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抗感染治療
(1)抗菌藥物治療 原則: ①根據病原菌選用敏感藥物:在使用抗菌藥物前應采集合適的呼吸道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以便指導治療;在未獲培養結果前,可根據經驗選擇敏感的藥物; ②選用的藥物在肺組織中應有較高的濃度; ③早期用藥; ④聯合用藥; ⑤足量、足療程。重者患兒宜靜脈聯合用藥。 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抗菌藥物治療應限于細菌性肺炎、支原體肺炎和衣原體肺炎、真菌性肺炎等,單純病毒性肺炎無使用抗菌藥物指征,但必須注意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混合感染的可能性。3個月以下兒童有沙眼衣原體肺炎可能,而5歲以上者支原體肺炎、肺炎衣原體肺炎比率較高,故均可首選大環內酯類,尤其是新一代大環內酯類,其抗菌譜廣,可以覆蓋大部分兒童CAP病原菌。對4月齡~5歲進行CAP抗菌藥物治療,尤其重癥患兒時,應考慮病原菌是對大環內酯類耐藥肺炎鏈球菌,可首選大劑量阿莫西林或頭孢菌素。 真菌感染應停止使用抗生素及激素,選用制霉菌素......閱讀全文
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抗感染治療
(1)抗菌藥物治療 原則: ①根據病原菌選用敏感藥物:在使用抗菌藥物前應采集合適的呼吸道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以便指導治療;在未獲培養結果前,可根據經驗選擇敏感的藥物; ②選用的藥物在肺組織中應有較高的濃度; ③早期用藥; ④聯合用藥; ⑤足量、足療程。重者患兒宜靜脈聯合用
小兒支氣管肺炎常規治療方式
【一般資料】女性,2歲2個月,幼兒【主訴】發熱5天、咳嗽4天【現病史】患兒于5天前受涼后起病出現反復發熱,體溫不詳,無畏寒、抽搐,次日出現咳嗽,呈陣發性,無痰,氣促不伴喘息,輕微流涕、打噴嚏,無嘔吐及腹瀉,精神食納佳,大小便正常,我院門診治療(6.30頭孢西丁、7.1頭孢替唑)后仍反復發熱,咳嗽明顯
對癥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介紹
(1)氣道管理 及時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通氣功能。氣道的濕化非常重要,有利于痰液的排出,霧化吸入有助于解除支氣管痙攣和水腫。分泌物堆積于下呼吸道,經濕化和霧化仍不能排除,使呼吸衰竭加重時,應行氣管插管以利于清除痰液。嚴重病例宜短期使用機械通氣(人工呼吸機)。接受機械
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重癥肺炎介紹
重癥肺炎除呼吸系統嚴重受累外,還可累及循環、神經和消化等系統,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1)呼吸衰竭 由于嚴重的缺氧及毒血癥,月齡2月~5歲兒童出現胸壁吸氣性凹陷或鼻翼扇動或呻吟之一表現者,提示有低氧血癥,為重度肺炎,需及時進行血氣分析。肺炎患兒出現煩躁不安提示很可能缺氧,而缺氧者可以無發紺。
如何診斷小兒支氣管肺炎?
根據典型臨床癥狀,結合X線胸片所見,診斷多不困難。根據急性起病,發熱,咳嗽,氣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細濕啰音,胸部影像學有肺炎的改變均可診斷為支氣管肺炎。
分析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病因
1.好發因素 嬰幼兒時期容易發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統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氣管、支氣管管腔狹窄,黏液分泌少,纖毛運動差,肺彈力組織發育差,血管豐富易于充血,間質發育旺盛,肺泡數少,肺含氣量少,易為黏液所阻塞等。此年齡階段的嬰幼兒由于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尚未充分發展,容易發生傳染病、營養不良、佝僂病等
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糖皮質激素治療介紹
糖皮質激素可減少炎癥、滲出,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微循環,降低顱內壓。使用指征為: ①嚴重憋喘或呼吸衰竭; ②全身中毒癥狀明顯; ③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 ④出現腦水腫。上述情況可短期應用激素,可用琥珀酸氫化可的松或用地塞米松加入瓶中靜脈點滴,療程3~5天。
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基本介紹
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兒童尤其是嬰幼兒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是兒童住院的最常見原因,2歲以內兒童多發。支氣管肺炎又稱小葉性肺炎,肺炎多發生于冬春寒冷季節及氣候驟變時,但夏季并不例外,甚至有些華南地區反而在夏天發病較多。支氣管肺炎最常由細菌、病毒或霉菌及肺炎支原體等病原引起,
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外周血檢查
1.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和分類計數 對判斷細菌或病毒有一定價值。細菌性肺炎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現象,胞漿可有中毒顆粒。病毒性肺炎的白細胞計數大多正常或偏低,亦有少數升高者,時有淋巴細胞增高或出現變異型淋巴細胞。支原體感染者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大多正常或偏高,分類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介紹
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室溫維持在20℃左右,濕度以60%為宜。給予足量的維生素和蛋白質,經常飲水及少量多次進食。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經常變換體位,減少肺淤血,以利炎癥吸收及痰液的排出。為避免交叉感染,輕癥肺炎可在家中或門診治療,住院患兒應盡可能將急性期與恢復期的患兒分開,細菌性
簡述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氧氣療法
有缺氧表現,如煩躁、口周發紺時需吸氧,多用鼻前庭導管給氧,經濕化的氧氣的流量為0.5~1升/分,氧濃度不超過40%。新生兒或嬰幼兒可用面罩、氧帳、鼻塞給氧,面罩給氧流量為2~4升/分,氧濃度為50%~60%。對氧療患兒應至少每4小時監測1次體溫、脈搏、呼吸次數和脈搏血氧飽和度。
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一般肺炎介紹
一般肺炎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氣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細濕啰音,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 (1)全身癥狀 起病急驟或遲緩,驟發的有發熱、嘔吐、煩躁及喘憋等癥狀。發病前可先有數天輕度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熱型不定,多為不規則發熱,亦可為弛張熱或稽留熱。早期體溫多在38℃~39℃,亦可高達40℃左右
關于變形桿菌性肺炎的抗感染治療
抗菌藥物的應用是治療變形桿菌性肺炎的關鍵。但由于許多菌株如普通變形桿菌、奇異變形桿菌等具有天然耐藥性,因此在經驗治療的基礎上一定要參考體外藥物敏感試驗結果。經驗治療藥物一般推薦如下: (1)三代頭孢菌素:在體外細菌學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出來前,對革蘭陰性桿菌性肺炎尤其是院內獲得性目前主張選用針對
治療支氣管肺炎的相關介紹
1.一般治療 (1)護理環境要安靜、整潔。要保證休息,避免過多治療措施。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使空氣比較清新,并須保持一定溫度、濕度。 (2)飲食應維持足夠的入量,給以流食如人乳、牛乳、米湯、菜水、果汁等,并可補充維生素C、A、D、復合維生素B等。對病程較長者,要注意加強營養,防止發生營養不良
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細菌學檢查
(1)細菌培養和涂片 采取氣管吸取物、肺泡灌洗液、胸水、膿液和血標本作細菌培養和鑒定,同時進行藥物敏感試驗對明確細菌性致病菌和治療有指導性意義。亦可作涂片染色鏡檢,進行初篩試驗。 (2)其他檢查 如血清學檢測肺炎鏈球菌莢膜多糖抗體水平,進行細菌抗原檢測如肺炎鏈球菌莢膜多糖抗原、溶血素抗原、HI
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X線檢查
支氣管肺炎的病因不同,因此在X線上所表現的變化既有共同點,又各有其特點。早期見肺紋理增粗,以后出現小斑片狀陰影,以雙肺下野、中內帶及心膈區居多,并可伴有肺不張或肺氣腫,斑片狀陰影亦可融合成大片,甚至波及整個節段。 1.病灶的形態 支氣管肺炎主要是肺泡內有炎性滲出,多沿支氣管蔓延而侵犯小葉、肺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抗感染治療
早期正確的抗生素治療能夠使VAP患者的病死率顯著。由于VAP的診斷非常困難,因此,在臨床高度懷疑VAP時,應立即開始正確的經驗性抗生素治療。近年來隨著病原菌的變遷和多重耐藥菌株的出現,對 VAP抗生素的選擇上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和趨向。最初經驗性治療的抗生素其抗菌譜應選擇足以確保覆蓋所有可能致病菌
治療嬰兒支氣管肺炎的相關介紹
1. 一般治療 (1)室內空氣要流通,溫度18℃~20℃,濕度60%。 (2)給予營養豐富的飲食,少量多餐,重癥不能進食者,給予靜脈營養。 (3)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經常變換體位,以利痰液排出。 2.病因治療 按不同病原體選擇藥物治療。 (1)抗生素治療 :細菌性
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病毒學檢查
(1)病毒分離 感染肺組織、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鼻咽部分泌物進行病毒分離是病毒病原學診斷的可靠方法。 (2)血清學試驗 于急性期和恢復期(14天后)采取雙份血清測定特異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水平,若抗體升高≥4倍為陽性。但由于費時太長,往往只能作為回顧性診斷和其他方法的對照,限制了其臨床實
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其他病原學檢查
(1)肺炎支原體 ①冷凝集試驗≥1:32有很大參考價值,該試驗為非特異性,可作為過篩試驗;但傳統的冷凝集素試驗對肺炎支原體(MP)感染的診斷有一定的價值,但其敏感性與特異性均不足,②特異性診斷:包括MP分離培養或特異性IgM和IgG抗體測定。補體結合抗體檢測是診斷MP的常用方法;基因探針及聚合酶
如何治療小兒肺炎?
應采取綜合療法,以改善通氣功能,有效控制炎癥,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1、一般治療 保持病房空氣流通,室溫維持于20℃,濕度60%左右,供給易于消化食物,經常翻身、拍背。 2、給予抗生素 根據以下原則選用抗生素:①臨床與實驗室的資料針對可能的病原。②選用病原敏感的抗生素。③疾病的嚴重程度。
治療小兒肺炎鏈球菌肺炎的介紹
1.一般治療 參見支氣管肺炎治療。 2.抗生素治療 青霉素敏感者首選青霉素或阿莫西林;青霉素中介者,首選大劑量青霉素G或阿莫西林;青霉素耐藥或存在危險因素者首選頭孢曲松、頭孢噻肟、萬古霉素。青霉素過敏的患兒可靜脈注射紅霉素,好轉后可改為口服。治療應持續1~2周,或完全退熱后3~5天。如青霉
治療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介紹
氣管、支氣管異物是危及生命的急癥。必須及時確診,并盡早取出異物。在醫院內可通過支氣管鏡等將異物取出。 對于像筆帽、骨片、鐵釘等特殊類型的氣管支氣管異物,應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并應選擇盡量大號的氣管鏡,這樣可以較好地保護異物順利出聲門。 對于像圖釘、大塊橡皮等異物從聲門取出時,容易被聲帶刮脫引起
治療喘息性支氣管肺炎的相關介紹
1.一般治療 注意休息。嬰兒應經常拍背、改變體位,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重者應參考毛細支氣管炎及支氣管哮喘的治療。 2.抗感染治療 細菌性感染經驗性用藥,一般選用青霉素或頭孢類抗生素,口服或靜脈滴注。考慮支原體感染首選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單純病毒感染可不用抗生素。根據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結果調整
關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抗感染治療介紹
早期正確的抗生素治療能夠使VAP患者的病死率顯著。由于VAP的診斷非常困難,因此,在臨床高度懷疑VAP時,應立即開始正確的經驗性抗生素治療。近年來隨著病原菌的變遷和多重耐藥菌株的出現,對 VAP抗生素的選擇上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和趨向。最初經驗性治療的抗生素其抗菌譜應選擇足以確保覆蓋所有可能致病菌
一例重癥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療病例分析
1.臨床資料患者郭某,52歲,男性。主因間斷咳嗽、咳痰7d,腹脹、腹痛3d,加重伴發熱、呼吸困難2d入院。該患既往健康,無基礎疾病。入院時查體:脈搏:154次/分,呼吸:33次/分,血壓125/78mmHg(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維持下)。呼吸急促,呼吸淺快。全身皮膚粘膜輕度黃染。鞏膜輕度黃染,口唇發紺
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相關介紹
1.對癥治療 退熱、氧療、霧化、補液、鎮靜。 2.抗生素治療 首選大環內酯類,療程一般不少于2~3周,停藥過早易于復發。 (1)阿奇霉素溶于5%葡萄糖液中靜滴。 (2)紅霉素溶于5%葡萄糖液中靜滴。 3.肺外并發癥的治療 對癥支持治療。
治療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疾病的介紹
氣管、支氣管異物是危及生命的急癥。必須及時確診,并盡早取出異物。在醫院內可通過支氣管鏡等將異物取出。 對于像筆帽、骨片、鐵釘等特殊類型的氣管支氣管異物,應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并應選擇盡量大號的氣管鏡,這樣可以較好地保護異物順利出聲門。 對于像圖釘、大塊橡皮等異物從聲門取出時,容易被聲帶刮脫引起
小兒支氣管哮喘的治療原則介紹
哮喘控制治療應越早越好。要堅持長期、持續、規范、個體化治療原則。治療包括: ①急性發作期:快速緩解癥狀,如平喘、抗炎治療; ②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防止癥狀加重和預防復發,如避免觸發因素、抗炎、降低氣道高反應性、防止氣道重塑,并做好自我管理。 注重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相結合,不可忽視非藥
治療細菌性支氣管肺炎的相關介紹
治療目的是改善通氣、控制炎癥,同時輔以對癥治療及防治并發癥。 1.一般治療 (1)室內空氣要流通,溫度18°C~20°C,濕度60%。 (2)給予營養豐富的飲食。 (3)經常變換體位。 (4)注意隔離。 (5)注意水和電解質的補充。 2.抗生素治療 根據不同病原選擇有效抗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