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囊性腎病的相關介紹
1.單純性腎囊腫 一般囊腫體積不大,無癥狀,腎功能正常,且自然變化緩慢,常不需治療,但應每半年至1年復查B超。直徑>4cm者可考慮穿刺抽液,囊腔內注入硬化劑防止囊液再生。直徑>8cm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2.多囊腎 (1)注意避免劇烈體育活動和腹部創傷 腎臟腫大明顯應避免腰帶過緊防止囊腔破裂。 (2)抗高血壓治療 很好地控制高血壓,可使患者預后改觀。 (3)防治尿路感染和結石 洗澡盡量選擇淋浴,勿憋尿,勤排尿,注意外陰衛生,盡量避免導尿和其他尿路器械檢查有助于預防尿路感染。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有效抗生素用于治療并發的急性或慢性泌尿系感染,少數出于預防性用藥。 (4)肉眼血尿發作 減少活動及臥床休息。肉眼血尿持續不止或大量出血,可使用藥物(抑肽酶和去氨加壓素)止血,必要時考慮腎動脈栓塞術。 (5)囊腫減壓術 囊腫表淺而且較大,且有進展性高血壓、腎功能不全或伴持續疼痛者可考慮B超引導下定位穿刺減壓。囊腫縮小......閱讀全文
治療囊性腎病的相關介紹
1.單純性腎囊腫 一般囊腫體積不大,無癥狀,腎功能正常,且自然變化緩慢,常不需治療,但應每半年至1年復查B超。直徑>4cm者可考慮穿刺抽液,囊腔內注入硬化劑防止囊液再生。直徑>8cm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2.多囊腎 (1)注意避免劇烈體育活動和腹部創傷 腎臟腫大明顯應避免腰帶過緊防止囊腔破
囊性腎病的介紹
囊性腎病(cystic kidney disease)是指在腎組織中出現單個或多個內含液體的囊腫性腎臟疾病。近年診斷手段有了很大進步,過去認為很少見的囊性腎病,現在發現它是一組很常見的疾病。如B型超聲可發現0.5~1cm直徑的囊腫,而CT可發現0.3~0.5cm的囊腫。
囊性腎病的介紹
囊性腎病(cystic kidney disease)是指在腎組織中出現單個或多個內含液體的囊腫性腎臟疾病。近年診斷手段有了很大進步,過去認為很少見的囊性腎病,現在發現它是一組很常見的疾病。如B型超聲可發現0.5~1cm直徑的囊腫,而CT可發現0.3~0.5cm的囊腫。
囊性腎病診斷介紹
1.多囊腎的鑒別診斷本病須與單純性腎囊腫、孤立性多房囊腫等多發性單純囊腫、腎結核、肝或腎棘球蚴病、腎腫瘤、腎盂積水、慢性腎炎、腎盂腎炎以及腹腔內其他器官囊腫等鑒別。發生血尿者須與新生物、腎結石等引起血尿的其他疾病進行鑒別。 2.單純性腎囊腫的鑒別診斷本病需與多囊腎、腫瘤性腎囊腫、囊性腺瘤或囊性
囊性腎病的病因介紹
1.多囊腎的病因是基因缺失其中成年型多囊腎常是16號染色體的基因缺失,偶然是由4號染色體的基因缺失,是外顯率為100%的顯性遺傳,因此,單親的染色體缺失將使其子女有50%的可能性遺傳該病。嬰兒型多囊腎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雙方均有該病的基因改變才能使其子女發病,發病概率為25%。本病與遺傳有關
治療狼瘡性腎病的相關介紹
在這個病的治療過程中,不論您使用西醫西藥進行治療,還是使用中醫中藥來實施治療,都應經過以下幾個途徑來獲得治療效果: 1、擴血管:擴血管的目的就是為了設法改善腎臟血液循環各系統的血液狀態,緩解腎臟各固有細胞的缺血缺氧狀態,為下一步上皮細胞和系膜細胞修復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2、抗炎:目的是要減
治療膜性腎病的相關介紹
1、非免疫治療 針對尿蛋白定量8g/天,血漿自蛋白3.5g/天伴腎功能減退,或蛋白尿>8g/天的高危患者應予以免疫治療。 膜性腎病免疫治療方案及其療效評價,也存在很大的爭議,總體認為單獨應用糖皮質激素(以下簡稱激素)無效,激素+環磷酰胺(CTX)或環孢素A(CsA)治療,能使部分患者達到臨床
治療反流性腎病的相關介紹
1.防治尿路感染 定期排空膀胱,最重要的是2次排尿(5分鐘內第2次排尿);長程低劑量抑菌療法治療最常用,每晚睡前排尿后服磺胺甲惡唑/甲氧芐啶(復方新諾明)半片連用6個月然后停藥觀察,若尿路感染又復發則重新開始治療,療程1~2年,對磺胺過敏者可單用甲氧芐啶(甲氧芐氨嘧啶)。亦可用喹諾酮類藥物,如
關于囊性腎病的基本介紹
囊性腎病是指在腎臟出現單個或多個內含液體的良性囊腫性腎臟疾病。自B超和CT應用以來,囊性腎病稱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腎臟疾病。以單純性腎囊腫最常見,其次為多囊腎,后者病變廣泛可導致腎功能受損。
關于囊性腎病的預后介紹
1.單純性腎囊腫一般無臨床癥狀,不影響腎功能,因此預后良好,也不影響患者的壽命。 2.多囊腎患者腎功能常呈漸進性減退,在無降壓治療時,同一家族的患者在相似的年齡段均進入尿毒癥階段。但在30%的多囊腎家族,也可在80~90歲仍未進入終末期腎衰。說明本病預后不一致。如經積極治療,預后可以改觀。
治療小兒囊性纖維性變的相關介紹
1.肺部病變治療 可采用超聲霧化和支氣管肺灌洗術注入藥物,如乙酰半胱氨酸和抗生素,吸入支氣管擴張藥,胸部物理療法及體位引流;也可用支氣管鏡吸引和灌洗,特別是有肺不張和黏液阻塞時;必要時可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囊性纖維性肺病變的患者易繼發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可用多價銅綠假單胞菌菌苗進行預防。可用重
囊性腎病的病因
1.多囊腎的病因是基因缺失其中成年型多囊腎常是16號染色體的基因缺失,偶然是由4號染色體的基因缺失,是外顯率為100%的顯性遺傳,因此,單親的染色體缺失將使其子女有50%的可能性遺傳該病。嬰兒型多囊腎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雙方均有該病的基因改變才能使其子女發病,發病概率為25%。本病與遺傳有關
囊性腎病的診斷
1.多囊腎的診斷應根據其臨床表現如兩側腎臟明顯增大、尿異常、高血壓等應懷疑有本病的可能,如有家族史則更能提示本病。B型超聲、CT及磁共振成像檢查能發現特征性雙腎囊腫,診斷即可確立。本病早期腎囊腫數目不多,可為單側性,數年內復查如腎囊腫數量增多或出現腎外囊腫,ADPKD的診斷也可肯定。應用3’HV
囊性腎病的概述
囊性腎病(cystic kidney disease)是指在腎組織中出現單個或多個內含液體的囊腫性腎臟疾病。診斷手段有很大進步,如B型超聲可發現0.5~1cm直徑的囊腫,而CT可發現0.3~0.5cm的囊腫。囊性腎病的所謂囊腫不是一個封閉式的囊腫,實為腎小管集合管壁節段性擴張而成,多數與小管腔交
囊性腎病的概述
囊性腎病(cystic kidney disease)是指在腎組織中出現單個或多個內含液體的囊腫性腎臟疾病。診斷手段有很大進步,如B型超聲可發現0.5~1cm直徑的囊腫,而CT可發現0.3~0.5cm的囊腫。囊性腎病的所謂囊腫不是一個封閉式的囊腫,實為腎小管集合管壁節段性擴張而成,多數與小管腔交
囊性腎病的概述
囊性腎病(cystic kidney disease)是指在腎組織中出現單個或多個內含液體的囊腫性腎臟疾病。診斷手段有很大進步,如B型超聲可發現0.5~1cm直徑的囊腫,而CT可發現0.3~0.5cm的囊腫。囊性腎病的所謂囊腫不是一個封閉式的囊腫,實為腎小管集合管壁節段性擴張而成,多數與小管腔交
治療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相關介紹
1.激素治療 中藥治療效果不佳,可考慮激素治療,通過激素水平的調整,達到治療的目的。常用的藥物有黃體酮,以增生腺體檢測雌激素受體陽性者口服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激素療法不宜長期應用,以免造成月經失調等不良反應。 2.手術治療 患者經過藥物治療后療效不明顯,腫塊增多、增大質地堅實者;腫物針吸
關于囊性腎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單純性腎囊腫 (1)B超 圓形液性暗區,壁薄,可為單發或多發,可發生于單側或雙側腎。 (2)CT檢查、腎動脈造影、囊液化驗 主要和腫瘤性腎囊腫鑒別。后者的CT表現常有厚壁,囊壁不規則,囊內瘤區有回聲,后壁無回聲增強,囊腫與腎實質界面不光滑,邊界不夠清楚,靜脈注射造影劑后可出現增強影。腫瘤
治療遺傳性多囊肝病的相關介紹
治療主要以緩解癥狀、治療并發癥、保護肝功能、延緩疾病進展為目的。對于小而散在的囊腫且無癥狀者不需特殊處理,定期觀察囊腫生長情況;對大而表現壓迫癥狀者,積極予以治療。主要治療方法有肝囊腫穿刺、肝動脈栓塞、手術治療等。 1.肝囊腫穿刺 肝囊腫如存在一個或幾個較大囊腫并導致壓迫癥狀時,可在超聲引導
囊性腎病的病理生理
多囊腎本病發病機制未明 Hilde-brand等認為多囊腎可能是由Bowman囊擴張而來,也可能是由腎曲小管擴張而成,系由后腎胚芽發育而成的腎小球、腎曲小管與Wolffian管發育而成的集合管之間的溝通受到障礙的緣故;Bialestack提出,有些囊腫則是異常增大的腎單位,稱為巨腎單位。亦有認
囊性腎病的診斷檢查
診斷: 1.多囊腎的診斷應根據其臨床表現如兩側腎臟明顯增大、尿異常、高血壓等應懷疑有本病的可能,如有家族史則更能提示本病。B型超聲、CT及磁共振成像檢查能發現特征性雙腎囊腫,診斷即可確立。本病早期腎囊腫數目不多,可為單側性,數年內復查如腎囊腫數量增多或出現腎外囊腫,ADPKD的診斷也可肯定。應用
囊性腎病的診斷檢查
診斷: 1.多囊腎的診斷應根據其臨床表現如兩側腎臟明顯增大、尿異常、高血壓等應懷疑有本病的可能,如有家族史則更能提示本病。B型超聲、CT及磁共振成像檢查能發現特征性雙腎囊腫,診斷即可確立。本病早期腎囊腫數目不多,可為單側性,數年內復查如腎囊腫數量增多或出現腎外囊腫,ADPKD的診斷也可肯定。應用
囊性腎病的鑒別診斷
囊性腎病診斷 1.多囊腎的鑒別診斷本病須與單純性腎囊腫、孤立性多房囊腫等多發性單純囊腫、腎結核、肝或腎棘球蚴病、腎腫瘤、腎盂積水、慢性腎炎、腎盂腎炎以及腹腔內其他器官囊腫等鑒別。發生血尿者須與新生物、腎結石等引起血尿的其他疾病進行鑒別。 2.單純性腎囊腫的鑒別診斷本病需與多囊腎、腫瘤性腎囊腫
囊性腎病的診斷檢查
1.多囊腎的診斷應根據其臨床表現如兩側腎臟明顯增大、尿異常、高血壓等應懷疑有本病的可能,如有家族史則更能提示本病。B型超聲、CT及磁共振成像檢查能發現特征性雙腎囊腫,診斷即可確立。本病早期腎囊腫數目不多,可為單側性,數年內復查如腎囊腫數量增多或出現腎外囊腫,ADPKD的診斷也可肯定。應用3’H
囊性腎病的疾病病因
1.多囊腎的病因是基因缺失其中成年型多囊腎常是16號染色體的基因缺失,偶然是由4號染色體的基因缺失,是外顯率為100%的顯性遺傳,因此,單親的染色體缺失將使其子女有50%的可能性遺傳該病。嬰兒型多囊腎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雙方均有該病的基因改變才能使其子女發病,發病概率為25%。本病與遺傳有關
囊性腎病的病理生理
囊性腎病顯像 多囊腎本病發病機制未明 Hilde-brand等認為多囊腎可能是由Bowman囊擴張而來,也可能是由腎曲小管擴張而成,系由后腎胚芽發育而成的腎小球、腎曲小管與Wolffian管發育而成的集合管之間的溝通受到障礙的緣故;Bialestack提出,有些囊腫則是異常增大的腎單位,稱為
關于囊性腎病的診斷依據介紹
1.多囊腎 臨床表現如兩側腎臟明顯增大、尿異常、高血壓等應懷疑有本病的可能,如有家族史則更能提示本病。B超、CT檢查能發現特征性雙腎囊腫,診斷即可確立。本病早期腎囊腫數目不多,可為單側性,數年內復查如腎囊腫數量增多或出現腎外囊腫,診斷也可肯定。應用基因連鎖分析法診斷囊腫基因極為可靠。如果不能做
關于囊性腎病的并發癥介紹
1.多囊腎主要并發癥 (1)腎結石:本病腰痛一般為鈍痛,發生絞痛并伴有肉眼血尿時提示并發腎結石。 (2)其他器官多發性囊腫:中年發現的ADPKD病人,約半數有多囊肝,60歲以后約70%。一般認為其發展較慢,且較多囊腎晚10年左右。其囊腫是由迷路膽管擴張而成。此外,胰腺及卵巢也可并發囊腫,結腸
囊性腎病病因與病理生理的介紹
病因 1.多囊腎的病因是基因缺失其中成年型多囊腎常是16號染色體的基因缺失,偶然是由4號染色體的基因缺失,是外顯率為100%的顯性遺傳,因此,單親的染色體缺失將使其子女有50%的可能性遺傳該病。嬰兒型多囊腎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雙方均有該病的基因改變才能使其子女發病,發病概率為25%。本病與
治療低鉀血癥腎病的相關介紹
低鉀血癥腎病由低血鉀造成的疾病,因此針對低血鉀的治療是最根本的治療。由于低血鉀如不及時糾正后果嚴重,所以必須掌握總的治療原則,即去除低血鉀的病因。因各種原因造成細胞內、外鉀離子重新分布所致的低血鉀一般是短暫的,程度較輕可不需治療,但如低血鉀較為嚴重時則必須予以補鉀。低血鉀程度較輕時一般可給予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