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治療高泌乳素血癥的介紹
高泌乳素血癥的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麥角堿衍生物,最常用者是多巴胺受體激動劑,以及輔助的促排卵藥物(欲生育患者)和激素替代治療。原則是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以口服為主,如不能耐受口服者,可陰道給藥。用藥治療者應密切監測與隨訪。 (1)溴隱亭溴隱亭是第一種選擇性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目前仍是臨床上治療高泌乳素血癥最有效的藥物,也可用于肢端肥大癥及帕金森病的輔助治療。 1)副作用副反應常見,但一般以惡心、幻覺、頭暈、頭痛、鼻塞、便秘等為主,嚴重副作用為體位性低血壓。因其經膽汁排泄,故用藥前應注意檢查肝膽功能。 2)劑型目前已有長效型肌內注射制劑及口服緩釋劑。注射用者可每月1次,起效快,可用于治療大腺瘤。 3)療程一般用藥4周血泌乳素下降明顯,治療7~8周(平均5~7周)70%~90%的患者可恢復排卵性月經和泌乳停止。通常用藥3個月為1療程。 4)垂體瘤的治療對于垂體大腺瘤,一般每日較大劑量溴隱亭可使腫瘤迅速縮小,但個別患者需要......閱讀全文
藥物治療高泌乳素血癥的介紹
高泌乳素血癥的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麥角堿衍生物,最常用者是多巴胺受體激動劑,以及輔助的促排卵藥物(欲生育患者)和激素替代治療。原則是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以口服為主,如不能耐受口服者,可陰道給藥。用藥治療者應密切監測與隨訪。 (1)溴隱亭溴隱亭是第一種選擇性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目前仍是臨床上治療高
高泌乳素血癥的治療
1.藥物治療 溴隱亭是一種半合成麥角堿衍生物,為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可經受體機轉,促進PRL-IH合成和分泌,抑制PRL合成和釋放,并直接作用于垂體腫瘤和PRL細胞遏制腫瘤生長和阻抑PRL、GH、TSH和ACTH分泌。 溴隱亭療法適用于各種類型HPRL,也是垂體腺瘤(微/巨腺瘤)首選療法,尤以
高泌乳素血癥的治療原則介紹
除生理性和藥理性高泌乳素血癥的因素外,應根據病理性高泌乳素血癥血清泌乳素水平、臨床癥狀以及有無生育要求等進行選擇。對異位妊娠、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減退、腎功能衰竭等引起的異位泌乳素分泌需要針對原發病治療;若泌乳素輕度升高,月經規律又不欲生育者可暫行觀察;凡有閉經、低雌激素狀態、不育及垂體微腺瘤,
高泌乳素血癥的診斷
根據病史、查體及實驗室檢查即可做出診斷。 1.病史 重點了解月經史、婚育史、閉經和溢乳出現的始因、誘因、全身疾病及引起HPRL相關藥物治療史。 2.查體 全身查體。注意有無肢端肥大、黏液性水腫等癥象。溢出物性狀和數量。
高泌乳素血癥的檢查
1.蝶鞍斷層 正常婦女蝶鞍前后徑
高泌乳素血癥的病因
正常PRL脈沖性釋放及其晝夜節律對乳腺發育、泌乳和卵巢功能起重要調節作用。PRL分泌受下丘腦PRL-RH和PRL-IH雙重調節,而在正常排卵月經周期中PRL始終處于CNS下丘腦多巴胺能神經介質和PRL-IH張力性抑制性調節下,一旦這種調節失衡即引起的HPPL。HPRL可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所引起
關于高泌乳素血癥的簡介
高泌乳素血癥(hyperprolactinemia)又稱高泌催乳素血癥,是一類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血清泌乳素升高及其相關臨床表現為主的、下丘腦-垂體軸生殖內分泌紊亂綜合征,是臨床上常見的、可累及生殖、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的一類疾患的統稱。目前,一般以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1.14nmol/L(25μg/
鞍區病變所致的高泌乳素血癥的治療
(1)治療目的①控制或清除腫瘤、病變,消除或減輕壓迫,促進功能恢復;②降低高分泌激素,糾正代謝紊亂;③恢復和保護垂體及周圍敏感結構功能;④妥善處理合并癥。 (2)治療方法根據選擇藥物、手術、放射外科、化療等治療策略。 (3)各類病變的治療策略 1)泌乳素腺瘤目前多主張以藥物治療為首選;手術
關于高泌乳素血癥的影像學檢查介紹
有助于明確垂體及鞍區占位性病變,主要方法為頭顱/蝶鞍的影像學檢查(MRI或CT)。一般建議對于泌乳素>4.55nmol/L且無明確病因者應完善上述檢查;如血清泌乳素水平持續升高>9.1nmol/L則垂體泌乳素瘤可能性大。動態增強的垂體及鞍區MRI對具有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無放射線損傷、可多次重
高泌乳素血癥的臨床表現
1.月經失調 原發性閉經4%,繼發性閉經89%,月經稀少、過少7%。功血、黃體功能不健23~77%。 2.溢乳 典型HPRL表現為閉經-溢乳綜合征,在非腫瘤型中為20.84%,腫瘤型中70.58%,單純溢乳63~83.55%。溢乳為顯性或擠壓乳房時出現、為水樣、為漿液、或為乳汁。乳房多正常
高泌乳素血癥的診斷及檢查
診斷 根據病史、查體及實驗室檢查即可做出診斷。 1.病史 重點了解月經史、婚育史、閉經和溢乳出現的始因、誘因、全身疾病及引起HPRL相關藥物治療史。 2.查體 全身查體。注意有無肢端肥大、黏液性水腫等癥象。溢出物性狀和數量。 檢查 1.蝶鞍斷層 正常婦女蝶鞍前后徑
關于高泌乳素血癥的病因分析
在生理情況下,泌乳素的調控以抑制性調節占優勢。任何干擾下丘腦多巴胺合成與向垂體輸送以及多巴胺與其受體作用的因素均可減弱抑制性調節,而引起高泌乳素血癥。常見病因可歸納為生理性、病理性、藥理性和特發性四類。 1.生理性 泌乳素是應激激素,呈脈沖式分泌,夜間分泌高于白天。女性月經周期的黃體期達峰值
簡述高泌乳素血癥的診斷依據
對高泌乳素血癥患者的病因診斷,應區分功能性和器質性腫瘤。臨床醫生應通過仔細的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和激素水平測定與影像學檢查,排除生理性、藥物性因素,明確高泌乳素水平的來源和是否存在病理性原因并給予相應的治療。 1.病史采集 對可疑患者詳細詢問病史,特別是針對性地從高泌乳素血癥的生理性、病理性和
高泌乳素血癥的實驗室檢查的介紹
(1)靜息狀態下血清泌乳素測定①泌乳素正常范圍及高泌乳素血癥的診斷標準正常泌乳素水平≤1.14nmol/L(25μg/L,1μg=21.2mU/L),如超過1.14nmol/L為高泌乳素血癥。②注意事項測定血清泌乳素時需考慮其脈沖式釋放和食物(特別是高蛋白質飲食)增加其分泌的特性。每次檢查當日應
高泌乳素血癥引起流產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女,29歲,律師【主訴】停經10+周,下腹痛1天【現病史】已婚青年育齡女性,孕1產0。患者平素月經不規律,經量中等,偶有血塊,無痛經,LMP:2016-12-5.1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下腹部疼痛,難以忍受,無**流血及流液,婦檢示:宮口未開,**暢,急診擬“先兆流產”收住院。入院時患者無惡
簡述高泌乳素血癥的臨床表現
1.泌乳 為高泌乳素血癥主要臨床表現,約2/3患者會在非妊娠、非哺乳期出現泌乳,男性患者也可出現乳房發育和泌乳。分泌的乳汁似初乳樣或水樣、漿液樣,黃色或白色,多數情況下分泌量不多,通常只有在擠壓下才有乳汁流出,重者可自行流出。雖然泌乳與血液泌乳素水平增高有密切的關系,但是泌乳的量與泌乳素水平增
藥物治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介紹
對于維生素缺乏所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患者, 目前臨床中多聯合使用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葉酸進行治療。 1、葉酸 對于單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補充葉酸治療,若合并高血壓,可以使用依那普利葉酸片降壓治療。 2、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 單獨使用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
高泌乳素血癥的臨床表現及診斷
臨床表現 1.月經失調 原發性閉經4%,繼發性閉經89%,月經稀少、過少7%。功血、黃體功能不健23~77%。 2.溢乳 典型HPRL表現為閉經-溢乳綜合征,在非腫瘤型中為20.84%,腫瘤型中70.58%,單純溢乳63~83.55%。溢乳為顯性或擠壓乳房時出現、為水樣、為漿液、或為乳汁
關于高催乳激素血癥的泌乳素功能試驗
(一)泌乳素興奮試驗 1.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試驗(TRHtest): 正常婦女1次靜注TRH100~400μg,15~30分鐘PRL較注藥前升高5~10倍、TSH升高2倍。垂體腫瘤時不升高。 2.氯丙嗪試驗(Chlorpromazine test): 氯丙嗪經受體機轉,阻抑去甲腎上腺素吸
高膽紅素血癥的治療相關介紹
治療 膽紅素高的患者建議檢查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如果這兩項升高則需要查明原發病進行保肝等治療;如果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在正常范圍內,膽紅素高則暫時不需治療。平時注意休息,合理飲食,并定時檢查肝功能,時刻監測病情的發展。對于高膽紅素血癥的治療,因為在治療癥狀的同時還要查明其根本原因,所以建
治療高睪酮血癥的相關介紹
1.安體舒通(Spironolactone) 安體舒通能與雄激素,特別是雙氫睪酮(DHT)在靶細胞上競爭受體,干擾正常雙氫睪酮的形成,同時還可抑制一些酶的活性,干擾睪酮的生物合成。在月經周期第5~21d, 100mg/d,連續4~6周期,停藥后LH及T能降至正常水平,而FSH、PRL與治療前比無
治療高鎂血癥的相關介紹
1.對癥處理 (1)使用鈣離子 由于鈣對鎂有拮抗作用,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或10%氯化鈣常能緩解癥狀。 (2)一般對癥處理 根據需要可采用呼吸支持治療、升壓藥治療、抗心律失常治療等。 (3)膽堿酯酶抑制劑 高鎂血癥可使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減少,應用膽堿酯酶抑制劑可使乙酰膽堿破壞減少,從
高膽紅素血癥的治療
膽紅素高的患者建議檢查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如果這兩項升高則需要查明原發病進行保肝等治療;如果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在正常范圍內,膽紅素高則暫時不需治療。平時注意休息,合理飲食,并定時檢查肝功能,時刻監測病情的發展。對于高膽紅素血癥的治療,因為在治療癥狀的同時還要查明其根本原因,所以建議到正規
高甘油三酯血癥的治療方式介紹
甘油三酯升高的程度不同,其防治目的與策略亦有所不同。 1.邊緣升高(1.7~2.26mmol/L) 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飲食限制飲酒適量運動減輕體重等。 2.輕中度升高(2.27~5.63mmol/L) 應給予藥物干預,根據其血脂譜情況可單用或聯合使用他汀類、貝特類或煙酸類藥物。
治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介紹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病、認知障礙和骨質疏松相關骨折密切相關,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緩解相關組織器官病變損傷。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治療主要是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是目前研究表明,治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不能對心腦血管疾病及認知障礙起到二級預防的作用,但對
關于藥物性高PRL血癥的基本介紹
能引起高PRL血癥的藥物眾多,包括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藥、某些抗高血壓藥、阿片制劑及H2受體阻滯劑(如西咪替丁)等。其中多巴胺受體拮抗劑是一些具有安定、鎮靜或鎮吐作用以及抗抑郁、抗精神病類藥物。在常用劑量時血PRL一般不超過100micro;g/L。口服多潘立酮5~7天后所致高P
如何治療高磷血癥?
調整飲食:限制高磷食物的攝入,如奶制品、肉類、魚類等。增加低磷食物的攝入,如蔬菜、水果、全麥面包等。 藥物治療:口服磷酸鹽結合劑,如碳酸鈣、乳酸鈣等,可與食物中的磷結合形成難溶性鹽類,減少腸道對磷的吸收。此外,維生素D類藥物也可用于治療高磷血癥。 透析治療:對于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透析治療可以
高磷血癥如何治療?
高磷血癥是指血液中磷含量超過正常范圍,常見于腎臟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骨質疏松等疾病。治療高磷血癥的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控制原發病:如腎臟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治療原發病可以有效控制高磷血癥。 飲食調整:限制高磷食物的攝入,如奶制品、肉類、魚類等,增加低磷食物的攝入,如蔬菜、水果、豆類
關于低鈣血癥、高磷血癥和腎性骨病的治療介紹
低鈣血癥、高磷血癥和腎性骨病的治療:當GFR65(mg2/dl2)者,則應暫停應用鈣劑,以防轉移性鈣化的加重。此時可考慮短期服用氫氧化鋁制劑或司維拉姆,待Ca、P乘積<65(mg2/dl2)時,再服用鈣劑。 對明顯低鈣血癥病人,可口服1,25(OH)2D3(鈣三醇);連服2~4周后,如血鈣水平
治療遺傳性高膽紅素血癥的相關介紹
1.Gilbert綜合征 本病預后良好,無需特殊處理。 2.Crigler-Najjar綜合征 Ⅰ型酶誘導劑治療無效,新生兒期可采用光照療法或血漿置換療法以減少核黃疸的發生,但光照療法到3~4歲后,由于皮膚增厚,色素增加和皮膚面積相對減少,療效大大降低,預后極差;Ⅱ型患者使用酶誘導劑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