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腦卒中后遺癥的預后介紹
1.出血性腦卒中 (1)年齡年齡越大,預后越差60歲以下的病死率較低,約占30%左右,70歲以上的病死率可高達70%以上。 (2)高血壓病史越長,血壓越高,預后越差。血壓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為30.07%。 (3)昏迷昏迷越深,時間越長,預后越差。深昏迷者94%死亡。病后無意識障礙,或意識障礙逐漸好轉者,預后較好。嗜睡時間越長,預后越差。 (4)病情病情進展越快,高顱壓癥狀出現越早,表現越重,預后越差。 (5)出血量出血量較大者,預后較差。有血腫形成,中線結構移位明顯者,預后較差。腰穿腦脊液無色透明者,預后較好。 (6)伴有癲癇發作者預后較差。因可加重腦水腫或腦出血。 (7)伴有內臟功能紊亂者預后較差。常見者為消化道出血,死亡率達80%。 (8)合并有代謝障礙者如酸中毒、電解質紊亂者,預后較差。 (9)反復發作者預后較差。 (10)治療效果脫水、降壓等治療效果越差,預后越差。 2.缺血......閱讀全文
關于腦卒中后遺癥的預后介紹
1.出血性腦卒中 (1)年齡年齡越大,預后越差60歲以下的病死率較低,約占30%左右,70歲以上的病死率可高達70%以上。 (2)高血壓病史越長,血壓越高,預后越差。血壓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為30.07%。 (3)昏迷昏迷越深,時間越長,預后越差。深昏迷者94%死亡。病后
關于腦卒中后遺癥的檢查介紹
1.出血性腦卒中 檢查主要包括影像學檢查和康復評定: (1)影像學檢查 1)腦血管造影曾是腦出血的重要診斷方法。腦血管造影主要表現為腫塊性占位。 2)CT檢查腦出血的顯影取決于血液中血紅蛋白,其對X線的吸收系數明顯大于腦組織,故呈高密度影。 3)頭顱磁共振掃描(MRI)在MIR上腦出血
關于腦卒中后遺癥的簡介
腦卒中后遺癥是指急性腦血管病發病后,遺留的以半身不遂、麻木不仁、口眼歪斜、言語不利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癥。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中醫學的疾病名稱,出血性腦卒中早期死亡率很高,約有半數病人于發病數日內死亡,幸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咽障礙等后遺癥。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臨床上以偏癱為
關于腦卒中后遺癥的病因分析
1.出血性腦卒中 (1)季節冬秋季比夏季好發,這是因為冬天天氣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而夏季天氣轉熱、血管擴張、血壓下降的緣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會促發腦出血。 (2)情緒情緒激動會使血壓突然升高,引起腦出血。 (3)過度疲勞和用力過猛可引起血壓升高,成為腦出血后遺癥的誘因。 (4
關于腦出血后遺癥的預后介紹
1.年齡越大,預后越差,60歲以下的病死率較低,約占30%左右,70歲以上的病死率可高達70%以上。 2.高血壓病史越長,血壓越高,預后越差。血壓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者,死亡率為30.07%。 3.昏迷越深,時間越長,預后越差。深昏迷者94%死亡。病后無意識障礙,或意識障礙逐
治療腦卒中后遺癥的簡介
恢復期康復治療對于腦卒中后遺癥患者非常重要。 1.康復功能鍛煉 (1)面癱的功能鍛煉。 (2)語言吞咽功能訓練。 (3)認知功能的訓練。 (4)肢體功能鍛煉:①轉移訓練;②關節被動活動;③誘發病人的主動運動;④手功能訓練;⑤平衡協調能力的訓練;⑥步行功能訓練等。 2.理療 主要包括
簡述腦卒中后遺癥的臨床表現
1.出血性腦卒中 (1)肢體功能障礙主要表現偏癱側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 (2)認知和精神較大范圍或多次復發的腦出血,可留有精神和認知障礙:如人格改變、消極悲觀、郁抑寡歡、精神萎靡、易激動等。 (3)言語功能障礙。 (4)吞咽功能障礙。 (5)其他癥狀頭疼、眩暈、惡心、失眠、多夢、注意力不
影響腦卒中預后的因素分析
? 腦卒中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是人類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居所有疾病致殘率首位。腦卒中幸存者往往遺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研究發現,對腦卒中急性期相關因素進行科學、合理的干預可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本文對影響腦卒中預后的相關因素進行綜述如下
關于腦卒中的基本信息介紹
“腦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
關于腦卒中的簡介
卒中(俗稱“中風”)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的“四高”特點,發病急、病情進展迅速、后果嚴重,全世界每4個人中就有1個人會發生卒中,每6秒鐘就有1個人死于卒中,每6秒鐘就有1個人因卒中而殘疾,病患家庭將因此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和身心痛苦。發生卒中后,每分鐘大約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
關于腦炎后遺癥的基本介紹
腦炎是腦實質炎性病變的總稱,由不同病因(如病毒、細菌、真菌等)引起的一種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腦炎后遺癥是指腦炎在經過急性期的積極治療后,一些患者仍留有不同程度的肢體運動障礙、智力障礙、失語、眼球麻痹、吞咽困難等后遺癥,采用多種及時有效的康復手段可以改善后遺癥。
關于ABO溶血的后遺癥介紹
ABO溶血癥只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是完全可以治痊愈的,不會有后遺癥。如果已經有核黃疸,治愈后仍然有后遺癥。嚴重的ABO溶血病最重的并發癥是膽紅素腦病,就是普通人說的黃疸上腦了。膽紅素腦病的后遺癥是手徐動、牙齒發育不良、眼運動障礙、聽覺障礙、智力落后、腦癱。當然這說的是最嚴重的后遺癥。普通的AB
圍生期腦卒中的識別處理和預后
圍生期指的是孕20周至出生后28天的一系列腦血管疾病。在出生后發生腦卒中,最常見的疾病有新生兒動脈缺血性卒中、新生兒顱內靜脈竇血栓、新生兒出血性卒中、室周靜脈梗死等等。首先學習一下各類卒中的識別和處理。一、新生兒動脈缺血性卒中,多見于足月兒,當然,早產兒也有發生。其常見的臨床表現主要是以癇性發作占8
關于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介紹
1.頭顱CT及MRI掃描 發病初期頭顱CT掃描的重要性在于排除腦出血,但在腦梗死的早期CT無異常發現,起病24~28小時后梗死區呈明顯低密度改變,無占位效應。而MRI在發病后4小時即可診斷。 2.腦血管檢查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CT或MR血管成像可顯示腦內大動脈的病變部位和性質。顯示腦
關于缺血性腦卒中的基本介紹
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由于腦的供血動脈(頸動脈和椎動脈)狹窄或閉塞、腦供血不足導致的腦組織壞死的總稱。有四種類型的腦缺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可逆性神經功能障礙(RIND);進展性卒中(SIE);完全性卒中(CS)。TIA無腦梗死存在,而RIND、SIE和CS有不同程度的腦梗死存在。
關于腦卒中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介紹
1.診斷技術 包括神經學檢查,電腦斷層掃描(多數情況下沒有對比增強)或核磁共振,多普勒超聲和造影,主要靠臨床癥狀,輔以成像技術。成像技術也可幫助確定卒中的亞型和原因。此外血液測試也可以幫助診斷。 2.癥狀判別 腦卒中的典型癥狀僅為頭痛、嘔吐,很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可以通過“FAST”判斷法
關于ATIN的預后介紹
大多數急性過敏性間質性腎炎若能及時診斷、迅速停藥則病變是可逆的。一般預后良好,盡管超過35%的病例腎功能衰竭嚴重且持續時間長,需要透析治療,但病死率低;部分病人遺留腎功能不全,最終進展為終末期腎衰竭。藥物所致急性間質性腎炎,當停用致病藥物后,急性間質性腎炎的臨床綜合征可自行緩解,而腎功能的完全恢
關于腦外傷后遺癥的癥狀介紹
1.腦振蕩綜合征: 腦振蕩后出現短暫意識喪失,一般30分鐘內恢復。醒后病人對受傷當時情景和傷前片刻情況不能回憶。病人可有頭痛,嘔吐,眩暈,易激惹,情緒不穩,缺乏自信,注意渙散,植物神經癥狀如皮膚蒼白,冷汗,血壓下降,脈搏緩慢,呼吸淺慢等。 2.腦外傷所致昏迷:腦外傷后會發生久暫不一的昏迷,昏迷
關于腦外傷后遺癥的基本介紹
腦外傷后遺癥又叫腦外傷后綜合征(post-traumatic brain syndrome),是指腦外傷病人在恢復期以后,長期存在的一組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或精神性癥狀。 [1] 腦外傷后遺癥包括大小便失禁、步態不穩、反應遲鈍、頭痛、神經過敏、注意力集中障礙、記憶力減退、頭暈、失眠、疲勞等癥狀。而
關于腦外傷后遺癥的內容介紹
腦外傷后遺癥(post-traumatic brain sequel) 本癥癥狀復雜,以頭痛常見,頭痛可位于全頭部,呈脹痛或搏動性痛,有時表現緊箍樣痛。外界環境刺激如噪音時可引起或加劇頭痛,用腦后頭痛往往加重。多數患者尚有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欠穩定等。
關于腦出血后遺癥的基本介紹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約占全部腦卒中的20%~30%,發生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有關,即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煙等密切相關。腦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病,早期死亡率很高,約有半數病人于發病數日內死亡,幸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
關于腦溢血后遺癥的基本介紹
腦溢血后遺癥,病癥名稱,又稱腦出血后遺癥,是指腦溢血后所留的后遺癥,具體表現為偏癱,全身癱瘓,四肢功能障礙,口眼歪斜等等癥狀。 腦溢血發生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硬化有關。血管的病變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煙等密切相關。通常所說的腦溢血是指自發性原發性腦溢血。腦溢血的患者往往
關于腦血管堵塞的后遺癥介紹
急性腦血管病發病后,由于損傷了有關中樞神經,可引起半身不遂、失語,甚至昏迷等一系列癥狀。經過治療,一些患者的癥狀雖然可以逐步好轉,但約有2/3的患者卻遺留有肢體麻木,感覺異常,關節攣縮畸形、肌肉萎縮及智力降低等癥狀,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有效地進行康復治療。
關于腦溢血后遺癥的病理介紹
一般腦溢血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腦組織破壞和腦功能障礙,雖經治療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此與以下因素有關: (l)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臨床癥狀的嚴重程度。半球內出血量在25毫升以上者常留有后遺癥,出血量越多,后遺癥也就越重是不難理解的。 (2)出血的部位:不同部位的出血,腦功能受損的程
關于腦卒中的病因分析
1.血管性危險因素 腦卒中發生的最常見原因是腦部供血血管內壁上有小栓子,脫落后導致動脈-動脈栓塞,即缺血性卒中。也可能由于腦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為出血性卒中。冠心病伴有房顫患者的心臟瓣膜容易發生附壁血栓,栓子脫落后可以堵塞腦血管,也可導致缺血性卒中。其他因素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中,高
關于腦卒中的一般檢查方式介紹
1.一般檢查 通過測量人體身高、體重及血壓,科學判斷體重是否標準、血壓是否正常。 2.內科檢查 通過視、觸、叩、聽,檢查心、肺、肝、脾等重要臟器的基本狀況,發現常見疾病的相關征兆,或初步排除常見疾病。 3.腦血管造影 顯示不同部位腦動脈狹窄、閉塞或扭曲。頸動脈起始段狹窄時,造影攝片時應
關于腦外傷后遺癥的疾病特點介紹
根據損傷特點,可將顱腦損傷分為局部損傷和彌漫性損傷。二者在致傷因素、損傷機制和病理表現等方面具有明顯差別。另外,根據腦損傷發生的時間可以將顱腦損傷分為原發性腦損傷和繼發性腦損傷,二者具有不同的病理表現。 顱腦損傷始于致傷外力作用于頭部所導致的顱骨、腦膜、腦血管和腦組織的機械形變(mechani
關于腦出血后遺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檢查主要包括影像學檢查和康復評定: 1.影像學檢查 (1)腦血管造影曾是腦出血的重要診斷方法。腦血管造影主要表現為腫塊性占位。 (2)CT腦出血的顯影取決于血液中血紅蛋白,其對X線的吸收系數明顯大于腦組織,故呈高密度影。 (3)MRI在MIR上腦出血可分四層:位于中央的核心層,缺氧最重;
關于腦溢血后遺癥的日常護理介紹
腦溢血后遺癥的患者的日常護理需注意的護理方法如下: (一) 1、維持患者的心理平衡。首先應在家庭里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氣氛,解除患者各種顧慮和精神負擔,避免情感刺激。 2、創造良好的居室環境,使患者心情舒暢,有助于穩定患者的情緒,促進心理健康。 3、保證營養和入量適當:因腦溢血后遺癥的患
關于腦溢血后遺癥的相關癥狀介紹
首先是精神和智力會出現障礙,其次是失語,不能夠正常說話和交流。高血壓腦溢血后遺癥失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運動性失語和感覺性失語以及命名性失語: 一、運動性失語。運動性失語表現為病人能聽懂別人的話語,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意思。 二、感覺性失語。感覺性失語是表現為無法用語言表達障礙,經常會表現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