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生兒低血糖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糖測定 高危兒應在生后1小時內監測血糖,以后每隔1~2小時復查,直至血糖濃度穩定。 2.持續性低血糖者 應酌情選測血胰島素、胰高糖素、T4、TSH、生長激素、皮質醇、血、尿氨基酸及有機酸等。 3.高胰島素血癥 可作胰腺B超或CT檢查,疑有糖原累積病時可以做相應的檢查。......閱讀全文
關于新生兒低血糖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糖測定 高危兒應在生后1小時內監測血糖,以后每隔1~2小時復查,直至血糖濃度穩定。 2.持續性低血糖者 應酌情選測血胰島素、胰高糖素、T4、TSH、生長激素、皮質醇、血、尿氨基酸及有機酸等。 3.高胰島素血癥 可作胰腺B超或CT檢查,疑有糖原累積病時可以做相應的檢查。
關于低血糖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檢驗 測空腹及發作時血糖,血胰島素、C肽水平,計算胰島素釋放指數(空腹血胰島素/空腹血糖),必要時做饑餓試驗(禁食12~72小時是否誘發低血糖)和胰島素釋放抑制試驗,比較注射前后血清C肽水平)。 2.腹腔B超檢查 必要時作。 3.X線檢查 懷疑胰島素瘤的患者,可做腹部CT,特別是胰
關于新生兒肺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羊水吸入肺炎 X線檢查可為密度較淡的斑片狀陰影,可伴輕或中度肺氣腫。 (2)胎糞吸入性肺炎①X線檢查 X線改變在生后12~24小時更為明顯。典型表現為兩肺散在密度增高的粗顆粒或片狀、云絮狀陰影,或伴節段性肺不張及肺氣腫,可并發氣胸和/或縱隔積氣;合并PPHN(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時支
關于新生兒腸梗阻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二氧化碳結合力,血清鉀、鈉、氯,尿常規、便常規等。梗阻早期一般無異常發現。 2. X線檢查 胃腸鋇餐透視是除外機械性腸梗阻的重要手段。動力性腸梗阻,可見近段腸管擴張及鋇劑停滯不前的現象,攝立位及臥位平片可見小腸及結腸均勻擴張充氣,有
關于新生兒肝脾腫大的檢查方式介紹
實驗室檢查對確定肝脾腫大原因和判定肝臟功能極為重要,有時臨床癥狀并不明顯,但化驗檢查已顯示肝功能異常。實驗室檢查對評估肝臟損害程度及其預后也是必不可少的。 1.血液檢查 (1)血象:白細胞計數和細胞形態觀察對感染性疾病、白血病有診斷價值。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減少,網織紅細胞增加,提示溶血性貧
關于新生兒嘔血和便血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常規檢查 測試血小板,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等一般性檢查。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細胞,可保護毛細血管的完整性。有效的血小板質量和數量在機體正常止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若為全身性出、凝血疾病,出、凝血檢查有異常改變,如DIC或維生素K缺乏癥等。先天性同種免疫性或被動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
關于新生兒低血糖癥與高血糖癥的檢查介紹
主要做血糖檢測,了解血糖變化。 血糖監測方法:臨床上常用紙片法微量血糖儀取足跟部毛細血管微量血,檢測血糖及靜脈血。監測要求生后1、3、6、9、12、24小時早期定時監測,或入院新生兒當時及定時監測。
關于新生兒低血糖的治療和預防介紹
治療 由于并不能確定引起腦損傷的低血糖閾值,因此不管有無癥狀,低血糖者均應及時治療。 1.無癥狀性低血糖并能進食者 可先進食,并密切監測血糖,低血糖不能糾正者可靜脈輸注葡萄糖。 2.癥狀性低血糖 需要靜脈輸注葡萄糖,并且密切監測血糖。頑固性低血糖持續時間較長者可加用氫化可的松,或口服潑
關于新生兒吸入綜合征的檢查方式介紹
1.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血糖、血鈣和相應血生化檢查,氣管吸引物培養及血培養;血氣分析可出現PaO2降低,PaCO2增高及酸中毒等。 2.X線檢查 兩肺透亮度增強伴有節段性或小葉肺不張,也可僅有彌漫浸潤影或并發縱隔氣腫、氣胸等。 根據胸部X線表現將羊水與胎糞吸入綜合征分為: (1)輕度
關于新生兒低鎂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清鎂 血清鎂
關于新生兒泌尿系感染的檢查方式介紹
1.尿標本收集 小嬰兒可用消毒塑料袋固定在外陰部留尿,但如30分鐘未留到尿流需再次消毒。 2.尿常規 清潔中段尿沉渣中白細胞計數>10個/HP或不離心尿標本鏡檢白細胞計數>10個/HP應考慮為泌尿系感染。如白細胞聚集成堆或見白細胞管型及蛋白尿者則診斷價值更大,但僅檢出白細胞者尚不足以診斷尿
新生兒低血糖的基本介紹
新生兒低血糖癥是新生兒的血糖低于所需要的血糖濃度。常發生于早產兒、足月小樣兒、糖尿病母親的嬰兒,在新生兒缺氧窒息、硬腫癥、感染敗血癥中多見。嚴重的低血糖持續或反復發作可引起中樞神經的損害。新生兒低血糖可以是一個獨立的疾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個臨床表現。
關于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確定診斷需靠細菌培養陽性(自血液、腦脊液、尿液、局部病灶中),而皮膚和黏膜的陽性只表示帶菌。 近年來,細菌的抗原診斷進展很快,不論用過抗生素與否,均可用抗原檢測方法,常用的有乳膠凝集、協同凝集、對流免疫電泳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以對流免疫電泳的準確性較好,對GBS含量少的標本
新生兒低血糖的病因分析介紹
1.暫時性低血糖 (1)葡萄糖儲存不足 主要見于:①早產兒和小于胎齡兒 肝糖原儲存主要發生在妊娠的最后3個月,因此,胎齡越小,糖原儲存越少,糖異生中的酶活力較低;②圍生期的應激反應 低氧、酸中毒時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刺激肝糖原分解增加,加之無氧酵解使葡萄糖利用增多;③其他 如低體溫,敗血癥,先天
新生兒敗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外周血常規 白細胞總數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細胞中桿狀核細胞比例增加,血小板計數增加。 2.細菌培養 (1)血培養; (2)腦脊液培養; (3)尿培養; (4)其他分泌物培養。 因新生兒抵抗力低下以及培養技術等原因,培養陰性結果也不能除外敗血癥。 3.C反應蛋白測定 細菌感染后
關于先天性高胰島素性低血糖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血糖測定 患者血糖2μU/ml;伴有胰島β細胞瘤時,血清胰島素與C肽濃度均升高;當出現反復低血糖伴有尿酮陰性時,應及時進行血胰島素含量測定以明確診斷。 2.影像學檢查 (1)超聲檢查 常規腹部影像學檢查胰腺無異常發現。 (2)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
關于新生兒WilsonMikity綜合征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液檢查 臍帶血或早期新生兒血清IgM3.0g/L以上,胎盤有慢性羊膜炎及亞急性臍炎,血氣檢查呈不同程度低氧血癥和CO2潴留表現,三大常規均正常。 2.胸部X線檢查 X線的特征為兩肺有廣泛蜂窩狀氣囊腫,壁厚,兩肺過度充氣,兩肺門周圍浸潤,可有縱隔疝形成,均有骨質稀疏伴后肋骨多發性骨折。
關于新生兒巨細胞病毒感染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具有下列任何1項即可診斷。 (1)分離出HCMV 從尿液、血液、唾液、乳汁等組織中分離出HCMV。 (2)檢出巨細胞病毒 除外其他病毒感染時,在受檢組織細胞中見到典型的巨細胞病毒。 (3)血清特異抗體檢測 ①血清抗CMVIgG:從陰性轉為陽性表明原發性感染。②血清抗CMV
關于小兒低血糖癥的檢查介紹
1.尿糖 低血糖患兒餐后尿糖陽性,可能因非葡萄糖還原物質所致,應進一步確定其性質。 2.尿酮體 常對診斷提供一定線索,但常規方法,只能測出乙酰乙酸和丙酮,占酮體70%的β-羥丁酸測不出,應注意當β-羥丁酸顯著上升時,乙酰乙酸的增多可能尚不明顯,不可錯誤的判斷為輕度酮病。 3.血漿葡萄糖、
關于低血糖綜合征的檢查介紹
1.空腹血糖 多次檢測空腹血糖,血糖水平低于3.36mmol/l。 2.葡萄糖耐量試驗 低血糖患者及胰島素瘤患者多呈低血糖曲線。偶有正常值,僅在發作時才有低血糖發生。 3.血清胰島素及C肽測定 常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清胰島素及C肽值,正常值為(14±8.7)μU/ml,C肽值為0.8
重視新生兒低血糖
眾所周知,孕婦為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兒很容易出現低血糖。但目前在臨床上,很多產科醫生對于新生兒有可能會出現的低血糖重視不夠,認為單純的低血糖不會造成明顯的后果,認識不到低血糖的嚴重危害性,只是單純地囑咐給孩子喂糖水、勤喂奶,這樣的做法,目前來看,并不是很科學或者是很嚴謹。翻閱近年的文獻資料,并結合自己
關于功能性低血糖的診斷檢查介紹
根據臨床表現特點并除外以上情況,可作出診斷。 一、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早期的反應性低血糖進食后胰島素分泌增高和(或)延遲反應,在食物吸收高峰過后血中仍有過多的胰島素以致發生低血糖,常在進食后3~5h出現。其特點有:1. 口服葡萄糖后延緩耐量試驗呈耐量減低或糖尿病曲線,空腹血糖升高或為正常高限,
關于新生兒氣胸的檢查介紹
胸部X線檢查:X線正位及側位透視和拍片可協助診斷,可見萎陷的肺邊緣即氣胸線,壓迫性肺不張的肺組織被推向肺門呈一團狀,氣胸部分呈過度透明,不見任何肺紋理,新生兒氣胸可位于前及內方而將肺組織推向后方,后前位照不見氣胸線,或僅在肺尖可見肺外線有少許氣胸影像,而氣胸呈一透明弧形影,凸面向外,在透亮弧形圓
關于新生兒肺炎的檢查介紹
(1)羊水吸入肺炎 X線檢查可為密度較淡的斑片狀陰影,可伴輕或中度肺氣腫。 (2)胎糞吸入性肺炎 ①X線檢查 X線改變在生后12~24小時更為明顯。典型表現為兩肺散在密度增高的粗顆粒或片狀、云絮狀陰影,或伴節段性肺不張及肺氣腫,可并發氣胸和/或縱隔積氣;合并PPHN(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
不要忽視新生兒低血糖!
新生兒低血糖是指血糖值低于同年齡嬰兒的最低血糖值。為了減少以后腦損傷等后遺癥的發生,現在許多醫生主張不論胎齡,新生兒血糖小于2.2mmol/L作為低血糖的診斷標準。 新生兒低血糖有哪些表現? 新生兒低血糖的癥狀和體征常缺乏特異性,同樣血糖水平的患兒癥狀差別也很大,多出現在生后數小時至一周內
如何診斷新生兒低血糖?
1.病史 母親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癥、新生兒血型不合性溶血、圍產期窒息、嚴重感染、硬腫癥、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尤其是早產兒、小于胎齡兒以及出生早期喂養不足的新生兒均有發生新生兒低血糖的可能。 2.臨床表現 有不典型的臨床表現,經輸注葡萄糖后癥狀好轉者,或有不易解釋的神經
關于胃癌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鋇餐檢查 數字化X線胃腸造影技術的應用,仍為診斷胃癌的常用方法。常采用氣鋇雙重造影,通過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觀察作出診斷。早期胃癌的主要改變為黏膜相異常,進展期胃癌的形態與胃癌大體分型基本一致。 2、纖維胃鏡檢查 直接觀察胃黏膜病變的部位和范圍,并可獲取病變組織作病理學檢查,是診斷胃癌
關于喉癌的檢查方式介紹
1.頸部查體 包括對喉外形和頸淋巴結的望診和觸診。觀察喉體是否增大,對頸淋巴結觸診,應按頸部淋巴結的分布規律,從上到下,從前向后逐步檢查,弄清腫大淋巴結的部位及大小。 2.喉鏡檢查 (1)間接喉鏡檢查 最為簡便易行的方式,在門診可完成。檢查時需要看清喉的各部分。因患者配合問題,有時不能檢查
關于便血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包括血、尿、便常規;無肉眼血便但不能除外隱血便可以查糞便隱血試驗。根據原發病不同,可以進行糞便細菌培養、寄生蟲檢測;生化學檢查,包括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腫瘤標志物等。 2.病因學檢查 (1)影像學檢查腹部超聲、CT、MRI、PET-CT、
關于黃疸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出現黃疸時,應檢查血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以區別膽紅素升高的類型,另外檢查尿膽紅素、尿膽原以及肝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1)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黃疸 主要見于各類溶血性疾病、新生兒黃疸等疾病。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比值小于35%。 除上述檢查外,還應進行一些有關溶血性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