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的簡介
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LMA)最初由Hopf等,于HBsAg陰性的慢性活動性肝炎與肝硬化病人血清中發現,其靶抗原是一種與LSP不同的肝細胞膜可溶性蛋白,可自肝勻漿離心后的上清液中分離純化而得,亦具有肝細胞特異性而無嚴格的種屬特異性,免疫電泳時LM-Ag在前白蛋白區帶(而LSP在γ區帶)。LMA自身抗體的存在是繼抗LSP發現后又一反映肝細胞損傷的重要因素,據謂其可以通過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ADCC)反應和補體介導的細胞毒作用(CDC)造成肝細胞的損傷。......閱讀全文
關于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的簡介
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LMA)最初由Hopf等,于HBsAg陰性的慢性活動性肝炎與肝硬化病人血清中發現,其靶抗原是一種與LSP不同的肝細胞膜可溶性蛋白,可自肝勻漿離心后的上清液中分離純化而得,亦具有肝細胞特異性而無嚴格的種屬特異性,免疫電泳時LM-Ag在前白蛋白區帶(而LSP在γ區帶)。LMA自身
關于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ALMA)的簡介
ALMA是非疾病特異性,它最常發生于病毒性及原發性自身免疫肝炎I型,在非肝病的患者,其發生率較低。ALMA為肝特異性抗體之一。ALMA常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測定。 間接免疫熒光法實驗原理:將熒光素標記在相應的抗體上,直接與相應抗原反應。 第一步,用未知未標記的抗體(待檢標本)加到已知抗原標本上,在濕
關于抗可溶性肝抗原抗體的簡介
抗可溶性肝抗原抗體(抗-SLA抗體)是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自身抗體,其靶抗原是相對分子量為50 000的一種細胞溶質分子,被稱為UGA抑制物tRNA相關蛋白。抗-SLA抗體僅在AIH及AIH與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的重疊綜合征患者檢測陽性,在病毒性肝炎和其他肝病檢測陰性,故對AIH具
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alma)概述
ALMA是非疾病特異性,它最常發生于病毒性及原發性自身免疫肝炎I型,在非肝病的患者,其發生率較低。ALMA為肝特異性抗體之一。ALMA常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測定。 間接免疫熒光法實驗原理將熒光素標記在相應的抗體上,直接與相應抗原反應。 第一步,用未知未標記的抗體(待檢標本)加到已知抗原標本上,在濕盒
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的測定原理
有關LMA自身抗體的測定,目前主要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其原理是將分散的家兔肝細胞與待測血清共育,如檢樣中有LMA即可與膜上的靶抗原結合,洗滌后加入異硫氰酸熒光素標記的抗人IgG抗體,進行反應后用熒光顯微鏡檢查,即可在肝細胞膜表面呈現特異的線狀熒光。此外,亦有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LMA的報道,重
關于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ALMA)的注意事項介紹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項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于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后,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抽血時應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采血的困難。 二、抽血后應注意 (1)抽血后,
關于抗可溶性肝抗原抗體的臨床意義介紹
抗-SLA抗體是一種公認的為數不多的對AIH具有高度特異性的自身抗體,特異性甚至達到了100%。但其檢出陽性率率較低.抗SLA/LP在AIH中的陽性檢出率在10%~30%之間。抗-SLA僅出現在AIH以及AIH/PBC患者中。對AIH的診斷有良好的特異性。 抗-SLA抗體不但對AIH具有高度特
抗可溶性肝抗原抗體(sla)的介紹
抗可溶性肝抗原抗體是自身免疫性肝炎Ⅲ型的血清學標記,對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均具有重要價值。一般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測定。間接免疫熒光法實驗原理是將熒光素標記在相應的抗體上,直接與相應抗原反應。第一步,用未知未標記的抗體(待檢標本)加到已知抗原標本上,在濕盒中37℃保溫30min,使抗原抗
關于抗肝腎微粒體抗體測定的簡介
1973年Rizzetto首次用間接免疫熒光技術在一些慢性肝炎患者中發現抗肝/腎微粒體抗體(抗-LKM),這些抗體能與肝細胞質、近端腎小管起反應。而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抗線粒體抗體可使遠端腎小管著染。隨后鑒定出LKM抗體有3種亞型,LKM-1是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血清學標志,LKM-2只出現于由
關于抗鹽水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體的簡介
抗ENA又稱抗可提取性抗原(ENA)抗體,屬于抗非組蛋白抗體,包括抗Sm抗體、nRNP抗體、抗SSA抗體、抗SSB抗體、抗Scl70抗體、抗Jo1抗體等多種自身抗體。不同的抗ENA抗體在各種CTD中的陽性率有明星差異,有些自身抗體屬某些疾病的標記性抗體或特異性抗體,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
關于抗組織相容性抗原DR抗體的簡介
T淋巴細胞上的特異性受體或B淋巴細胞釋放的免疫球蛋白,這些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的糖蛋白引起人們很大的興趣。這些蛋白是由6號染色體短臂編碼的。它們存在于細胞表面和體液中。在人類,1958年由J.Dausset首次描述并被稱作“移植抗原”。使用“抗原”這個詞是因為它們在血清學上已經被定義了
簡述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ALMA)的臨床意義
陽性: 1、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病(陽性率83%),乙肝病毒性慢性活動性肝病(陽性率11%),有助兩者鑒別。 2、隱匿性肝硬化(陽性率0-61%)、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陽性率0-42%)、酒精性肝病(陽性率0-27%)、其他肝病(陽性率0-4%)、非肝病自身免疫病(陽性率0-4%)、急性病
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的化驗結果臨床意義
LMA對于鑒別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炎(又稱狼瘡性肝炎)與乙肝病毒引起的慢活肝有重要價值。LMA在自身免疫性及原因不明的慢性活動性肝病(chronic active lupoid disease,CALD)、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中檢出頻率較高,陽性率可分別達83%、47%和42%;而在HBsA
關于抗肝細胞膜特異性脂蛋白抗體的簡介
肝臟特異性脂蛋白(liver specific lipoprotein,LSP)是一種大分子的脂質相關復合物,由20多種亞單位組成,分子量>2×107,并含有多種磷脂(包括腦磷脂、神經磷脂、卵磷脂和溶血卵磷脂等)、膽固醇、脂肪酸和三酰甘油。定位于肝細胞質膜上,其中大部分是器官非特異性的,部分是肝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體的簡介
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又稱可溶性核抗原,指的是細胞核在鹽水中可以溶解的一部分抗原成分。抗ENA抗體,屬于抗非組蛋白抗體,包括6種抗體,即抗Sm抗體、抗RNP抗體、抗SSA抗體、抗SSB抗體、抗Scl-70抗體和抗Jo-1抗體。常用免疫雙擴散法和免疫印跡法進行檢測。不同的抗ENA抗體在各種彌漫性
簡述抗可溶性肝抗原抗體的適應癥
進行抗可溶性肝抗原抗體檢測的指征有: ①黃疸、發熱、皮疹、關節炎等各種全身癥狀。 ②肝功能異常:轉氨酶和膽紅素水平較高。 ③黃疸、納差、腹脹等病毒性肝炎癥狀。 ④嘔血和(或)黑便等失代償期肝硬化,肝衰竭。
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alma)抽血前注意事項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于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后,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抽血時應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采血的困難。
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alma)抽血后注意事項
1、抽血后,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按壓時間應充分。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
免疫學實驗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ALMA)介紹
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ALMA)介紹: ALMA是非疾病特異性,它最常發生于病毒性及原發性自身免疫肝炎I型,在非肝病的患者,其發生率較低。ALMA為肝特異性抗體之一。ALMA常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測定。 間接免疫熒光法實驗原理:將熒光素標記在相應的抗體上,直接與相應抗原反應。 第一步,用未知未標記的
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alma)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項: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于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后,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抽血時應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采血的困難。 二、抽血后應注意: 1、抽血后,需在
關于抗肝細胞溶質抗原I型抗體檢測的簡介
抗肝細胞溶質抗原I型抗體檢測是針對肝細胞胞質內亞細胞成分的器官特異性分子進行檢測,以協助診斷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抗肝細胞溶質抗原I型抗體是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異性抗體,特異性較高,但出現率較低。
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alma)的正常值是什么
間接免疫熒光法陰性。
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alma)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陽性: 1、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病(陽性率83%),乙肝病毒性慢性活動性肝病(陽性率11%),有助兩者鑒別。 2、隱匿性肝硬化(陽性率0~17%)、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陽性率0~42%)、酒精性肝病(陽性率0~27%)、其他肝病(陽性率0~4%)、非肝病自身免疫病(陽性率0~4%)。
關于抗磷脂抗體的簡介
在系統性風濕性疾病的診斷中,抗磷脂抗體這個詞包括多種特異性不同的自身抗體。靶抗原為帶負電荷的陰離子磷脂,如心磷脂。它們在自身免疫性患者血清中的反應性需要輔助因子(β2-糖蛋白Ⅰ即載脂蛋白H)。抗磷脂抗體可以導致梅毒試驗假陽性反應,即VDRL陽性或螺旋體特異性抗體試驗陰性而心磷脂-補體固定實驗陽性
關于抗ENA抗體的簡介
抗ENA抗體稱鹽水可提取性核抗原的抗體,是抗小分子細胞核核糖核蛋白(snRNPs)和小分子細胞漿核糖核蛋白(scRNPs)的自身抗體,不含組蛋白。主要有七種:抗Sm抗體 、抗SS-A/Ro抗體、抗SS-B/ La抗體、抗Scl-70抗體、抗Jo-1抗體、抗U1-RNP抗體、抗r-RNP抗體。對結
關于抗Sm抗體的簡介
抗Sm抗體屬于抗核抗體的其中一種,其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血清中可被發現。抗Sm抗體是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特異性抗體,且其與紅斑狼瘡是否處于活動期無關,故抗Sm抗體檢測具有輔助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意義。常用的抗Sm抗體檢測方法有兩種,分別為對流免疫電泳法或瓊脂雙擴散法和免疫印跡法,單用其中一種時檢
免疫學抗可溶性肝抗原抗體(SLA)介紹
抗可溶性肝抗原抗體是自身免疫性肝炎Ⅲ型的血清學標記,對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均具有重要價值。一般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測定。 間接免疫熒光法實驗原理:將熒光素標記在相應的抗體上,直接與相應抗原反應。 第一步,用未知未標記的抗體(待檢標本)加到已知抗原標本上,在濕盒中37℃保溫30min,使抗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ALMA)介紹
抗肝細胞膜抗原抗體(ALMA)介紹: ALMA是非疾病特異性,它最常發生于病毒性及原發性自身免疫肝炎I型,在非肝病的患者,其發生率較低。ALMA為肝特異性抗體之一。ALMA常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測定。 間接免疫熒光法實驗原理:將熒光素標記在相應的抗體上,直接與相應抗原反應。 第一步,用未知未標記的
抗肝腎微粒體抗體測定(lkm)簡介
1973年Rizzetto首次用間接免疫熒光技術在一些慢性肝炎患者中發現抗肝/腎微粒體抗體(抗-LKM),這些抗體能與肝細胞質、近端腎小管起反應。而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抗線粒體抗體可使遠端腎小管著染。隨后鑒定出LKM抗體有3種亞型,LKM-1是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血清學標志,LKM-2只出現于由
抗肝腎微粒體抗體測定(lkm)的簡介
1973年Rizzetto首次用間接免疫熒光技術在一些慢性肝炎患者中發現抗肝/腎微粒體抗體(抗-LKM),這些抗體能與肝細胞質、近端腎小管起反應。而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抗線粒體抗體可使遠端腎小管著染。隨后鑒定出LKM抗體有3種亞型,LKM-1是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血清學標志,LKM-2只出現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