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的結構介紹
抗原在化學結構上與機體自身不同,具有異物性:①異種物質。從生物進化過程來看,異種動物間的血緣關系越遠,則免疫原性越強。如馬的血清和各種微生物與人的血緣關系遠,所以免疫原性強。而馬的血清與驢、騾的血緣關系近,所以免疫原性相對就弱。②同種異體物質。如人的紅細胞抗原物質和人的白細胞抗原等。③自身物質。自身物質一般不具免疫原性。有些物質如隱蔽的自身成分(眼晶體蛋白、精子等),在正常情況下與免疫系統是隔絕的。但是一旦屏障遭到破壞,這些物質進入血流,即可與免疫活性細胞接觸而成為自身抗原異物。另外,自身物質在外傷、感染、藥物和射線的影響下,其理化性質發生質的改變時,也可成為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物質。......閱讀全文
抗原的結構介紹
抗原在化學結構上與機體自身不同,具有異物性:①異種物質。從生物進化過程來看,異種動物間的血緣關系越遠,則免疫原性越強。如馬的血清和各種微生物與人的血緣關系遠,所以免疫原性強。而馬的血清與驢、騾的血緣關系近,所以免疫原性相對就弱。②同種異體物質。如人的紅細胞抗原物質和人的白細胞抗原等。③自身物質。自身
關于抗原抗體的結構介紹
抗體是具有4條多肽鏈的對稱結構,其中2條較長、相對分子量較大的相同的重鏈(H鏈);2條較短、相對分子量較小的相同的輕鏈(L鏈)。鏈間由二硫鍵和非共價鍵聯結形成一個由4條多肽鏈構成的單體分子。輕鏈有κ和λ兩種,重鏈有μ、δ、γ、ε和α五種。整個抗體分子可分為恒定區和可變區兩部分。在給定的物種中,不
鏈球菌的抗原結構介紹
主要有三種: 1.核蛋白抗原或稱P抗原,無特異性,各種鏈球菌均同,與葡萄球菌有交叉。 2.多糖抗原或稱C抗原系統族特異性抗原,是細菌壁的組成成份。對人致病的90%屬于A群,其次為B群,其它群少見。 3.蛋白質抗原或稱表面抗M、R、T、S等四種不同性制質的抗原組份,具有型特異性。是鏈球菌細胞
志賀菌屬的抗原結構介紹
志賀菌屬主要有菌體抗原(O抗原)而無鞭毛抗原(H抗原),個別菌型及新分離菌株有K抗原。O抗原是分類的依據,分群特異抗原和型特異抗原,借此將志賀菌屬分為4群(種)40余血清型(包括亞型)。K抗原在分類上無意義,但可阻止O抗原與O抗體的結合。從生物化學特性看,除A群外,B、C、D群志賀菌均能發酵甘露
關于鏈球菌的抗原結構介紹
1.核蛋白抗原或稱P抗原,無特異性,各種鏈球菌均同,與葡萄球菌有交叉。 2.多糖抗原或稱C抗原系統族特異性抗原,是細菌壁的組成成份。對人致病的90%屬于A群,其次為B群,其它群少見。 3.蛋白質抗原或稱表面抗M、R、T、S等四種不同性制質的抗原組份,具有型特異性。是鏈球菌細胞壁的蛋白質抗原,
表皮葡萄球菌的抗原結構介紹
葡萄球菌抗原構造復雜,已發現的在30種以上,其化學組成及生物學活性了解的僅少數幾種。 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存在于菌細胞壁的一種表面蛋白,位于菌體表面,與胞壁的粘肽相結合。它與人及多種哺乳動物血清中的lgG的 Fc 段結合,因而可用含S
抗原的結構特征
抗原在化學結構上與機體自身不同,具有異物性:①異種物質。從生物進化過程來看,異種動物間的血緣關系越遠,則免疫原性越強。如馬的血清和各種微生物與人的血緣關系遠,所以免疫原性強。而馬的血清與驢、騾的血緣關系近,所以免疫原性相對就弱。②同種異體物質。如人的紅細胞抗原物質和人的白細胞抗原等。③自身物質。自身
抗原抗體的結構
抗體是具有4條多肽鏈的對稱結構,其中2條較長、相對分子量較大的相同的重鏈(H鏈);2條較短、相對分子量較小的相同的輕鏈(L鏈)。鏈間由二硫鍵和非共價鍵聯結形成一個由4條多肽鏈構成的單體分子。輕鏈有κ和λ兩種,重鏈有μ、δ、γ、ε和α五種。 bio.jewelove.net 整個抗體分子可分為恒定
抗原抗體的結構
抗體是具有4條多肽鏈的對稱結構,其中2條較長、相對分子量較大的相同的重鏈(H鏈);2條較短、相對分子量較小的相同的輕鏈(L鏈)。鏈間由二硫鍵和非共價鍵聯結形成一個由4條多肽鏈構成的單體分子。輕鏈有κ和λ兩種,重鏈有μ、δ、γ、ε和α五種。 bio.jewelove.net 整個抗體分子可分為恒定
人類白細胞抗原的本質及結構介紹
HLA是具有高度多態性的同種異體抗原,其化學本質為一類糖蛋白,由一條α重鏈(被糖基化的)和一條β輕鏈非共價結合而成。其肽鏈的氨基端向外(約占整個分子的3/4),羧基端穿入細胞質,中間疏水部分在胞膜中。HLA按其分布和功能分為Ⅰ類抗原和Ⅱ類抗原。
關于葡萄球菌屬的抗原結構的介紹
葡萄球菌抗原構造復雜,已發現的在30種以上,其化學組成及生物學活性了解的僅少數幾種。 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存在于菌細胞壁的一種表面蛋白,位于菌體表面,與胞壁的粘肽相結合。它與人及多種哺乳動物血清中的lgG的Fc 段結合,因而可用含SPA
葡萄球菌的抗原結構
葡萄球菌抗原構造復雜,已發現的在30種以上,其化學組成及生物學活性了解的僅少數幾種。 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存在于菌細胞壁的一種表面蛋白,位于菌體表面,與胞壁的粘肽相結合。它與人及多種哺乳動物血清中的lgG的Fc 段結合,因而可用含SPA
關于溶血性鏈球菌的抗原結構介紹
鏈球菌的抗原構造較復雜,主要有三種: (1)核蛋白抗原 或稱P抗原,無特異性,各種鏈球菌均相同。 (2)多糖抗原 或稱C抗原,系群特異性抗原,是細胞壁的多糖組分,可用稀鹽酸等提取。 (3)蛋白質抗原 或稱表面抗原,具有型特異性,位于C抗原外層,其中可分為M、T、R、S四種不同性質的抗原成分
人類白細胞抗原的高級體系結構的相關介紹
在美國國防建模與仿真辦公室(DMSO)1995年10月制定的建模與仿真主計劃(MSMP)中,提出了未來建模/仿真的共同技術框架。它包括三個方面:高層體系結構(HLA)、任務空間概念模型(CMMS)和數據標準(DS)。它們的共同目標是實現仿真間的互操作,并促進仿真資源的重用,具體地說,就是通過計算
簡述病原性球菌的抗原結構
葡萄球菌抗原構造復雜,已發現的在30種以上,其化學組成及生物學活性了解的僅少數幾種。 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proteinA,SPA)存在于菌細胞壁的一種表面蛋白,位于菌體表面,與胞壁的粘肽相結合。它與人及多種哺乳動物血清中的lgG的Fc段結合,因而可用含SPA的葡萄
化膿性球菌的抗原結構
葡萄球菌抗原構造復雜,已發現的在30種以上,其化學組成及生物學活性了解的僅少數幾種。 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proteinA,SPA)存在于菌細胞壁的一種表面蛋白,位于菌體表面,與胞壁的粘肽相結合。它與人及多種哺乳動物血清中的lgG的Fc段結合,因而可用含SPA的葡萄
B細胞抗原受體的結構
(一)BCR分子 BCR主要包括mlgM和mlgD,由兩條重鏈和兩條輕鏈連接而成。其中重鏈分為可變區(V區,約110個氨基酸殘基)、恒定區(C區,約330個氨基酸殘基)、跨膜區(26個氨基酸殘基)及胞質區(3個氨基酸殘基);而輕鏈則只有V區和C區。V區由VH和VL兩個結構域組成,各有三個互補決
霍亂樣綜合征的抗原結構
霍亂弧菌有耐熱的菌體(O)抗原和不耐熱的鞭毛(H)抗原。H抗原為霍亂弧菌屬所共有;O抗原有群特異性和型特異性兩種抗原,是霍亂弧菌分群和分型的基礎。群的特異性抗原可達100余種。
乙肝表面抗原抗原滴度的介紹
把患者血清稀釋2~12倍后,與已知濃度的表面抗體相混合,產生凝集反應的最高值便為表面抗原滴度。從這里可以看出,稀釋數愈大而出現凝集時,說明血清中表面抗原含量愈多。血清中HBsAg含量與傳染性成正變關系,但非肯定的一致關系。高滴度的HBsAg可作為有傳染性的參考指標。臨床可根據乙肝表面抗原滴度的高
MHC抗原介紹
? 一、HLA抗原的分子結構 1987年Bjorkman等首先借助X線晶體衍射技術弄清了HLA-A2分子的立體結構。其后,其它HLA-Ⅰ、Ⅱ類分子結構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從而對這些分子的生物學功能提供了較確切的解釋。 (一)HLA-Ⅰ類分子 所有的HLA-Ⅰ類分子均含有二條分離的多肽鏈,一條是
積液癌胚抗原的介紹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最初發現于成人結腸癌組織中,是一種具有人類胚胎抗原決定簇的酸性糖蛋白,分子量200kD,胚胎期主要在于胎兒的胃腸管、胰腺和肝臟,出生后組織內含量很低。1965年Golo首先從胎兒腸組織中及結腸組織中提取CEA。不同組織來源的CE
抗原的類別介紹
天然抗原 根據抗原性物質與機體的親緣關系可分為“自己”(self)與“非已”(non-self)抗原。即與機體種系發生關系愈遠,其遺傳性差異越大,其免疫原性也愈強。人工抗原 用化學合成法或基因重組法制備含有已知化學結構決定簇的抗原,稱之為人工抗原。它可包括人工結合抗原、人工合成抗原和基因重組抗原。無
糖抗原242的介紹
糖抗原242(carbohydrate antigen,CA242)是以人結直腸癌細胞系Cold205免疫,通過雜交瘤技術獲得單克隆抗體C242所識別的腫瘤相關抗原,具有唾液酸化的糖類結構,是一種黏蛋白,可識別CA50和CAl9-9的決定簇。存在于正常的胰腺及結直腸黏膜中,正常時表達量低。血清中
組織多肽抗原的介紹
組織多肽抗原(tissuepolypeptideantigen,TPA)是一種胎兒抗原,見于增殖旺盛的組織。正常組織中含量甚微。TPA被細胞角蛋白8、18和19的抗體所識別。已分離出具有TPA免疫反應的不同蛋白質,分子量為20~45kD。TPA與某些細胞分裂素、細胞骨架蛋白有廣泛的共源性,當細胞
關于溶血性鏈球菌的生化反應和抗原結構的介紹
生化反應 分解葡萄糖,產酸不產氣,對乳糖、甘露醇、水楊苷、山梨醇、棉子糖、蕈糖、七葉苷的分解能力因不同菌株而異。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膽汁溶解,觸酶陰性。 抗原結構 鏈球菌的抗原構造較復雜,主要有三種: (1)核蛋白抗原 或稱P抗原,無特異性,各種鏈球菌均相同。 (2)多糖抗原或稱C抗原
炭疽桿菌的抵抗力和抗原結構
抵抗力 繁殖體抵抗力不強,易被一般消毒劑殺滅,而芽孢抵抗力強,在干燥的室溫環境中可存活數十年。煮沸10min或干熱140℃條件下3h可將芽孢殺死。炭疽芽孢對碘特別敏感,對青霉素、先鋒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 抗原結構 莢膜多肽抗原由D-谷氨酸多肽組成,抗原性單一,具有抗吞噬作用,
B細胞抗原受體的結構及作用
結構 (一)BCR分子 BCR主要包括mlgM和mlgD,由兩條重鏈和兩條輕鏈連接而成。其中重鏈分為可變區(V區,約110個氨基酸殘基)、恒定區(C區,約330個氨基酸殘基)、跨膜區(26個氨基酸殘基)及胞質區(3個氨基酸殘基);而輕鏈則只有V區和C區。V區由VH和VL兩個結構域組成,各有三
腫瘤抗原根據腫瘤抗原特異性的分類介紹
(一)腫瘤特異性抗原 腫瘤特異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是腫瘤細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種腫瘤細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細胞的新抗原。 此類抗原乃通過腫瘤在同種系動物間的移植而被證實,故也稱為腫瘤特異性移植抗原(tumor specific transplantati
抗原皮內試驗的介紹
本試驗主要用于對塵、螨、花粉等抗原過敏者的血清學治療指導有幫助。皮內試驗是最常用的皮膚試驗。應用范圍也很廣,幾乎各類抗原及各型反應都可用皮內試驗進行測定,只是不同類型的反應觀察結果的時間和判定結果的標準有所不同。
關于抗原抗體反應的介紹
抗原抗體反應指抗原與相應抗體之間所發生的特異性結合反應,這種反應既可在機體內進行,也可以在機體外進行。抗原抗體反應的過程是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和物理變化,包括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和非特異性促凝聚兩個階段,以及由親水膠體轉為疏水膠體的變化。抗原抗體反應的特點主要有特異性、比例性、可逆性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