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術后護理相關介紹
1.一般護理 術后病人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惡心、嘔吐引起窒息,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觀察病人面色及精神狀態,切口有無滲血、出血,以利早期發現內出血。由于二氧化碳氣腹有造成高碳酸血癥、酸中毒的危險,術后要特別注意吸氧以促進二氧化碳的排出。 2.腹部體征的觀察與護理 術后應密切注意病人體溫變化及有無腹痛、腹脹及黃疸,置腹腔引流管的病人應注意有無膽汁流出。如病人出現嚴重腹痛,應及時判斷是否有內出血及損傷等并發癥發生,以便及時通知主管醫生處理相關問題。 3.引流管的護理 有些患者置有引流管,應正確固定和妥善保護,避免牽拉、扭曲而致拉脫或引流不暢。每日做好局部消毒,更換引流袋時注意無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并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量和顏色,詳細記錄其變化,以便動態觀察對比。如無異常可遵醫囑在術后48小時拔出。 4.切口的護理 術后腹壁僅留4個0.5cm~1cm大小的創口,采用創可貼拉合,消炎止血1周左右去除創可貼,術后......閱讀全文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術后護理相關介紹
1.一般護理 術后病人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惡心、嘔吐引起窒息,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觀察病人面色及精神狀態,切口有無滲血、出血,以利早期發現內出血。由于二氧化碳氣腹有造成高碳酸血癥、酸中毒的危險,術后要特別注意吸氧以促進二氧化碳的排出。 2.腹部體征的觀察與護理 術后應密切注意病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排尿困難的原因及護理對策
? 腹腔鏡具有創傷小,痛苦輕,住院時間短等優點,與傳統開腹手術比較,腹腔鏡手術可以觀察腹腔內其它臟器的情況,手術后疼痛輕,不需使用鎮痛泵及注射止痛針,術后發生腸粘連幾率少。隨著腹腔鏡在泌尿科、婦產科等疾病中廣泛應用,病人術后發生排尿困難也相應增多,留置導尿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本文分析腹腔鏡術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相關介紹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是以一種特制導管插進腹膜腔,再注入二氧化碳約2~5公升,達到一定壓力后再在腹部開4個0.5~1.5cm的小洞,解剖膽囊三角區結構,離斷并夾閉膽囊管、膽囊動脈,然后切除包括結石在內的整個膽囊。 1.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2.術前準備 (1)了解膽石癥發作史,注意發作
腹腔鏡手術的術后護理介紹
腹腔鏡的微創手術因為創傷小,病人腹部沒有長長的手術瘢痕,符合現代女性美觀的要求,又由于是微創性手術,疼痛大大減輕,而且由于沒有開腹,對身體的生理干擾小,術后恢復快,病人術后當天就能自己起床活動,術后24~72小時即可出院,符合現代都市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要求而受到了廣大婦科疾病患者的熱烈追捧。關
胃切除術后護理實例分析
? 患者女性,40歲,胃潰瘍伴瘢痕性幽門梗阻。今晨在氣管內麻醉下行畢Ⅱ式胃大部切除術。術畢返回病房。術后留置胃管、腹腔引流管。現麻醉未醒。??? 1、患者應取何種體位?目前患者最重要的護理問題是什么???? 答:應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最重要的護理問題是注意潛在并發癥窒息的發生。??? 2、術后第一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和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的臨床應用優...
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和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的臨床應用優缺點分析 膽囊炎、膽囊結石以及膽囊息肉是膽囊常見的疾病,主要表現為右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黃疸,發熱,乏力等癥狀。部分病人上訴癥狀可能會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的后期可能會導致膽囊癌的發生。所以這部分患者一般需要考慮進行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注意事項
手術后因麻醉藥作用可能會有短暫的惡心感或嘔吐,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進行藥物治療。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進食低脂、高蛋白飲食,忌油炸、油膩食品,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出院半個月后可正常飲食,傷口通常不需或僅需一兩次換藥,如發現傷口有紅、腫、熱、痛癥狀或發熱、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及時就醫。雖
顱內動脈瘤的術后護理相關介紹
(1)一般護理:抬高床頭15-30°,以利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 (2)病情觀察:觀察生命體征,盡量使血壓維持在一個穩定水平;注意觀察病人瞳孔的大小、動態觀察意識的變化。 (3)穿刺點的護理:術后股動脈穿刺部位加壓包扎后,嚴密觀察穿刺肢足動脈搏動情況及下肢溫度、顏色和末梢血運情況
解剖功能綜合征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簡介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 以前多數學者認為解剖功能綜合征是行LC時中轉開腹手術的指征。隨著腹腔鏡手術經驗的積累、手術技術的提高、手術器械的更新,LC在處理解剖功能綜合征方面已經有了較大的突破。1992年英國的Binne等就提出腹腔鏡下膽囊切除加內鏡下膽道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硬化性膽管炎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多數學者認為行LC時中轉開腹手術的指征。隨著腹腔鏡手術經驗的積累、手術技術的提高、手術器械的更新,LC在處理硬化性膽管炎方面已經有了較大的突破。1992年英國的Binne等就提出腹腔鏡下膽囊切除加內鏡下膽道外引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