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揭牌
7月28日,中國氣象局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建設推進會。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于新文,山東省政協副主席王修林,青島市政協副主席劉光燁共同為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揭牌。莊國泰強調,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要立足國際水準、國家站位、地方特色的總體定位,面向建設海洋強國需求,面向世界海洋氣象科技前沿,面向海洋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開展海洋氣象科學研究、觀測試驗、監測預報和海洋氣象服務核心技術攻關,為落實海洋強國戰略和防災減災等重大部署提供科技支撐,為山東省、青島市海洋強省(市)建設和海洋經濟發展作出氣象貢獻。據悉,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包括開展海洋氣象觀測技術與試驗,研究“岸—海—空—天”融合的立體協同監測網構建理論與技術;提升海洋氣象監測預報技術,基于海洋氣象數值模式融合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精細化海洋氣象災害預報模型;研究海洋氣象災害形成機理,開展海洋氣象高影響天氣發生發展機理研究;研究海洋......閱讀全文
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揭牌
7月28日,中國氣象局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建設推進會。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于新文,山東省政協副主席王修林,青島市政協副主席劉光燁共同為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揭牌。莊國泰強調,青島海洋氣象研究院要立足國際水準、國家站位、地方特色的總體定位,面向建設海洋
青島光電院與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簽訂合作協議
3月27日,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青島光電中心的簽約儀式在青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舉行,該中心是青島市光電工程技術研究院院地科技合作項目。 青島光電院院地合作項目工作的開展,是光電院青島研發基地實現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具體措施,是堅定不移地堅持貫徹科學發展觀、提
OTT氣象產品助力道路氣象預警預報
道路交通安全與國民經濟和民眾生活息息相關,而變化多端的天氣對道路交通運行安全與暢通具有極大的影響。隨著現代公路運輸體系所追求的快速、高效和安全理念的提出,在極端氣候條件下道路行車安全也越來越受到普通大眾、交通管理者的廣泛關注。為緩解天氣對于道路交通的不利影響、避免不必要的經濟和生命損害,我們必須密切
小型氣象站可以監測哪些氣象參數?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說明在農業生產中天氣的好壞和農業種植是息息相關的。氣象的條件是通過小型氣象站的 分析而得出的結果,通過小型氣象站的數據分析和判斷,可以有效避免氣象災害最農業生產的影響,為農業生產提供全面的生態服務。現在小型氣象站在農業生產中 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很多農民朋友在采購小型氣象
中國氣象局氣象導航中心揭牌成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148.shtm
氣象色譜儀之氣象色譜法
氣相色譜法是色譜法的一個分支。在氣相色譜法中,流動相是氣體 ( 載氣 ) ,固定相是固體吸附劑 ( 氣—固色譜法, Gas — Solid Chromatography , GSC) 或涂在惰性固體表面上的液膜 ( 氣—液色譜法, Gas — LiquidChromatography , GLC
氣象色譜原理
?氣相色譜(GC)是一種分bai離技術。實際工du作中要分析的樣品往往是復雜zhi基體中的多組分dao混合物,對含有未知組分的樣品,首先必須將其分離,然后才能對有關組分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混合物的分離是基于組分的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氣相色譜儀主要是利用物質的沸點、極性及吸附性質的差異來實現混合物的分離
中國氣象局成立氣象宣傳科普中心
8月31日,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在京正式成立。“它的成立將會提升全社會有效利用氣象信息保障經濟社會安全、提高生活質量的能力。”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出席成立儀式時表示。 據介紹,新成立的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將承擔全國氣象宣傳與科普工作的策劃、組織實施與業務指導,全國氣象宣傳與科普工作規
氣象大變,中央氣象臺發布藍色預警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中央氣象臺5月23日06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 預計,5月23日08時至24日08時,廣西西部和東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云南東南部以及廣東西南部和北部、海南島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江西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10毫米)。
中央氣象臺發布氣象干旱橙色預警
中央氣象臺8月20日18時發布氣象干旱橙色預警: 據8月20日氣象干旱監測,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浙江大部、江西、湖南、貴州大部、重慶、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和西藏中東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氣象干旱,多省(區、市)重度及以上氣象干旱范圍明顯加大。預計,未來3天,上述旱區大部仍維持
《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發布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簽署第623號國務院令,公布經國務院第214次常務會議通過的《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新華社受權全文發布該條例。 條例共26條,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制定這一條例的目的是保護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確保氣象探測信息的代表性、準確性、連續性和可比較
推進氣象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氣象強國
氣象事業是黨領導下的科技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氣象科技發展緊跟國家科技發展步伐和世界氣象科技發展前沿,堅持創新優先、人才為本,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國家氣象科技創新體系,由以跟跑為主發展到跟跑和并跑并存、部分領域領跑的新階段,不斷提升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能力,并
中國氣象局發布《全球氣象發展報告2024》
3月23日,中國氣象局氣象發展與規劃院發布《全球氣象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展示全球氣象2023-2024年度整體發展態勢和重點領域主要進展。《報告》指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迅猛發展,正在重塑氣象行業未來格局。人工智能氣象預報大模型入選2023年《科學》雜志十大科學突破和2023年中
我國3個氣象站入選世界氣象組織百年氣象站
中國氣象局消息:當地時間5月24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第19屆世界氣象大會宣布了最新一批百年氣象站,由中國申報的內蒙古海拉爾、安徽蚌埠、浙江杭州3個氣象站,因建站歷史悠久、多年致力于持續觀測及推動探測環境保護,被認定為世界氣象組織(WMO)百年氣象站。海拉爾國家基準氣候站、蚌埠國家基本氣象站、杭州國
搭建自動氣象站、人工氣象觀測系統……中非氣象合作成果豐碩
在中非合作論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國與非洲國家開展了全方位、多領域的務實氣象合作。如今,這些合作在基礎設施、早期預警、風云氣象衛星應用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 目前,中國在津巴布韋、肯尼亞、納米比亞、喀麥隆、蘇丹、幾內亞等非洲國家先后實施氣象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搭建自動氣象站、人工氣
“氣象氣球”引關注,世界氣象組織為其正名
近期“氣球事件”不斷發酵,引發關注。世界氣象組織日前表示,氣象氣球是全球觀測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天氣預報和氣候監測的基礎。 據聯合國網站報道,世界氣象組織17日表示,全世界每天收集的觀測數據數以百萬計,其中包括50多顆衛星從太空發出的數據,400個系泊浮標、1250個漂流浮標和7300艘船舶、
《中國氣象大數據(2018)》發布-氣象數據開放效益顯著
12月4日,中國氣象局發布《中國氣象大數據(2018)》。該報告顯示,開放共享的氣象數據已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新能源、農業、移動互聯軟件開發和服務、公共管理等領域,效益顯著。 氣象大數據是指在氣象領域中,圍繞智能預報和智慧服務,從氣象數據采集、加工處理、預報預測、共享服務、存儲歸檔等氣象業務
小型氣象站可以測量的氣象參數有哪些?
農業是看天吃飯的一項產業,因此很多時候收成的好壞與氣象環境息息相關,而要將氣象環境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降到最小,那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小型氣象站來加強氣象監測,做好惡劣環境的有效預警,及時采取措施來應對惡劣氣象環境的影響。不過氣象是個大概念,其包含的內容很多,因此小型氣象站需要測量的氣象參數也有很多,
首次!商業氣象小衛星數據進入我國氣象業務系統
12月30日,“天目一號”星座23顆衛星、“云遙一號”系列12顆衛星進入中國氣象局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并實現業務運行。這是商業小衛星數據首次獲準進入中國氣象局業務系統,為我國氣象預報預測提供有力支持。目前,“天目一號”星座每日向中國氣象局提供約3萬條掩星廓線產品,“云遙一號”系列衛星提供約1.5萬條掩星
大氣環境觀測儀器將實現“青島造”
日本核輻射威脅引發人們對大氣環境監測的關注,而青島未來將生產出國內技術領先的大氣觀測儀器。3月28日,記者從高新區獲悉,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青島光電工程中心落戶青島,我國云、天、能探測設備和太陽能觀測站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將在青島展開。 記者了解到,中國氣象局青島光電
中國氣象局開展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
記者日前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為給政府和環境保護部門應對重污染天氣提供決策支撐,氣象部門從9月1日起正式開展了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工作。 據了解,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是從氣象學角度出發,開展對未來大氣污染物的稀釋、擴散、聚積和清除能力的預報。其研究范圍包括對空氣質量及PM2.5、氣溶膠等大氣成
世界氣象組織衛星氣象虛擬實驗室會議召開
世界氣象組織(WMO)衛星氣象虛擬實驗室(CGMS)管理組第5次會議7月12日在北京開幕。 為期5天的大會,內容包括各優秀中心工作報告、WMO空間計劃報告、ET-SUP會議報告、過去活動回顧、地區天氣會商、南非培訓活動等。 據介紹,世界氣象組織(WMO)和氣象衛星協調組(CGMS)
農業氣象站為蘋果產業提供氣象服務
????? 蘋果種植,受氣象環境的影響很大,比如說,首先,蘋果是喜低溫干燥的溫帶水果,要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其次,蘋果的生長需要具備較為充足的水分條件,只有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才能夠滿足蘋果樹葉蒸騰過程中損失的水分,促進蘋果樹吱聲溫度調節與所需養分的傳輸;第三,蘋果是一種喜光果樹,日照時間的長短直
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氣象干旱預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97.shtm 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 中央氣象臺18日18時發布氣象干旱黃色預警,這是中央氣象臺今年發布的首個氣象干旱預警。 今年7月1日以來,江南、江淮、江漢及川渝等地降水偏少,氣溫偏高
中國氣象局:十二類基本氣象數據對社會開放
中國氣象局日前向社會發布新版《基本氣象數據開放共享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包含12類52種氣象數據和產品。新版《目錄》中自主研發產品占比大幅提升。其中,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模式數據、實況和再分析數據、風云氣象衛星數據等各行業需求最大最迫切的高質量、高價值數據和產品均納入其中。 中國氣象局預報與網
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氣象文化創意專業委員會成立
12月6日,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氣象文化創意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中國氣象局相關職能司領導到會指導,中央民族大學原校長郭廣生、中國氣象服務協會常務副會長孫健、中國氣象出版社社長郭志武、中國氣象學會秘書長張柱以及氣象服務、氣象教育、文化創意、產品研發、設計制作相關領域企事業單位
氣象專家解析氣象條件與核污染擴散問題
目前,日本福島核事故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就氣象條件與核輻射污染擴散問題、氣象服務在核事故以及環境應急響應中發揮的作用等問題,新華網和中國氣象局網站專門采訪了中國氣象局專家,他們是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專家咨詢組專家孫軍,世界氣象組織基本系統委員會核應急工作專家組
加快突破海洋氣象關鍵核心技術
“除中國近海外,幾乎所有大型全球海洋觀測都是西方主導,我國對全球海洋的觀測能力嚴重不足,這是我們向海洋強國和氣象現代化邁進的一個卡脖子問題。”6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張人禾在海洋氣象科技創新戰略研討會上表示。 海洋對天氣、氣候和氣候變化具有重要影響,這種影響是通過海氣界面之間的
嚴查進入青島世博園游客,青島又增7例
根據青島世博園發布最新防疫公告,自11月1日起,對所有入園游客查驗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暫不接待“紅黃碼”、“亮黃牌”的游客。11月2日0時至12時,青島市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7例,其中市南區報告2例,接外地陽性人員信息后,在集中隔離點檢出;市北區報告5例,均系市南疫情關聯病例,均在集中隔離點檢
手持式氣象站可移動的氣象觀測儀器
農業是一項高度依賴氣象的一項產業,農業氣象對于其影響十分明顯,而近年來,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農業氣象對于農業的影響也在上升。為了讓氣象更好的 服務農業,提升農業抗災減災的能力,并穩步推進精細農業的發展。一些氣象觀測儀器被應用到了農業生產、科研等工作當中。而在眾多的氣象觀測儀器中,手持式氣象站可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