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曲菌性腸炎的檢查化驗
1、大便常規 外觀為粘液便或稀水便。鏡檢有較多白細胞,或有較多紅細胞。 2、直接涂片檢查病菌 方法是在一玻片上涂一薄層糞便,并慢慢地加熱固定。然后把涂片浸于1%堿性品紅液中10~20分鐘,繼之用水徹底漂洗。鏡檢涂片上顯示細小、單個或成串,海歐翼形、S形、C形或螺旋形兩端尖的桿菌為陽性。 3、細菌學檢查 可取患者大便,腸試子、或發熱病人的血液、穿刺液等為檢材,用選擇培養基,在厭氧環境下培養,分離病菌。若具有典型的菌落形態及特殊的生化特性即可確診。 4、血清學檢查 取早期及恢復期......閱讀全文
彎曲菌性腸炎的檢查化驗
1、大便常規 外觀為粘液便或稀水便。鏡檢有較多白細胞,或有較多紅細胞。 2、直接涂片檢查病菌 方法是在一玻片上涂一薄層糞便,并慢慢地加熱固定。然后把涂片浸于1%堿性品紅液中10~20分鐘,繼之用水徹底漂洗。鏡檢涂片上顯示細小、單個或成串,海歐翼形、S形、C形或螺旋形兩端尖的桿菌為陽性。 3、
彎曲菌性腸炎的檢查化驗
1、大便常規 外觀為粘液便或稀水便。鏡檢有較多白細胞,或有較多紅細胞。 2、直接涂片檢查病菌 方法是在一玻片上涂一薄層糞便,并慢慢地加熱固定。然后把涂片浸于1%堿性品紅液中10~20分鐘,繼之用水徹底漂洗。鏡檢涂片上顯示細小、單個或成串,海歐翼形、S形、C形或螺旋形兩端尖的桿菌為陽性。 3、
彎曲菌性腸炎的檢查化驗
1、大便常規 外觀為粘液便或稀水便。鏡檢有較多白細胞,或有較多紅細胞。 2、直接涂片檢查病菌 方法是在一玻片上涂一薄層糞便,并慢慢地加熱固定。然后把涂片浸于1%堿性品紅液中10~20分鐘,繼之用水徹底漂洗。鏡檢涂片上顯示細小、單個或成串,海歐翼形、S形、C形或螺旋形兩端尖的桿菌為陽性。 3、
彎曲菌腸炎的檢查化驗
1.大便常規:外觀為粘液便或稀水便,鏡檢有較多白細胞或有較多紅細胞。 2.細菌學檢查:可取患者大便腸拭子或發熱病人的血液穿刺液等為檢材用,選擇培養基在厭氧環境下培養分離病菌,若具有典型的菌落形態及特殊的生化特性即可確診。 3.血清學檢查:取早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做間接凝血試驗,抗體效價呈4倍或
彎曲菌性腸炎的檢查化驗及鑒別診斷
檢查化驗 1、大便常規 外觀為粘液便或稀水便。鏡檢有較多白細胞,或有較多紅細胞。 2、直接涂片檢查病菌 方法是在一玻片上涂一薄層糞便,并慢慢地加熱固定。然后把涂片浸于1%堿性品紅液中10~20分鐘,繼之用水徹底漂洗。鏡檢涂片上顯示細小、單個或成串,海歐翼形、S形、C形或螺旋形兩端尖的桿菌為陽
彎曲菌性腸炎的檢查化驗及鑒別診斷
檢查化驗 1、大便常規 外觀為粘液便或稀水便。鏡檢有較多白細胞,或有較多紅細胞。 2、直接涂片檢查病菌 方法是在一玻片上涂一薄層糞便,并慢慢地加熱固定。然后把涂片浸于1%堿性品紅液中10~20分鐘,繼之用水徹底漂洗。鏡檢涂片上顯示細小、單個或成串,海歐翼形、S形、C形或螺旋形兩端尖的桿菌為陽
彎曲菌性腸炎的臨床表現及檢查化驗
臨床表現 人群普遍易感,5歲以下兒童的發病率最高,夏秋季多見。 臨床表現: 起病急,有發熱、腹痛、腹瀉、惡心、嘔吐。輕癥腹瀉整形水樣便,重癥糞便帶粘、血、膿,如細菌性痢疾,甚至有血樣便。大便每日6~10次,量不多,重癥可達20次。國外報道小兒空腸彎曲菌腸炎血便占60%~90%,國內報道占3%
彎曲菌性腸炎的臨床表現及檢查化驗
臨床表現 人群普遍易感,5歲以下兒童的發病率最高,夏秋季多見。 臨床表現: 起病急,有發熱、腹痛、腹瀉、惡心、嘔吐。輕癥腹瀉整形水樣便,重癥糞便帶粘、血、膿,如細菌性痢疾,甚至有血樣便。大便每日6~10次,量不多,重癥可達20次。國外報道小兒空腸彎曲菌腸炎血便占60%~90%,國內報道占3%
彎曲菌腸炎的檢查化驗及鑒別診斷
檢查化驗 1.大便常規:外觀為粘液便或稀水便,鏡檢有較多白細胞或有較多紅細胞。 2.細菌學檢查:可取患者大便腸拭子或發熱病人的血液穿刺液等為檢材用,選擇培養基在厭氧環境下培養分離病菌,若具有典型的菌落形態及特殊的生化特性即可確診。 3.血清學檢查:取早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做間接凝血試驗,抗體
彎曲菌腸炎的臨床表現及檢查化驗
臨床表現 潛伏期1-10天,平均5天,食物中毒型潛伏期可僅20小時。初期有頭痛發熱、肌肉酸痛等前驅癥狀,隨后出現腹瀉、惡心、嘔吐,驟起者開始發熱、腹痛、腹瀉。發熱約占56.3-60%,一般為低到中度發熱,體溫38℃左右,個別可高熱達40℃,伴有全身不適,兒童高熱可伴有驚厥。腹痛腹瀉為最常見
關于彎曲菌性腸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大便常規 外觀為黏液便或稀水便。鏡檢有較多白細胞,或有較多紅細胞。直接涂片檢查病菌方法是在一玻片上涂一薄層糞便,并慢慢地加熱固定。然后把涂片浸于1%堿性品紅液中10~20分鐘,繼之用水徹底漂洗。鏡檢涂片上顯示細小、單個或成串,S形、C形或螺旋形兩端尖的桿菌為陽性。 2.細菌學檢查 可取
彎曲菌感染的檢查化驗
1、常規檢查 糞便檢查可為水樣便或為粘液便,鏡檢可見少量白細胞和紅細胞、膿細胞等。血常規種可見有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輕度增加。 2、病原檢查: (1)糞便土建直接檢查 經革蘭染色或瑞氏染色,在顯微鏡下可見纖細的S形、螺旋形、逗點或海鷗展翅形桿菌,也可采用糞便懸滴,暗視野顯微鏡觀察細菌的
肺曲菌病的檢查化驗
1胸部X線檢查 過敏型顯示肺紋理增多或短暫的肺部浸潤;侵襲型呈支氣管肺炎改變;曲霉菌球多位于空洞內,致空洞呈半月形氣影,球體似鐘擺樣可隨體位改變而移動。 2檢驗 ①痰涂片鏡檢可見到菌絲和孢子;②反復痰培養陽性對診斷有幫助;③過敏型痰中可找到大量嗜酸性粒細胞、血總IgE增高;④曲霉菌抗原皮膚試驗
彎曲菌性腸炎的護理
飲食給易消化的半流食,必要時適當補液。 1.調整日常生活與工作量,有規律地進行活動和鍛煉,避免勞累。 2.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情緒激動和緊張。 3.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纖維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1]
彎曲菌性腸炎的概述
彎曲菌性腸炎是由彎曲菌感染引起的胃腸道疾病。彎曲菌有內毒素能侵襲小腸和大腸粘膜引起急性腸炎,亦可引起腹瀉的暴發流行或集體食物中毒。潛伏期一般為3~5天,對人的致病部位是空腸、回腸及結腸。主要癥狀為腹瀉和腹痛,有時發熱,偶有嘔吐和脫水。空腸彎曲菌是1973年Butzler等自腹瀉病人糞便中分離出現
彎曲菌性腸炎的病因
空腸彎曲菌屬能引起人及動物腹瀉。與人類有關的包括空腸彎曲菌、胎兒彎曲菌及小腸彎曲菌,以空腸彎曲菌致病最多。空腸彎曲菌菌體細長,呈弧形、螺旋形或逗點形,革蘭陰性,在微氧環境42℃生長良好。 彎曲菌進入腸道后在含微量氧環境下迅速繁殖,主要侵犯空腸、回腸和結腸,侵襲腸粘膜,造成充血及出血性損傷。近年
彎曲菌性腸炎的簡介
彎曲菌性腸炎是由彎曲菌感染引起的胃腸道疾病。彎曲菌有內毒素能侵襲小腸和大腸粘膜引起急性腸炎,亦可引起腹瀉的暴發流行或集體食物中毒。潛伏期一般為3~5天,對人的致病部位是空腸、回腸及結腸。主要癥狀為腹瀉和腹痛,有時發熱,偶有嘔吐和脫水。空腸彎曲菌是1973年Butzler等自腹瀉病人糞便中分離出現
彎曲菌性腸炎的病因
空腸彎曲菌屬能引起人及動物腹瀉。與人類有關的包括空腸彎曲菌、胎兒彎曲菌及小腸彎曲菌,以空腸彎曲菌致病最多。空腸彎曲菌菌體細長,呈弧形、螺旋形或逗點形,革蘭陰性,在微氧環境42℃生長良好。 彎曲菌進入腸道后在含微量氧環境下迅速繁殖,主要侵犯空腸、回腸和結腸,侵襲腸粘膜,造成充血及出血性損傷。近年
彎曲菌性腸炎的概述
彎曲菌性腸炎是由彎曲菌感染引起的胃腸道疾病。彎曲菌有內毒素能侵襲小腸和大腸粘膜引起急性腸炎,亦可引起腹瀉的暴發流行或集體食物中毒。潛伏期一般為3~5天,對人的致病部位是空腸、回腸及結腸。主要癥狀為腹瀉和腹痛,有時發熱,偶有嘔吐和脫水。空腸彎曲菌是1973年Butzler等自腹瀉病人糞便中分離出現
彎曲菌性腸炎的病因
空腸彎曲菌屬能引起人及動物腹瀉。與人類有關的包括空腸彎曲菌、胎兒彎曲菌及小腸彎曲菌,以空腸彎曲菌致病最多。空腸彎曲菌菌體細長,呈弧形、螺旋形或逗點形,革蘭陰性,在微氧環境42℃生長良好。 彎曲菌進入腸道后在含微量氧環境下迅速繁殖,主要侵犯空腸、回腸和結腸,侵襲腸粘膜,造成充血及出血性損傷。近年
肺曲菌病的檢查化驗及檢查
檢查化驗 1胸部X線檢查 過敏型顯示肺紋理增多或短暫的肺部浸潤;侵襲型呈支氣管肺炎改變;曲霉菌球多位于空洞內,致空洞呈半月形氣影,球體似鐘擺樣可隨體位改變而移動。 2檢驗 ①痰涂片鏡檢可見到菌絲和孢子;②反復痰培養陽性對診斷有幫助;③過敏型痰中可找到大量嗜酸性粒細胞、血總IgE增高;④曲霉菌
彎曲菌性腸炎怎樣預防
空腸彎曲病最重要的傳染源是動物,如何控制動物的感染,防止動物排泄物污染水、食物至關重要。因此做好三管即管水、管糞、管食物乃是防止彎曲菌病傳播的有力措施。 目前正在研究減毒活菌苗及加熱滅活菌菌,可望在消滅傳染源,預防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
彎曲菌性腸炎怎樣預防
空腸彎曲病最重要的傳染源是動物,如何控制動物的感染,防止動物排泄物污染水、食物至關重要。因此做好三管即管水、管糞、管食物乃是防止彎曲菌病傳播的有力措施。 目前正在研究減毒活菌苗及加熱滅活菌菌,可望在消滅傳染源,預防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
彎曲菌性腸炎如何護理
飲食給易消化的半流食,必要時適當補液。 1.調整日常生活與工作量,有規律地進行活動和鍛煉,避免勞累。 2.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情緒激動和緊張。 3.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纖維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1]
彎曲菌性腸炎的鑒別診斷
(一)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常見急性腸道傳染病,以結腸化膿性炎癥為主要病變,有全身中毒癥狀、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排膿血便等臨床表現。典型菌痢有高熱、腹痛腹瀉、瀉膿血便。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左下腹明顯壓痛,且有腸索,伴明顯里急后重。糞檢有較多膿細胞、吞噬細胞。重者常脫水。這都有利于和本病區
彎曲菌性腸炎的鑒別診斷
(一)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常見急性腸道傳染病,以結腸化膿性炎癥為主要病變,有全身中毒癥狀、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排膿血便等臨床表現。典型菌痢有高熱、腹痛腹瀉、瀉膿血便。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左下腹明顯壓痛,且有腸索,伴明顯里急后重。糞檢有較多膿細胞、吞噬細胞。重者常脫水。這都有利于和本病區
彎曲菌性腸炎的鑒別診斷
(一)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常見急性腸道傳染病,以結腸化膿性炎癥為主要病變,有全身中毒癥狀、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排膿血便等臨床表現。典型菌痢有高熱、腹痛腹瀉、瀉膿血便。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左下腹明顯壓痛,且有腸索,伴明顯里急后重。糞檢有較多膿細胞、吞噬細胞。重者常脫水。這都有利于和本病區
彎曲菌性腸炎的并發癥
有報道格林-巴利綜合癥常發生在空腸彎曲菌感染之后,認為是GB的病因之一。其發病原理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①細菌與神經纖維的鞘磷脂有類屬抗原,可發生交叉免疫;②腸毒素與神經節苷脂結合;③細胞介導免疫損傷。 病程中可并發腸系膜淋巴結炎、闌尾炎、膽囊炎或敗血癥。 格林巴利綜合癥是常見病,多發病。它指
彎曲菌性腸炎的并發癥
有報道格林-巴利綜合癥常發生在空腸彎曲菌感染之后,認為是GB的病因之一。其發病原理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①細菌與神經纖維的鞘磷脂有類屬抗原,可發生交叉免疫;②腸毒素與神經節苷脂結合;③細胞介導免疫損傷。 病程中可并發腸系膜淋巴結炎、闌尾炎、膽囊炎或敗血癥。 格林巴利綜合癥是常見病,多發病。它指
彎曲菌性腸炎的臨床表現
人群普遍易感,5歲以下兒童的發病率最高,夏秋季多見。 臨床表現: 起病急,有發熱、腹痛、腹瀉、惡心、嘔吐。輕癥腹瀉整形水樣便,重癥糞便帶粘、血、膿,如細菌性痢疾,甚至有血樣便。大便每日6~10次,量不多,重癥可達20次。國外報道小兒空腸彎曲菌腸炎血便占60%~90%,國內報道占3%~10%,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