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激酶的基本信息
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TK),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66H109N23O23,分子量為1592.71,白色粉末。中文名酪氨酸激酶CAS登錄號81493-98-3外文名tyrosine kinase,TK密 度1.53 g/cm3分子量1592.71外 觀白色粉末分 為受體型和非受體型......閱讀全文
概述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應用
1.非受體型 以src基因產物為代表,此外還有Yes、Fyn、Lck、Fgr、Lyn、Fps/Fes及Ab1等。除后兩者外,其余非受體型蛋白酪氨酸激酶Src家族分子量約為60kDa的蛋白質,它們之間除了N末端80個氨基酸組成不同外,其作部分都非常相似。 2.膜受體型 根據它們的結構不同,受
受體酪氨酸激酶的調控調節
受體酪氨酸激酶(RTK)途徑受各種正反饋回路的嚴格調節。 因為RTK協調多種細胞功能,例如細胞增殖和分化,所以必須對它們進行調節以防止細胞功能發生嚴重異常,例如癌癥和纖維化。?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蛋白質酪氨酸磷酸酶(PTP)是一組具有磷酸酪氨酸特異性磷酸水解酶活性的催化結構域的酶。PTP能夠以正向和負向
受體酪氨酸激酶的基本簡介
受體酪氨酸激酶(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RPTKs)RPTKs是最大的一類酶聯受體, 它既是受體,又是酶, 能夠同配體結合,并將靶蛋白的酪氨酸殘基磷酸化。所有的RPTKs都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含有配體結合位點的細胞外結構域、單次跨膜的疏水α螺旋區、含有酪氨
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基本介紹
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是一類催化ATP上γ-磷酸轉移到蛋白酪氨酸殘基上的激酶,能催化多種底物蛋白質酪氨酸殘基磷酸化,在細胞生長、增殖、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迄今發現的蛋白酪氨酸激酶中多數是屬于致癌RNA病毒的癌基因產物,也可由脊椎動物的原癌基因產生
酪氨酸激酶的非受體型
JAK家族 JAK(just another kinase或janus kinase)是一類非受體酪氨酸激酶家族,已發現四個成員,即JAK1、JAK2、JAK3和TYK1,其結構不含SH2 、SH3,C段具有兩個相連的激酶區。 JAK-STAT途徑主要是各種細胞因子與受體結合,使其二聚體化,
關于受體酪氨酸激酶的介紹
受體酪氨酸激酶(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RPTKs)的胞外區是結合配體結構域,配體是可溶性或膜結合的多肽或蛋白類激素,包括胰島素和多種生長因子。胞內段是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催化部位,并具有自磷酸化位點。 配體(如EGF)在胞外與受體結合并引起構象變化,導
受體酪氨酸激酶的作用機制
受體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又稱酪氨酸蛋白激酶受體,是細胞表面的一大類重要受體家族,迄今已鑒定有50余種,包括7個亞族。所有RTK的N端位于細胞外,為配體結合域,C端位于胞內,具有酪氨酸激酶結構域和自磷酸化位點。它的細胞外配體是可溶性或膜結合的多肽或蛋
受體酪氨酸激酶的概念特點
受體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 :又稱酪氨酸蛋白激酶受體,是細胞表面的一大類重要受體家族,迄今已鑒定有50余種,包括7個亞族。所有RTK的N端位于細胞外,為配體結合域,C端位于胞內,具有酪氨酸激酶結構域和自磷酸化位點。它的細胞外配體是可溶性或膜結合的多肽或
受體酪氨酸激酶的的主要類型
目前已知約有50多種,可分為以下20類 :I(EGF受體家族,又稱ErbB受體家族):EGFR, ERBB2, ERBB3, ERBB4II(胰島素受體家族,Insulin receptor family):INSR,IGFRIII(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家族,PDGF receptor famil
什么是受體酪氨酸激酶?
受體酪氨酸激酶(RTK)是許多多肽生長因子、細胞因子和激素的高親和力細胞表面受體。在人類基因組中鑒定的90個獨特的酪氨酸激酶基因中,有58個編碼受體酪氨酸激酶蛋白。受體酪氨酸激酶已被證明不僅是正常細胞過程的關鍵調節劑,而且在多種癌癥的發展和進展中也具有關鍵作用。受體酪氨酸激酶的突變導致一系列信號級聯
受體酪氨酸激酶的基本內容
受體酪氨酸激酶(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RPTKs) RPTKs是最大的一類酶聯受體, 它既是受體,又是酶, 能夠同配體結合,并將靶蛋白的酪氨酸殘基磷酸化。所有的RPTKs都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含有配體結合位點的細胞外結構域、單次跨膜的疏水α螺旋區、
受體酪氨酸激酶的調控相關介紹
受體酪氨酸激酶(RTK)途徑受各種正反饋回路的嚴格調節。因為RTK協調多種細胞功能,例如細胞增殖和分化,所以必須對它們進行調節以防止細胞功能發生嚴重異常,例如癌癥和纖維化。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蛋白質酪氨酸磷酸酶(PTP)是一組具有磷酸酪氨酸特異性磷酸水解酶活性的催化結構域的酶。PTP能夠以正
酪氨酸激酶偶聯受體的功能特點
中文名稱酪氨酸激酶偶聯受體英文名稱tyrosine kinase-linked receptor定 義缺少細胞內催化活性的酶聯受體。其配體多為細胞因子,此受體的細胞內區無蛋白激酶活性,而是通過偶聯方式激活Janus蛋白激酶活性,隨之通過信號級聯反應調節相關基因的表達。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
非受體型酪氨酸激酶的簡介
一、JAK家族 JAK(just another kinase或janus kinase)是一類非受體酪氨酸激酶家族,已發現四個成員,即JAK1、JAK2、JAK3和TYK2,其結構不含SH2 、SH3,C段具有兩個相連的激酶區。 JAK-STAT途徑主要是各種細胞因子與受體結合,使其二聚體
受體酪氨酸激酶的信號轉導
通過多種方式,細胞外配體結合通常會引起或穩定受體二聚化。這使得每個受體單體的細胞質部分中的酪氨酸被其伴侶受體反式磷酸化,從而通過質膜傳播信號。 活化受體內特定酪氨酸殘基的磷酸化為含有SH2結構域和磷酸酪氨酸結合(PTB)結構域的蛋白提供了結合位點。 含有這些結構域的蛋白質包括Src和磷脂酶Cγ。
受體酪氨酸激酶的特點和特性
受體酪氨酸激酶(RPTK)是許多多肽生長因子,細胞因子和激素的高親和性細胞表面受體。在人類基因組中鑒定的90種獨特的酪氨酸激酶基因中,有58種編碼受體酪氨酸激酶蛋白。受體酪氨酸激酶不僅被證明是正常細胞過程的關鍵調節因子,而且還在許多類型的癌癥的發展和惡化中起關鍵作用。?受體酪氨酸激酶的突變會激活一系
關于受體酪氨酸激酶的基本介紹
受體酪氨酸激酶(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RPTKs) RPTKs是最大的一類酶聯受體, 它既是受體,又是酶, 能夠同配體結合,并將靶蛋白的酪氨酸殘基磷酸化。所有的RPTKs都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含有配體結合位點的細胞外結構域、單次跨膜的疏水α螺旋區、
關于受體酪氨酸激酶的調控的介紹
受體酪氨酸激酶(RTK)途徑受各種正反饋回路的嚴格調節。 因為RTK協調多種細胞功能,例如細胞增殖和分化,所以必須對它們進行調節以防止細胞功能發生嚴重異常,例如癌癥和纖維化。 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蛋白質酪氨酸磷酸酶(PTP)是一組具有磷酸酪氨酸特異性磷酸水解酶活性的催化結構域的酶。PTP能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概述(四)
? (二)SH-2結構域的功能 SH-2的主要功能是介導胞漿內多種信號蛋白的相互連接,形成蛋白異聚體復合物,從而調節信號轉導途徑中的信號傳遞。信號蛋白的相互連接是通過的一個多肽分子上SH-2結構域與另一分子磷酸化的酪氨酸殘基直接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并通過酪氨酸殘基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而得到調控。胞漿內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概述(二)
? 一、p56lck p56lck屬于以p60v-src/c-src為代表的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員。同這個家族的其它成員一樣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目前發現,p56lck相對特異地存在于淋巴細胞中,尤其是成熟的靜止T淋巴細胞中。p56lck可能在T細胞活化信號轉導以及分化調節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概述(三)
? (三)p56lck與非CD4/CD8分子 p56lck除了同CD4和CD8形成復合體外,還可能同另外一些參與信號轉導的細胞受體分子形成穩定的復合物。 1.p56lck與IL-2R的關系 IL-2R由α、β、γ三條肽鏈組成。三條肽的不同組合即αβγ,βγ以及單獨α分別構成IL-2的高、中、低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概述(一)
?? 蛋白酷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是一類催化ATP上γ-磷酸轉移到蛋白酪氨酸殘基上的激酶,能催化多種底物蛋白質酪氨酸殘基磷酸化,在細胞生長、增殖、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迄今發現的蛋白酪氨酸激酶中多數是屬于致癌RNA病毒的癌基因產物,也可由脊椎動物的原癌基
Bruton的酪氨酸激酶的結構特點和作用
Bruton的酪氨酸激酶(縮寫為Btk或BTK)也稱為酪氨酸 - 蛋白激酶BTK,是人類中由BTK基因編碼的酶。?BTK是一種在B細胞發育中起關鍵作用的激酶。 BTK通過高親和力IgE受體在B細胞成熟以及肥大細胞活化中起關鍵作用。 Btk含有結合磷脂酰肌醇(3,4,5) - 三磷酸(PIP3)的PH
受體酪氨酸激酶的信號轉導的介紹
通過多種方式,細胞外配體結合通常會引起或穩定受體二聚化。這使得每個受體單體的細胞質部分中的酪氨酸被其伴侶受體反式磷酸化,從而通過質膜傳播信號。 [3] 活化受體內特定酪氨酸殘基的磷酸化為含有SH2結構域和磷酸酪氨酸結合(PTB)結構域的蛋白提供了結合位點。 [6-7] 含有這些結構域的蛋白質包括
與受體酪氨酸激酶相關的因子介紹ALK
ALK基因編碼一種受體酪氨酸激酶(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為跨膜蛋白,屬于胰島素受體超家族,在大腦發育與及特定的神經元中起重要作用。最初在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發現ALK-NPM1融合蛋白,目
與受體酪氨酸激酶相關的因子介紹ALK
ALK基因編碼一種受體酪氨酸激酶(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為跨膜蛋白,屬于胰島素受體超家族,在大腦發育與及特定的神經元中起重要作用。最初在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發現ALK-NPM1融合蛋白,目
與受體酪氨酸激酶相關的因子介紹BRAF
該基因編碼蛋白屬于raf/mil家族的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參與調控MAP/ERKs信號通路,在細胞分裂、分化和分泌起重要作用。BRAF基因的突變與各種癌癥相關,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結直腸癌,惡性黑色素瘤,甲狀腺癌,非小細胞肺癌,肺腺癌。
與受體酪氨酸激酶相關的因子介紹KRAS
KRAS (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基因是GDP/GTP結合蛋白,比較重要的同家族基因還包括HRAS和NRAS。KRAS與GTP結合呈激活狀態,與GDP結合呈關閉狀態,KRAS可被生長因子或酪氨酸激酶(如EGFR)短暫活化,活化后的KRA
與受體酪氨酸激酶相關的因子介紹ALK
ALK基因編碼一種受體酪氨酸激酶(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為跨膜蛋白,屬于胰島素受體超家族,在大腦發育與及特定的神經元中起重要作用。最初在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發現ALK-NPM1融合蛋白,目
與受體酪氨酸激酶相關的因子介紹ALK
ALK基因編碼一種受體酪氨酸激酶(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為跨膜蛋白,屬于胰島素受體超家族,在大腦發育與及特定的神經元中起重要作用。最初在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發現ALK-NPM1融合蛋白,目