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鋼鐵高質量發展標準化論壇召開
9月6日,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的“2022(第四屆)中國鋼鐵高質量發展標準化論壇暨2022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周北京專場”召開。本屆論壇以“標準引領·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為主題,在“雙碳”背景下聚焦我國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雙碳”標準,以標準化助推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本屆論壇還作為全國工商聯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共同舉辦的2022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大會暨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周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全國工商聯標準化委員會主任張曉剛指出,中國制造大而不強的主要原因是產業技術基礎薄弱,尤其是產業質量技術基礎薄弱,實現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補短板”。對于中國鋼鐵工業,應著力提高科學實驗的驗證能力,應通過數字化的發展和應用來解決數據互認、標準互認的問題。中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最終追求是:通過高質量發展轉型,真正培養出一批全球公認的能夠站在世界產業鏈、價值鏈頂端的世界一流企業。 張曉剛強調,標......閱讀全文
第四屆中國鋼鐵高質量發展標準化論壇召開
9月6日,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的“2022(第四屆)中國鋼鐵高質量發展標準化論壇暨2022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周北京專場”召開。本屆論壇以“標準引領·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為主題,在“雙碳”背景下聚焦我國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雙碳”標準,以標準化助推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本屆論壇還作為全國工商聯
“高質量、穩運行”成鋼鐵發展主線
2018年,鋼鐵行業成為中美貿易摩擦的主戰場,備受國際矚目。 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決定從3月23日起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征收25%和10%的關稅,限制中國對美國科技產業投資,并對價值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中美貿易摩擦是否會對中國鋼鐵行業造成負面影
武漢創建國家標準化改革創新先行區推動高質量發展
日前,湖北武漢市召開創建國家標準化改革創新先行區暨質量提升行動動員大會,正式啟動創建國家標準化改革創新先行區。據悉,這是繼成功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后,武漢再次承擔國家改革先行先試使命。 近年來,武漢市堅持以標準化引領產業和城市發展,大力實施“一流標準引領工程”成效明顯。主導制修訂國際標
湛江鋼鐵項目推遲上馬 鋼鐵行業發展需穩步
早在2008年,廣東省就已經出臺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要求“十一五”期間廣東省要關停和淘汰1000萬噸以上鋼鐵產能,而最近兩年來,廣東省的梅州市等地已經有大批的小鋼廠被拆除。推出一些大型的項目,比如說湛江千萬噸級鋼鐵項目,這一項目并不能如期上馬。2009年10月,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熊必琳表
廢鋼鐵行業發展分析
近年來,受鋼價高位運行、長流程鋼廠環保限產頻繁及電爐廠積極投產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廢鋼使用量呈現逐年上升態勢。下面進行廢鋼鐵行業發展分析。 目前,我國已步入工業化后期,參考歐美鋼鐵工業的發展路徑,工業化后期,國民經濟的發展對鋼材需求增速明顯放緩,粗鋼產量實現巔峰值并開始進入衰落期。其中,大型
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成立
??10月19日,由世界鋼鐵協會指導,北京科技大學、河鋼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并舉行第一次全體大會。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殷瑞鈺,世界鋼鐵協會主席、河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于勇,北京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武貴龍共同為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揭牌。
忻州市市場監管局以標準化助力區域特色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山西省忻州市市場監管局以山西省創建國家標準化工作改革試點省為契機,堅持標準先行,把技術創新、標準研制和產業化有機結合,以標準倒逼轉型,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以標準引領轉型,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制高點;以標準支撐轉型,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標準化在忻州法蘭產業、特色農業、旅游服務業等領
天津:堅持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主基調
?? 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國清,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段春華,市政協主席盛茂林等市領導近日赴天津市靜海區調研并召開現場辦公會議,就落實黨中央推動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要求進行動員部署。李鴻忠強調,要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 李鴻忠一行
鋼鐵業需加快推進綠色發展
環保壓力逐步加大 節能仍有潛力可挖 鋼鐵業需加快推進綠色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 雷 近年來,我國鋼鐵工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面臨的環保壓力逐步加大。作為資源、能源密集型產業,鋼鐵業發展也伴隨著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業內人士認為,應從鋼鐵制造全流程、鋼鐵產品
高質量發展呼喚原始創新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國的原始性創新總體能力和水平還不夠呢?從歷史的角度看,這與科技基礎、文化傳統、工業及經濟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從現實的角度看,主要還是體制和機制問題。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對人類創新的貢獻也舉世矚目。但由于封建社會及外侵戰亂等歷史原因和創新管理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