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尿液細菌學檢查的正常值介紹
清晨新鮮中段尿沉渣涂片,每高倍鏡視野下細菌數<10個或無細菌,則通常中段尿培養陰性或菌落計數<103>105/mL。<104>105/mL可作為尿路感染診斷的根據,當菌落數104-105/mL為可疑。......閱讀全文
關于尿液細菌學檢查的正常值介紹
清晨新鮮中段尿沉渣涂片,每高倍鏡視野下細菌數
關于尿液細菌學檢查的簡介
尿液細菌檢查是對尿路感染的檢查,尿路感染是由細菌(極少數可由真菌、原蟲、病毒)直接侵襲所引起。 尿液細菌學檢查對尿路感染的診斷與治療有決定意義。 檢查過程:根據醫生要求提取尿液,如有不適,應及時向醫生咨詢。
關于尿液細菌學檢查的注意事項介紹
不合宜人群:.糖尿病、尿路結石、甲狀腺肥大患者等易導致尿路感染疾病,應小心并接受適當的治療 檢查前禁忌:勿憋尿,尤其是懷孕的婦女。女性上完廁所后,衛生紙應由會陰部往后擦至肛門口,不可來回擦拭。 檢查時要求:容器必須清潔,防止采集標本時被污染,如有特殊要求醫師會說明。
尿液細菌學檢查
尿液細菌學檢查 1.中性尿收集法,為臨床最常用方法。? 女性:用肥皂水清洗外陰部后,再用清潔水沖洗,用無菌棉球或紗布擦干,將陰唇分開排尿,將前段棄去10-20ml,留中段尿5-10ml于一滅菌瓶內。? 男性: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后再用清水沖洗,留中段尿。包皮過長者應將包皮翻開沖洗。? 2.膀胱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液細菌學檢查介紹
尿液細菌學檢查介紹: 尿液細菌檢查是對尿路感染的檢查,尿路感染是由細菌(極少數可由真菌、原蟲、病毒)直接侵襲所引起。 尿液細菌學檢查對尿路感染的診斷與治療有決定意義。尿液細菌學檢查正常值: 清晨第1次新鮮中段尿沉渣涂片,每高倍鏡視野下細菌數
尿液細菌學檢查的方法
1.中性尿收集法,為臨床最常用方法。女性:用肥皂水清洗外陰部后,再用清潔水沖洗,用無菌棉球或紗布擦干,將陰唇分開排尿,將前段棄去10-20ml,留中段尿5-10ml于一滅菌瓶內。男性: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后再用清水沖洗,留中段尿。包皮過長者應將包皮翻開沖洗。2.膀胱穿刺法或導尿法,當留中段尿很難避免污
尿液細菌學常用的檢查方法
尿液細菌學常用的檢查方法是檢驗技師考試中所包含的內容。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了部分相關信息供學員參考。 1.中性尿收集法,為臨床最常用方法。 女性:用肥皂水清洗外陰部后,再用清潔水沖洗,用無菌棉球或紗布擦干,將陰唇分開排尿,將前段棄去10-20ml,留中段尿5-10ml于一滅菌瓶內。 男性:用
尿液細菌學常用的檢查方法
1.中性尿收集法,為臨床最常用方法。 女性:用肥皂水清洗外陰部后,再用清潔水沖洗,用無菌棉球或紗布擦干,將陰唇分開排尿,將前段棄去10-20ml,留中段尿5-10ml于一滅菌瓶內。 男性:用肥皂水清洗尿道口后再用清水沖洗,留中段尿。包皮過長者應將包皮翻開沖洗。 2.膀胱穿刺法或導尿法,
尿液細菌學檢查的相關疾病和癥狀介紹
1、相關疾病? 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支原體尿路感染,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腸炎,泌尿生殖系支原體感染,小兒巨大膀胱-巨大輸尿管綜合征,小兒尿路感染,慢性腎盂腎炎,妊娠期尿路感染,糖尿病并發泌尿系感染,尿路感染等。 2、相關癥狀 復雜性尿路感染等。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檢查過程介紹
近年來、尿液檢查廣泛應用半自動、自動分析儀,采用于化學試帶技術,主要項目包括pH、比密、蛋白、葡萄糖、酮體、隱血、膽紅素、尿膽原、亞硝酸鹽等,較新型的儀器還可檢測白細胞、紅細胞及維生素C等指標,尿沉渣計數儀也已問世。自動分析儀能迅速準確地為臨床提供定量或半定量檢查結果。但若干指標也存在一些局限,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介紹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介紹: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是對尿液標本進行試驗進而進行判斷出標本中所含的細菌類型與種類,以便給以病人針對性治療的檢驗。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正常值: 淡黃色至琥珀色,沒檢出引起尿道感染細菌。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淡黃至無色:見于大量飲水、尿崩癥
尿液細菌學檢查的異常結果分析
尿液細菌學檢查的異常結果分析是檢驗技師考試中所包含的內容。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了部分相關信息供學員參考。 采用定量細菌培養法。 尿液細菌培養陽性時,必須根據細菌數判斷是否有泌尿感染。檢出同一種細菌時,革蘭陰性桿菌≥105/ml菌落數(CFU)時可認為是病原菌,有人認為一次培養菌數在105/ml
簡述尿液細菌學檢查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檢出同一種細菌時,革蘭陰性桿菌≥105/ml菌落數(CFU)時可認為是病原菌,有人認為一次培養菌數在105/ml,準確率為80%,兩次檢出同一細菌在105/ml以上,準確率為91%,三次為95%;104/ml-105/ml時為可疑,應重復檢查;
關于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注意事項介紹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是對尿液標本進行試驗進而進行判斷出標本中所含的細菌類型與種類,以便給以病人針對性治療的檢驗。 不合宜人群: 沒有 檢查前注意事項:注意正常的生活飲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保持尿道的衛生。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生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檢查過程
近年來、尿液檢查廣泛應用半自動、自動分析儀,采用于化學試帶技術,主要項目包括pH、比密、蛋白、葡萄糖、酮體、隱血、膽紅素、尿膽原、亞硝酸鹽等,較新型的儀器還可檢測白細胞、紅細胞及維生素C等指標,尿沉渣計數儀也已問世。自動分析儀能迅速準確地為臨床提供定量或半定量檢查結果。但若干指標也存在一些局限,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淡黃色至琥珀色,沒檢出引起尿道感染細菌。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淡黃至無色:見于大量飲水、尿崩癥、糖尿病。 (2)橙色至黃褐色:膽紅素尿。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服用大黃、番瀉葉等。 (3)棕褐色或濃茶色:血紅蛋白尿,體內溶血,常見于蠶豆病,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血
尿液肉眼檢查的正常值
顏色:淡黃色~深黃。 尿量: 成人1.0~1.5L/24h; 兒童(1~12歲)0.3~1.5L/24h; 老年(>60歲)0.25~2.4L/24h。 透明度:新鮮尿透明。 氣味:有酸味。 比重:晨尿1.015~1.025;隨機尿1.003~1.030。
關于頭孢唑肟的細菌學檢查介紹
細菌培養:用藥前及停藥后第一日各作一次,用藥前致病菌陽性率應達80%以上。菌種保留。 紙片法藥敏測定:各參研單位在分離出致病菌后,測定細菌對頭孢唑肟鈉、頭孢噻肟/克拉維酸、頭孢三嗪、阿齊霉素、左旋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紙片的敏感性。 MIC測定:各參研單位應將分離菌株送至臨床試驗組長單位,集中測
關于尿液檢查的基本內容介紹
尿液檢查,是醫學的一種檢測方式。包括尿常規分析、尿液中有形成分檢測( 如尿紅細胞、白細胞等)、蛋白成分定量測定、尿酶測定等。尿液檢查對臨床診斷、判斷療效和預后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尿液檢查項目不同,尿標本留取的要求和處理也不一樣。所有尿標本收集均應使用干凈容器;尿沉渣鏡檢原則上留取早晨起床后第一次
關于斑疹傷寒病毒的細菌學檢查介紹
1、斑疹傷寒病毒的常規檢查 血白細胞大多為3×109/L~4×109/L,伴中性粒細胞減少和嗜酸粒細胞消失,后者隨病情的好轉逐漸回升。極期嗜酸粒細胞>2%,絕對計數超過4×108/L者可基本除外傷寒。高熱時可有輕度蛋白尿。糞便隱血試驗陽性。 2、斑疹傷寒病毒的細菌學檢查 ①血培養是確診的論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 沒有 檢查前注意事項:注意正常的生活飲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保持尿道的衛生。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生 檢查過程 近年來、尿液檢查廣泛應用半自動、自動分析儀,采用于化學試帶技術,主要項目包括pH、比密、蛋白、葡萄糖、酮體、隱血、膽紅素、尿膽原、亞硝酸鹽等,
關于頭孢唑肟的細菌學檢查
細菌培養:用藥前及停藥后第一日各作一次,用藥前致病菌陽性率應達80%以上。菌種保留。 紙片法藥敏測定:各參研單位在分離出致病菌后,測定細菌對頭孢唑肟鈉、頭孢噻肟/克拉維酸、頭孢三嗪、阿齊霉素、左旋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紙片的敏感性。 MIC測定:各參研單位應將分離菌株送至臨床試驗組長單位,集中測
關于楓糖尿病尿液檢查的介紹
患者尿中由于排出由支鏈氨基酸代謝所產生的α-酮酸,故有楓糖臭味。Podebrad等對7例病人尿標本用相互選擇性多維氣相色層析-質譜儀檢測法(enautio-MD GC-MS)檢查,尿中有臭味的物質為4,5二甲基-3羥-2(5H)-呋喃酮[4,5 dimethyl-3-hydroxy-2(5H)-
關于間質性腎炎的尿液檢查介紹
間質性腎炎的尿液檢查一般為少量小分子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多在0.5~1.5克/24小時,極少>2.0克/24小時;尿沉渣檢查可有鏡下血尿、白細胞及管型尿,偶可見嗜酸細胞。腎小管功能異常根據累及小管的部位及程度不同而表現不同,可有腎性糖尿、腎小管酸中毒、低滲尿、范可尼綜合征等。
關于溶菌酶檢查的正常值介紹
血清:5-30mg/L(瓊脂平板法);9.6-14mg/L(比濁測定法)。腦脊液:0mg/L(瓊脂平板法)。唾液:30-70mg/L(比濁測定法)。尿液:0mg/L(瓊脂平板法);1-3mg/L(比濁測定法)。 由于方法與實驗條件不同,測定結果有所差別,故各實驗室應建立自己的正常值標準。
眼標本的細菌學檢查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眼部菌群的種類和比例正常,人體處于動態平衡健康狀態。沙眼衣原體陰性。 臨床意義 角膜病灶刮片檢查對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病灶組織濕片檢查可觀察棘阿米巴包囊,是確診、發現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重要手段。沙眼衣原體感染病人血清中可檢出特異性抗體。lgM出現較早,持續約1個月,其陽性提示近期感染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 沒有 檢查前注意事項:注意正常的生活飲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保持尿道的衛生。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生
尿液標本的細菌學檢驗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淡黃至無色:見于大量飲水、尿崩癥、糖尿病。 (2)橙色至黃褐色:膽紅素尿。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服用大黃、番瀉葉等。 (3)棕褐色或濃茶色:血紅蛋白尿,體內溶血,常見于蠶豆病,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血型不合之輸血。 (4)紅色:血尿。 (5)綠色:細菌尿(銅綠假
關于腎前性急性腎衰的尿液檢查介紹
一般腎前性氮質血癥往往會出現尿濃縮,尿比重相對較高。可出現一些透明管型,但細胞成分很少發現。尿路梗阻可能會有尿液的稀釋或等滲尿,在鏡檢時無陽性發現,如果伴有感染或結石則會出現白細胞和(或)紅細胞。急性腎小管壞死通常伴隨等滲尿,在顯微鏡下會出現小管上皮細胞同時伴有粗糙的顆粒管型(腎衰管型)和小管上
關于尿液鏡檢法的檢查過程介紹
一、尿液鏡檢法的檢查過程:尿液10 ml,用1200-1300r/min轉速,離心5分鐘,剩余沉淀為0.2 ml,混勻后吸沉淀物約20μl,滴入載玻片上,用18 mm×18 mm蓋玻片覆蓋后鏡檢。先用低倍鏡(10×10)觀察全片,高倍鏡(10×40)仔細觀察10個高倍視野(HP),報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