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蛋白的功能特點和類型
p53基因是一種抑癌基因,定位于人類染色體17p13.1,編碼393個氨基酸組成的53kD的核內磷酸化蛋白,被稱為p53蛋白。p53基因是細胞生長周期中的負調節因子,與細胞周期的調控、DNA修復、細胞分化、細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有關。p53基因分為野生型和突變型兩種,其產物也有野生型和突變型。野生型p53蛋白極不穩定,半衰期僅數分鐘,并具有反式激活功能和廣譜的腫瘤抑制作用。突變型p53蛋白穩定性增加,半衰期延長,可被免疫組化方法檢測出來。p53基因的突變(缺失)是人類腫瘤的常見事件,與腫瘤的發生、發展有關。一般認為p53過表達與腫瘤的轉移、復發及不良預后相關。......閱讀全文
p53蛋白的功能特點和類型
p53基因是一種抑癌基因,定位于人類染色體17p13.1,編碼393個氨基酸組成的53kD的核內磷酸化蛋白,被稱為p53蛋白。p53基因是細胞生長周期中的負調節因子,與細胞周期的調控、DNA修復、細胞分化、細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有關。p53基因分為野生型和突變型兩種,其產物也有野生型和突變型。野
p53蛋白主要分布和特點
p53蛋白主要分布于細胞核漿,能與DNA特異結合,其活性受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等翻譯后修飾調控。正常p53的生物功能好似“基因組衛士(guardian of the genome)”,在G1期檢查DNA損傷點,監視基因組的完整性。如有損傷,p53蛋白阻止DNA復制,以提供足夠的時間使損傷D
疫苗的主要類型和功能特點
疫苗有多種類型。死疫苗是選用能夠引起較強免疫反應的病原體,經人工大量培養后,用理化方法殺死而制成。常用的有傷寒、霍亂、百日咳、流行性腦膜炎、鉤端螺旋體病、斑疹傷寒等。死疫苗的優點是易于保存,在4℃時可以保存1年左右。缺點是接種劑量大,注射后局部和全身副反應較大,且常需接種多次。活疫苗是把致病微生物用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和主要類型
B淋巴細胞在抗原刺激下轉化為漿細胞,產生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抗體,稱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分布于人的血液、體液及外分泌液中,根據其重鏈的抗原性不同,可分為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五類。
瘦蛋白的功能和應用特點
瘦蛋白在動物實驗中,對鼠腹腔注射瘦蛋白,肥胖鼠和正常鼠的體重都下降,脂肪含量也下降。瘦蛋白是通過調節代謝和食欲來實現控制體重和脂肪沉積。瘦蛋白產生于脂肪細胞,是一種激素樣物質,能從脂肪細胞分泌入血液,已發現在脈絡叢及下丘腦處存在有瘦蛋白的受體(Lep-R)。瘦蛋白也許是通過反饋系統來調節體重,它有可
酪蛋白的功能和應用特點
酪蛋白是一種含磷鈣的結合蛋白,對酸敏感,pH較低時會沉淀。酪蛋白是哺乳動物包括母牛,羊和人奶中的主要蛋白質,又稱:干酪素、酪朊、乳酪素。α-酪蛋白是哺乳動物的主要蛋白,人乳中沒有α-酪蛋白,以β-酪蛋白為主要酪蛋白形式。酪蛋白對幼兒既是氨基酸的來源,也是鈣和磷的來源,酪蛋白在胃中形成凝乳以便消化。
彈性蛋白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生物組織中彈性較大的結構蛋白,較大量存在于韌帶、血管壁和皮膚等彈性組織中,是彈性纖維的主要成分。能拉長到原長度的幾倍,在張力松弛后很快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和形狀。具有高彈性的原因是由于在彈性蛋白形成過程中,賴氨酸殘基間發生了交聯;并且只有在銅離子存在下交聯才會發生,否則彈性蛋白將成為無彈性粘性組織。彈性
血影蛋白的成分和功能特點
血影蛋白(spectrin)又稱紅膜肽,存在于哺乳類動物紅細胞膜的內側,是紅細胞膜蛋白的主要成份。改變處理血影的離子強度后進行電泳分析,則血影蛋白和肌動蛋白條帶消失,說明這兩種蛋白不是內在膜蛋白。約占膜提取蛋白的30%。
上皮調節蛋白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上皮調節蛋白英文名稱epiregulin定 義表皮生長因子家族的成員,由46個氨基酸殘基組成(5.2 kDa)。從162肽的前體經加工形成,有多種生物功能。如抑制某些腫瘤細胞生長、促進纖維細胞等多種細胞生長。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激素與維生素(二級學科)
肌動蛋白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它的氨基酸序列也是最高度保守的蛋白質之一,因為它在進化過程中幾乎沒有變化?,在藻類和人類等多種物種中的差異不超過20%。它有兩個顯著特征:它是一種緩慢水解?ATP的酶?,是生物過程的“通用能量貨幣”。 但是,ATP是必需的,以保持其結構完整性。其高效的結構由幾乎獨特的折疊過程形成。此外,它能夠比任何
P53基因編碼的概念和應用特點
P53基因編碼的是分子量約為53kDa的蛋白,P35根據其分子量大小命名的,首次是在1979年發現致瘤病毒SV40可以與該蛋白形成復合物,并且將克隆得到p53轉入到細胞可引起細胞癌變,所以最初的10年普遍認為p53是抑癌基因。后來發現之前腫瘤細胞來源的p53基因突變體能夠促使細胞發生轉化,而野生型的
P53蛋白的介紹
p53基因是一種抑癌基因,定位于人類染色體17p13.1,編碼393個氨基酸組成的53kD的核內磷酸化蛋白,被稱為p53蛋白。p53基因是細胞生長周期中的負調節因子,與細胞周期的調控、DNA修復、細胞分化、細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有關。p53基因分為野生型和突變型兩種,其產物也有野生型和突變型
p53蛋白的形成
p53是一種腫瘤抑制基因(gene)。在所有惡性腫瘤中,50%以上會出現該基因的突變。 由這種基因編碼的蛋白質(protein)是一種轉錄(transcription)因子,其控制著細胞周期的啟動。許多有關細胞健康的信號向p53蛋白發送。關于是否開始細胞分裂就由這個細胞決定。如果這個細胞受損,
綠色熒光蛋白的功能特點和作用
綠色熒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簡稱GFP),是一個由約238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從藍光到紫外線都能使其激發,發出綠色熒光。雖然許多其他海洋生物也有類似的綠色熒光蛋白,但傳統上,綠色熒光蛋白(GFP)指首先從維多利亞多管發光水母中分離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最早是由下
P38蛋白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其分布具有組織特異性:p38α、p38β1、p38β2在各種組織細胞中廣泛存在,p38γ僅在骨骼肌細胞中存在,而p38δ主要存在于腺體組織。研究證實,p38MAPK通路的激活劑與JNK通路相似。一些能夠激活JNK的促炎因子(TNFα、IL-1)、應激刺激(UV、H2O2、熱休克、高滲與蛋白合成抑制劑
黃色熒光蛋白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黃色熒光蛋白(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 ,YFP)可以看做綠色熒光蛋白的一種突變體,最初來源于維多利亞多管水母( Aequorea victoria)。相對于綠色熒光蛋白,其熒光向紅色光譜偏移,而這主要是由于蛋白203位蘇氨酸變為酪氨酸。其最大激發波長為514 nm,最大
后葉激素運載蛋白的定義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后葉激素運載蛋白英文名稱neurophysin定 義垂體后葉升壓素及催產素的運載蛋白。富含半胱氨酸殘基。與催產素或升壓素具有共同的前體。激素-后葉激素運載蛋白復合體貯存在垂體后葉中,受到刺激后則釋放出來。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激素與維生素(二級學科)
分光光度計的主要類型和功能特點
主要類型紫外 - 可見分光光度計:工作波長范圍為 190 - 1100nm,涵蓋了紫外光區和可見光區。常用于分析有機物、無機物、生物分子等的濃度和結構。例如,在水質監測中,可以用紫外 - 可見分光光度計測量水中的硝酸鹽、亞硝酸鹽、鐵、錳等物質的含量。紅外分光光度計:工作波長范圍為 2.5 - 25μ
蛋白質組結構和功能特點
蛋白質組(Proteome)的概念最先由Marc Wilkins提出,指由一個基因組(Genome),或一個細胞、組織表達的所有蛋白質(protein). 蛋白質組的概念與基因組的概念有許多差別,它隨著組織、甚至環境狀態的不同而改變。在轉錄時,一個基因可以多種mRNA形式剪接,一個蛋白質組不是一個基
參比電極的類型和特點
監測金屬電位所用的參比電極應該工作穩定、可靠,并且便宜、易于制作、安裝和使用方便。 電極的類型: 一類是可逆電極——甘汞電極、硫酸銅電極 優點:電位穩定,監測值精確度高。 缺點:易損壞,安裝、固定較困難。 另一類固體金屬電極—固體金屬電極 特點:應用于電位范圍較寬的系統,且制作簡單,
免疫應答的類型和特點
免疫應答類型有:固有性免疫應答,又稱非特異性免疫。適應性免疫應答,又稱為特異性免疫。固有性免疫應答的特征是:1、無特異性,作用廣泛。2、先天具備。3、初次與抗原接觸即能發揮效應,但無記憶性。4、可穩定遺傳。5、同一物種的正常個體間差異不大。適應性免疫應答的特征是:1、特異性,即T、B淋巴細胞僅能針對
光學纖維的功能和類型
光學纖維(optical fiber)是指用于傳導光的人造纖維。又稱光導纖維,簡稱光纖。基本結構是圓柱形的細長絲,直徑在1—100微米之間。制造光纖的材料最常用的是二氧化硅(石英),也有用多組分玻璃或有機玻璃等。光纖的材料都要高度透明,對材料的純度要求非常高,如通信用的光纖其材料純度有的要求達到8個
微管蛋白的功能特點
α-和β-微管蛋白聚合成動態微管,這些亞基是微酸性的,等電點在5.2和5.8之間。在真核生物中,微管是細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并且在許多過程中起作用,包括結構支持,細胞內轉運和DNA分離。為了形成微管,α-和β-微管蛋白的二聚體與GTP結合并在GTP結合狀態下組裝到微管的(+)末端。β-微管蛋白亞基
微管蛋白的功能特點
α-和β-微管蛋白聚合成動態微管,這些亞基是微酸性的,等電點在5.2和5.8之間。在真核生物中,微管是細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并且在許多過程中起作用,包括結構支持,細胞內轉運和DNA分離。為了形成微管,α-和β-微管蛋白的二聚體與GTP結合并在GTP結合狀態下組裝到微管的(+)末端。β-微管蛋白亞基
黃素蛋白的功能特點
黃素蛋白(FP)是由一條多肽結合1個輔基組成的酶類,不是脂溶性。結合的輔基可以是FAD或FMN,它們是維生素B2的衍生物,每個FMN和FAD可接受兩個電子和兩個質子。呼吸鏈上具有FMN為輔基的NADH脫氫酶。
G蛋白的功能特點
G蛋白是指能與鳥苷二磷酸結合,具有GTP水解酶活性的一類信號傳導蛋白。G蛋白參與的信號轉導途徑在動植物體中是一種非常保守的跨膜信號轉導機制。當細胞轉導胞外信號時,首先由不同類型的G蛋白偶聯受體(GPCRs)接受細胞外各種配基(胞外第一信使)。然后受體被活化,進一步激活質膜內側的異三聚體G蛋白,后者再
蛋白質測定儀的特點和功能
一、儀器特點: 1.檢測方法:蛋白質檢測方法符合【國家標準】《NYT1678-2008》 2.儀器構成:由主機、樣品前處理器具和試劑包等構成,適于現場及實驗室使用 3.光路系統:采用進口超高亮發光二極管,光源和檢測器采用全固態結構,準確度和精密度高、穩定性強、光源可控;采用光源自動開關節能
免疫球蛋白E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B淋巴細胞在抗原刺激下轉化為漿細胞,產生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抗體,稱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E(IgE)對嗜堿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具有高度親和性,故又稱為反應素或親細胞抗體。IgE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固有層的漿細胞產生,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含量極低,約占血清總Ig的0.002%。IgE與I型變
蛋白質復合物的特點和功能
蛋白質復合物是一組兩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多肽鏈。不同的多肽鏈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這不同于多酶復合物,其中在單個多肽鏈中發現多個催化結構域。蛋白質復合物是四級結構的?一種形式。蛋白質復合物中的蛋白質通過非共價?蛋白質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聯系在一起,不同的蛋白質復合物隨時間推移具有不同程度的穩定性。這些復合物
木瓜蛋白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木瓜蛋白酶(Papain),又稱木瓜酶,是一種蛋白水解酶。木瓜蛋白酶是番木瓜(Carieapapaya)中含有的一種低特異性蛋白水解酶,廣泛地存在于番木瓜的根、莖、葉和果實內,其中在未成熟的乳汁中含量最豐富。木瓜蛋白酶的活性中心含半胱氨酸,屬于巰基蛋白酶,它具有酶活高、熱穩定性好、天然衛生安全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