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治療小兒維生素B2缺乏病的簡介
1.一般治療 去除病因,給予富有核黃素的新鮮食物,如動物的肝、腎、心和乳,其他有糙米、菠菜、黃豆和蛋等。 2.全身治療 給予維生素B2 (核黃素)口服5mg,3次/d,也可用干酵母和復合維生素B片,或肌注維生素B2每天5~10mg。 3.局部治療 口角炎可涂1%硝酸銀液,2次/d,或涂以錫類散、珠黃散等,陰囊皮炎可按一般皮炎濕疹處理原則處理。......閱讀全文
用藥治療小兒維生素B2缺乏病的簡介
1.一般治療 去除病因,給予富有核黃素的新鮮食物,如動物的肝、腎、心和乳,其他有糙米、菠菜、黃豆和蛋等。 2.全身治療 給予維生素B2 (核黃素)口服5mg,3次/d,也可用干酵母和復合維生素B片,或肌注維生素B2每天5~10mg。 3.局部治療 口角炎可涂1%硝酸銀液,2次/d,或
小兒維生素B2缺乏病的簡介
由于膳食中核黃素供給不足,或由于某種繼發性原因,如需要量增高、吸收、利用障礙引起核黃素缺乏,出現舌、唇、口、外生殖器等皮膚黏膜病變,稱為核黃素缺乏病。核黃素,即維生素B2,因色黃,且分子中含核糖醇,故命名。 核黃素水溶性,存在于食物中,大多與蛋白質結合存在,被排出的量隨體內的需要,以及可能隨蛋白
用藥治療小兒維生素C缺乏病的簡介
1.口服維生素C 對輕癥患兒給予維生素C,3次/d,每次100~150mg口服。 2.靜脈或肌內注射維生素C 對重癥患者及有嘔吐、腹瀉或內臟出血癥狀者,應改為靜脈或肌內注射,1次注完一天量。 3.選擇維生素C豐富食物 多食新鮮水果、蔬菜,供給鮮桔擠出之汁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 4.補充
用藥治療小兒晚發性維生素K缺乏病的簡介
輕癥維生素K缺乏癥病例補充維生素K及輸血為主;維生素K缺乏合并顱內出血急性期以止血、輸血、營養支援療法、對癥處理治療為主;恢復期及后遺癥期以營養腦細胞,加強功能鍛煉為主。 1.立即補充維生素K 有出血現象時,應立即靜脈注射維生素K 2mg,可迅速改善出血癥狀。嚴重者或有失血性貧血者可輸新鮮全血
用藥治療小兒維生素A缺乏病的介紹
1.去除病因 如患兒因為疾病而影響了維生素A吸收和利用,引起維生素A缺乏,應首先去除病因,及時治療疾病,同時補充維生素A。 2.補充維生素A (1)飲食:對維生素A缺乏癥患者可給予含維生素A豐富的飲食,同時給予高蛋白飲食。胡蘿卜、黃綠蔬菜、蛋類、黃色水果、菠菜、豌豆苗、紅心甜薯、青椒、魚肝油
用藥治療小兒煙酸缺乏病的簡介
1.補充煙酸 口服煙酸50~300mg/d,分2~3次。服后半小時左右可出現皮膚發熱,發紅和燒灼感等血管擴張的表現,稍減量或多次分服,可減少此種反應。或改用煙酰胺75~100mg/d,分3次口服,必要時可肌注或靜脈點滴,1~5mg/(kg·d),見效更快。煙酸在肝內經過甲基化,如用大量、過久,則
小兒維生素A缺乏病的簡介
維生素A缺乏癥(vitamin A deficiency)是因體內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以眼和皮膚病變為主的全身性疾病,患者以嬰幼兒為主,常和營養不良并存,伴隨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等。 維生素A在體內具有多種重要功能。它對視網膜的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上皮組織的生長和分化顯然是必需的,同時也為骨生
小兒維生素B2缺乏病的病理病因分析
維生素B2在體內存貯很少,當攝入不足或需要量增加時,則可發生維生素B2不足。 1.攝入不足 核黃素缺乏多見于長期以大量淀粉類膳食為主食,而又少食動物性蛋白質及新鮮蔬菜者。 2.吸收障礙 營養不良,慢性胃腸疾患、膽道狹窄、肝炎等均可影響核黃素吸收。 3.需要量增加 如灼傷、創傷、結核病或長期
關于小兒維生素B2缺乏病的診斷介紹
1.煙酸缺乏癥 注意與煙酸缺乏癥引起的皮炎鑒別,核黃素缺乏的皮膚癥狀與煙酸缺乏癥者有別,核黃素缺乏為絲狀皮脂溢出,起于鼻唇交界處,而煙酸缺乏癥皮炎,多見于暴曬或易磨擦的部位。 2.維生素B6缺乏癥 唇干裂注意與維生素B6缺乏鑒別, 實驗室檢查排除其他原因以及治療性試驗都是必要的。
概述小兒維生素B2缺乏病的發病機制
核黃素作為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FAD),與黃素單核苷酸(flavin mononucleotide,FMN)二種輔酶的組成成分,廣泛存在于所有組織中,參與各種氧化還原反應,包括三羧酸循環中的直接氧化磷酸化及脂肪酸的合成與氧化等代謝。核黃素缺
概述小兒維生素B2缺乏病的癥狀體征
核黃素缺乏主要表現在唇、舌、眼和皮膚方面的改變。 1.唇舌癥狀 年長兒較為常見。 (1)口角炎(angular cheilitis):又稱口角瘡,初起時口角濕潤,發白,糜爛,漸發生裂縫。裂縫由口角向外側延伸可達1~2cm長,見于一側,或兩側均有,但以一側較重。裂隙表皮剝脫,形成潰瘍,常有黃色
用藥治療小兒維生素B1缺乏病的介紹
1.去除病因 仔細詢問病史,查明缺乏維生素B1的原因,治療造成硫胺素缺乏的原發性疾病,如發熱、感染、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2.飲食 增加含維生素B1豐富的食物的攝入量,并注意合理配合。如果乳母硫胺素缺乏,應及時予以補充,避免嬰兒發生硫胺素缺乏癥。 3.應用維生素B1 (硫胺素) 小兒癥狀較輕,
用藥治療小兒維生素B6缺乏病的介紹
1.去除病因 詢問病史,了解病因,治療消化道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感染等造成維生素B6缺乏的疾病,以去除病因。 2.調整飲食 維生素B6推薦的每天適宜攝入量,6個月以下的嬰兒為0.1mg,較大嬰兒增加為0.3mg;1~3歲為0.5mg,4~6歲為0.6mg,7~13歲為0.7~0.9mg,14
關于小兒維生素B2缺乏病的檢查方法介紹
實驗室檢查: 1.血和尿核黃素濃度測定 血核黃含量和24h尿排泄核黃素量測定,正常人血液內含核黃素50μg,24h內尿排泄量為0.5~1.0mg,核黃素缺乏時血液水平和尿排泄量減低。但直接測血及尿中核黃素濃度或排出量不能真實反映體內核黃素缺乏情況。 2.細胞中維生素B2含量測定 細胞中維生素
用藥治療小兒葉酸缺乏病的介紹
1.一般治療 加強護理,選擇易消化、富有蛋白質、葉酸等的食物。治療同時存在的其他疾病。 2.補充葉酸 每天口服葉酸5~15mg,維生素C 300mg,后者加強前者的作用。治療1~2天,食欲精神即改善,網織紅細胞逐漸上升,至4~7天達高峰,于2~6周后恢復正常。葉酸的療程常需數月,即用至體內年老
關于小兒維生素B2缺乏病的預防護理介紹
一般認為體內不能存儲核黃素,故每天應有一定量的攝入。為預防核黃素缺乏癥的發生,要注意小兒的飲食結構,鼓勵攝入富含核黃素的食品如肝、蛋、豬肉及牛乳等。每100g肝、蛋、豬肉及牛奶中核黃素的含量分別為3.5mg,0.3mg,0.27mg及0.17mg。 核黃素的需要量,嬰兒為0.4~0.5mg/d
簡述維生素B2缺乏病的預防
多食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這是預防維生素B2缺乏的根本途徑。良好的食物來源主要是動物肝、腎、心、蛋黃、乳類。植物性食物是膳食維生素B2的主要來源。豆類的維生素B2含量也很豐富;綠葉蔬菜中含量比根莖類和瓜茄類高;天然谷類食品的維生素含量你較低,但強化維生素B2后可使其含量增加(比如食用營養強化食品
關于維生素B2缺乏病的病因分析
1.需求增大 機體對各種營養素(包括維生素B2)的需求增大。 2.不良飲食習慣 維生素B2的主要來源是新鮮的蔬菜、豆制食品以及動物的內臟、肌肉和蛋類、奶類等食品。患者不良飲食習慣導致各類維生素的攝入明顯不足,尤以維生素B2攝入缺乏最為顯著。 3.烹調方法及食用方式不科學 破壞食物中原有
用藥治療小兒血清病的簡介
1.立即停用有關藥物 立即停用異體動物血清或有關藥物,避免大量新抗原的再次刺激。 2.阿司匹林和抗組織胺治療 對阿司匹林和抗組織胺治療反應良好。 3.腎上腺素 注射腎上腺素可使蕁麻疹迅速消退,但效果只是暫時的。 4.激素治療 關節炎、腎臟或神經系統合并癥較重時,應適當考慮激素治療。
簡述維生素B2缺乏病臨床表現
維生素B2在體內耗竭的時間為60~80天,膳食中供應不足2~3個月后即可發病。早期癥狀包括:虛弱、疲倦、口痛和觸痛、眼部發燒、眼癢,可能還有性格方面的變化。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唇炎、口角炎、舌炎、鼻及瞼部的脂溢性皮炎,男性有陰囊炎,女偶見陰唇炎,故有口腔生殖綜合癥(Orogenital Syndro
關于維生素B2缺乏病的診斷治療介紹
1、診斷 如腹瀉嚴重、有脫水時,作血液生化檢查。可能時測定血清煙酸水平,并結合臨床表現可確診。 2、鑒別診斷 診斷維生素B2缺乏病時,還應考慮其他維生素缺乏病。特別要注意煙酸缺乏病,其皮膚癥狀多見于曝曬或容易摩擦之處如手背及面部,而維生素B2缺乏病則起于鼻唇交界處。前者為皮炎,后者為絲狀皮
簡述維生素B2缺乏病的臨床表現
1.口角炎 又稱口角瘡。初起時口角部濕潤、發白、糜爛,漸發生裂縫。裂縫由口角外向側延伸可達1cm,見于一側,或二側均有,但以一側較重。裂隙表皮剝脫,形成潰瘍,常有黃色或黃黑色結痂,張口時易出血。年長兒的口角瘡易變慢性,與皮膚連接處常見深棕色色素沉著。 2.唇炎 上下唇緣的全部黏膜可呈鮮艷的
關于維生素A缺乏病的簡介
維生素A缺乏病又稱蟾皮病,是一種維生素A缺乏所致的營養障礙性疾病,表現為皮膚干燥和粗糙,四肢伸側圓錐形毛囊角化性丘疹、夜盲、角膜干燥和軟化等,目前此病在國內已罕見。維生素A是維持一切上皮組織健全所必須的物質,其中以眼、呼吸道、消化組,尿道及生殖系統等上皮影響最顯著。維生素A缺乏時,上皮干燥,增生
概述小兒維生素A缺乏病的癥狀體征
1.眼部癥狀體征 由于維生素A和維生素A原缺乏所引起的營養缺乏病,特定的改變局限于眼部,以干燥、潰瘍、角膜與結合膜干燥癥為特征的角膜軟化癥,作為急性癥候見于嚴重缺乏食物的年幼兒童,通常以眼干燥癥和畢脫(bitot)斑為預兆,最后導致嚴重視力障礙,甚至失明。 (1)早期階段:臨床上首先出現暗適應
概述小兒維生素A缺乏病的發病機制
維生素A為淡黃色油溶液,無敗油臭,對光和空氣不穩定,但在油溶液中不易被空氣氧化變質,宜保存于15~30℃之間,不應超過40℃。維生素A族的原形化合物是全反式視黃醇。天然維生素A只存在于動物體內,并分兩種類型:維生素A1(視黃醇)和維生素A2(3-脫氫視黃醇)。維生素A的攝入不足,生長發育的速度快
小兒維生素C缺乏病的預后介紹
按以上療法處理,輕癥一般在1~2天內局部疼痛和觸痛減輕,食欲好轉,約4~5天后下肢即可活動,7~10天癥狀消失,體重漸增,約3周內局部壓痛全消。同時毛細血管脆性也恢復正常。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經維生素C及葉酸等治療后網織紅細胞增多。 骨骼病變及骨膜下出血所致血腫的恢復需時較長,重者需經數月消失。即
關于小兒維生素A缺乏病的預后介紹
及時補充維生素A,療效迅速而有效,預后良好,夜盲癥可于治療后數小時內明顯好轉,干眼及角膜混濁于2~3天后明顯改善。但角膜壞死、虹膜脫出,已至失明者,效果不佳。皮膚角化丘疹要在治療1~2個月后才恢復。嚴重維生素A缺乏的兒童,常為嚴重營養不良的患兒,病死率為50%或以上。維生素A缺乏后果的嚴重性和年
關于維生素B2缺乏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維生素B2又名核黃素,核黃素在人體經腸道吸收后,進入肝臟貯存,經腎臟排出或重吸收。核黃素是體細胞中促進氧化還原的重要物質之一,還參與體內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并有維持正常視覺機能的作用。當人體缺少核黃素,尤其是嚴重缺乏時,易導致人體腔道的黏膜層細胞代謝失調,引起黏膜病變,具體表現是黏膜變薄、黏
關于維生素缺乏病的簡介
維生素D缺乏病(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日曬少(皮膚經紫外線照射后,可使維生素D前體轉變為有效的維生素D)、攝入不足(奶、蛋、肝、魚等食物)、吸收障礙(小腸疾病)及需要量增加(小兒、孕婦、乳母)等因素,使體內維生素D不足而引起的全身性鈣、磷代謝失常和骨骼改變。
預防維生素缺乏病的簡介
維生素D缺乏病的預防應從圍生期開始,孕婦應有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供應豐富的維生素D、鈣、磷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妊娠后期7~9個月可每天服維生素D 25μg(1000U)或給維生素D2 2500~5000μg(10萬~20萬U)一次口服,每天應由膳食中補充1000mg元素鈣,不足的需用鈣劑補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