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測量顯微鏡的功能與特點
采用透、反射的方式對工件長度和角度作精密測量。主要運用于錄像磁頭、大規模集成電路線寬以及其它精密零件的測試。廣泛地適用于計量室、生產作業線及科學研究等部門。主要優點:工作臺除作X、Y坐標的移動外,還可以作360度的旋轉,是一種理想的固定場所小型精密測量儀器。......閱讀全文
光學測量顯微鏡的功能與特點
采用透、反射的方式對工件長度和角度作精密測量。主要運用于錄像磁頭、大規模集成電路線寬以及其它精密零件的測試。廣泛地適用于計量室、生產作業線及科學研究等部門。主要優點:工作臺除作X、Y坐標的移動外,還可以作360度的旋轉,是一種理想的固定場所小型精密測量儀器。
測量光學顯微鏡
測量光學顯微鏡主要由目鏡、物鏡、載物臺和反光鏡組成。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焦距不同。物鏡相當于投影儀的鏡頭,物體通過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普通的放大鏡,該實像又通過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反光鏡用來反射,照亮被觀察的物體。反光鏡一般有兩個反射面:一個是平面,在光線較強時使用;一個是凹面,
金相光學測量顯微鏡
金相光學測量顯微鏡用于電子組件、精密模具、精密刀具、塑料、PCB加工等方面,不僅可用作坐標測量,還可以目鏡標準分劃板作顯微放大比較測量,測量螺紋的節距、外徑、牙角等工件尺寸或外形輪廓,ACF導電粒子形狀和瑕疵觀察,除應用于長度、角度測量外,還可作為觀察顯微鏡。產品特點:測量型金相顯微鏡是一種兼顧影像
光學測量的概念和特點
光學測量是光電技術與機械測量結合的高科技。借用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快速,準確的測量。方便記錄,存儲,打印,查詢等等功能。 據介紹,光學測量主要應用在現代工業檢測,主要檢測產品的形位公差以及數值孔徑等是否合格。
光學顯微鏡結構特點
光學顯微鏡結構特點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構造主要分為三部分:機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學部分。◆機械部分顯微鏡結構圖(1)鏡座:是顯微鏡的底座,用以支持整個鏡體。(2)鏡柱:是鏡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連接鏡座和鏡臂。(3)鏡臂:一端連于鏡柱,一端連于鏡筒,是取放顯微鏡時手握部位。(4)鏡筒:連在鏡臂的前上方,
光學顯微鏡濾光器的特點
安裝在光源和聚光器之間。作用是讓所選擇的某一波段的光線通過,而吸收掉其他的光線,即為了改變光線的光譜成分或削弱光的強度。分為兩大類:濾光片和液體濾光器。
光學透過率測量儀特點
1. 紫外線透過率,透過率,可見光透過率同時可測。 2. 平行光設計,解決光線折射導致測量不準確的問題。 3. 適用于眼鏡鏡片,涂料,玻璃,PC材料等的透過率測試。 4. 測試物直徑小可達3mm。 5. 臺式設計,不銹鋼外殼,便于被測物放置,操作方便。 6. 5V電源供電,方便連接移動
奧林巴斯光學測量顯微鏡的工作流程
奧林巴斯光學測量顯微鏡的正確操作規程:? 一)正置顯微鏡? 1.安放? 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使鏡體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潔、平穩,要選擇臨窗或光線充足的地方。單筒的一般放在左側,距離桌邊3~4厘米處。? 2.清潔? 檢查顯微鏡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潔,鏡身機械部分可用干凈軟布擦拭。透鏡
3D光學顯微鏡的特點
? 原理:多孔盤共聚焦技術(ZL),可進行更快速的圖像采集,即使在強光照明環境下,系統仍然可以保持非常低的雜散光并獲取非常穩定的信號,因此,納米級的高度分辨率得以實現,多孔盤上針孔的隨機分布,從原理上防止了兩個相鄰點在同一時間段的測量。與傳統的直線掃描相比,散射光干擾、人為誤差以及機器測量缺陷得
.光學金相顯微鏡的類型和特點
.光學金相顯微鏡的類型和特點:金相顯微鏡有臺式、立式和臥式三大類,它們都由光學系統包括目鏡、物鏡、照明系統、機械系統和攝影系統等四部分組成。臺式金相顯微鏡屬于小型金相顯微鏡,特點是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立式顯微鏡為中型金相顯微鏡,結構要比臺式復雜一些,精度也較高,光學系統作了較合理的調整,因而光
光學顯微鏡光源的種類和特點
光學顯微鏡光源的種類和特點介紹:?(1)低壓鎢絲燈燈絲由鎢絲組成,充氬氣封接,常用有6 V 15 W、12V 30W,適用于初、中級金相顯微鏡觀察。但高倍顯微攝影時,曝光時間稍長。由于價格便宜,壽命長,因而被普遍采用。?(2)鹵素燈鹵素燈比白熾燈亮度亮,光譜接近于日光,色溫隨時間變化相當少。同時體積
自動光學影像測量儀的特點介紹
自動光學影像測量儀,X/Y/Z軸采用全閉環伺服控制系統,保證機器的定位精度,配合自動變焦鏡頭,可實現任意變換倍率無需校正,配備五環八相燈,實現對各種復雜表面工件的測量。 1.jpg 配合全自動軟件,三次元影像測量儀 可實現工件大批量、快速檢測,同時數據可自動輸出表報。
光學測量顯微鏡的功能和技術優勢
采用透、反射的方式對工件長度和角度作精密測量。主要運用于錄像磁頭、大規模集成電路線寬以及其它精密零件的測試。廣泛地適用于計量室、生產作業線及科學研究等部門。主要優點:工作臺除作X、Y坐標的移動外,還可以作360度的旋轉,是一種理想的固定場所小型精密測量儀器。
光學顯微鏡照明光源系統的特點
顯微鏡的照明可以用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1.天然光源光線來自天空,最好是由白云反射來的。不可利用直接照來的太陽光。2.人工光源①對人工光源的基本要求:有足夠的發光強度;光源發熱不能過多。②常用的人工光源:顯微鏡燈;日光燈
光學顯微鏡聚光器的結構特點
聚光器也叫集光器。位于標本下方的聚光器支架上。它主要由聚光鏡和可變光闌組成。其中,聚光鏡可分為明視場聚光鏡(普通顯微鏡配置)和暗視場聚光鏡。
光學顯微鏡反光鏡的應用特點
反光鏡是一個可以隨意轉動的雙面鏡,直徑為50mm,一面為平面,一面為凹面,其作用是將從任何方向射來的光線經通光孔反射上來。平面鏡反射光線的能力較弱,是在光線較強時使用,凹面鏡反射光線的能力較強,是在光線較弱時使用。反光鏡通常一面是平面鏡,另一面是凹面鏡,裝在聚光器下面,可以在水平與垂直兩個方向上任意
測量顯微鏡的主要特點
1、直角坐標中測定長度2、旋轉度盤測定角度3、用作觀察顯微鏡4、利用微微動載物臺之移動,配全目鏡之十字座標線,作長度量測。測量顯微鏡5、利用旋轉載物臺與目鏡下端之游標微分角度盤,配全合目鏡之址字座標線,作角度量測,令待測角一端對準十字線與之重合,然再讓另一端也重合。6、利用標準檢測螺紋的節距、節徑、
測量顯微鏡的主要特點
1、直角坐標中測定長度2、旋轉度盤測定角度3、用作觀察顯微鏡4、利用微微動載物臺之移動,配全目鏡之十字座標線,作長度量測。測量顯微鏡5、利用旋轉載物臺與目鏡下端之游標微分角度盤,配全合目鏡之址字座標線,作角度量測,令待測角一端對準十字線與之重合,然再讓另一端也重合。6、利用標準檢測螺紋的節距、節徑、
測量顯微鏡主要特點
選購件:下照明/斜照明/成橡系統/顯微圖像處理系統等等 儀器作用: 1、直角坐標中測定長度 2、旋轉度盤測定角度 3、用作觀察顯微鏡 4、利用微微動載物臺之移動,配全目鏡之十字座標線,作長度量測。 5、利用旋轉載物臺與目鏡下端之游標微分角度盤,配全合目鏡之址字座標線,作角度量測,令待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原理
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因同一件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與物體離眼睛的距離有關,所以一般規定像離眼睛距離為25厘米(明視距離)處的放大率為儀器的放大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原理
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因同一件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與物體離眼睛的距離有關,所以一般規定像離眼睛距離為25厘米(明視距離)處的放大率為儀器的放大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原理
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因同一件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與物體離眼睛的距離有關,所以一般規定像離眼睛距離為25厘米(明視距離)處的放大率為儀器的
自動張力儀功以及特點
自動張力儀的主要功能: 1.自動測量液體的表面張力 2.兩種非互溶液體之間(如水/油)的界面張力 3.有了Wilhelmy片法,所以使得利用環法測的很困難的粘稠的液體也能夠準確測量了。 自動張力儀的特點: 1.采用Wilhelmy/DuNouy原理 2.內置了測量精度及準
光學測量光學測頭的使用
傳統的觸摸式三坐標丈量機自1956年面世以來,現已經過了50多年的發展。現在現已廣泛使用于生產車間及科研部門當中。隨著工業技能的不斷進步,對丈量設備的各方面要求也不斷進步,三坐標丈量機在此過程中也閱歷了無數次的技能創新以習慣更高的丈量要求。盡管如此,當今三坐標丈量機依然在某些方面遇到了一定的技能
光學測量的簡介
光學測量是光電技術與機械測量結合的高科技。借用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快速,準確的測量。方便記錄,存儲,打印,查詢等等功能。 據中國儀器超市介紹,光學測量主要應用在現代工業檢測,主要檢測產品的形位公差以及數值孔徑等是否合格,
立體顯微鏡的主要特點及光學結構
立體顯微鏡又稱“實體顯微鏡”或“解剖鏡”,在觀察物體時能產生正立的三維空間影像。立體感強,成像清晰和寬闊,又具有長工作距離,并是適用范圍非常廣泛的常規顯微鏡。操作方便、直觀、檢定效率高,適用于電子工業生產線的檢驗、印刷線路板的檢定、印刷電路組件中出現的焊接缺陷(印刷錯位、塌邊等)的檢定、單板PC的檢
AFM光學測量
光學測量突破光學衍射極限實現納米級的光學成像與探測,一直是光學技術發展的前沿。2014 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突破光學衍射極限的超分辨光學顯微成像技術,包括受激發射損耗顯微術、光敏定位顯微術、隨機光學重建顯微術、飽和結構照明顯微技術等。將AFM與光學技術結合起來,可以研究微納米尺度下的光學現象和進行光
近場光學顯微鏡的近場光學顯微鏡原理
傳統的光學顯微鏡由光學鏡頭組成,可以將物體放大至幾千倍來觀察細節,由于光波的衍射效應,無限提高放大倍數是不可能的,因為會遇到光波衍射極限這一障礙,傳統的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不能超過光波長的一半。比如,以波長λ=400nm的綠光作為光源,僅能分辨相距為200nm的兩個物體。實際應用中λ>400nm,分辨
光學顯微鏡的光學原理簡介
顯微鏡是利用凸透鏡的放大成像原理,將人眼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放大到人眼能分辨的尺寸,其主要是增大近處微小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視角大的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像大),用角放大率M表示它們的放大本領。因同一件物體對眼睛的張角與物體離眼睛的距離有關,所以一般規定像離眼睛距離為25厘米(明視距離)處的放大率為儀器的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區別和特點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最大的區別在于所使用波長不同,前者使用可見光,分辨率最高達0.1微米級,最高有效放大倍率只能到1600倍左右,而且相應的景深也很小(微米級).后者使用電子,根據物質波波長理論,在幾十千伏至幾百千伏的電壓加速下,可使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達到納米級,比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高千倍.當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