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哀悼!軍事醫學與藥物化學專家陳冀勝逝世
軍事醫學與藥物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冀勝,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0月19日在北京逝世。 陳冀勝,1932年7月出生于天津市。195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獲學士學位。解放軍防化研究院技術一級、文職特級研究員,曾任國防科委某研究院副所長,防化研究院四所所長、總工程師以及中國化學會、中國毒理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等。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閱讀全文
沉痛哀悼!軍事醫學與藥物化學專家陳冀勝逝世
軍事醫學與藥物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冀勝,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0月19日在北京逝世。 陳冀勝,1932年7月出生于天津市。195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獲學士學位。解放軍防化研究院技術一級、文職特級研究員,曾任國防科委某研究院副所長,防化研究院四所所長、總工程師以及中國化學會、中國毒理學
著名化學家陳茹玉院士逝世
原天津市政協副主席,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陳茹玉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2年3月11日3時45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3歲。 陳茹玉簡介 陳茹玉 有機化學家 1919年9月24日生于天津,籍貫福建閩侯。1942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1952年獲美國印第
著名橋梁專家陳新院士逝世
6月26日,我國著名橋梁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新,因病醫治無效,在無錫逝世,享年80歲。 陳新1953年畢業于上海同濟大學橋梁專業,畢業后就投身到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中。1953-1957年,參加武漢長江大橋設計,主要從事水中基礎設計工作,為實現蘇聯專家提出的管柱鉆孔基
著名材料學家陳創天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創天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8年10月31日9時5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定于2018年11月2日—11月3日在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1號樓407會議室設立陳創天先生追思堂,供
哀悼!有機化學家、中科院院士陳慶云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慶云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3月2日21時3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4歲。 陳慶云先生是我國有機氟化學開拓者之一,一生熱愛祖國、服務人民、追求真理、開拓創新,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己任,秉承“求實是本、奉獻為
哀悼!有機化學家、中科院院士陳慶云逝世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微信公眾號3月3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慶云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3月2日21時3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4歲。 陳慶云先生是我國有機氟化學開拓者之一,一生熱愛祖國、服務人民、追求
化學合成及藥物合成專家李瑞麟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女用計劃生育藥物研究創始人之一,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瑞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不幸于2012年4月12日22時在上海市瑞金醫院去世,享年84歲。 李瑞麟簡歷(來源:中國工程院官網) 李瑞麟(1928.9.4 -)化學合成及藥物合成專家。上
我國著名藥物化學專家彭司勛院士逝世
訃告 我國著名的藥物化學家和藥學教育家,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杰出代表,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八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政協江蘇省六屆、七屆委員會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九屆委員會常務委員,九三學社江蘇省二屆、三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四屆、五屆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藥科大學教
導航制導與控制專家陳定昌院士逝世
? 導航制導與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員陳定昌,因病醫治無效,于2020年9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陳定昌,1937年1月生于上海,籍貫江蘇鎮江。1963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后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二院科技委顧問。歷任中國航天科工
哀悼-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敬熊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電磁場理論和天線設計專家陳敬熊,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3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陳敬熊,1921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鎮海縣,1947年6月畢業于上海大同大學電機系,1950年6月在上海交大電信研究生畢業。曾擔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航天工業總公司第二研
我國濕法冶金開拓者陳家鏞院士逝世
我國化學工程專家,首批博士生導師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家鏞,于8月26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7歲。 陳家鏞,1922年2月17日生于四川金堂。1943年畢業于中央大學化工系。1951年獲美國伊利諾大學(爾班納—香檳校園)化工系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曾任該所副所長。 19
緬懷!著名礦物加工專家陳清如院士逝世!
陳清如院士1926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畢業于唐山交通大學礦冶系,1952年7月起先后在唐山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任教。1983年晉升為教授,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清如院士是我國礦物加工學科的奠基者和
著名材料科學家陳國良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材料科學家、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金屬學會會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陳國良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1年5月25日上午10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 陳國良,1934年3月出生,江蘇宜興人。1955年畢業于北京鋼鐵工業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曾在美國哥倫比亞
著名放射化學和放射性藥物化學家劉伯里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放射化學和放射性藥物化學家、中國放射性藥物領域的主要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伯里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8年7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 下文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文集《劉伯里文集》(2016
著名放射化學和放射性藥物化學家劉伯里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放射化學和放射性藥物化學家、中國放射性藥物領域的主要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伯里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8年7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下文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文集《劉伯里文集》(2016年
著名藥物化學家嵇汝運院士逝世-享年92歲
我國著名的藥物化學家院士因病醫治無效,于5月15日9時20分,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92歲。 嵇汝運先生是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民主同盟會會員,曾任中國民主同盟會中央委員、中央參議委員,上海市政協委員、常委,衛生部藥典委員會委員,中國
陳凡勝:紅外守望-追逐極限
? 陳凡勝 上海技物所供圖■胡琸悅 陳凡勝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普通的航天人。雖然他不能像宇航員一樣飛向太空,但卻能站在地球上“極目遠眺”,通過科學創新,看得更遠、更深。讓萬公里外的目標“看得見” 十幾年來,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技物所)研究員陳凡勝一直聚焦高靈敏紅外探
又一位院士離世,今年已痛別34位院士
中國人民大學在本月3日發布訃告,該校理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物理學家解思深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本月2日19時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作為我國學界的一位巨匠,這位學者的離世讓世人感到難過,而作為我國頂尖學者,解院士在這么多年期間,為我國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這位學者的離世,不只是中
陳可冀院士:提倡多元模式-推進中西醫結合
本期話題:SCI首次收錄中醫學類期刊?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主辦的《中國結合醫學雜志》(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日前被列為美國《科學引文索引(擴展庫)》(SCI-E)來源期刊,成為國內第一份被SCI收錄的中醫學類期刊。創刊于1995
陳賽娟院士:確保基本藥物臨床使用
自我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以來,臨床實踐中仍存在著普遍的基本藥物短缺現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建議,須加強頂層設計,確保國家基本藥物臨床使用。 陳賽娟指出,國家基本藥物應屬于公共物品范疇,政府對其供給應該體現政府責任,應該在原則上明確這類藥品不可以出現短缺。但實際上很多基本藥物,尤其
銘記|2022年這些院士隕落
兩院院士,作為我國科學技術界、工程技術界的杰出代表,是國家的財富、人民的驕傲、民族的光榮。兩院院士們憑借深厚的學術造詣、寬廣的科學視角,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成為國家瑰寶般的存在。 2022年,我國痛失62位兩院院士,這無疑是科學界的巨大損失。 回顧近幾年的院士逝世數量:20
化學領域瑰寶的隕落-院士曹楚南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0年8月27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1歲。 曹楚南,1930年8月15日生于江蘇常熟。1952年畢業于同濟大學化學系。浙江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在中國領導和開拓了腐蝕電化學領域,專著《腐蝕電化學原理》從平
共和國一日痛別兩院士
12月21日,激光技術專家趙伊君、稀土冶金專家張國成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駕鶴西去。 據@光明日報報道,激光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趙伊君,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趙伊君1930年11月出生于北京市,195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深圳引入陳可冀院士中西醫結合老年醫學團隊
4月27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新外科大樓負一樓學術報告廳舉行了“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陳可冀院士中西醫結合老年醫學臨床合作中心”以及“中國中醫科學院老年醫學研究所陳可冀院士中西醫結合老年醫學合作研究中心”揭牌啟動儀式。“中國中醫科學院老年醫學研究所陳可冀院士中西醫結合老年醫
年終紀念:2018年,這些兩院院士逝世
大師遠去,榮光猶存。 2018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里,我們已送別了31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并稱“兩院院士”。 這份重溫起來令人悲傷的名單包括:袁承業、孫樞、郝柏林、李天、林尊琪、宋玉泉、周堯和、劉光
“海稻之父”陳日勝的30年
廣東湛江,海水稻發明者陳日勝在他的海水稻田里做研究。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來自廣東湛江的陳日勝,被媒體譽為“海稻之父”,被袁隆平稱為“國內最早發現耐堿性強、抗病性強、生命力強的野生海水稻的專家之一”。 1986年11月,畢業于湛江農業專科學校(廣東海洋大學前身)林果專業的陳日勝和老師羅文列教
著名有機化學家張滂院士逝世
張滂 著名有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北京市化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1年11月29日17點5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張滂先生生于1917年8月,原籍湖北枝江。1942年畢
著名地球化學家張本仁院士逝世
?? ?2016年11月1日21時18分,著名地球化學家、地質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在北京不幸辭世,享年87歲。中國地質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對張本仁院士的辭世表示深切的哀思和悼念。 ?張本仁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定于2016年11月5日(星期六)上午10:00在北京八寶山
物理化學家林勵吾院士逝世
中科院院士林勵吾在大連逝世中科院院士 林勵吾先生 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咨詢委員會主任林勵吾因病醫治無效,于12月10日12時04分在大連逝世,享年85周歲。 林勵吾院士為中國的石油煉制、石油化工、煤化工過程、催化劑研制和有關理論研究作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貢獻,多
2010年中國生物毒素學術研討會在延安大學舉行
10月15日至18日,由中國毒理學會生物毒素毒理專業委員會主辦、延安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承辦的2010年中國生物毒素學術研討會在延安大學舉行,來自全國各高校和研究院所的3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會議圍繞生物毒素的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生物毒素的結構與功能、生物毒素與膜通道或受體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