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新冠:研究表明新冠后遺癥持續時間超出預計
新冠病毒(SARS-CoV-2),通常通過呼吸道感染人類,并造成呼吸系統和人體各個器官的損傷。自2019年底首次爆發至今,新型冠狀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對世界經濟、社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疫情兩年多以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不只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而是會影響人體多個組織和器官。常見的后遺癥有:嗅覺失靈、疲勞、呼吸困難、認知能力下降、甚至是抑郁癥。此外,部分新冠感染者即使康復后,仍長期存在后遺癥,這種情況也被稱為“長期新冠”(Long COVID)。 然而,此前對于長期新冠的研究通常來自新冠感染者的自我報告,而且往往缺少對照組,難以判斷報告的癥狀是否是由于新冠病毒感染。而且,此前的相關研究大多是在住院患者中進行的,缺少對人數更多的非住院患者的研究。 2022年7月25日,英國伯明翰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發表了題為:Symptoms and risk factors for ......閱讀全文
Advanced-Science-|首次揭示新冠患者脫發后遺癥的原因
據報道, COVID-19感染會影響患者的皮膚甚至會發生脫發。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SARS-CoV-2)在部分患者皮膚中檢出,然而,在分子水平上對SARS-CoV-2感染患者皮膚組織的詳細病理學特征的研究是有限的。特別是,SARS-CoV-2感染皮膚細胞并影響其功能的能力尚不清楚。
最新研究:感染新冠痊愈后可能出現脫發等后遺癥
? 近日,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對新冠治愈患者的后遺癥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顯示,部分治愈患者出現了脫發、氣喘和長時間嗅覺失靈等后遺癥。 據報道,此次調查的對象共63人,均是2月至6月期間的新冠治愈患者,平均年齡為48.1歲。 經調查,在出現新冠癥狀的4個月后,他們之中的11%有氣喘癥狀
長期新冠:研究表明新冠后遺癥持續時間超出預計
新冠病毒(SARS-CoV-2),通常通過呼吸道感染人類,并造成呼吸系統和人體各個器官的損傷。自2019年底首次爆發至今,新型冠狀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對世界經濟、社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疫情兩年多以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不只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而是會影響人體多個組織和器官。常見的后遺癥有
《柳葉刀》:新冠后遺癥不容小覷!
根據一項最新刊登在《柳葉刀》醫學雜志上的研究,在康復3個月或更久后,仍有八分之一的新冠患者報告至少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癥狀。據悉,科學家們利用了荷蘭最大的隊列研究數據來跟蹤長期新冠后遺癥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疲勞、呼吸困難和嗅覺喪失。這項研究在荷蘭北部地區進行,使用了從2020年3月底至2021年8月初
澳研究為診治“新冠后遺癥”打下基礎
澳大利亞一項新研究發現,一些新冠患者在痊愈后,其免疫系統有長期持續反應,并有與此相關的特定生物標志物,這證明“新冠后遺癥”確實存在,也為開發相應診治方法打下基礎。 上述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英國期刊《自然·免疫學》上,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柯比研究所和悉尼圣文森特醫院共同開展。科研人員以圣文森特
一陽終身陽?新冠“后遺癥”誰來解決
陳峰是湖北十堰人,今年28歲,單身未婚,父母都在農村務農。4月7日,通過一家勞務派遣公司的介紹,他和其他幾位同伴從廣州來到上海,打算在方艙做志愿者。12日開始,陳峰便正式進入國家會展中心方艙里面工作。 4月20日, 陳峰被檢查出了兩條杠,隨后被確診為陽性并在方艙內接受治療,直到治愈出院。出院以后,陳
或被嚴重低估!兒童新冠后遺癥需警惕
不久前,以色列開始為3歲至12歲兒童做新冠血清抗體檢測,以了解未接種疫苗但對新冠病毒已有免疫力的孩子情況。圖為在以色列里雄萊錫安,一名兒童接受新冠血清抗體檢測。 不少研究認為新冠肺炎主要威脅老年人、基礎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兒童感染后一般癥狀輕微,鮮有重癥病例,恢復也較快。然而,近日以色列的相關
新冠后遺癥成為美國公共衛生“隱患”
美國普查局和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進行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近1/5曾感染過新冠肺炎的受訪者表示正遭受“新冠肺炎長期癥狀”的折磨。美國輿論認為,這將對許多美國人的健康產生深遠影響。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7月3日,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8783萬,占美國總人口的約26%。美國媒
從未遠去的新冠:長期后遺癥影響逐漸顯露
隨著北半球冬季即將到來,近期越來越多國家的新冠疫情感染率出現明顯反彈。除此之外,不斷發生更迭演進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以及感染新冠病毒后所遺留的長期癥狀,都無不在提醒世人——不可大意輕敵,新冠從未遠去。 一 “美國的第三個新冠冬天即將到來,但它還沒作好準備”——近日,美國《時代》周刊網站上登載
最新研究:新冠長期后遺癥與腸道微生態失衡有關
中新社香港1月26日電 (記者 韓星童)新冠肺炎引致的長期綜合后遺癥,又稱“長新冠”,指病人在感染新冠病毒數周至數月后出現的并發癥或持續癥狀。香港中文大學(中大)26日公布,中大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人的腸道細菌失衡和出現“長新冠”的風險息息相關。據悉,“長新冠”的國際定義指新冠病人在病毒清
梅西:新冠后遺癥讓我一個半月無法跑步
當地時間5月30日,正隨阿根廷國家隊備戰歐美超級杯的梅西接受了阿根廷TYC體育采訪,首次談到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后面臨的困境,稱新冠病毒給他肺部帶來后遺癥,導致他一個半月都不能跑步。 周一接受采訪時,34歲的梅西回憶起了今年1月初感染新冠病毒時的不適,稱自己經歷了該病毒帶來的典型癥狀——喉嚨痛、咳
港中大研發的口服配方可紓緩新冠后遺癥癥狀
中新社香港5月22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22日召開記者會公布,研究團隊最近完成一項大型臨床研究,證實新冠后遺癥患者服用中大研發的口服微膠囊活菌(SIM01)配方改善腸道微生態后,能夠紓緩不同系統及器官的后遺癥癥狀。新冠后遺癥指新冠患者康復后,出現持續超過一個月的癥狀。根據中
高達62種的“新冠后遺癥”是真實存在的嗎?
嗅覺喪失、頭痛、胸痛、關節痛、性 功能障礙、脫發、打噴嚏……7月25日英國伯明翰大學研究者團隊于《自然-醫學》雜志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即使是非住院的新冠感染者,在確診后12周后仍報告了高達62種,涉及呼吸、皮膚、生殖、神經等多個生理系統的新冠長期后遺癥。這項涉及48萬余人的研究可能是目前關于新冠后遺
疫苗有效性、第四針、后遺癥……張文宏答問新冠熱點
奧密克戎蔓延,致使全球病例激增,再次引發公眾對于疫苗作用的討論。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告訴央視新聞《相對論》記者莊勝春,針對包括變異體在內的研究確鑿顯示,新冠疫苗在降低重癥和死亡率方面效果顯著,尤其第三針疫苗可以使抗體水平升高幾十倍,“一旦出現本土病例,我們
專家:新冠無后遺癥,奧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降低
昨夜高層提出,隨著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另外肯定專家在防控中的重要貢獻,希望繼續發揮專業優勢,發揚科學精神,圍繞關鍵問題深化研究,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獻計出力。 而今天的熱搜,出現了這一幕。 新冠有無后遺癥?目前無證據表明 據
新冠后遺癥——睪丸萎縮、性腺機能減退,生育出大問題?
新冠疫情從爆發至今,不斷刷新了人類對病毒的認知,作為整個人類的“飛來橫禍”,其影響的領域和范圍也越來越大。顯而易見,COVID-19大流行對世界經濟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并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社會秩序。 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是一種在人體內廣泛分布的受體蛋白,主要存在呼吸道、腸道、腎臟、心臟和睪丸
全球新冠后遺癥患者預計近1.45億,“陽康”后還要警惕這些
Long Covid這個詞已經在文獻中得到國際認可,與病情本身一樣,Long Covid的現有定義是多種多樣的,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統一的Long Covid定義。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CDC等多部門聯合制定的Long Covid定義為“Long Covid被廣泛定義為在最初感染新冠后的持續體征、
新冠會加速大腦萎縮、男性生殖器“縮水”?后遺癥真相來了
前段時間,網上熱傳一篇文章表示:“美國一位不具名的男子表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他的生殖器‘縮水了’1.5英寸(合約3.8厘米)”! 這篇文章被各個自媒體平臺傳得神乎其神,但很快就有人出來辟謠,尹哥不再多言。 然而,關于新冠后遺癥的話題討論一直沒有停止,各個平臺為了奪人眼目,往往不顧真相,夸大
新冠肺炎后遺癥!罹患神經性系統疾病風險可高達4.8倍
在得到及時治療后,新冠肺炎患者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病毒可能會損傷人體神經系統的正常運轉,引發某些長期后遺癥。近日,歐洲神經病學會(EAN)大會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與病毒檢測呈陰性的個體相比,COVID-19陽性患者罹患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要高得多。研究人員發現,在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的919,731
女子自述感染8天轉陰:新冠不過如此
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后健康嗎?武漢1733名康復者,親身經歷表明,新冠肺炎后遺癥比預想的更嚴重。也有網友曝光了脫發的后遺癥。香港專家研究發現,76%的新冠痊愈者在半年內被后遺癥困擾!新冠輕癥治愈后有什么后遺癥嗎?五天后癥狀消失,隨后癥狀轉陰,她恢復正常工作生活。新冠幸存者自述:病治好了,但“后遺癥”讓我
化療脫發?靶向藥CDK4/6抑制劑或將帶來防脫發新突破
脫發是癌癥治療中化療帶來的常見副作用之一,并且在化療結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難以恢復。據統計,有高達8%的患者由于擔心化療后脫發而拒絕化療!目前,預防化療脫發的唯一辦法是讓頭皮冷卻,但是臨床效果不盡如人意,而且效果不穩定,尤其對用紫杉烷化療引起的脫發預防效果更難以預測。因此,臨床上迫切需要開發新
新冠治療新希望?2天新冠病毒減少5000倍!
隨著近期印度疫情再次加劇,當地大面積應用伊維菌素的消息引發關注,還有研究顯示,伊維菌素能在 48 小時內將新冠病毒 RNA 減少 5000 倍。 一個不少人關心的問題:伊維菌素要成為新冠治療的新希望嗎? 伊維菌素能治新冠嗎? 伊維菌素(Ivermectin)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現的一種抗生素
新冠題材降溫-新冠題材還值得投資嗎?
今天,A股市場的炒作脈絡出現了重大變化,新冠題材降溫,新冠題材還值得投資嗎?新冠主線大幅回落,尤其是檢測相關的個股跌幅更大 前期最強的一條主線,也就是圍繞新冠展開的題材炒作明顯降溫,這也是大盤震蕩調整的重要原因。但同時,新的熱點開始涌現,這些新熱點包括以酒類板塊為主的可選消費,還有新能源賽道,以
新冠病毒重男輕女?數據揭秘新冠易感人群
新冠疫情暴發已有大半年的時間,全球疫情新增確診整體仍然呈上升趨勢。截至7月17日19時,全球累計確診逾1380萬,累計死亡人數超59萬。 在海外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北京和香港疫情反彈、哈薩克斯坦出現不明肺炎,這些都讓大家對新冠疫情蒙上一層陰影,有關疫情的二次爆發以及新冠病毒變異的猜測不斷蔓延
新冠輕癥患者會出現“長期新冠”癥狀
科技日報6月24日發表的一項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分析首次發現,超半數居家隔離的青壯年(16—30歲)輕癥患者在最初感染后的6個月,出現了長期持續的呼吸困難、味覺嗅覺喪失、疲勞或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的癥狀。 新冠肺炎恢復后的長期并發癥在重癥住院患者中很常見,但這種“長期新冠”(long C
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可中和新冠變異病毒
《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接種輝瑞 -BioNTech 新冠疫苗的血清中和了新的新冠變異病毒。接種兩劑疫苗的人的血清中和了B.1.617.2(又稱delta)變異株(首次于印度發現)和一些其他變異株,包括B.1.525(首次發現于尼日利亞)。 隨著新冠病毒新變異株的出現,亟需評估現有疫苗產生
新冠輕癥患者會出現“長期新冠”癥狀
英國《自然·醫學》24日發表的一項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分析首次發現,超半數居家隔離的青壯年(16—30歲)輕癥患者在最初感染后的6個月,出現了長期持續的呼吸困難、味覺嗅覺喪失、疲勞或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的癥狀。 新冠肺炎恢復后的長期并發癥在重癥住院患者中很常見,但這種“長期新冠”(lon
恐怖新冠:研究發現,重癥幸存者面臨12月內死亡高風險
自 2019 年底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新冠肺炎累積感染病例已超過 2.67 億,死亡人數超過 527 萬,且新感染病例數依舊以每日近 70 萬的數字增長,形勢可謂是相當嚴峻。 遙想當初新冠疫情爆發的時候,還有很多人樂觀地認為,新冠病毒會像當年的 SARS 一樣在短暫的爆發后銷聲匿跡。而隨著全
脫發治療新突破?干細胞療法培育出毛囊皮膚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脫發治療技術又獲得了新的突破性進展!科學家首次在老鼠實驗中培育出“毛發皮膚”。科學家對老鼠使用干細胞療法,能夠培育出上下兩層皮膚組織,它能夠逐漸生長出毛囊。這種實驗室培育的皮膚組織比之前研究模型更接近于自然毛發,未來有望用于研制治療人類脫發藥物。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醫
中國新冠檢測收費下調,美國新冠檢測即“破產”
新冠病毒檢測收費25000元!美多地居民收到巨額賬單 在美國,大多數情況下,新冠病毒的檢測費用都由保險公司承擔,然而,一些民眾卻收到了令人困惑的巨額賬單。來自得克薩斯州的賈登·賈納克就是其中之一。 據報道,賈納克收到的第一張賬單約為2700美元 ,其中包括急診室和實驗室的費用。后來,他又收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