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病毒71型的基本信息介紹
腸道病毒71型是腸道病毒一般是以數字命名的,排列順序代表著其發現的先后次序。腸道病毒71型是引起嬰幼兒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主要病原體之一。 人類腸病毒71型于1969年首次從加利福尼亞患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嬰兒糞便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這些病毒可被培養在恒河猴腎臟細胞(rhesus monkey kidney cell;RhMK)及人胚二倍體細胞(human fetal diploid cell)中。若檢體取自病人糞便及組織即以人胚腎二倍體細胞(diploid strain of human fetal kidney cell;HFDK)培養;若為咽喉拭子檢體則選用人胚肺二倍體細胞(diploid strain of human fetal lung cell)培養。 經由這些細胞培養后純株化病毒分析,發現會出現典型由腸病毒所致的細胞病變(cytopathe......閱讀全文
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的用法用量介紹
用法:本疫苗推薦肌肉注射,注射前須搖勻。上臂三角肌肌內注射。 用量:基礎免疫程序為2劑次,間隔1個月。每1次人用劑量為0.5ml。 本品是否需要進行加強免疫暫未確定。
關于腸道病毒EV71感染的易感人群介紹
人群對腸道病毒EV71感染普遍易感,感染后可獲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分別感染后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因此,人群可反復感染發病。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成人也可感染。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差,不良個人衛生習
怎樣預防腸道病毒EV71感染?
如果發現孩子發燒、有皮疹等癥狀,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孩子患病后應暫停去幼兒園和學校,避免傳染給他 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據醫生建議,決定是否留院觀察或住院治療。 專家強調,患兒的家庭應使用肥皂、84消毒液對日常用品、玩具、尿布進行消毒,對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兒糞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劑
腸道病毒EV71感染的傳播途徑
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常見于4-9月份。該病的潛伏期為2~7天,傳染源包括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傳播方式主要有:人群密切接觸是重要的傳播方式,兒童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
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的禁忌
下列情況嚴禁使用本疫苗: (1) 對本品中的活性物質、任何非活性物質或制備工藝中使用的物質,包括輔料、甲醛以及硫酸卡那霉素過敏者。 (2) 發熱、急性疾病期患者。 (3) 嚴重慢性疾病、過敏體質者禁用。
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的簡介
本疫苗系將腸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FY-23K-B株接種于人二倍體細胞,經培養、病毒收獲、滅活、純化后,加入氫氧化鋁佐劑及甘氨酸穩定劑制成。本品為微乳白色混懸液,可因沉淀而分層,易搖散。 主要活性成份:滅活的EV71病毒。 輔料:氫氧化鋁、甘氨酸。
簡述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的作用
接種本品可刺激機體產生抗EV71的免疫力,用于預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但本品不能預防其他腸道病毒(包括柯薩奇A組16型等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每瓶(支)0.5ml,每l次人用劑量為0.5ml,含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中和抗體效價不低于3.0EU(EU代表中和抗體效價單位)。
上海巴斯德所腸道病毒71型基因工程疫苗研發取得新進展
手足口病是五歲以下兒童中常見的病毒性傳染病,腸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兒童手足口病的最重要病原體,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感染的患兒可能表現出嚴重的神經系統損傷和并發癥,如腦干腦炎、脊髓灰質炎樣的癱瘓和肺水腫等癥狀,甚至危及患兒生命。然而,目前仍然沒有商業化的疫苗來預防EV71感染。 中國
關于腸道病毒的基本信息介紹
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致腸細胞病變人孤兒病毒(enterocytopathichumanorphanvirusECHO簡稱埃可病毒)及新型腸道病毒共71個血清型。腸道病毒屬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臨床表現輕者只有倦怠﹑乏力﹑低熱等﹐重者可全身感染﹐腦﹑
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的臨床試驗
本品國內III期關鍵性注冊臨床試驗采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研究設計。評價12000名6-71月齡健康兒童受試者基礎免疫在0天28天接種本品2劑次的保護效力、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1)保護效力試驗結果 本研究臨床主要終點為接種本疫苗或安慰劑的受試者在有效隨訪期(1年內)由EV71病毒
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的注意事項
1.本疫苗嚴禁血管內注射。 2.應備有腎上腺素等藥物和設備,以備偶有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時急救用。受種者在接種本疫苗后應在現場觀察至少30分鐘。 3.下列情況應慎重使用本疫苗: ①患有血小板減少癥或者出血性疾病者,肌肉注射本疫苗可能會引起出血。 ②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接
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的不良反應
在國內本品進行的系列臨床試驗受試者總數為14848人,其中接種本疫苗8572人。 Ⅲ期臨床保護力試驗在12000名6-71月齡健康兒童中按0、28天免疫程序接種兩劑本品或安慰劑,安全性主動監測1年。試驗組和對照組全身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3.75%和24.92%,癥狀為發熱、食欲不振/厭食、煩
腸道病毒感染的基本信息介紹
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Coxsackie virus)、致腸細胞病變人孤兒病毒(enterocytopath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簡稱埃可病毒)及新型腸道病毒共71個血清型,本屬病毒感染分布廣泛,臨床表現復雜多樣。脊髓灰質炎已有專章論述,本節介紹除
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的藥物相互作用
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本品尚未進行同期(先、后或同時)接種其他疫苗對本疫苗免疫原性影響的臨床研究。目前尚無數據可以評價本品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的影響。 免疫抑制藥物:免疫抑制劑、化療藥物、抗代謝藥物、烷化劑、細胞毒素類藥物、皮質類固醇類藥物等,可能會降低機體對本疫苗的免疫應答。 正在接受治療的患
一例腸道病毒71型感染重癥手足口病共患川崎病病例分析
手足口病(HFMD)是嬰兒和兒童的一種常見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是發熱以及手、足、口等部位出現皰疹。川崎病(KD)又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臨床可見發熱、皮疹、指趾末端脫皮等表現。二者的臨床表現相似,實驗室檢查均可出現白細胞(WBC)升高、C反應蛋白(CRP)增高、紅細胞沉降率(ESR)增快等。為了
腸道病毒EV71-TaqMan熒光定量RT-PCR法快速檢測
? 腸道病毒(EV)屬于小RNA病毒科,根據血清學可以分為脊灰病毒、柯薩奇、埃可病毒和腸道病毒68~71型,共67個血清型。腸道病毒可引發眾多疾病,并可暴發流行,導致死亡,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浙江省近幾年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無菌性腦炎〔1,2〕、手足口病〔3〕、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和新生兒急性心肌炎等暴發疫情
關于腸道病毒Cox-A16型手足口病的檢查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末梢血白細胞 一般病例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數大多正常。重癥病例白細胞計數可明顯升高; (2)血生化檢查 部分病例可有輕度ALT(谷丙轉氨酶)、AST(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升高,重癥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學檢查 特異性C
上海巴斯德所腸道病毒71和諾如病毒聯合疫苗研究獲進展
9月28日,國際學術期刊Vaccine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苗中心的研究論文A bivalent virus-like particle based vaccine induces a balanced antibody response against both entero
上海巴斯德所在腸道病毒EV71衣殼蛋白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腸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手足口病是常發于5歲以下兒童的傳染性疾病,部分患者會出現腦炎、肺水腫以及癱瘓等嚴重神經癥狀,甚至死亡,嚴重威脅我國兒童的健康,但目前還沒有商品化的EV71疫苗來有效防治該疾病。 EV71是單鏈正義RNA病毒,其病毒顆粒為球形
懸浮型細胞分型的基本信息介紹
特點: 不貼附在支持物生長,胞體圓形,在培養液中生長空間大,可長時間的生長,繁殖旺盛便于做細胞代謝研究。S180肉瘤、血液里的白細胞、K562、 HL-60。 分型的目的: 方便描述細胞在培養過程中的形態變化。培養條件好時,細胞相對穩定,可反映出起源、正常異常的區別,作為判定細胞生物學性狀指
關于腺病毒胃腸炎的基本概述
腸道病毒屬于微小RNA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1、2、3型,柯薩奇病毒,艾可病毒和新型腸道病毒(現稱腸道病毒)68-71型幾類。這些病毒雖名為腸道病毒,傳播方式與病毒性胃腸炎相同均為糞—口傳染,都以兒童感染特別是托兒機構集體感染為主,開始致病也在腸道,但病毒可通過血循環到達全身,引起全身癥狀。而
上海巴斯德所研發出針對腸道病毒EV71的中和性單克隆抗體
日前,國際學術刊物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黃忠課題組關于成功制備針對腸道病毒EV71的中和性單克隆抗體的最新研究成果。 腸道病毒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手足口病是常發于5歲以下兒童的傳染性疾病,部分患者
關于腸道病毒70型感染的臨床表現
EV70主要引起急性出血性眼結膜炎、腦膜炎、癱瘓型疾病、多發性神經根炎。 急性出血性眼結膜炎起病急促,突然眼痛、畏光、流淚及眼瞼水腫。通常發生于一只眼睛,幾小時后波及另一只眼睛。約20%的患者出現發熱、頭痛及全身不適等表現。EV70所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眼結膜炎在病程的2~3天出現特征性表現,即眼
關于腸道病毒的病理介紹
病原體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和在人類腸道致細胞病變的孤兒病毒(ECHO病毒)。1970年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將這些病毒歸屬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腸道病毒屬。在上述已命名的3種腸道病毒的67個型別以后發現的腸道病毒﹐都按腸道病毒序數編號命名﹐即68﹑69﹑70﹑71﹑72型腸道病毒等
我國成功研發手足口病檢測試劑
兩三小時內可檢測出主要病毒 記者從近日在江蘇泰州醫藥高新區舉行的碩世生物疾病防控論壇上獲悉,一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能同時檢測引起手足口病的多種腸道病毒的試劑,已由碩世生物科技公司研發成功,將在今年投入使用。這種試劑能在2—3小時內對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進行檢測,為快速診療提供有效依據。
科技支撐計劃應急項目手足口病疫苗研制通過可行性論證
據科技部消息:腸道病毒EV71引起的人手足口病是近數十年發現的傳染性疾病之一,該病已經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多次暴發性流行。今年3月以來,該病在我國包括港澳臺在內的29個地方相繼暴發,給我國嬰幼兒的健康和社會穩定帶來了較為嚴重的危害。?為了加強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為臨床診斷和防治提供有效手段,科技部緊急啟
關于復制型的基本信息介紹
復制型指某種核酸處于復制狀態的各種分子結構。更多地用于指RNA或單股DNA病毒復制期間形成的雙螺旋中間體。與之相聯系的主要有復制型DNA,復制型基因克隆,復制型轉座等過程,而復制型轉座又可分為兩種,一種需要RNA作為中間產物,一類不需要RNA作為中間產物。
增殖型天皰瘡的基本信息介紹
發病年齡較年輕。皮損好發于脂溢部位,如頭面、腋下、臍窩、胸背、陰股部等處。初起為松弛性水皰,極易破裂形成糜爛面和蕈樣、乳頭狀增生,在摩擦部位尤為明顯。損害表面有漿液或膿液滲出,覆有厚痂,周圍有炎性紅暈。損害聚集成群或擴大融合成片,有腥臭。皮膚損害可發生于黏膜損害前或損害后。自覺癥狀不明顯。病程中
HLA分型的基本信息介紹
HLA(humanleucocyteantigen)復合體是人類多態性最豐富的遺傳系統,定位于第6號染色體短臂6P21.31區,長3600kb。1999年已完成全部序列分析及基因定位,在此區域內共確認了224個基因座位中128個為功能性基因,其中39.8%和免疫功能相關。HLA基因根據其編碼分子
腸道病毒抑制劑的研發取得新進展
腸道病毒68 型(EV-D68)、腸道病毒71 型(EV-A71)和柯薩奇病毒B3型(CVB3)是腸道病毒,屬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重要的人類病原體。腸道病毒68型主要感染兒童,可導致呼吸系統疾病和神經系統并發癥,如急性弛緩性脊髓炎 (AFM)。腸道病毒71 型是兒童手足口病 (HFMD) 的主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