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脂肪醇的簡介
脂肪醇(Fatty alcohol)指羥基與脂肪烴基連接的醇類。通常稱含有1~2個碳原子的為低碳數脂肪醇或低級醇;3-5個碳原子的為中碳數脂肪醇或中級醇;6個碳原子以上的為高碳數脂肪醇或高級醇。較重要的有正庚醇、正辛醇、正壬醇、正癸醇、鯨蠟醇等。用于制造合成洗滌劑、化妝品、醫藥等。也用作潤滑油的添加劑和紡織品的抗靜電劑。工業上由羰基合成或油脂氫解法制得。......閱讀全文
關于脂肪醇的簡介
脂肪醇(Fatty alcohol)指羥基與脂肪烴基連接的醇類。通常稱含有1~2個碳原子的為低碳數脂肪醇或低級醇;3-5個碳原子的為中碳數脂肪醇或中級醇;6個碳原子以上的為高碳數脂肪醇或高級醇。較重要的有正庚醇、正辛醇、正壬醇、正癸醇、鯨蠟醇等。用于制造合成洗滌劑、化妝品、醫藥等。也用作潤滑油的
關于脂肪醇的制備方法介紹
以動植物油脂為原料經高壓加氫而得脂肪醇。在工業上,原料油脂先經預處理、醇解(即酯交換)轉變成脂肪酸后再加氫。也可用脂肪酸直接加氫或酯化后加氫制成醇。用脂肪酸直接加氫制脂肪醇對設備的材質要求高。 化學反應 RCOOH+2H2─→RCH2OH+H2O 脂肪酸酯加氫制脂肪醇的化學反應式: RC
關于脂肪醇的基本信息介紹
脂肪醇是合成醇系表面活性劑的主要原料,按原料來源不同又分為合成醇和天然醇。由石油為原料制備合成醇的路線很多,但已在工業上形成大噸位生產的路線主要有三條:1.幾基合成醇,該法在羰基化催化劑接觸下,將烯烴和一氧化碳、氫氣反應,得到比原料烯烴多一個碳的醛,然后將醛還原成脂肪醇,由于使用烯烴的種類不同,
關于脂肪細胞的簡介
人體的胖瘦程度由脂肪細胞(Adipocyte)的數量和大小來決定。每個成人體內,大約含有300億個白色脂肪細胞。每個脂肪細胞中都含有三酰甘油酯俗稱脂肪球。脂肪球量變大脂肪細胞體積就擴增,造成肥胖反之燃燒三酰甘油酯,細胞萎縮身材就瘦下來了。 在正常情形下,脂肪細胞數目到了青春期后就不再增加。身體
關于糖醇的簡介
糖醇是單糖經催化氫化及硼氫化鈉還原為相應的多元醇。糖醇雖然不是糖但具有某些糖的屬性。目前開發的有山梨糖醇、甘露糖醇、赤蘚糖醇、麥芽糖醇、乳糖醇、木糖醇等,這些糖醇對酸、熱有較高的穩定性,不容易發生美拉德反應,成為低熱值食品甜味劑,廣泛應用于低熱值食品配方。國外已把糖醇作為食糖替代品,廣泛應用于食
關于白色脂肪細胞的簡介
白色脂肪細胞形態為單泡脂肪細胞,即在一個白色脂肪細胞內,90%的細胞體積被脂滴占據,把細胞質擠到細胞的邊緣,形成一個“圓環”樣細胞質;并且細胞核也被擠扁、擠平,形成一個“半月”形的細胞核,只占細胞體積的2%~3%。一層薄薄的膜把脂滴和細胞質分開來。細胞質內的細胞器比較少,細胞中心的脂滴95%的成
關于褐色脂肪細胞的簡介
褐色脂肪細胞屬于多泡脂肪細胞,其細胞內散在許多小脂滴,線粒體大而豐富,核圓形,位于細胞中央。在成人中,只有零星的、一個個的棕色脂肪細胞散布在白色脂肪組織中,但機體在特殊條件下可以產生棕色脂肪組織。女性、居住于寒冷地區的人群以及運動較多的人群含有較多的棕色脂肪,冬泳的方式可誘導出一定的棕色脂肪,可
關于脂肪干細胞的簡介
脂肪干細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從脂肪組織中分離得到的一種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干細胞。主要恢復組織細胞的修復功能,促進細胞的再生,恢復年輕面容的同時,身體機能也得到充分改善,有效改善亞健康、早衰等疾病,由內而外真正的有效抵抗衰老。
關于聚醚多元醇的簡介
聚醚多元醇(簡稱聚醚)是一種有機聚合物,是由起始劑(含活性氫基團的化合物)與環氧乙烷(EO)、環氧丙烷(PO)、環氧丁烷(BO)等在催化劑存在下經加聚反應制得。聚醚產量最大者為以甘油(丙三醇)作起始劑和環氧化物(一般是PO與EO并用),通過改變PO和EO的加料方式(混合加或分開加)、加量比、加料
關于雌二醇的簡介
雌二醇(estradiol),亦稱“動情素”、“求偶素”。有α,β兩種類型,雌激素的一種。含量最多,活性也最強。由卵巢內卵泡的顆粒細胞分泌。其代謝物是雌酮及雌三醇。含18個碳原子。其靶器官為子宮、陰道、輸卵管和垂體。可作為一種為經皮膚吸收的雌激素治療劑。補充女性卵巢分泌的17-β雌二醇的不足,同
關于山梨糖醇的簡介
山梨糖醇別名山梨醇,英文名Sorbitol、D-Glucitol、Sorbol、D-Sorbitol。分子式是C6H14O6,是薔薇科植物的主要光合作用產物。為白色吸濕性粉末或晶狀粉末、片狀或顆粒,無臭。依結晶條件不同,熔點在88~102℃范圍內變化,相對密度約1.49。易溶于水(1g 溶于約0
關于肌醇磷脂的簡介
PI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的,一是磷酸1,2-二脂酰甘油,二是肌醇(inositol)。 它在細胞中對于細胞形態、代謝調控、信號傳導和細胞的各種生理功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化學途徑 是G蛋白偶聯受體的信號轉導通路中的一種途徑,在信號通路中胞外信號分子與細胞表面G蛋白耦聯型受體結合,激活質膜上的磷
關于葉綠醇的簡介
葉綠醇(phytol)簡稱葉醇,亦稱植物醇,是植物葉綠素分上一個支鏈。葉綠醇屬于鏈狀雙萜類物質,是一種含有多支鏈的脂肪醇。動物機體糖脂代謝的穩態調節與人類糖尿病、肥胖和動脈粥狀硬化等疾病的形成密切相關。在動物生產方面,糖脂代謝也是影響畜禽骨骼肌代謝類型轉換、肉色、肌內脂肪含量等肉質性狀的關鍵因素
關于別嘌醇的簡介
別嘌醇(Allopurinol)本品及其代謝產物,可抑制黃嘌呤氧化酶,使次黃嘌呤及黃嘌呤不能轉化為尿酸,即尿酸合成減少,進而降低血中尿酸濃度,減少尿酸鹽在骨、關節及腎臟的沉著,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本品可抑制肝藥酶的活性。
關于甘露糖醇的簡介
甘露醇是一種多元醇或糖醇, 其天然品廣泛存在于植物、藻類、食用菌類和地衣類等生物體內。由于甘露醇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因此在食品、醫藥和化工等行業有著廣泛應用。甘露醇工業化生產主要采用海帶提取法和化學合成法。
關于白藜蘆醇的簡介
白藜蘆醇早在1924年被發現,于1940年被日本人首次從毛葉藜蘆(Veratrum grandiflorum)的根中分離得到。1976年,在葡萄的葉片也中發現了Res(白藜蘆醇),是植物體在逆境或遇到病原侵害時分泌的一種抗毒素,紫外線照射、機械損傷及真菌感染時合成急劇增加,故稱之為植物抗菌素(p
關于脂肪酸β氧化的簡介
β氧化是指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間斷裂,生成乙酰輔酶A,和較原來少兩個碳原子的脂肪酰輔酶A。脂肪酸β氧化過程可概括為活化、轉移、β氧化及最后經三羧酸循環被徹底氧化生成CO2和H?O并釋放能量等。 定義: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間斷裂,生成乙酰輔
關于脂肪酸合成的簡介
在脂肪酸合成中,它為脂肪酸提供二碳單位,將二碳單位加到延長中的脂肪酸碳鏈中。 丙二酰A是在乙酰輔酶A羧化酶的作用下使乙酰輔酶A羧化而形成的。一分子乙酰輔酶A與一分子碳酸氫鹽相結合,其中需要三磷酸腺苷以提供能量。 丙二酰輔酶A被一種稱作丙二酰輔酶A:酰基載體蛋白轉酰基酶(MCAT)用于合成脂肪
關于高級脂肪酸的簡介
自然界中的脂肪酸主要以酯的形式存在于動植物油脂中,天然的脂肪酸數量很少。 生產方法——早期的高級脂肪酸主要從動植物油脂中提取,隨著現代石油化工的發展,高級脂肪酸已可以通過合成法生產。在美國和日本,仍以天然油脂為主要原料,同時還采用以烯烴為原料的生產路線;中國、蘇聯及東歐各國主要以石蠟(見石油蠟
關于磷酸肌醇的簡介
一類磷酸肌醇的總稱,它包括1-磷酸肌醇[inositol-1-phosphate,Ins 1-P]、1,4-二磷酸肌醇[inositol-1,4-bisphosphate,Ins 1-(1,4)P2]和1,4,5-三磷酸肌醇(inositol-1,4,5-triphosphosate,IP3)等
關于乙二醇的用途簡介
主要用于制聚酯,滌綸,聚酯樹脂、吸濕劑,增塑劑,表面活性劑,合成纖維、化妝品和炸藥,并用作染料、油墨等的溶劑、配制發動機的抗凍劑,氣體脫水劑,制造樹脂、也可用于玻璃紙、纖維、皮革、粘合劑的濕潤劑。可生產合成樹脂PET,纖維級PET即滌綸纖維,瓶片級PET用于制作礦泉水瓶等。還可生產醇酸樹脂、乙二
關于醇脫氫酶的簡介
醇脫氫酶(英語:Alcoholdehydrogenase,簡稱ADH),又名酒精去氫酵素,是一組化合物,CAS編號是9031-72-5,存在于人體或其他動物的消化系統內。 酒精在人體內分解,90-95%以上經由氧化途徑,而脫氫過程是當中的最主要步驟,由這種醇脫氫酶及醛脫氫酶負責。
關于氨丁三醇的簡介
氨丁三醇,分子式為C4H11NO3,白色結晶或粉末。熔點171-172℃ ,沸點219-220℃ /1.3kPa,溶于乙醇和水,微溶于乙酸乙酯、苯、不溶于乙醚、四氯化碳,對銅、鋁有腐蝕作用,有刺激性。氨丁三醇為非鈉的氨基緩沖堿。在體液中可與水起反應,而使其減少。適用于代謝性酸血癥,也適用于呼吸性
關于碘海醇的性狀簡介
1、來源(名稱)、含量(效價) 本品為5-[乙酰基(2,3-二羥丙基)胺基]-N,N'-雙(2,3-二羥丙基)-2,4,6-三碘-1,3-苯二甲酰胺。按無水與無溶劑物計算,含C19H26I3N3O9應為98.0%~102.0%。 2、性狀 白色或類白色粉末或結晶性粉末;無臭;有引濕
關于氟哌啶醇片的簡介
氟哌啶醇片,適應癥為用于急、慢性各型精神分裂癥、躁狂癥、抽動穢語綜合癥。控制興奮躁動、敵對情緒和攻擊行為的效果較好。因本品心血管系不良反應較少,也可用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和老年性精神障礙。 國家藥監局2021-03-18發布關于修訂氟哌啶醇制劑說明書的公告,公告明確氟哌啶醇片、氟哌啶醇注射劑說明
關于煙酸肌醇酯的簡介
該藥從胃腸道吸收后,再體內緩慢代謝,逐漸水解成煙酸和肌醇,然后通過此兩者發揮作用。能緩和、持久地舒張外周血管,改善脂質代謝異常,溶解纖維蛋白,溶解血栓和抗凝。對高脂蛋白血癥的適應證同煙酸,可作為輔助治療。并可用于冠心病及各種末梢血管痙攣性疾病(如閉塞性動脈硬化癥、肢端動脈痙攣癥、偏頭痛等)的輔助
關于玉米醇溶蛋白的簡介
玉米醇溶蛋白是由平均分子量為25000~45000的蛋白質組成的混合物,它受肽主鏈上的羥基與亞氨基的氫鍵作用,形成α-螺旋體;有底表面能,具有獨特的成膜特性。在醇水溶液中,成無規則線團結構,但溶劑蒸發后成一種透明、有光澤的薄膜,具有防潮、隔氧、抗紫外線、保香、阻油、防靜電等特性。 用0.6%食
關于脂肪酸的ω氧化的簡介
脂肪酸的ω-氧化是在肝微粒體中進行,由加單氧酶催化的。首先是脂肪酸的ω碳原子羥化生成ω-羧脂肪酸,再經ω醛脂肪酸生成α,ω-二羧酸,然后在α-端或ω-端活化,進入線粒體進入β-氧化,最后生成琥珀酰CoA。
關于縱隔脂肪源性腫瘤的簡介
分良性及惡性兩大類,良性腫瘤占大多數。可發生于縱隔任何部位,大部分位于前縱隔、心緣旁或心膈角。 (1)縱隔脂肪瘤 是縱隔內較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之一。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成人男性稍多。臨床上一般無明顯癥狀,如腫瘤體積大可壓迫周圍組織,可產生相應癥狀。CT對脂肪性腫瘤診斷有重要價值,在縱隔內有良
關于肝炎后脂肪肝的簡介
多見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復期或慢性肝炎病程中,部分患者除體重增加外無任何癥狀。多數可表現為原有的肝炎癥狀加重,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有的患者因肝體積增大、肝包膜伸張而肝區疼痛加重,往往易誤認為系肝炎本身惡化,因而更加限制活動、增加營養;由于體重日增,脂肪肝加重,肝區痛反而加重,形成惡性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