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糖耐量異常的基本介紹
當口服或靜脈注射一定量葡萄糖,糖尿病患者(或有關疾病)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對處理葡萄糖的能力,已顯示出不如正常人那樣迅速有效,表現在服糖后 2小時,血糖超過了7.8mmol/L(140mg/dL)以上,血中葡萄糖升高,糖耐量曲線異常,這種狀態,叫做糖耐量減低。......閱讀全文
關于糖耐量異常的基本介紹
當口服或靜脈注射一定量葡萄糖,糖尿病患者(或有關疾病)的胰島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對處理葡萄糖的能力,已顯示出不如正常人那樣迅速有效,表現在服糖后 2小時,血糖超過了7.8mmol/L(140mg/dL)以上,血中葡萄糖升高,糖耐量曲線異常,這種狀態,叫做糖耐量減低。
關于糖耐量異常的診斷標準介紹
葡萄糖耐量[1]即為人體對葡萄糖的耐受能力。餐后2小時血糖,超過正常的7.8mmol/L,但仍未達到11.1mmol/L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稱糖耐量異常。這種情況可以說是一種正常人向糖尿病的過度狀態,這部分人雖然現在還不是糖尿病,但是將來發生2型糖尿病危險性非常高,可以說是糖尿病的后備軍。據有關研究
關于葡萄糖耐量異常(IGT)的基本信息介紹
葡萄糖耐量異常(IGT): 是指某些人空腹血糖雖未達到診斷 糖尿病 所需濃度,但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中,血糖濃度處于正常與糖尿病之間。 這些病人尚不能診斷為糖尿病,但以后發生糖尿病的危險性以及 動脈粥樣硬化 、心電圖異常發生率及病死率均較一般人群為高,在糖尿病防治研究上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關于糖耐量異常的試驗方法介紹
人體全天血糖含量隨進食、活動等情況時有波動,一般空腹時的血糖水平較為恒定。體內胰島素的分泌與血糖多少有密切關系,血糖增高,胰島素分泌增多;血糖下降,胰島素分泌減少。胰島素分泌多少,隨著機體的生理需要而進行自動調節,使體內葡萄糖水平維持在正常范圍。可見,人體對葡萄糖有著很強的耐受能力,稱為人體正常
關于糖耐量受損的基本介紹
糖耐量受損是一種由正常血糖向糖尿病過渡的異常糖代謝狀態,主要表現為餐后血糖升高。其診斷標準為:患者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時空腹血糖正常(小于6.0mmol/L),但口服糖后2個小時的血糖在7.8-11.1mmol/L之間,該數值大于正常值,但同時又達不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該狀態即為糖耐量受損,屬于
糖耐量異常的簡介
糖耐量異常(IGT)是指口服一定量(75g無水或82.5g含水)葡萄糖后,血糖超過正常水平但是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是介于糖尿病與正常人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態。葡萄糖耐量即為人體對葡萄糖的耐受能力。 葡萄糖耐量[1]即為人體對葡萄糖的耐受能力。餐后2小時血糖,超過正常的7.8mmol/L,但仍未達
糖耐量異常的試驗方法介紹
人體全天血糖含量隨進食、活動等情況時有波動,一般空腹時的血糖水平較為恒定。體內胰島素的分泌與血糖多少有密切關系,血糖增高,胰島素分泌增多;血糖下降,胰島素分泌減少。胰島素分泌多少,隨著機體的生理需要而進行自動調節,使體內葡萄糖水平維持在正常范圍。可見,人體對葡萄糖有著很強的耐受能力,稱為人體正常
關于葡萄糖耐量試驗的基本介紹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是一種葡萄糖負荷試驗,用以了解胰島β細胞功能和機體對血糖的調節能力,是診斷糖尿病的確診試驗,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中。具體試驗方法是指給成人口服含75g無水葡萄糖的水溶液,兒童按每公斤體重1.75g計算,總量不超過75g,然后分別于0.5、1.0、2.0小時采血 [2] ,測其血糖
關于糖耐量實驗的基本內容介紹
臨床上常用糖耐量試驗來診斷病人有無糖代謝異常,常用口服的糖耐量試驗,被試者清晨空腹靜脈采血測定血糖濃度,然后一次服用75克無水葡萄糖,服糖后的1/2、1、2小時(必要時可在3小時)各測血糖一次,以測定血糖的時間為橫坐標(空腹時為0時),血糖濃度為縱坐標,繪制糖耐量曲線,正常人服糖后1/2-1小時
關于糖耐量受損的基本信息介紹
糖耐量受損是一種由正常血糖向糖尿病過渡的異常糖代謝狀態,主要表現為餐后血糖升高。其診斷標準為:患者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時空腹血糖正常(小于6.0mmol/L),但口服糖后2個小時的血糖在7.8-11.1mmol/L之間,該數值大于正常值,但同時又達不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該狀態即為糖耐量受損,屬于
關于異常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的簡介
異常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OGTT)是檢查人體血糖調節功能的一種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濃度暫時性升高(一般不超過8.9mmol/L),但在2小時內血糖濃度又可恢復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間隔一定時間測定血糖和尿糖,觀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無尿糖出現,稱為耐糖試驗。
關于葡萄糖耐量的基本信息介紹
葡萄糖耐量是指機體對血糖濃度的調節能力。正常人在進食米、面主食或服葡萄糖后,幾乎全被腸道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島素分泌、肝糖原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原輸出減少,體內組織對葡萄糖利用增加,因此飯后最高血糖不超過10.0mmol/L,且進食或多或少血糖都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范圍內。這說明正常人
關于異常血紅病的基本介紹
異常血紅病疾病包括一些損傷性或病理條件下,血紅蛋白對氧的攝入或釋放異常。按照吸收光帶與特性不同可分為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硫血紅蛋白血癥與一氧化碳血紅蛋白血癥等。由于血紅蛋白失去與氧結合的能力,不能攜帶氧至組織,也可引起輕度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癥。吸煙引起的紅細胞增多是由于有些人大量吸煙,長期暴露在高濃
關于皮膚系統異常的基本介紹
皮膚神經系統的異常:主要是汗毛開口處,立毛肌功能的異常和皮膚的過度角化,這種情形的最大特點是:本身并沒有脂肪粒,只是汗毛開口處的立毛肌異常興奮、異常突起,而汗毛開口處的皮膚又異常過度角化,所以形成了典型的栗丘疹的形態,當你真的用針挑破它時,卻發現里面并不含有脂肪粒,這種情況,多見于內分泌失調;嚴
關于睪酮合成異常的基本介紹
患者染色體為XY,并且有睪丸存在,但是表現型為女性。酶缺乏導致睪丸內雄激素合成障礙,導致外生殖器向女性化發展,形成男性假兩性畸形。膽固醇向睪酮轉化過程中需要多種酶的共同作用,其中任何一個酶的缺乏或減少,都可能導致睪酮合成缺乏或減少。以17,20裂解酶缺乏和17β羥化酶的缺乏為多見。酶的缺乏還可能
關于血脂異常癥的基本介紹
血脂是血漿中所有脂質的總稱,高脂血癥(hyperlipidemia)是由于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導致血漿中血脂水平過高,可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癥(hypercholesterolemia)、高甘油三酯血癥(hypertriglyceridemia)和兩者皆有(混合性高脂血癥)。另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也是
葡萄糖耐量試驗的基本介紹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是一種葡萄糖負荷試驗,用以了解胰島β細胞功能和機體對血糖的調節能力,是診斷糖尿病的確診試驗,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中。具體試驗方法是指給成人口服含75g無水葡萄糖的水溶液,兒童按每公斤體重1.75g計算,總量不超過75g,然后分別于0.5、1.0、1.5、2.0小時采血,測其血糖變
異常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的檢查過程介紹
采用靜脈采血進行檢測。靜脈采血前要仔細檢查針頭是否安裝牢固,針筒內是否有空氣和水分。所用針頭應銳利、光滑、通氣,針筒不漏氣。先用30g/L碘酊棉簽自所選靜脈穿刺處從內向外、順時針方向消毒皮膚,待碘酊揮發后,再用75%乙醇棉簽以同樣方法拭去碘跡。以左手拇指固定靜脈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拇指和中指持注射
關于異常產褥的基本信息介紹
異常產褥,指的是產婦分娩時及產褥期生殖道受病原體感染,造成的一系列異常癥狀。造成產褥病率的原因以產褥感染為主,也包括產后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與發熱,如泌尿系統感染、急性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關于脂蛋白異常癥的基本介紹
由于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使血漿中一種或幾種脂質高于正常稱為高脂血癥 (hyperlipidemia) ,可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癥 (hypercholesterolemia) 、高苷油三酯血癥 (hypertriglyceridemia) 或兩者兼有 ( 混合型高脂血癥 ) 。脂質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須
關于脂質代謝異常的基本介紹
脂質代謝異常是指脂類物質在體內合成、分解、消化、吸收、轉運發生異常,使各組織中脂質過多或過少,從而影響身體機能的情況。脂質代謝異常是一種生理病理過程。血液中主要脂質有膽固醇、三酰甘油(TAG)、磷脂(PL)和游離脂肪酸。
關于急性肌張力異常的基本介紹
急性肌張力異常(acutedystonias)這是抗精神病藥物所致的急性肌張力障礙,發病機理與突觸間隙內多巴胺有關。常在服用抗精神藥物1~3天內發生,表現為發作性運動增多和肌張力異常,多見于頸、舌、咀嚼肌部位(頸面綜合征),即張口困難、口角歪斜、吐舌、舌有脹滿感和墜落感,牙關緊閉、斜頸或后仰、眼
關于精液異常的基本信息介紹
精液異常癥分為精液異常和精子異常兩類,前者指精液量的多寡,顏色異常、質的異常,后者指精子量的多少,質的異常、畸形等。 1、泌尿系統疾病:如果排尿困難、尿頻、血尿等癥狀,應該排除精囊炎、前列腺炎等可能。這些病人有較高的無精子癥的傾向,更常見精液質量異常,特別是精子形態和活動率較低。有泌尿系統癥狀
關于肝功能異常的基本介紹
肝功能異常(Hepatic Insufficiency)是當肝臟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損害,引起肝臟形態結構的破壞和肝功能的異常。輕度的損害,通過肝臟的代償功能,一般不會發生明顯的功能異常;如果損害比較嚴重而且廣泛,引起明顯的物質代謝障礙、解毒功能降低、膽汁的形成和排泄障礙及出血傾向等肝功能異常改變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異常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
異常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介紹: 異常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OGTT)是檢查人體血糖調節功能的一種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濃度暫時性升高(一般不超過8.9mmol/L),但在2小時內血糖濃度又可恢復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間隔一定時間測定血糖和尿糖,觀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無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異常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
異常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介紹: 異常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OGTT)是檢查人體血糖調節功能的一種方法。正常人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濃度暫時性升高(一般不超過8.9mmol/L),但在2小時內血糖濃度又可恢復至正常空腹水平。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后,間隔一定時間測定血糖和尿糖,觀察血液葡萄糖水平及有無
關于葡萄糖耐量的意義介紹
1.糖耐量降低:表現為血糖增高幅度高于正常人,恢復到空腹水平的時間延長。如:糖尿病;甲亢、垂體機能亢進、腎上腺機能亢進;胰腺炎、胰腺癌;嚴重肝病和糖原累積病。 2.糖耐量增高:空腹血糖值正常或偏低,口服糖后血糖濃度上升不明顯,耐量曲線平坦。多見于內分泌功能低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功能
關于糖耐量實驗的判定方法介紹
1. 當靜脈空腹血糖
關于糖耐量受損的早期干預介紹
進入糖耐量受損狀態后,應及時采取措施,防止該狀態進展為糖尿病。一些著名學者則認為,糖尿病發病率的提高不是因為提前預防,而是因為預防的方法失當。比如劍橋大學Hales教授指出:亞洲人西方生活化后Ⅱ型糖尿病發病率迅速升高,歐洲人的發病率則沒有明顯變化。Hales教授的證據表明,生活方式(主要是飲食結
關于葡萄糖耐量受損的介紹
糖耐量受損(IGT)者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有1.5%~10%進展為糖尿病。荷蘭一項調查表明50~75歲IGT者每年有13.8%演變為糖尿病。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的報告,中國人IGT者向糖尿病轉化危險居世界前列,達8%~11%/年。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糖耐量低下患者可以發展為糖尿病,經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