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腦動靜脈性血管畸形的病因分析
腦動靜脈性血管畸形是腦血管先天性、非腫瘤性發育異常。胚胎期如有某種因素影響原始腦血管網正常發育,毛細血管不健全,動靜脈直接相通形成短路,可發展成為腦動靜脈畸形。......閱讀全文
小兒腦血管畸形的病因
腦動靜脈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最常發生在兩個部位:即大腦大靜脈(又名Galen大靜脈)及大腦半球靜脈。大腦大靜脈位于胼胝體壓部的下后方,由左右大腦內靜脈匯合而成。它是一條短粗、壁薄且較脆弱的靜脈主干,走行方向由前到后,最終注入下矢狀竇,續
硬腦膜動靜脈畸形的病因有哪些
對其發生機制尚無統一認識,歸納起來可分為先天性因素與后天性因素兩類。有人認為硬膜動靜脈畸形與先天性小動靜脈回路擴張有關。Robinson認為顱內靜脈竇的滋養血管均從頸外動脈系統衍化而來,如有發育異常,易形成頸外動脈-海綿竇瘺;而在胚胎早期,橫竇與頸外動脈關系密切,故硬腦膜動靜脈畸形多發生在橫竇
關于老年肝性腦病的病因分析
肝性腦病主要見于各型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最多見)。也可由門-體靜脈分流手術引起。重癥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和藥物性肝病的急性或暴發性肝功能衰竭階段、原發性肝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嚴重膽道感染也可引起肝性腦病。肝性腦病特別是門-體分流性腦病常有明顯的誘因,如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鉀利尿、放腹水、高蛋
關于小兒肝性腦病的病因分析
在肝臟病變的基礎上,某些因素可促使患兒發生昏迷,這些因素是: 1.出血 最常見為消化道大出血,因肝硬化時側支循環的食管靜脈曲張破裂,易導致肝性腦病。 2.感染 嚴重肝病合并感染時,因病原體及毒素損害肝臟,加重肝細胞壞死和功能障礙,又因代謝增強,使機體內源性氨生成增多。 3.血pH改變和
關于子宮畸形的形成病因分析
在女性生殖器官形成、分化過程中,由于某些內源性因素(如生殖細胞染色體不分離、嵌合體、核型異常等),或外源性因素(如性激素藥物的使用等)影響,原始性腺的分化、發育、內生殖器始基的融合、管道腔化和發育可能發生改變,導致各種發育異常,而副中腎管衍生物發育不全所致異常,就會發生子宮和輸卵管發育異常,如無
關于腦內海綿狀血管瘤的病因分析
1.先天性學說 嬰兒患者和家族史支持先天性來源的假說。研究顯示家族性和(或)多發海綿狀血管瘤多見于西班牙裔,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提示所有本病的西班牙裔患者具有相同的基因突變,其突變基因位于染色體7q 長臂的q11、q22。 2.后天性學說 認為常規放療、病毒感染、外傷、手術、出血后血管性反應均
腦膠質瘤卒中誤診為腦動靜脈畸形并出血病例分析
?腦動靜脈畸形可引起顱內出血,30%~65%的腦動靜脈畸形首發癥狀是出血,高發年齡15~20歲,可表現為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室)內出血或硬腦膜下出血。本文報道1例腦膠質瘤卒中誤診為腦動靜脈畸形并出血。?1.病例資料?男性,20歲,因突發右側肢體活動障礙伴失語1d入院。入院時體格檢查:生命體征平穩,神
關于肺動靜脈畸形的簡介
肺動靜脈畸形(pulmonary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PAVM)是典型的先天性發育異常所致的疾病。約70%PAVM患者合并有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遺傳學認為染色體異常可導致該病發生。也有作者認為PAVM可有創傷、血吸蟲病和腫瘤等原因引起。基本病理改變為動脈經過
放射及放射外科治療腦動靜脈畸形的介紹
(1)適應證 手術切除困難或風險較大者,患者年齡較大或伴有其他系統疾病而難以耐受手術者,手術未成功或術后有較大殘留者,以及患者拒絕手術者 (2)放療方法 立體定向回旋加速器氦離子放射外科、立體定向回旋加速器Bragg峰質子束(光子)放射外科、立體定向回旋加速器中子束放射外科和立體定向聚焦伽馬射
咽血管畸形的病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因卵巢功能衰退,體內雌激素水平低落或缺乏,陰道上皮細胞糖原減少,陰道內pH值呈鹼性,殺滅病原菌能力降低。同時,由于陰道粘膜萎縮,上皮菲薄,血運不足,使陰道抵抗力降低,便于細菌侵入繁殖引起炎癥病變。另外,個人衛生習慣不良,營養缺乏,尤其是B族維生素缺乏,可能與發病有關。
硬腦膜動靜脈畸形的癥狀體征及病因
癥狀體征 由于硬腦膜動靜脈畸形位于腦外,除非硬腦膜動靜脈畸形回流入靜脈竇后伴入竇皮質靜脈逆流、硬腦膜動靜脈畸形直接回流入皮質靜脈或硬腦膜動靜脈畸形伴大靜脈池者,很少表現有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硬腦膜動靜脈畸形常見的癥狀和體征有: 1.顱內血管雜音這是硬腦膜動靜脈畸形最常見的臨床表現,67%~
關于遺傳性血管性水腫的病因分析
本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HAE發病是由于C1-INH、FⅫ、ANGPTI、PLG基因突變,導致相應的蛋白質水平和(或)功能異常,進而引起緩激肽水平增高,最終導致水腫的發生 [1] 。部分患者發病機制至今不明 [1] 。C1-INH缺乏型(HAE-C1-INH)是由于編碼C1-INH基因SERPI
關于多模態影像融合神經導航在腦動靜脈畸形手術的應用
無錫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2014年10月-2016年7月應用MRA、MRI等多模態影像,通過神經導航系統進行融合,輔助顯微手術切除腦動靜脈畸形(AVM)10例,取得較好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1.對象與方法?1.1基本資料?男6例,女4例;年齡14~62歲。病灶部位:枕葉5例,顳枕3例,額葉2例。首發
關于血管性皮膚病的病因分析
血管性皮膚病(vascular dermatosis)是指原發于皮膚血管管壁的一類炎癥性疾病,其共同組織病理表現為血管內皮細胞腫脹,血管壁纖維蛋白樣變性及管周炎癥細胞浸潤或肉芽腫形成。 皮膚血管炎的病因可歸納為: ①特發性:占45%~55%,大多原因不明; ②感染性:占15%~20%,可由
關于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病因分析
引起腎動脈狹窄的常見原因主要有3種: ①動脈粥樣硬化約占90%,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影像學檢查的普及,這一比例還在不斷增加。常見于老年男性,病變多位于腎動脈起始部,在動脈內膜形成大小、長短不一的粥樣斑塊,偏心性多見,是全身性血管病變的局部表現。 ②纖維肌發育不良,除損害腎動脈外,髂動脈、腸系
關于系統性血管炎的病因分析
血管炎是血管壁及血管周圍有炎細胞浸潤,并伴有血管損傷,包括纖維素沉積、膠原纖維變性、內皮細胞及肌細胞壞死。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壁的為原發性血管炎,在血管炎癥基礎上產生一定的臨床癥狀和體征者為血管炎疾病;由鄰近組織炎癥病變波及血管壁致病的為繼發性血管炎。 少數病因較明確,如血清病,藥物變態反應
關于牙頜面畸形的病因分析
牙頜面畸形是在個體顱頜面生長發育過程中,受先天性因素或后天性(獲得性)因素,或由二者聯合影響所致的一類生長發育畸形。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約40%以上的人群存在錯頜畸形(malocclusion),其中約有5%是由于頜骨發育異常引起的骨性錯頜畸形(skeletal malocclusion),即牙頜
淺析復合手術在復雜腦動靜脈畸形治療的應用
?腦動靜脈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s,AVM)是腦血管畸形最常見類型,通過畸形血管團進行分流。治療手段包括顯微外科手術、血管內介入栓塞與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近年來,隨著復合手術室興起,復合手術成為治療復雜AVM的一種新思路。本研究對6例通過復合手術治療的復雜AVM臨床
關于肺動靜脈畸形的病理介紹
PAVMs好發于兩肺的下葉,多為單側病變,僅8-10%為雙側病變。大約50-75%為單發,30%為多發性。單發病變最多見于左肺的下葉,其次為右肺下葉,左肺上葉、右肺中葉、右肺上葉,多發病變多見于雙下肺,雙側同時受累的約占8-20%,瘺口多接受胸膜,在肺實質者少見。 在病理上可分兩型,即囊型和彌
關于動靜脈畸形的治療方式介紹
主要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時應先結扎切斷與腫瘤交通的動脈,而后在切除病變。有時應病變廣泛,手術時需作一側或雙側頸外動脈結扎,以減少出血。由于介入放射學的發展可以應用經導管動脈栓塞技術,以控制和減少術中出血。其止血效果遠較頸外動脈結扎為好;因為除動脈主干外,動脈的各級分支,直至終末支均可得到栓塞,沒有
關于遺傳性血管神經性水腫的病因分析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C1INHmRNA轉錄被抑制(Ⅰ型),至血清C1INH濃度下降;另一些病人C1INH關鍵反應區的精氨酸發生突變,血漿中存在正常或增高水平的C1INH但無功能(Ⅱ型)。少數先證者為自發突變 發病機制: C1INH濃度降低和C1INH功能缺陷使C1激活導致無控制的C1s、C4和C
關于血源性腦膿腫的病因病理分析
(一)致病菌隨感染來源而異,常見的有: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和綠膿桿菌等,也可為混合性感染。耳源性膿腫多屬以鏈球菌或變形桿菌為主的混合感染;鼻源性腦膿腫以鏈球菌和肺炎球菌為多見;血源性腦膿腫取決于其原發病灶的致病菌,胸部感染多屬混合性感染;創傷性腦膿腫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關于血管損傷的病因分析
任何外來直接或間接暴力侵襲血管,均可能發生開放性或閉合性血管損傷。血管損傷的病因復雜,因而分類也不一致。按作用力情況而言,可分為直接損傷和間接損傷;按致傷因素可分為銳性損傷和鈍性損傷;按損傷血管的連續性可分為完全斷裂、部分斷裂和血管挫傷;按血管損傷的程度可分為輕、中、重型損傷。
關于血管痣的病因分析
血管痣的病因及常見疾病: 1、血管痣由胚胎期血管網增生所形成。 2、血管痣分兩種,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血管畸形為血管發育不良,可終生不消退。血管瘤,則由血管內皮細胞的增生所致,臨床上以草莓狀血管瘤和海綿狀血管瘤較為多見。
血管性頭痛的病因分析
1.原發性血管性頭痛 又稱偏頭痛,是一種以頭部血管舒縮功能障礙為主引起的功能性頭痛。根據頭痛的不同表現,又可將其分為典型偏頭痛、普通型偏頭痛、叢集性偏頭痛、偏癱型偏頭痛和眼肌麻痹型偏頭痛等5種主要類型。 2.繼發性血管性頭痛 指腦血管疾病所致的頭痛,包括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蛛網膜下腔出血、
血管運動性鼻炎的病因分析
1.心理和情緒因素 長期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情緒波動是致病的根本原因。如果長期處在一個高緊迫感、壓抑感、失落感的環境下生息,致使發病率急劇增加。 2.外界刺激因素 氣候變化,如溫度、濕度的突然改變可引起發作。有時誤以為患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大氣污染,如煙霧、粉塵、酒精及其他化學物品也可誘發本
血管性水腫的病因分析
血管性水腫,又稱血管神經性水腫、巨大性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的病變累及皮膚深層(包括皮下組織),多發生在皮膚組織疏松處,發生局限性水腫。 血管性水腫的病因和蕁麻疹相似,常見原因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吸入物;感染;藥物;物理因素如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等;昆蟲叮咬;精神因素和內分泌改變;遺傳因素等。遺
小腦動靜脈畸形臨床病例分析1
?在臨床上,小腦動靜脈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AVM)發病率低,僅占整體腦AVM7%~15%,常以破裂出血為首發癥狀,出血后致殘致死率高。小腦AVM出血形態不典型,臨床診治有一定難度,分析小腦AVM血供來源和其破裂出血特征有助于提高診治。顯微切除術前行栓塞AVM可減
口腔頜面部動靜脈畸形診療分析
動靜脈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s,AVMs),曾稱蔓狀血管瘤,是由于胚胎時期脈管系統發育異常,導致動、靜脈直接吻合形成的血管團塊,內含不成熟的動脈和靜脈,缺乏毛細血管。動靜脈畸形相對少見,在脈管性疾病中僅占1.5%左右。口腔頜面部是好發的部位,占所有動靜脈畸形的50
小腦動靜脈畸形臨床病例分析2
1.4治療結果?12例患者均顯微手術全切畸形血管團,1例患者術后病情危重死亡,未行腦血管復查,其余11例患者術后復查頭顱DSA或CTA檢查,未發現AVM殘留。7例患者術后恢復順利,未遺留神經功能障礙,出院時格拉斯哥預后分級(Glasgow?outcome?scale,GOS)評分5分。?1例患者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