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體醌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質體醌廣泛存在于植物界,是具有一個多聚異戊二烯側鏈的三烷基取代的苯醌。如質體醌A是含有9個異戊烯單位側鏈的質體醌,在光合磷酸化中起重要作用。......閱讀全文
質體醌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質體醌廣泛存在于植物界,是具有一個多聚異戊二烯側鏈的三烷基取代的苯醌。如質體醌A是含有9個異戊烯單位側鏈的質體醌,在光合磷酸化中起重要作用。
質體醌的結構特點
質體醌是質子和電子載體,同線粒體的電子傳遞鏈的泛醌一樣,也是通過醌和醌醇循環來傳遞電子和氫質子,不過質體醌與泛醌的結構是不同的。
質體醌的結構特點
質體醌是一種苯醌的衍生物。醌環上聯2個甲基,有一側鏈聯著不同數目的異戊二烯單位。
質體醌的結構介紹
質體醌是質子和電子載體,同線粒體的電子傳遞鏈的泛醌一樣,也是通過醌和醌醇循環來傳遞電子和氫質子,不過質體醌與泛醌的結構是不同的。
質體醌的結構介紹
質體醌是質子和電子載體,同線粒體的電子傳遞鏈的泛醌一樣,也是通過醌和醌醇循環來傳遞電子和氫質子,不過質體醌與泛醌的結構是不同的。
質體醌的結構介紹
質體醌是質子和電子載體,同線粒體的電子傳遞鏈的泛醌一樣,也是通過醌和醌醇循環來傳遞電子和氫質子,不過質體醌與泛醌的結構是不同的。
泛醌的結構功能特點
泛醌ubiquinoneR.A.Morton從鼠肝脂質中分離出來并取名泛醌(UQ),但后來F.L.Crane等從牛心肌的線粒體脂質分離出來命名為輔酶Q(CoQ)。是苯醌的衍生物,側鏈異戊二烯單位數目因被提取的生物種類不同而異。大多n=6—10,人、牛是UQ10,鼠是UQ9。異戊二烯多的化合物是黃橙色
泛醌和泛色烯醇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泛醌和泛色烯醇?具有多聚異戊烯側鏈(25~50碳原子)的取代苯醌,因其廣泛存在于生物界,故名泛醌。泛醌的苯醌環與相鄰的異戊二烯單位縮合環化而成的化合物稱為泛色烯醇。大鼠肝臟主要含具有9個異戊烯單位側鏈的泛醌(UQ-9);高等植物含UQ-9和UQ-10;缺葉綠素植物則主要含UQ-6-7。泛醌也叫輔酶Q
質體醌和苯醌的主要區別
植物體中有幾種PQ,它們的區別是異戊二烯單位數目不同。葉綠體中最多的是PQ9。在光合鏈中,既可傳遞電子,又可傳遞質子,其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電位約為0.1伏。氧化型的PQ從類囊體膜的靠外一側接受電子,并與膜外質子結合,爾后向內擴散,在膜內側被細胞色素f氧化,交出電子,同時把質子釋放到膜內腔。即伴隨
什么是質體醌?
質體醌是一種苯醌的衍生物。醌環上聯2個甲基,有一側鏈聯著不同數目的異戊二烯單位。
什么是質體醌?
質體醌是一種苯醌的衍生物。醌環上聯2個甲基,有一側鏈聯著不同數目的異戊二烯單位。
泛醌的結構特點
泛醌(ubiquinone)又稱輔酶Q(CoQ),為一類脂溶性醌類化合物,帶有由不同數目(6~10)異戊二烯單位組成的側鏈。其苯醌結構能可逆地加氫還原成對苯二酚化合物。是呼吸鏈中的氫傳遞體。哺乳動物細胞內的CoQ含有10個異戊二烯單位,故又稱Q10。CoQ可接受一個e和一個H+還原成半醌式;再接受一
動質體DNA的結構和功能
中文名稱動質體DNA英文名稱kinetoplast DNA定 義位于錐蟲和相關的寄生原生動物線粒體擴張區域內的細胞器DNA。由一類數量很大的長度約為2kbp的小環DNA和另一類長度約為37 kbp的大環DNA組成。具有自我復制的能力,在細胞分裂中先于細胞核進行分裂。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
脂質體的功能特點
1、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肝、脾網狀內皮系統的被動靶向性。用于肝寄生蟲病、利什曼病等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疾病的防治。如肝利什曼原蟲藥銻酸葡胺脂質體,其肝中濃度比普通制劑提高了200~700倍。2、緩釋作用:緩慢釋放,延緩腎排泄和代謝,從而延長作用時間。3、降低藥物毒性:如兩性霉素B脂質體可降低心臟毒性。
質體醌類型的主要區別
植物體中有幾種PQ,它們的區別是異戊二烯單位數目不同。葉綠體中最多的是PQ9。在光合鏈中,既可傳遞電子,又可傳遞質子,其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電位約為0.1伏。氧化型的PQ從類囊體膜的靠外一側接受電子,并與膜外質子結合,爾后向內擴散,在膜內側被細胞色素f氧化,交出電子,同時把質子釋放到膜內腔。即伴隨
熱敏脂質體的功能特點
利用在相變溫度時,脂質體的類脂質雙分子層膜從膠態過渡到液晶態,脂質膜的通透性增加,藥物釋放速度增大的原理制成熱敏脂質體。例如將二棕櫚酸磷脂(DPPC)和二硬脂酸磷脂(DSPC)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3H甲氨喋呤熱敏脂質體,再注入荷Lewis肺癌小鼠的尾靜脈后,再用微波加熱腫瘤部位至42℃,病灶部位的
脂質體的特點及組成結構
特點 1、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肝、脾網狀內皮系統的被動靶向性。用于肝寄生蟲病、利什曼病等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疾病的防治。如肝利什曼原蟲藥銻酸葡胺脂質體,其肝中濃度比普通制劑提高了200~700倍。 2、緩釋作用:緩慢釋放,延緩腎排泄和代謝,從而延長作用時間。 3、降低藥物毒性:如兩性霉素B脂
乙烯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乙烯(Ethylene),化學式為C2H4,分子量為28.054,是由兩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兩個碳原子之間以碳碳雙鍵連接。乙烯存在于植物的某些組織、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條件下轉化而成的。
泛酸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維生素B5又叫泛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化學式為C9H17NO5,因廣泛存在于動植物中而得“泛酸”之名。由于所有的食物都含有維生素B5,所以幾乎不存在缺乏問題。
氫鍵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氫原子與電負性大的原子X以共價鍵結合,若與電負性大、半徑小的原子Y(O F N等)接近,在X與Y之間以氫為媒介,生成X-H…Y形式的一種特殊的分子間或分子內相互作用,稱為氫鍵。[X與Y可以是同一種類分子,如水分子之間的氫鍵;也可以是不同種類分子,如一水合氨分子(NH3·H2O)之間的氫鍵]。
腺苷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腺苷,是指由腺嘌呤的N-9與D-核糖的C-1通過β糖苷鍵連接而成的化合物,化學式為C10H13N5O4,其磷酸酯為腺苷酸。腺苷是一種遍布人體細胞的內源性核苷,可直接進入心肌經磷酸化生成腺苷酸,參與心肌能量代謝,同時還參與擴張冠脈血管,增加血流量。
cccDNA的功能和結構特點
在乙肝病毒的復制過程中,病毒DNA進入宿主細胞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兩條鏈的缺口均被補齊,形成超螺旋的共價、閉合、環狀DNA分子(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DNA,cccDNA)。細胞外乙型肝炎病毒DNA是一種松弛環狀的雙鏈DNA(relaxed circularDN
葉酸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分子式是C19H19N7O6。因綠葉中含量十分豐富而得名,又名蝶酰谷氨酸。在自然界中有幾種存在形式,其母體化合物是由蝶啶、對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3種成分結合而成。
溶酶體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溶酶體是分解蛋白質、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細胞器。溶酶體具單層膜,形狀多種多樣,是0.025~0.8微米的泡狀結構,內含許多水解酶,溶酶體在細胞中的功能,是分解從外界進入到細胞內的物質,也可消化細胞自身的局部細胞質或細胞器,當細胞衰老時,其溶酶體破裂,釋放出水解酶,消化整個細胞而使其死亡。溶酶體(
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葉綠體?——也是雙層膜狀的細胞器,與線粒體類似,有自己的遺傳物質,能夠自己分裂增殖,自制本身所需的一些蛋白質。主要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借由光能產生營養物質,也就是吸收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并借此將無機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有機物(糖類)。光表示光能,合表示合成。
亞基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亞基(subunit)是生物學術語,指有些蛋白質分子含有兩條或多條多肽鏈,每一條多肽鏈都有完整的三級結構。亞基與亞基之間呈特定的三維空間排布,并以非共價鍵連接,它是具有四級結構的蛋白質中最小的共價單位。亞基之間的結合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其次是離子鍵、氫鍵和范德華力。
質體醌與其他種類的主要區別
植物體中有幾種PQ,它們的區別是異戊二烯單位數目不同。葉綠體中最多的是PQ9。在光合鏈中,既可傳遞電子,又可傳遞質子,其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電位約為0.1伏。氧化型的PQ從類囊體膜的靠外一側接受電子,并與膜外質子結合,爾后向內擴散,在膜內側被細胞色素f氧化,交出電子,同時把質子釋放到膜內腔。即伴隨
互利素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互利素英文名稱synomone定 義一個機體產生的能影響另一種生物個體行為,并對生產者和接受者都有益的化合物。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激素與維生素(二級學科)
間隔DNA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DNA加合物是化學毒物經生物系統代謝并活化后的親電活性產物與DNA分子特異位點結合形成的共價結合物。當一種化學物質與DNA結合時,DNA就會受損,DNA復制和細胞復制等生物過程將無法正常進行。這種結合激活了DNA的修復過程。如果受損的DNA沒有受到有效的修復,就可能導致癌癥的發生。
香菇多糖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香菇多糖是從優質香菇子實體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香菇多糖中的活性成分是具有分支的β— (1—3)—D—葡聚糖,主鏈由β—(1—3)—連接的葡萄糖基組成,沿主鏈隨機分布著由β—(1—6)連接的葡萄糖基,呈梳狀結構。功能主治:不能手術或復發性胃癌、肝癌、膀胱癌,使用本品能緩解癥狀,提高病人免疫功能,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