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的分類
根據抗原性質分為兩類: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簡稱抗原。是一類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應性的物質。如大多數蛋白質、細菌、病毒、細菌外毒素等都是完全抗原。......閱讀全文
抗原的分類
根據抗原性質分為兩類: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簡稱抗原。是一類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應性的物質。如大多數蛋白質、細菌、病毒、細菌外毒素等都是完全抗原。不完全抗原,即半抗原(hapten)是只具有免疫反應性,而無免疫原性的物質,故又稱不完全抗原。半抗原與蛋
抗原的分類
根據抗原性質分為兩類: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簡稱抗原。是一類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應性的物質。如大多數蛋白質、細菌、病毒、細菌外毒素等都是完全抗原。
抗原的分類
? 一、天然抗原 根據抗原性物質與機體的親緣關系可分為“自己”(self)與“非已”(non-self)抗原。即與機體種系發生關系愈遠,其遺傳性差異越大,其免疫原性也愈強。 (一)“自己”抗原 正常自身組織成分及體液組分處于免疫耐受狀態,不能激發免疫應答,但如打破自身耐受,則可引起自身免疫應答
抗原的分類
根據抗原的來源可將抗原分為:1、異種抗原(xenoantigens):病原微生物、類毒素等不同種族之間的抗原;2、同種異型抗原9alloantigens):存在于同一種族不同個體之間的抗原,如HLA,ABO血型抗原,Rh抗原, MHC等;3、自身抗原(autoantigens):自身成分,分為隱蔽的
根據抗原的來源可將抗原分類
根據抗原的來源可將抗原分為:(1)異種抗原(xenoantigens):病原微生物、類毒素等不同種族之間的抗原;(2)同種異型抗原(9alloantigens):存在于同一種族不同個體之間的抗原,如HLA,ABO血型抗原,Rh抗原, MHC等;(3)自身抗原(autoantigens):自身成分,分
腫瘤抗原的分類
根據腫瘤抗原特異性的分類法(一)腫瘤特異性抗原腫瘤特異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是腫瘤細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種腫瘤細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細胞的新抗原。此類抗原乃通過腫瘤在同種系動物間的移植而被證實,故也稱為腫瘤特異性移植抗原(tumor specific transp
抗原抗體的分類
(1)按作用對象,可將其分為抗毒素、抗菌抗體、抗病毒抗體和親細胞抗體(能與細胞結合的免疫球蛋白,如1型變態反應中的lgE反應素抗體,能吸附在靶細胞膜上)。 (2)按理化性質和生物學功能,可將其分為IgG、IgA、IgM、IgE、IgD五類。 (3)按與抗原結合后是否出現可見反應,可將其分為:
抗原抗體的分類
(1)按作用對象,可將其分為抗毒素、抗菌抗體、抗病毒抗體和親細胞抗體(能與細胞結合的免疫球蛋白,如1型變態反應中的lgE反應素抗體,能吸附在靶細胞膜上)。 (2)按理化性質和生物學功能,可將其分為IgG、IgA、IgM、IgE、IgD五類。 (3)按與抗原結合后是否出現可見反應,可將其分為:
抗原遞呈細胞的分類
1 專職抗原提呈細胞:單核吞噬細胞系統、樹突狀細胞。 2 非專職抗原提呈細胞:包括血管內皮細胞、上皮細胞、間質細胞、皮膚成纖維細胞、活化的T細胞等,通常與炎癥反應的發生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機制有關。 3 機體有核細胞 能將內源性蛋白抗原降解成多肽片段,多肽片段與MHC-1類分子結合為復
抗原表位的分類
根據抗原表位中氨基酸的空間結構特點,可將其分為順序表位和構象表位。順序表喂由連續線性排列的氨基酸構成,又稱線性表位,而構象表位有不連續排列、但在空間上彼此接近形成特定構象的若干氨基酸組成
關于腫瘤抗原分類的介紹
1.腫瘤特異抗原:指只存在于某種腫瘤細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細胞的新抗原。 2.腫瘤相關抗原:指一些腫瘤細胞表面糖蛋白或糖脂成分,它們在正常細胞上有微量表達,但在腫瘤細胞表達明顯增高。
關于抗原抗體的分類介紹
(1)按作用對象,可將其分為抗毒素、抗菌抗體、抗病毒抗體和親細胞抗體(能與細胞結合的免疫球蛋白,如1型變態反應中的lgE反應素抗體,能吸附在靶細胞膜上)。 (2)按理化性質和生物學功能,可將其分為IgG、IgA、IgM、IgE、IgD五類。 (3)按與抗原結合后是否出現可見反應,可將其分為:
腫瘤抗原分類生化檢驗
腫瘤抗原的分類是生化檢驗考試復習需要了解的知識,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相關內容與考生分享。腫瘤抗原是指細胞癌變過程中所表達的新生物或過量表達產物。根據腫瘤抗原特異性分為:腫瘤特異性抗原(TSA)和腫瘤相關抗原(TAA)。一、腫瘤特異性抗原腫瘤特異性抗原(TSA)是指該類抗原系腫瘤細胞所特有,只表達于
腫瘤抗原分類生化檢驗
腫瘤抗原的分類是生化檢驗考試復習需要了解的知識,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相關內容與考生分享。腫瘤抗原是指細胞癌變過程中所表達的新生物或過量表達產物。根據腫瘤抗原特異性分為:腫瘤特異性抗原(TSA)和腫瘤相關抗原(TAA)。一、腫瘤特異性抗原腫瘤特異性抗原(TSA)是指該類抗原系腫瘤細胞所特有,只表達于
腫瘤抗原分類生化檢驗
腫瘤抗原的分類是生化檢驗考試復習需要了解的知識,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相關內容與考生分享。 腫瘤抗原是指細胞癌變過程中所表達的新生物或過量表達產物。根據腫瘤抗原特異性分為:腫瘤特異性抗原(TSA)和腫瘤相關抗原(TAA)。 一、腫瘤特異性抗原 腫瘤特異性抗原(TSA)是指該類抗原系腫瘤細胞所特有,
腫瘤抗原根據腫瘤抗原特異性的分類介紹
(一)腫瘤特異性抗原 腫瘤特異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是腫瘤細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種腫瘤細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細胞的新抗原。 此類抗原乃通過腫瘤在同種系動物間的移植而被證實,故也稱為腫瘤特異性移植抗原(tumor specific transplantati
抗原細胞提取的作用和分類
抗原提取細胞是指具有攝取、處理抗原并將抗原信息提呈給T淋巴細胞的一類細胞,又稱為輔佐細胞。在胸腺依賴性抗原誘導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過程中,不僅需要T、B淋巴細胞的協同作用,還需要另一類細胞的協助,遂將該類細胞稱為輔佐細胞。在機體的免疫識別、免疫應答與免疫調節中起重要作用。??T細胞按照功能和表面標志
細胞表面抗原的分類介紹
紅細胞表面抗原有兩種:A和B,同時也存在A和B的表面抗體,這種抗原的存在的種類決定著血型,有A型抗原的人就不存在A型的抗體,同理有B型抗原的人就不存在B型的抗體,比如A型血的人就存在A抗原而沒有A抗體,當打入B型血的時候,B抗原造成免疫反應生成B抗體從而發生特異性結合,使得血液凝固成塊堵塞血管,
抗原遞呈細胞的簡介和分類
抗原遞呈細胞又稱輔佐細胞。是機體內 具有攝取、處理和傳遞抗原信息,誘發T、 B細胞發生免疫應答作用的細胞,主要包括 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并指狀細胞、郎罕 細胞以及B細胞。它們來源于循環中的骨髓前體細胞,在細胞表面有髙濃度的主要 組織相容性抗原復合體I類和n類抗原。 分類 1 專職抗原提呈細
血小板抗原分類有哪些
血小板表面有兩類抗原:一類是為非特異性抗原或血小板相關抗原,與AB0血型系統和HLA有關,另一類是血小板特異的抗原。醫學教育|網搜索整理人類血小板特異性抗原(HPA)有5個血型系統和l0個抗原,為HPA-1(Zw)、HPA-2(Ko系統)、HPA-3、HPA-4、HPA-5.
梅素螺旋體抗原的分類
梅素螺旋體抗原的分類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下面請大家仔細閱讀醫學教育網編輯專門為您整理的梅素螺旋體抗原的分類這篇文章吧。 梅毒螺旋體細長,5~15×0.1~0.2um,形似細密的彈簧,螺旋彎曲規則,平均8~14個,兩端尖直。電鏡下顯示梅毒螺旋體結構復雜,從外向內分為:外膜(主要由蛋白質、
鉤端螺旋體屬的抗原分類
已知的鉤端螺旋體抗原有 S和P兩種。S抗原位于菌體內部,為脂多糖構成的屬特異性抗原,可分成若干群。P抗原在菌體表面,為糖蛋白組成的型特異性抗原。全世界已發現19個血清群和250多個血清型,新血清型仍在不斷出現。中國已查明16個血清群和49個血清型,而具有代表性的菌株有14型。
白細胞分化抗原的分類(一)
? 80年代初以來,由于單克隆抗體,分子克隆、基因轉染細胞系等技術在白細胞分化抗原研究中得到廣泛深入的應用,有關白細胞分化抗原的研究和應用進展相當迅速。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免疫學會聯合會(IUIS)的組織下,自1982年至1993年已先后舉行了五次有關人類白細胞分化抗原的國際協作組會議(I
不完全抗原的定義和分類
不完全抗原,即半抗原(hapten)是只具有免疫反應性,而無免疫原性的物質,故又稱不完全抗原。半抗原與蛋白質載體結合后,就獲得了免疫原性。又可分為復合半抗原和簡單半抗原。復合半抗原不具有免疫原性,只具免疫反應性,如絕大多數多糖(如肺炎球菌的莢膜多糖)和所有的類脂等;簡單半抗原既不具免疫原性,又不具免
白細胞分化抗原的分類(二)
Bm,Ba,,Ma,Eo?gp45~50?參與IgE生成的調節,調節B細胞分化,IgE介導的ADCC,結合CD21?CD24?BA-1?B,G?gp41/38??CD25?TAC,7G7/B6;(IL-2Rα)?Ta,Ba,Ma?gp55?組成高親力受體,T細胞生長CD26?5.9,Tal?Ta,B
人類白細胞抗原的基本分類
第一類MHC分子第一類MHC分子由一個跨越細胞膜的α鏈和一個連在這個鏈上的、細胞外的β2微球蛋白組成。整個分子由四個區組成,其中三個區位于α鏈上(α1-α3),β2微球蛋白組成第四個區。分子位于細胞外的部分(α1和α2)組成一個凹坑,肽可以粘在這個凹坑里。粘在這里的肽一般是在蛋白酶體里被拆除的蛋白質
概述抗原決定簇的分類
抗原決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物質的表面,有些存在于抗原物質的內部,須經酶或其他方式處理后才暴露出來。一個天然抗原物質可有多種和多個決定簇。抗原分子越大,決定簇的數目越多。在各個抗原決定簇中,最易引起免疫應答的是免疫原性決定簇。決定簇可進一步細分為兩類: ①抗原決定簇。作用在B細胞上,并可與對應體的
梅素螺旋體抗原分類
1、螺旋體表面特異性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特異的凝集抗體及密螺旋體制動或溶解抗體,后者加補體可溶解螺旋體。 2、螺旋體內類屬抗原:可產生補體結合抗體,與非病原性螺旋體有交叉反應。 3、螺旋體與宿主組織磷脂形成的復合抗原:當螺旋體侵入組織后,組織中的磷脂可粘附在螺旋體上,形成復合抗原,此種復合抗原
組織相容性抗原分類
移植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供者與受者的組織相容性。所謂組織相容性,就是指不同個體間進行組織或器官移植時,移植物與宿主是否能相互“容忍”。如能“容忍”移植物就能存活,否則,移植物將被排斥或移植物使宿主受損。供受兩者的組織相容性如何,是由組織相容性抗原決定的。組織相容性抗原分為:(1)主要組織相容
腦膜炎雙球菌的抗原構造及分類
1、莢膜多糖抗原(capsular polysaccharides antigen) 具有群特異性。根據此抗原性不同,可將腦膜炎奈瑟菌分為至少13個血清群。與人類疾病關系密切的主要是A、B、C、Y及W-135群。A群及C群是引起腦膜炎流行的主要血清群。 2、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