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輸卵管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輔助檢查 (1)血液檢查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白細胞百分比在80%以上。 (2)血培養 有寒戰,高熱者應作血培養檢查,以了解病情,明確致病菌的種類及致病菌對藥物的敏感性,以便在應用抗生素時做到有的放矢。 (3)尿道或子宮頸分泌物涂片以了解致病菌及對藥物的敏感性。 (4)后穹隆穿刺可穿刺出滲出液或膿液。 2.病理檢查 (1)急性淋菌性輸卵管炎①巨檢,輸卵管紅腫變粗,輸卵管周圍可能有稀薄的纖維蛋白性滲出物,但傘端開口通暢,擠壓管壁時,腔內膿性滲出物可沿此傘端開口流出。②鏡下檢查,黏膜皺襞水腫,血管明顯充血,上皮下層有嗜中性白細胞浸潤,病變早期白細胞浸潤多局限于黏膜層,隨后亦可波及肌層,甚至蔓延至漿膜層。 (2)非特異性急性化膿性輸卵管炎①巨檢,輸卵管顯著增粗充血,輸卵管周圍有纖細的纖維蛋白性腹膜粘連帶,并可能覆蓋住傘端開口。②鏡下檢查,黏膜上皮基本正常,可能出現輕度水腫,但肌層有重度水腫和大量嗜中性粒細胞浸潤,......閱讀全文
急性輸卵管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輔助檢查 (1)血液檢查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白細胞百分比在80%以上。 (2)血培養 有寒戰,高熱者應作血培養檢查,以了解病情,明確致病菌的種類及致病菌對藥物的敏感性,以便在應用抗生素時做到有的放矢。 (3)尿道或子宮頸分泌物涂片以了解致病菌及對藥物的敏感性。 (4)后穹隆穿刺可穿
關于輸卵管炎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超聲檢查 一部分輸卵管積液能在超聲上表現出來,主要是在輸卵管炎癥的急性期,輸卵管的炎癥造成傘端阻塞,炎癥的滲出液積在輸卵管的管腔內使超聲顯示:子宮一側或雙側出現異常回聲輸卵管增粗,有的呈臘腸樣,管腔內呈低回聲或點狀回聲。 二、宮腹腔鏡 宮腹腔鏡聯合檢查:主要做注射染液檢查和選擇性的插管
關于輸卵管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輸卵管炎的血液檢查: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白細胞占80%以上。 2.輸卵管炎的血培養:有寒戰、高熱者應做血培養檢查,以了解病情,明確致病菌的種類及致病菌對藥物的敏感性,以便在應用抗生素時做到有的放矢。 3.輸卵管炎的尿道或子宮頸分泌物涂片或培養:以了解致病菌。 4.輸卵管炎的后穹隆穿刺:
關于慢性輸卵管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慢性間質性輸卵管炎 是臨床上較為多見的一種慢性輸卵管炎。 病理組織檢查:輸卵管增粗肥大,傘端多內翻閉鎖而呈杵指狀。輸卵管蜷曲,并常與卵巢及闊韌帶后葉粘附在一起不易分離。鏡下檢查:輸卵管各層特別是黏膜層均有廣泛的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浸潤,上皮細胞增生肥大,有時形成假復層,未分化細胞明顯增多,但
關于急性鼻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兩側鼻孔是否有破損、結痂、腫瘤或存在其他異物的現象。 2.檢查鼻中隔,檢查鼻中隔是否出現糜爛或嚴重鼻中隔完全畸形的現象。 3.觀察鼻腔內鼻黏膜是否充血、腫脹或鼻甲肥厚,鼻甲是否充血、肥大增生或鼻息肉者。 4.鼻腔內是否出現分泌物或分泌物的顏色、性質等部位的病變。 5.鼻后孔、鼻咽鏡、
急性輸卵管炎的相關介紹
急性輸卵管炎一般由化膿菌引起,病變以黏膜炎癥為主,可有輸卵管等組織充血滲出,腔內膿性滲出物等流入盆腔,引起盆腔腹膜炎,重者形成盆腔膿腫;炎癥擴散到卵巢,形成輸卵管卵巢炎或膿腫;若輸卵管傘部粘連閉鎖時可形成輸卵管積膿,多見于慢性炎癥急性發作。急性炎癥的滲出物膿液中常可查到致病微生物。急性炎癥治療不
治療急性輸卵管炎的介紹
1.控制感染 可參考宮腔排出液的涂片檢查或細菌培養與藥敏結果,選用適當抗生素。 2.膿腫局部穿刺及注射抗生素 膿腫形成后,全身應用抗生素效果不夠理想。如輸卵管卵巢膿腫貼近后穹隆,陰道檢查后穹隆飽滿且有波動感,應行后穹隆穿刺,證實為膿后,可經后穹隆切開排膿,放置橡皮管引流;或先吸凈內容物,然
關于小兒急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常規 感染因素引起者其末梢血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2.便常規 糞便檢查有少量黏液、紅、白細胞、潛血陽性。 3.嘔吐物檢測。 4.內鏡檢查 這項檢查安全、可靠。可直接觀察到胃黏膜明顯充血、水腫。黏膜表面覆蓋厚的黏稠炎性滲出物,糜爛性胃炎則在上述病變基礎上見到點、圓
急性咽喉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常規 因多為病毒性感染,白細胞計數多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細胞增高。細菌感染者可有中心粒細胞增多及核左移現象。 2.病原學 因病毒類型繁多,且明確類型對治療無明顯幫助,一般無需明確病原學檢查。懷疑細菌感染者,可行細菌培養判斷細菌類型并做藥物敏感試驗,以指導臨床抗生素使用。 3.胸部X線
關于急性動脈栓塞的檢查方式介紹
1.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了解栓塞部位,下游動脈通暢情況。 2.節段性測壓 對肢體動脈進行多普勒測壓,客觀了解肢體血供情況。 3.CTA、MRA 了解栓塞部位、栓子形態,下游遠側動脈是否通暢、側支循環情況。 4.動脈造影 診斷的金標準,但屬于有創檢查。一般不作為首選。
關于急性肺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血常規檢查 包括血白細胞總數及分類。如果白細胞總數超過10×109個/L,中性白細胞百分比超過70%,則提示為細菌引起的肺炎。老年或幼兒可能增高不明顯。 二、痰培養 用低壓吸引器接一次性吸痰管,經鼻深插氣管負壓吸取痰標本,置消毒試管內。 1.細菌培養: 將標本及時接種于巧克力平板和
檢查急性鼻竇炎的方式介紹
(1)查體局部紅腫及壓痛:前組急性鼻竇炎由于病變接近頭顱表面,其病變部位的皮膚及軟組織可能發生紅腫,由于炎癥波及骨膜,故竇腔在體表投影的相應部位可以有壓痛。后組急性鼻竇炎由于位置較深,表面無紅腫或壓痛。 (2)鼻腔檢查鼻腔黏膜充血腫脹,尤以中鼻甲、中鼻道及嗅裂等處為明顯。前組鼻竇炎可見中鼻道積
關于急性肺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胸片及胸部CT片 吸入性者多發于上葉后段或尖后段、下葉背段和基底段,右側多于左側。早期呈大片濃密陰影,邊緣不清,多有含液平面的空洞,內壁光整,周圍有炎性浸潤。血源性者早期見一側或兩側肺周邊部有多發性密度增高陰影,或圓形、橢圓形致密陰影,可形成空洞。有時并發膿胸或膿氣胸。 2.實驗室檢驗
關于急性會厭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間接喉鏡檢查 病程早期會厭腫脹增厚,呈蒼白色或櫻桃紅色,尤以舌面為甚,嚴重時會厭可以腫大呈球形。后期會厭舌面可以有局限性膿腫形成,可見局部隆起,其上有黃色膿點、膿頭、或溢膿小瘺。偶見伴有潰瘍。炎癥累及杓會厭襞和杓狀黏膜時,可見該處黏膜腫脹充血,因會厭不能上舉,聲門和聲門下區難以窺見。炎癥累
關于急性腦梗死的檢查方式介紹
1.頭顱CT CT掃描是診斷腦梗死較方便、價廉的檢查。它可明確腦組織壞死(即腦梗死)的部位、大小、腦水腫的程度等,對治療有指導意義,但在發病24小時以內常不能發現病灶。此外,CT的不足在于對腦干、小腦的病灶顯示不良。 2.頭顱磁共振掃描 該檢查可彌補頭顱CT在24小時內不能發現病灶及對某些
關于急性心包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心電圖 急性心包炎的心電圖演變典型演變可分四期:①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T波高。一般急性心包炎為彌漫性病變,故出現于除aVR和V1外所有導聯,持續2天至2周左右。V6的ST/T比值≥0.25。②幾天后ST段回復到基線,T波減低、變平。③T波呈對稱型倒置并達最大深度,無對應導聯相反的改變(除
關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氣分析 靜息狀態吸空氣時動脈血氧分壓(PaO2)6.7Kpa(50mmHg)為Ⅱ型呼吸衰竭,單純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則為1型呼吸衰竭 2.電解質檢查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時,常伴有高鉀血癥;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時,常有低鉀和低氯血癥。 3.痰液檢查 痰涂片與細菌培養的
關于急性風濕熱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抗鏈球菌溶血素“O”檢查,鏈球菌感染1周后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度開始上升。2個月后逐漸下降。滴度逐漸增高,則對風濕熱和風濕活動診斷價值較大。 (2)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增快、C反應蛋白陽性增高等。心電圖檢查 2、心電圖 心電圖提示有各種心律失常
急性黃疸型肝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象檢查 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低,分類計數中性粒細胞可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多。 2.尿液檢查 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黃疸期尿膽紅素及尿膽原均增加。 3.肝超聲波檢查和心電圖 有異常改變。 4.肝功能試驗 (1)血清膽紅素 在黃疸期血清膽紅素逐日升高,多在1~2周內達高峰。 (2)血
關于急性中毒性腦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神經檢查 有無視力障礙、視神經盤水腫、眼肌癱瘓、聽力減退、吞咽困難、肢體癱瘓、病理反射、肌張力改變、共濟失調、不自主動作(震顫、舞蹈樣動作、手足徐動)、感覺障礙、大小便潴留、失禁及腦膜刺激征等。 2.輔助檢查 (1)一般檢查 血、尿常規,血沉,腦脊液壓力、常規、生化、細胞學、免疫球蛋
關于小兒急性膽囊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常規顯示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與病變的嚴重程度和有無并發癥有關。一般情況下,血清膽紅素無明顯變化,當血清總膽紅素>60μmol/L時,應考慮有膽總管結石的存在,或為Mirrizzi綜合征。 2.B超檢查見膽囊明顯增大,膽囊壁水腫增厚呈雙層征,膽囊腔內有絮狀物或膽泥樣沉積,膽囊外
關于小兒急性胰腺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淀粉酶測定 為主要診斷依據,用蘇氏比色法(Somogyi)測定,正常兒均在64單位以下,而急性胰腺炎則高達500單位以上。血清淀粉酶值在發病3h后即可增高,并逐漸上升,24~48h達高峰以后又漸下降。尿淀粉酶也有同樣變化。正常小于64單位,但病后升高較慢,病變緩解后下降的時間比血清淀粉酶遲
關于急性單純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感染因素引起者末梢血白細胞計數一般輕度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伴腸炎者大便常規檢查可見少量黏液及紅、白細胞,大便培養可檢出病原菌。 2.其他輔助檢查 內鏡檢查可見胃黏膜明顯充血、水腫,有時見糜爛及出血點,黏膜表面覆蓋黏稠的炎性滲出物和黏液。但內鏡不必作為常規檢查。
關于急性腐蝕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檢查,必要時對剩余腐蝕劑或嘔吐物進行化學鑒定。 2.其他輔助檢查 (1)X 線檢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上消化道鋇餐檢查,以免引起食管和胃穿孔,待急性期過后,鋇餐檢查可了解胃竇黏膜有無粗亂、胃腔有無變形,食管有無狹窄,也可了解胃竇狹窄或幽門梗阻的程度。晚期如患者只能吞咽流
關于急性糜爛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患者表現為嘔血和(或)柏油樣便。部分患者急性大量出血時,血紅蛋白總量下降,大便及嘔吐物潛血實驗均陽性。 1.X線檢查 胃腸道鋇餐檢查常不能發現糜爛性病變,且不適用于急性活動性出血患者,因為鋇劑可涂布于黏膜表面,使近期不能作內鏡或血管造影檢查;在急性出血時腸系膜上動脈超選擇性血管造影術可做出出
關于兒童急性腎衰竭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可有貧血;白血球減少(狼瘡腎);血小板減少(狼瘡、腎靜脈栓塞、溶血性尿毒綜合征);低鈉血癥;高鉀血癥;酸中毒;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及磷增高(腎功能減退)及血鈣低(高血磷癥)。血清C3水平可降低(鏈球菌感染后、狼瘡或膜增性腎小球腎炎)或血清中可查出對鏈球菌的抗體(鏈球菌感染后腎
急性輸卵管炎的病因分析
1.病原微生物 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如淋球菌、沙眼衣原體、支原體、病毒類等;非特異性的有球菌類、大腸桿菌、厭氧菌。常是多種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 2.機體抵抗力減弱 (1)流產后、產后、月經期等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低下。 (2)侵入性的檢查或治療時(如診斷性刮宮術、宮頸炎治療術,子宮輸卵管通液術
急性視網膜壞死綜合征的檢查方式介紹
ARN的診斷主要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實驗室及輔助檢查。一般而言,對患者進行認真的眼部檢查,特別是用間接檢眼鏡或三面鏡檢查,診斷并不困難,但對于臨床上可疑的患者,應進行一些必要的實驗室檢查: 1.房水和玻璃體抗體檢測 利用免疫熒光技術可進行特異性抗體檢測,如發現眼內有特異性抗皰疹病毒抗體產生,
關于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檢查方式介紹
1.心電圖 可提示原發疾病。 2.X線檢查 可見肺淤血和肺水腫。 3.超聲心動圖 可了解心臟的結構、功能、心瓣膜狀況、是否存在心包病變、急性心肌梗死的機械并發癥、室壁運動失調、左室射血分數(LVEF)。 4.動脈血氣分析 監測動脈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
關于亞急性甲狀腺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亞急性甲狀腺炎應抽血查血沉、血常規、血清總T3、總T4、游離T3、游離T4、TSH、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 [1] 、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行甲狀腺B超、甲狀腺攝碘率檢查和甲狀腺核素掃描。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正常或偏高,紅細胞沉降率增速,常>50mm/h,血清蛋白結合碘或血清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