾:需處理好多重關系
近年來頻發、持續的重度霧霾,不斷加重公眾對環保問題的擔憂。針對這一情況,中科院相關機構和相關專家研究指出,現階段,我國霧霾治理亟須進入更為科學的新階段,需要重視并處理好多個方面的關系。 以治理倒逼產業升級科學向公眾進行普及 2011年底以來,PM2.5污染成為全國人民共同關心的環境問題。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