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結腸易激綜合征的病理因素
結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復雜,主要表現在以下五點: 一、精神因素 研究認為,本病癥狀發作或加重均與情緒緊張有關,焦慮、抑郁、激動、恐懼等情緒不安因素刺激機體,影響了植物神經功能,從而引起結腸和小腸的運動功能改變及分泌功能的失調。IBS患者癥狀的發作與加劇與情緒緊張密切相關。如嚴重的焦慮、抑郁、緊張、激動和恐懼等因素影響植物神經功能調節,引起結腸運動與分泌功能障礙。國內等報告IBS因情緒緊張等因素誘發的占45%,國外有人報告高達80%。 1.兒童時期有胃腸失調常延續到成年發生IBS。Apley和Hale追蹤兒童反復腹痛者6~8年后1/3發生IBS,1/3仍具多種功能性胃腸癥狀,1/3無癥狀。腹瀉型IBS患者80%仍具有兒童期的胃一結腸反射過敏。 2.IBS患者中,具急性菌痢史者較多,通過糞便反復病原檢查,不能證實為慢性菌痢,而被認為系痢疾后結腸功能失調,此常以“痕跡反應”解釋。 3.所謂“旅行性腹瀉”患者中,雖部分由于感......閱讀全文
關于易激結腸的體征介紹
盲腸和乙狀結腸常可觸及,盲腸多呈充氣腸管樣感覺;乙狀結腸常呈索條樣痙攣腸管或觸及糞塊。所觸腸管可有輕度壓痛,但壓痛不固定,持續壓迫時疼痛消失。部分病人肛門指診有痛感,且有括約肌張力增高的感覺。
易激結腸的并發癥
癥狀出現或加重常與精神因素或一些應激狀態有關。部分病人伴有上胃腸道及腸道外多種功能紊亂的癥狀。還可伴有心理精神異常表現,如抑郁、多疑、緊張、焦慮、敵意等。
易激結腸的癥狀及體征
癥狀 (1)腹痛、腹部不適:常沿腸管有不適感或腹痛,可發展為絞痛,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在排氣排便后緩解。有些食物如粗纖維蔬菜、粗質水果、濃烈調味品、酒、冷飲等,可誘發腹痛。但腹痛不進行性加重。睡眠時不發作。 (2)腹瀉或不成形便:常于餐后,尤其是早餐后多次排便。亦可發生于其余時間,但不發生在
概述易激結腸的發病機制
腸運動異常 IBS的主要發病機制是腸運動功能異常。有研究發現IBS患者空腸段叢集狀收縮波(discreted clustered constrictions,DCCs)及回腸推進性收縮波(prolonged propagated constrictions,PPCs)增多,且與痙攣性疼痛一致。
關于易激結腸的概述介紹
易激結腸(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為一種與胃腸功能改變有關,以慢性或復發性腹痛、腹瀉、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為主要癥狀而又缺乏胃腸道結構或生化異常的綜合征,常與胃腸道其他功能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同時存在。需要經過檢查排除可
關于易激結腸的病因介紹
IBS病因尚不明確。目前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精神、神經因素 IBS患者精神心理異常的出現率明顯高于普通人。有研究表明,精神緊張可以改變腸道的mmc,精神刺激對IBS病人比正常人更易引起腸動力紊亂。現代神經生理學認為IBS患者的腸道對于張力和多種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但這究竟是由于腸壁神經叢及其
關于易激結腸的癥狀介紹
(1)腹痛、腹部不適:常沿腸管有不適感或腹痛,可發展為絞痛,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在排氣排便后緩解。有些食物如粗纖維蔬菜、粗質水果、濃烈調味品、酒、冷飲等,可誘發腹痛。但腹痛不進行性加重。睡眠時不發作。 (2)腹瀉或不成形便:常于餐后,尤其是早餐后多次排便。亦可發生于其余時間,但不發生在夜間。偶
關于易激結腸的診斷介紹
診斷有腸道功能性疾病的癥狀,在排除各種可能的器質性病變后,可診斷為腸功能性疾病。易激結腸癥狀診斷標準不統一,并不斷修改。目前國際普遍采用的為1992年羅馬標準: 1.癥狀持續存在或反復發生超過3個月。 2.必須具備以下癥狀 (1)腹痛或腹部不適,并具有下述特征:排便后緩解;和(或)伴有大便
關于易激結腸的治療介紹
治療原則 IBS病因復雜,癥狀較多且易反復,不能單純依靠特定的藥物治療,需按不同個體采用綜合性的全身性治療。 生活和飲食調節 避免誘發因素,飲食選用易消化、少脂肪,禁食刺激性、敏感性食品。對便秘、腹脹者,可適當多吃些富含纖維素,但不易產氣的飲食,避免過食及零食。以腹瀉為主的患者,應少吃含粗
關于易激結腸的發病機制介紹
腸運動異常 IBS的主要發病機制是腸運動功能異常。有研究發現IBS患者空腸段叢集狀收縮波(discreted clustered constrictions,DCCs)及回腸推進性收縮波(prolonged propagated constrictions,PPCs)增多,且與痙攣性疼痛一致。
易激結腸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 診斷有腸道功能性疾病的癥狀,在排除各種可能的器質性病變后,可診斷為腸功能性疾病。易激結腸癥狀診斷標準不統一,并不斷修改。目前國際普遍采用的為1992年羅馬標準: 1.癥狀持續存在或反復發生超過3個月。 2.必須具備以下癥狀 (1)腹痛或腹部不適,并具有下述特征:排便后緩解;和(或)
關于易激結腸的診斷標準介紹
診斷有腸道功能性疾病的癥狀,在排除各種可能的器質性病變后,可診斷為腸功能性疾病。易激結腸癥狀診斷標準不統一,并不斷修改。目前國際普遍采用的為1992年羅馬標準: 1.癥狀持續存在或反復發生超過3個月。 2.必須具備以下癥狀 (1)腹痛或腹部不適,并具有下述特征:排便后緩解;和(或)伴有大便
關于易激結腸的精神治療介紹
精神狀態與腸道癥狀密切相關。醫務工作者要以同情和負責的態度向病人解釋疾病的性質和注意事項,應解除病人許多疑慮的心態,使其消除恐懼,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必要時應用鎮靜、抗抑郁治療。可用去郁敏50mg, 3次/d,或鹽酸氟西丁(百憂解,Prozae)20mg/d,或用氟哌噻噸/二甲胺丙/二甲胺丙烯(
藥物治療易激結腸的相關介紹
雖可減輕癥狀,但不能預防復發,故應合理用藥,并避免濫用藥。 ①抗膽堿能藥:如山莨菪堿(654-2)、貝那替秦(胃復康)等,因不良反應較多漸被其他藥物替代。目前推薦應用美貝維林(麥皮凡林)10mg;雙環維林10mg;吡芬嗅銨(prifiniumbromide) 30mg;口服3次/d。亦有應用西
關于易激結腸的輔助檢查介紹
X線鋇灌腸檢查 常無異常發現。少數病例因腸管痙攣出現“線征”。其他非特異性的表現可有結腸袋加深或增多等。 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檢查 肉眼觀察黏膜無異常,活檢也無異常。但在插鏡時可引起痙攣、疼痛,或在充氣時引起疼痛。如疑有脾區綜合征,可在檢查時慢慢注入100~200ml氣體,然后迅速將鏡拔
易激結腸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病因 IBS病因尚不明確。目前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精神、神經因素 IBS患者精神心理異常的出現率明顯高于普通人。有研究表明,精神緊張可以改變腸道的mmc,精神刺激對IBS病人比正常人更易引起腸動力紊亂。現代神經生理學認為IBS患者的腸道對于張力和多種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但這究竟是由于腸壁神
關于易激結腸的鑒別診斷介紹
慢性細菌感染 多次糞便常規及培養有陽性發現,以及充分有效地抗生素系統性治療,癥狀改善明顯,可明確診斷。 慢性阿米巴痢疾 多次大便找阿米巴及甲硝唑試驗治療可明確診斷。 血吸蟲感染 血吸蟲疫區病人可作乙狀鏡檢查,取直腸黏膜找血吸蟲卵,或用糞便孵化法和其他方法加以鑒別。 吸收不良綜合征
概述易激結腸的臨床表現
1、癥狀 (1)腹痛、腹部不適:常沿腸管有不適感或腹痛,可發展為絞痛,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在排氣排便后緩解。有些食物如粗纖維蔬菜、粗質水果、濃烈調味品、酒、冷飲等,可誘發腹痛。但腹痛不進行性加重。睡眠時不發作。 (2)腹瀉或不成形便:常于餐后,尤其是早餐后多次排便。亦可發生于其余時間,但不發
分析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
IBS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被認為是胃腸動力異常、內臟感覺異常、腦腸調控異常、炎癥和精神心理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胃腸道動力紊亂 腸道動力變化是IBS 癥狀發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礎。以腹瀉為主的IBS患者呈腸道動力亢進的表現,小腸傳輸時間顯著縮短,結腸動力指數和高幅推進性收縮
易激結腸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檢查
肉眼觀察黏膜無異常,活檢也無異常。但在插鏡時可引起痙攣、疼痛,或在充氣時引起疼痛。如疑有脾區綜合征,可在檢查時慢慢注入100~200ml氣體,然后迅速將鏡拔出,囑病人坐起,在5~10min后即可出現左上腹痛,向左肩放射,這可作為脾區綜合征的客觀指征。 有的醫生在直腸中放入氣囊,打氣后病人出現疼
治療結腸易激綜合癥的簡介
消除情緒因素,解除精神緊張,必要時安定2.5mg,口服,3次/d。 調整飲食結構,腹瀉者減少食物中纖維素含量,便秘者增加纖維素含量。 給予粘膜保護劑如思密達3.0,口服3次/d,或比特諾爾165mg,口服,3次/d。 便秘者可給予西沙比利10mg,口服,3次/d。
易激結腸的流行病學
IBS是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據西方統計,IBS約占成年人群的14%~22%,女性為男性的1.38倍,其中只有50%的IBS患者就醫。另一些資料顯示歐美人群的患病率約為7.1%~13.6%。我國1994年南、北方9省市成人人群調查(非隨機)發現每年有6次以上腹痛、便后緩解的發生率22.1%。
關于易激結腸的基本信息介紹
易激結腸(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為一種與胃腸功能改變有關,以慢性或復發性腹痛、腹瀉、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為主要癥狀而又缺乏胃腸道結構或生化異常的綜合征。 常與胃腸道其他功能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同時存在。需要經過檢查排
關于易激結腸的并發癥介紹
癥狀出現或加重常與精神因素或一些應激狀態有關。部分病人伴有上胃腸道及腸道外多種功能紊亂的癥狀。還可伴有心理精神異常表現,如抑郁、多疑、緊張、焦慮、敵意等。
關于易激結腸的腸道動力檢查介紹
與食管和胃不盡相同且不完善。 (1)腸道通過時間檢查: ①氫呼吸試驗法:其原理為不能在小腸吸收的糖類如乳果糖在結腸內經細菌酵解釋放氫氣,經肺呼出。因而口服乳果糖后,相隔一定時間(10~15min)收集呼氣氫,利用氣敏色譜儀測定呼氣氫濃度。根據呼出氣體氫氣濃度的變化,測算口-盲通過時間。當呼吸
分析腸易激惹綜合征的病因
IBS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被認為是胃腸動力異常、內臟感覺異常、腦腸調控異常、炎癥和精神心理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胃腸道動力紊亂:腸道動力變化是IBS 癥狀發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礎。以腹瀉為主的IBS患者呈腸道動力亢進的表現,小腸傳輸時間顯著縮短,結腸動力指數和高幅推進性收縮的
老年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分析
1.胃腸道動力紊亂 老年人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小腸消化間期移行性復合運動異常,周期明顯縮短,空腸出現較多離散的叢集收縮波,且腹痛發作者中68%與之有關,這些變化在應激和睡眠中更為明顯,另外,腹瀉型IBS患者小腸、結腸轉運時間增快,而便秘型患者則明顯減慢。 2.內臟感覺異常 內臟敏感性增高是IB
腸易激綜合征治療
??? 治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采用個體化方案,應積極尋找并祛除誘因,減輕癥狀,治療只限于對癥處理。??? 1.調整飲食??? 詳細了解病人的飲食習慣及其與癥狀的關系,避免敏感食物,減少產氣食物(奶制品,大豆,扁豆等),高脂肪食物抑制胃排空,增加胃食管反流,加強餐后結腸運動。高纖維素食物(如麩糠)
腸易激綜合征診斷
??? IBS診斷標準以癥狀學為依據,診斷建立在排除器質性疾病的基礎上,推薦采用目前國際公認的IBS羅馬III診斷標準:??? 反復發作的腹痛或不適(不適意味著感覺不舒服而非疼痛),最近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3天出現癥狀,合并以下2條或多條:①排便后癥狀緩解;②發作時伴有排便頻率改變;③發作時伴有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