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甘油單硬脂酸脂的相關內容
性狀 因其組分和聚合度的不同,可為淡黃色至琥珀色油狀粘稠液體,淺黃色至棕色的塑性柔軟固體,以及淺棕黃色至黃色的硬性蠟狀固體。分子中含有聚甘油基和單雙脂肪酸根,具有HLB值范圍寬(1~16)的特點。不溶于水,但易分散于水中,溶于乙醇、有機溶劑和油類。 用途 乳化劑、穩定劑、品質改良劑。......閱讀全文
聚甘油單硬脂酸脂的相關內容
性狀 因其組分和聚合度的不同,可為淡黃色至琥珀色油狀粘稠液體,淺黃色至棕色的塑性柔軟固體,以及淺棕黃色至黃色的硬性蠟狀固體。分子中含有聚甘油基和單雙脂肪酸根,具有HLB值范圍寬(1~16)的特點。不溶于水,但易分散于水中,溶于乙醇、有機溶劑和油類。 用途 乳化劑、穩定劑、品質改良劑。
聚甘油單硬脂酸脂的基本用途
1. 加入冰淇淋中,可使其各組分混合均勻,形成細密的氣孔結構,膨脹率大,口感細膩、潤滑,不易融化。2. 加入方便面中,能加速水的潤濕性和滲透性,使水分較快地滲入面條內部,方便食用。3. 加入面條制品中,能增加生面的緊密性和提高面條的彈性,使之在煮沸時不易糊爛,減少成品中淀粉的損失,降低面團黏度,增感
三聚甘油單硬脂酸脂的性狀和用途
性狀 因其組分和聚合度的不同,可為淡黃色至琥珀色油狀粘稠液體,淺黃色至棕色的塑性柔軟固體,以及淺棕黃色至黃色的硬性蠟狀固體。分子中含有聚甘油基和單雙脂肪酸根,具有HLB值范圍寬(1~16)的特點。不溶于水,但易分散于水中,溶于乙醇、有機溶劑和油類。用途 乳化劑、穩定劑、品質改良劑。
單硬脂酸甘油酯簡介
單硬脂酸甘油酯是含有C16-C18長鏈脂肪酸與丙三醇進行酯化反應而制得。是一種非離子型的表面活性劑。它既有親水又有親油基團,具有潤濕、乳化等多種功能。 [4] 純品為白色蠟狀固體,受熱熔化為透明液體,凝固點不低于58℃。無味、無臭、無毒。易溶于植物油,溶于熱的乙醇、乙醚氯仿和丙酮,不溶于水。能與
簡述單硬脂酸甘油酯的用途
1. 可用于食品及醫藥殺菌劑,其抗菌活性強,抗菌譜廣,能用于肉制品、乳制品、啤酒、醬油等的防腐,也可用于橘、桃、荔枝等水果的保鮮。甘油單月桂酸酯可與淀粉和蛋白質形成復合物而降低抗菌效果,對革蘭氏陰性菌幾乎無效,而與其他殺菌劑如山梨酸鉀等復配效果很好,故多用于復合配方中。 2. 可作乳化劑、助乳
單硬脂酸甘油酯的性質介紹
1. 感官特性:單甘酯屬油脂親緣性,其感官特性和油脂有所相似,其稠度與脂肪酸基團有關,一般可為油狀、脂狀或蠟狀。一般來說,單甘酯比其所用的油脂或脂肪酸有更高的稠度和熔點,單甘酯的熔點的變化規律是:隨著脂肪酸的碳鏈的延長,單甘酯的熔點增加;單甘酯的顏色、氣味同相應的脂肪酸基團及原料來源有關,其氣味
單硬脂酸甘油酯的使用方法介紹
1. 用于糖果、巧克力,可防止奶糖、太妃糖出現油脂分離現象;防止巧克力砂糖結晶和油水分離,增加細膩感。參考用量為0.2%-0.5%。? 2. 用于冰淇淋,可使組織混合均勻,組織細膩、爽滑、膨化活度,提高保形性。 3. 用于人造奶油,可防止油水分離、分層等現象,提高制品的質量。? 4. 用于
關于單硬脂酸甘油酯的合成方法
1. 由甘油與硬脂酸酯化而得。將硬脂酸、甘油和氫氧化鈉加入反應鍋內,加熱熔融后開動攪拌,通入氮氣。加熱,在185℃反應7h,反應結束時pH應小于5。降溫出料,得甘油單硬脂酸酯。每噸產品消耗硬脂大于82kg,甘油(95%以上)235kg。? 2. 直接酯化法 硬脂酸和甘油按1:(1.2-1.3
關于單硬脂酸甘油酯的基本內容介紹
單硬脂酸甘油酯(Monoglyceride,MG)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21H42O4,其有兩種構型即1-MG和2-MG。按照主要組成脂肪酸的名稱可將單甘酯分為單硬脂酸甘油酯、單月桂酸甘油酯、單油酸甘油酯等,其中產量最大應用最多的是單硬脂酸甘油酯。單甘酯一般為油狀、脂狀或蠟狀,色澤為淡黃或
硬脂酸甘油酯的定義
硬脂酸甘油酯包括:單硬脂酸甘油酯,CAS:124-94-4雙硬脂酸甘油酯,CAS:1323-83-7三硬脂酸甘油酯,CAS:555-43-1
甘油三脂的組成
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均為中性脂肪,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酯化而成,是體內能量的主要來源。TG處于脂蛋白的核心,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運輸。除TG外,外周血中還存在甘油二酯、甘油一酯(兩者總和不足TG的3%)和游離甘油(FG)。[1]
甘油三脂的作用
脂肪對人體的作用主要有四個方面: 供給人體熱量作用。脂肪在人體內氧化后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熱量。由脂肪所產生的熱量約為等量的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的2.2倍。由此可見脂肪是身體內熱量的重要來源。 構成身體組織和生物活性物質的作用。脂肪是構成身體細胞的重要成分之一,尤其是腦神經,肝臟、腎臟等重要器
甘油三脂的作用
脂肪對人體的作用主要有四個方面: 供給人體熱量作用。脂肪在人體內氧化后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熱量。由脂肪所產生的熱量約為等量的蛋白質或碳水化合物的2.2倍。由此可見脂肪是身體內熱量的重要來源。 構成身體組織和生物活性物質的作用。脂肪是構成身體細胞的重要成分之一,尤其是腦神經,肝臟、腎臟等重要器
甘油三脂的指標
甘油三脂是血脂檢查中比較重要的一項指標。 他的指標直接衡量一個人的健康狀況,血清的甘油三脂是0.45-1.70mmol/L。根據2004年的衛生部統計結果:國人的血脂異常比例為18.6%(《內科學》第7版),也就是說中國現有2.3億人有血脂異常,主要源于近10年來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的顯著改變。
甘油三脂的指標
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結合而成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硬化的重要因素,它的水平越高,動脈硬化的可能性越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常被稱為“壞”膽固醇。正常值:2.07-3.12mmol/L。 高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結合形成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如同血管內的清道夫,將膽固醇從組織轉移到肝臟中去,
甘油三脂的簡介
甘油三酯(TG)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由甘油的3個羥基與3個脂肪酸分子酯化生成的甘油酯。為非極性物質,以非水合形式貯存于體內,是體內儲量最大和產能最多的能源物質。植物性三酰甘油多為油,動物性三酰甘油多為脂。固、液態的三酰甘油統稱為油脂。 由甘油的三個羥基與三個脂肪酸分子酯化生成的甘油酯。植物性三酰
脂類檢驗甘油三脂(TG)
正常參考值:0.3—1.7 mmol/L臨床意義:甘油三脂升高與冠心病的發生有著重要意義。原發性高脂血癥、肥胖癥、動脈硬化、阻塞性黃疸、糖尿病、極度貧血、腎病綜合癥、胰腺炎、甲狀腺功能減退、長期饑餓及高脂飲食后均可增高。飲酒后可使甘油三脂即性升高。降低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肝功能嚴
關于芬必得乳膏的基本信息介紹
本品為乳劑型基質的白色或乳白色乳膏。本品每克含主要成份布洛芬0.05克(50毫克)。輔料為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具有透皮促進作用的中鏈甘油三酯及聚氧乙烯單硬脂酸甘油酯、聚氧乙烯硬脂酸脂、丙二醇、黃原膠、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甲酯鈉)、薰衣草油、橙花油、純水。本品為鎮痛類非處方藥藥品。用于緩解局部軟組織
甘油三脂的輕度危害
也就是[1.7 mmo/L
甘油三脂的防治方法
在現代醫療條件下,高脂血癥是可以防治的,其對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合理飲食:合理的飲食是治療高脂血癥的基礎,任何高脂血癥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之前,都應先行飲食治療,只有在飲食治療無效或病人不能耐受(常需半年至一年)時方才使用藥物治療,因為飲食治療是最合乎生理的和有效的措施。不論何種降脂藥物,
甘油三脂的養生指南
一.合理飲食調養:人體脂類包括脂肪和類脂兩種。高脂血癥與飲食的關系最為密切。人體脂肪的積聚和部分類脂的來源,主要來自飲食。 二.絕對戒煙忌酒:香煙中的尼古丁,能使周圍血管收縮和心肌應激性增加,使血壓升高,心絞痛發作。不適當飲酒能使心功能減退,對胃腸道、肝臟、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均有損害,應絕對
甘油三脂的相關疾病
高甘油三酯血癥 高甘油三酯血癥是一種異族性甘油三酯蛋白合成和降解障礙。 .正常的甘油三酯水平:兒童<l00mg/dL(1.13mmol/L),成人<150mg/dL(1.7mmol/L) .臨界性高甘油三酯血癥:250~500mg/dL(2.83-5.65mmol/L) .明確的高甘油三
甘油三脂的中度危害
[2.83 mmo/L
甘油三脂的重度危害
[甘油三酯>5.6 mmol/L],務必查一下餐后血糖和C肽釋放試驗。可能誘發急性出血性胰腺炎。這與血漿中乳糜微粒濃度有非常直接的關系,推測是由于乳糜微粒栓子急性阻塞了胰腺的微血管的血流所致。該假說有一定的說服力,因為其他系統也偶可出現功能異常, 例如可伴有短暫性大腦功能紊亂, 四肢感覺異常,
甘油三脂的輕度危害
也就是[1.7 mmo/L
甘油三脂的中度危害
[2.83 mmo/L
甘油三脂的來源介紹
血漿中的甘油三酯的來源主要有兩種:①外源性:由食物中攝取的脂肪于腸道內,在膽汁酸、脂酶的作用下被腸黏膜吸收,在腸黏膜上皮細胞內合成甘油三酯。②內源性:體內自身合成的甘油三酯主要在肝臟,其次為脂肪組織。甘油三酯的主要功能是供給與儲存能源,還可固定和保護內臟。血清甘油三酯測定是血脂分析的常規項目。
甘油三脂的重度危害
[甘油三酯>5.6 mmol/L],務必查一下餐后血糖和C肽釋放試驗。可能誘發急性出血性胰腺炎。這與血漿中乳糜微粒濃度有非常直接的關系,推測是由于乳糜微粒栓子急性阻塞了胰腺的微血管的血流所致。該假說有一定的說服力,因為其他系統也偶可出現功能異常, 例如可伴有短暫性大腦功能紊亂, 四肢感覺異常,
甘油三脂高的癥狀
如頭暈可能是腦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之一,胸悶則是心臟供血不足,全身小動脈硬化則可引發高血壓。這些甘油三酯高癥狀常和其他疾病癥狀相混淆,因此甘油三酯高不能通過癥狀來診斷。 輕中度:作為高血脂的一種,甘油三酯高對人體的主要危害主要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血管堵塞和形成血栓;而動脈粥樣硬化在發展時期人
甘油三脂的化學組成
TG又稱中性脂肪,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酯化而成,是體內能量的主要來源。TG處于脂蛋白的核心,在血中以脂蛋白形式運輸。除TG外,外周血中還存在甘油二酯、甘油一酯(兩者總和不足TG的3%)和游離甘油(FG)。各種脂蛋白中,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其殘粒被TG含量高,被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